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和女娲是我國上古神話中的人物,現在流傳的關于二人的神話,也有着很多不同的版本。
但為我們所熟知的還是,人類是由伏羲和女娲創造的,二人不僅創造了人類,還創造了世間的萬物。
《伏羲女娲交尾圖》
1967年,在位于吐魯番市的阿斯塔那古墓群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幅名為《伏羲女娲交尾圖》的絹畫。《伏羲女娲交尾圖》上寬86厘米,下寬75厘米,縱184厘米,是一副非常有名的畫作。
其實在古代君王和一些大臣的墓葬中,都能看見《伏羲女娲交尾圖》的身影,其能作為曆代的随葬品,足以看出它的重要性。
在此畫中,伏羲與女娲人身蛇尾,兄妹交媾,看着形狀非常的怪異,又仿佛能從其中揣摩出,作畫之人所要表達的深意。所以《伏羲女娲交尾圖》到底要向世人表達什麼?
我國古代一直有着“天圓地方”的說法,暫且不論這個觀點是否正确,至少當時的古人對此說法深信不疑。而《伏羲女娲交尾圖》中也蘊含了這樣的大智慧。
《伏羲女娲交尾圖》中,伏羲在左,女娲在右,兩人的上方有一個圓圈,這個圓圈可以看作是太陽的象征。
而兩人的下方還有着半月,很顯然半月是代表着月亮,旁邊還有星星點點彼此相連,象征着星辰,這與“天圓地方”學說中,古人所認為的星宿觀念一一挂鈎。
《伏羲女娲交尾圖》中除了蘊藏着豐富的藝術含義,以及奇異的神話色彩,還和現代生物學有關系。1953年,科學家借助先進的儀器,再通過大量的實驗,發現了DNA分子的結構形式,是雙螺旋結構,而DNA也可以看作是萬物的“起源”。
巧合的是《伏羲女娲交尾圖》中,伏羲與女娲下半身蛇尾的交疊,也和DNA的雙螺旋結構極為相似,兩種都代表着萬物之源,彼此又如此相似,怎麼能不佩服《伏羲女娲交尾圖》畫作的神奇與超前。
所以也許正如傳聞所說,《伏羲女娲交尾圖》就是想向我們展示宇宙的起源,比如畫中的星宿便是在暗示以及展示人類的起源,比如畫中伏羲與女娲蛇尾相疊,同DNA的雙螺旋相似度極高。
1963年,新疆的博物館将《伏羲女娲交尾圖》轉交給了故宮博物館,而這幅圖也得以在故宮博物館中展覽,它吸引着五湖四海的人前去觀賞,去品鑒這其中蘊藏的大智慧。
從漢朝開始,君王的陪葬品中就出現了《伏羲女娲交尾圖》,也成為了當時随葬的習俗,并且此等習俗一直發展到東漢時期,達到了最為鼎盛的時候。
不僅随葬品中會有《伏羲女娲交尾圖》這樣的絹畫,連磚畫與石刻上都有是以伏羲和女娲為主題。
可以看出二人作為神話中的代表,在民衆心裡的地位,古代的人們也堅信是伏羲和女娲創造了人,所以才會出現以他倆為主題的畫像,并成為尊貴的随葬品。
西漢統一了西域之後,漢人就在西域的吐魯番盆地,建立了政權中心,而将《伏羲女娲交尾圖》一同放入墓中的喪葬習俗也從中原大地傳到了吐魯番。
西域的人民同漢人一起生活數年,漸漸達到了經濟文化的深入交流,這也是為何《伏羲女娲交尾圖》會在吐魯番市的阿斯塔那墓葬中被發現,并成功出土,讓世人觀賞這幅圖的奧秘。
伏羲和女娲
伏羲和女娲是華夏五千年文化中的瑰寶,兩人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出現在文學作品中。我國有一本影響深遠的著作《山海經》,裡面記錄了各種各樣的神話的故事,而伏羲與女娲也在此書中。
在神話的傳說中,女娲用泥土造出了早期的人類。并且當時開天辟地時期,天空有着很大的一塊漏洞,是女娲用五色石補天,這才讓我們後世得以安穩太平的生活在人間。
神話中關于伏羲同樣有着不少的記載,比如伏羲教人們用結繩的方式來記事,使得人類學會了計數。伏羲還教民衆如何捕魚,如何飼養動物,因此也使得漁業和畜牧業的發展,進而保證了民衆的糧食問題。
雖然現如今的我們知道了人類真正的起源,并非是伏羲和女娲的緣故,但這也不影響二人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