當大唐落下華麗的帷幕,五代十國開始聯袂上演紛争大戲。雖為亂世,但令後世歎為觀止的雕版印刷術,卻在此時得到廣泛的運用和推廣,這是五代重要的文化成就之一。除此之外,在五代紛争的背景下,一位從容灑脫,笑走塵寰的布袋和尚,以忍世間難忍之事的大度胸襟,成為五代最為傳奇的人物。
布袋和尚,也稱為長汀子布袋禅師。關于他的出身也頗為傳奇。據說,唐朝末年明州奉化的龍溪上漂來一捆柴,柴上有一幼兒,長汀村的張重天看到這小兒小手小腿胖乎乎圓滾滾的,還不停地咧嘴憨笑,心下歡喜得不得了,就把他抱起來,這才發現他的墊子是一個青布袋。張重天把小兒抱回家中撫養,取名為“契此”。因為他在長汀村長大,故号“長汀子”。
契此長大後,到寺院剃度出家。他以禅杖系着一個布袋,孤身一人雲遊天下。他見物乞物,見食乞食,凡是乞來的東西全部裝入布袋中,所以又稱為“布袋和尚”。
據說,他每次乞讨的時候,身邊常有十八個童子跟着他,人們不知道童子來自何處,趕也趕不走。夏季炎熱,布袋和尚在溪水中洗浴,這群童子就嬉戲他。當時一位善于畫畫的陸生,就将布袋和尚畫在了一座寺院的牆壁上。
他行走世間,廣行教化,累的時候随處找個地方就可以睡覺休息。他有一首偈語:“一缽千家飯,孤身萬裡遊;青目睹人少,問路白雲頭。”正是他雲遊天下,廣結善緣的真實寫照。
一名姓陳的居士問他,怎麼做才能不墜入議論他人是非的漩渦。布袋和尚就為他唱了一首《忍辱偈》:
“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皮常忍辱,放開泱日暗消磨。
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要使此心無挂礙,自然證得六波羅。”
大意是:這世上是非愛恨真是太多了,但仔細想想又能如何?如果能放寬心胸就能忍下屈辱,若能放開心胸,就能把黑暗消磨。無論對于知己,還是冤家,能夠彼此敦睦相處,心中不為愛恨所傷所惱,身心自然恬淡自在。
雖然布袋和尚特立獨行,但是獨具慧眼的人非常尊崇他。一天,有人請布袋和尚用齋後,又懇請他在家中留宿,以盡弟子恭敬之義。次日清晨,布袋和尚就在這戶人家的大門上寫了一首偈語,他說到自己的身上有一尊佛,但是世人都不曉得。這尊佛不用雕琢,也不用泥塑,畫不出來,也偷不走。他清淨的神思皎潔得就像天上的日月。雖然是一個身體,但是可以分身為千百億個。
後梁貞明二年(916年)三月三日,布袋和尚圓寂之前,在嶽林寺東廊下端坐在一座磐石上,說了一首偈語:“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說完偈語,安然圓寂。
這時,人們方才曉得,原來布袋和尚是彌勒的化身。因此江浙一帶的百姓,就以他住世時的形象,競相請畫工圖形畫像,以便時常焚香禮拜。(《宋高僧傳》卷21)
一段亂世演繹的傳奇布袋,留下長長的寓意。随着彌勒行走世間的口袋,似乎在提醒着人們,将世間的煩惱裝入布袋中,放下心中的是非恩怨,便會收獲取之不盡的福德。
布袋和尚曾對農夫說:“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他用極其淺白的語言告訴世人,善于樂施的人,就能不斷耕耘自己的幸福之田。當你低下頭,忍住心中的氣怨,卻能在低頭的瞬間,看到水中映出的那片廣闊的天空,原來那高不可及的天,正在自己的眼中啊!所以布袋和尚說:“退後原來是向前。”
或許,布袋和尚的故事應該到此就要結束了。不過,在時光的長河中,意外地蕩起千層的漣漪,層層的波光,透著時間的光華,又分外地耀眼閃爍。
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宋哲宗賜封布袋和尚為“定應大師”。崇甯三年(1104年)嶽林寺住持募捐建閣,将彌勒像塑造于寺内,宋徽宗賜閣名為“崇甯”。杭州靈隐寺對面的飛來峰上,遍布五代以來的三百多尊石窟造像。其中最大的一尊造像,就是以布袋和尚為原型的彌勒造像。
明末清初的一幅繪畫《十子鬧彌勒圖》。但見畫中彌勒體态豐腴,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看他右手提握佛珠,依著布袋而坐。周圍的十名小童神态各異,頗為淘氣頑皮,他們或是爬到彌勒的肩上,或是拉扯他的耳朵,或者扯要他的禅杖,又或者扯要佛珠。頑童的嬉戲和彌勒的慈祥,使畫面栩栩如生。
彌勒大度包容,忍世間難忍之事,了卻人間多少憂愁;滿腔喜悅,笑卻天下古往今來多少是非恩怨。彌勒的慈悲、容天容地的寬廣胸懷,是不是讓您看到也莞爾一笑呢?
文中配圖來自網絡,本文出自百家号作者無風起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