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松齡
圖片提供:情感群 緻謝
圖片提供:月餅圖片自拍
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中秋節,一個富有人情味,具有詩情畫意的節日。當夜幕降臨,一輪圓月挂在半空中,撒下皎潔的月光,好似給世界撒下白霜,如輕紗那麼溫婉,如流水般傾瀉下來,這美麗的月亮引得多少人駐足欣賞,勾出多少詩人情懷,使得多少人引起無限遐想。
正如李白所說“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中秋的月亮正如同一個白玉盤,潔白無瑕。
成千上萬的星星簇擁在月亮身邊,調皮地眨眨眼睛,擠在一張鋪着藍黑色的絲絨大床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被這麼多人看着害羞了呢!
賞月竟出了神,大概此時此刻,遠在異鄉的遊子無法與家人們團聚,隻能欣賞月亮來表達對家鄉及親人的思念之情。
這圓月和月餅寓意着團團圓圓,人們通常會在月亮上寄托自身對親人的思念,對團圓的期盼。
中秋節還有一段凄美的傳說:相傳古時射下九個太陽的英雄後羿,受人敬仰,後來迎娶了一位美麗善良的女子嫦娥,有天後羿上昆侖山求道,有位神仙賜予長生丹,後羿不忍心撇下嫦娥,将仙丹交與嫦娥,被小人蓬蒙發現,蓬蒙趁後羿狩獵之時,闖入家中,逼嫦娥交出仙丹,無奈之下,嫦娥将丹吞下,飛天成仙,住在月亮上,後羿痛不欲生,舉頭望着天空中的一輪明月,發現明月中竟有嫦娥的身影,在院子中擺上了她最愛吃的糕點,紀念嫦娥。從此,這一中秋賞月吃月餅的習俗便這樣流傳下來。
伸手拿起一塊月餅,放進嘴裡,“嗯,真好吃啊!”我不禁感歎道。這月餅又勾起了我小時侯的回憶。
依稀記得小時侯的中秋節吃的月餅是用面做成的。 在我小時侯那個年代,是計劃經濟時代,每到中秋節将近來臨時,母親趁我不上學的時間,把購糧本遞給我,給我五元錢,拿着面袋,手裡握着錢,讓我去面粉廠去采購買面粉,母親下班後再去采購紅糖,白糖,紅棗,赤小豆,提前開始備好做月餅的食材。
記得很清楚,到了八月十五這天,母親天不亮就開始起床了,把提前采購的赤小豆在地鍋煮得似熟非熟的時候,把洗好的大棗再放進鍋裡,文火煮透,稍悶一會開始出鍋,把紅糖,白糖各對半放進煮好的棗泥餡裡面,這樣放糖的比例是母親親手操作的,紅糖是熱性;白糖是涼性,對半勾兌是綜合一下它們的性,讓紅糖白糖摻和一塊,變成了中性,老少皆宜。材料不多,就這四樣。這四樣純屬藥食同源之上品,既營養又豐富!
母親平時特别講究廚房裡的那點事。棗泥餡出鍋後,用銅勺子來回上下搓,把棗裡面的核,棗的皮全部揀出來,顯得棗泥餡很幹淨,一盆糊狀的棗泥餡就正式完成!
在那個年代有甜的棗泥餡還不行,母親很講究完美,必須再做上鹹的月餅餡。提前用麥子在磨面機上打出來的“一風吹"面粉,屬于比較粗糙的面粉,經過細鑼篩岀來的粗面渣備用,再用豬闆油在鍋裡練出來油,渣發黃既可停火,把渣撈出來用刀躲碎,然後把粗面渣,油渣,提前切好的姜末,蔥花末還有鹽一起放進油鍋裡,攪拌均勻即可,一盆蔥花香,沙沙的餡,色鮮黃、味極美的鹹月餅餡閃亮登場,更有一番别有風味!
兩種甜、鹹味道的月餅餡都整理好了,母親将提前和的發面,開始包月餅,那個年代沒有什麼模子,包好的月餅竟是扁圓的,有點不完美,老母親用小碗底在包好的圓月餅上深深的印上幾個圓,這些圓是套着的圓,環環相扣,太團圓了,特漂亮精美好看,它是一種中秋大團圓的象征!
包好的甜、鹹月餅蒸好放涼後備用。到了晚上,我們姊妹四個都高高興興的,每人搬着一個小闆登坐在院裡等着月婆婆露出笑臉後,賞月吃月餅。
隻見天漸漸地變黑了,天上隻有幾顆星星在閃爍,慢慢地月亮探出了頭,露出了笑臉,月光越來越亮,仰望天空,隻見月亮裡面有一個小猴在裡面,(母親說是猴,傳說是嫦娥。)最後一輪圓圓的明月像一顆巨大的夜明珠,高高地挂在天空中,頓時夜間變亮了許多。
中秋的夜感覺挺靜的,我們姊妹四個屏住呼吸,都不吱聲。隻聽見我們院旁邊西側小菜園裡那清脆的曲曲聲,蟋蟀聲。
中秋的月亮是那麼圓,發出溫柔的光澤,星星點點閃爍着五顔六色的光芒,紅、黃及其各色各樣的星星交錯一起,構成了一副美麗的畫卷!
萬事俱備,隻等母親最後将一方桌放在院中央,擺上甜、鹹兩種面月餅數個,象征月圓人也圓,團團圓圓;擺上蘋果,象征平平安安;擺上燒雞,象征大吉大利,再上三燭香,母親雙手合十,祈禱月亮婆婆,念念有詞:人圓月圓!團團圓圓!平平安安!大吉大利!幸福美滿!
母親念完了平安語,先讓月亮婆婆吃這些貢點,稍等片刻,我們姊妹四個先吃平安果,然後将母親做得甜、鹹,面月餅分别切四塊,一人一塊說着笑着品嘗着母親的風味!舌尖上的味道!
一家人高高興圍坐一起賞月、圓月、吃着面月餅,吃着平安果,談笑風生,這何嘗不是件幸福的事呢!
回到現實中,如今的月餅可謂是花樣百出,各種形狀,各種口味的月餅應有盡有。就像廣式月餅、韓式月餅等等,有甜的,也有鹹的,雖然小時候的月餅很單一,但它的味道仍然埋藏在我心底,如鉻印般無法抹去!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盼望和我一樣對月有特别感情的伴侶能長久幸福美滿,像亘古不變的月一樣,即便是再微弱,也永久散發着金色的光輝!
作者簡介:
王松齡,山東省菏澤市人,岀生于1956年,1973年知青上山下鄉,1975年錄取《山東省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1977年畢業後一直從事醫學工作。退休後喜歡文字,走進美篇,結緣美篇,在文字裡倘佯,成為了一名情感領域優質作者,《山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話題主持人。取得十幾個榮譽證書。
發布編輯|艾胡李光友
上一篇
篆刻閑章内容大全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