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補氣生血,通絡治麻。
主治:腦血管病、頸椎病、腰椎病、神經炎所緻的四肢麻木。
典型病案舉例
(l):宇某,女,53歲,農民。1998年3月17日就診。
患者自述右上肢麻木,夜間為甚,時常麻醒,尤其是側卧右上肢在上面時更為厲害,影響睡眠,白天活動時也感疼痛,但能忍受。在縣醫院拍片診斷為頸椎骨質增生。多方求治,未見成效而痛麻更甚。患者面色萎黃,形體消瘦,語怯聲低,食欲不振,右上肢活動受限,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證屬氣血不足,右上肢痹阻。
黃芪30克,黨參15克,白術12克,焦三仙各10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赤白芍各10克,羌活10克,威靈仙12克,秦艽12克,烏梢蛇10克,甘草6克。服藥5劑而麻痛皆輕。繼以血痹湯原方,服藥5劑,麻木消除,食欲旺盛,面色好轉。
患者患腔隙性腦梗死後左半身麻木,每日靜點脈通、曲克蘆丁、脈絡甯、血塞通等,持續一個多月,療效甚微。因系本院同行,我向其介紹血痹湯一試,他半信半疑,沒有服用。又過一周,輸液還不見成效,才勉強一試。沒想到才服藥3劑,麻木感明顯減輕。繼服5劑,豁然痊愈。他如獲至寶,臨床每遇肢麻一證,便欣然以此方治之。皆獲效驗。
臨床體會:“血痹湯”是筆者根據傳統中醫理論,結合自己幾十年的臨床經驗教訓,在古方“黃芪桂枝五物湯”的基礎上,經反複篩選藥物,千百次臨床實驗,因繁就簡,去粗存精而總結出的一張治療四肢麻木的“專方專藥”。
《金匮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篇說:“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症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芪桂枝五物湯主之。”
他是我三十多年臨床經驗的結晶,是我在臨床除麻祛木的“殺手锏”,也是我在當地醫務界之所以能争得一席之地的少有的幾張“看家處方”之一。
它看似平淡無奇,實則将中醫學的“氣虛得麻,血虛得木”“氣行血行,氣滞血滞”“舒筋活絡”“調和營衛”“活血祛風”和西醫的“營養神經”“松解壓迫(神經)”“(神經)機能代償”等醫理揉合在一塊,蘊藏着無限的玄機。臨床上隻要遇到四肢麻木的病人,且以麻為主,不管是神經炎、腦血管病、頸椎病、腰椎病還是由其他疾病所引起,隻要放膽應用,皆能取得理想的療效。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