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必讀】
如何讓孩子放下手機捧起書籍?
父母的以身作則比任何說教都有效
作者:朱永新
【作者簡介】
朱永新,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全國政協常委、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朱永新教育作品》(16卷)等,著作被譯為英、法、日、韓、俄、蒙、阿拉伯語等26種文字。主編有《當代日本教育叢書》《新世紀文庫》《新教育文庫》等30餘種。先後多次主持承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托研究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等。從2000年起,由他發起的“新教育實驗”在全國推廣。至今,在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港澳台以外)有5216所實驗學校、570多萬名教師和學生參與實驗之中,以行動悄然改變着中國教育。他被評為“中國十大教育英才”“中國教育十大風雲人物”、《南風窗》“為了公共利益”年度人物、國際兒童讀物聯盟首屆IBBY—IRead愛閱人物等。
如何讓孩子放下手機捧起書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推動世界的手就是搖搖籃的手。讓父母重視幼兒的精神成長,讓父母意識到幼兒閱讀的重要性,讓父母學會怎樣給孩子選書、讀書,在這些父母需要的時候,提供有效幫助,這是目前閱讀推廣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我們做“閱讀地圖”、做新父母學堂的基本用意。
好的兒童閱讀書目,對培養閱讀興趣、形成全面而合理的閱讀結構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隻有在早期接觸到那些美好的童書,兒童才能夠真正熱愛閱讀。如何為孩子選好書,讓孩子捧起書?除了參考我們推出的“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調整。
營造閱讀環境。環境的影響對人是潛移默化的。小孩子閱讀,不隻是遞給他一本書這麼簡單,環境至關重要。如果一個家裡除了手機、電腦、電視、遊戲機,再也找不出其他能獲取信息的工具,孩子會不可避免地沉迷遊戲和娛樂。
一個好的閱讀環境,是培養孩子閱讀的基礎,也是改變孩子不良習慣的契機。
美國閱讀專家斯蒂芬·克拉生在《閱讀的力量》這本書裡講過,提升閱讀興趣最好的辦法,就是制造與書接觸的機會。有人說,你可以牽馬去水邊,但不能強迫它去喝水。可是,我們得确定哪兒有水。馬兒到了水邊,終究是會喝水的。所以,當環境中充滿書籍的時候,閱讀就很容易發生。家中是否有充滿書籍的環境和孩子的閱讀量有很大的關系。
調查顯示,許多中國家庭環境的布置不利于早期閱讀的開展。看看家裡的環境和設計,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是否給孩子提供了足夠多的書?家裡是否有閱讀區域?孩子是否可以觸手可及拿到圖書?
這些問題的答案,就是打造閱讀環境的關鍵環節。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在家裡劃出一部分區域做閱讀角。你也可以邀請孩子一起布置這個閱讀角,看看怎麼布置更舒适,也可以以地毯劃分區域,将閱讀角和其他空間區别出來。盡量在閱讀角放個小書櫃,或者用幾塊隔闆直接将牆面打造成書架,将閱讀角變成一個微型圖書館,增加它的功能性。最重要的是,父母購入書籍後,根據孩子的年齡和興趣,将适合孩子的書放在能夠引起注意和輕易拿到的地方。當閱讀角設計完成,不必去強制孩子看書,隻要把書擺在那裡,用封面去引起孩子的好奇心。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孩子就會主動去閱讀的。或者你帶着孩子一起,無論是親子共讀,還是你讀你的,他翻他的,都是很好的事情。閱讀在最開始的時候通常是一個非常即興和偶然的動作,而且随時能看到書的環境,對每個家庭成員都有積極的影響。
樹立閱讀榜樣。父母熱愛讀書,有讀書的習慣,是閱讀環境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一個擁有很多書籍,然而大人卻隻關注手機和電腦的家庭,并不會對孩子的閱讀産生積極的影響,就像很多人家裡有書房,但是孩子依舊不喜歡讀書一樣。
讀書帶來的力量和沖擊是任何方式都無法媲美的。如果父母本身對閱讀不感興趣,可以先通過聽書軟件,與孩子一起去了解有關書籍的知識。與孩子共同聽書,相當于父母和子女同步學習,同步成長,此時雙方的位置平等,父母更像是孩子的朋友,都是從聆聽到閱讀,一點點地培養起自己的興趣,讓孩子不排斥讀書和學習,家庭關系也會更加和諧。
總的來說,大人的以身作則比任何說教都有效。
多帶孩子去圖書館、博物館。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世界發展的源動力,多帶孩子去圖書館了解、接觸不同的曆史文化。在交流時多讨論和書籍相關的問題,為了找到答案,孩子會主動讀書,主動學習。
制訂家庭共讀計劃。假如父母和孩子每天在一起閱讀半小時,聽起來是不是非常容易做到?那堅持下去呢?如果每天堅持家庭共讀30分鐘,按照一年算下來就是182.5小時。執行家庭共讀最有效的方法是:約定共讀的時間,每天晚上講書。如果實在太忙,也可以選擇每個周末固定的時間,帶孩子閱讀。當孩子長大一些,到了小學,可以定期交流和讨論,可以在每個月确定一個家庭讨論日,就共讀的書籍或者社會熱點進行讨論,分享想法和看事情的角度,讓家庭閱讀和學習的氛圍更加積極。
共讀不僅能鼓勵孩子學習,更重要的是改善家庭關系,修複大人與孩子間的不理解,做到互相尊重、互相體諒,讓每個家庭成員感受一種完整的教育生活。可以這樣說,恢複共讀傳統,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被視作改良教育的突破口。
教育是喚醒,每一個生命都是一粒神奇的種子,蘊藏着不為人知的神秘,而閱讀能夠喚醒蘊藏着的美好與神奇。在這樣的不斷給予、反複喚醒中,孩子心靈深處那些與生俱來的真、善、美的種子,得到充分滋養,最終悄然萌芽。
來源|閱讀三十人論壇(CHINAREAD30)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