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母獅一生要經曆多少次喪子之痛?為何草原一哥無法保護自己後代?

有一個數據可能會讓人大吃一驚,那就是獅子平均需要交配3000次才能成功把一隻幼崽養大到成年。

這個數據可能會有所誇大,但我根據塞倫蓋蒂大草原上幼師的存活率簡單換算過,差不多确實就是這樣的,塞倫蓋蒂大草原的雌獅要養大一隻幼崽确實不容易,但是對于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的獅群來說,幼崽的存活率會高很多。

母獅一生要經曆多少次喪子之痛?為何草原一哥無法保護自己後代?

圖源:Mint Images

母獅子一生要失去多少幼崽?

塞倫蓋蒂大草原的競争相對會激烈許多,因為獅群多,會殺死幼崽的動物也多,在這裡幼獅的存活率是非常低的,大約隻有25%左右的幼崽能夠存活到1歲,而能夠到達成年的概率隻有12.5%左右。

雌獅的壽命相對較長,差不多比雄獅長了三分之一,平均年齡可以達到15歲左右,一般情況下雌獅會在4歲的時候開始生第一胎。

由于雌獅養育幼崽的時間差不多是2年,在兩年的時間裡它們不會再生育,比較有意思的是,雌獅的這個生育間隔時間和雄獅占領獅群的平均時間是完全一緻的

所以,正常情況下,雌獅的一生隻會生6胎左右,以及6次左右的雄獅更替。

母獅一生要經曆多少次喪子之痛?為何草原一哥無法保護自己後代?

圖:獅子大多時候一胎是生三隻

雌獅一胎可以生2-6隻幼崽,一般情況下是3隻——這是最常見的情況,如果按照12.5%的幼崽成年率算的話,雌獅一生平均隻能養活2隻左右的幼崽,而會失去16隻幼崽

總的來說,就是雌獅每生三胎隻能養活一隻,這就是草原之王的幼崽存活率了,隻能說在大自然生存太難了。

(注意:這裡算的是塞倫蓋蒂大草原的獅子幼崽存活率,其它地方很多都比這個高許多。)

我們開頭提到過雌獅需要交配3000次才能養活一隻後代,這個是怎麼回事呢?

這個其實和獅子繁殖行為有關系。

母獅一生要經曆多少次喪子之痛?為何草原一哥無法保護自己後代?

獅子并沒有固定的繁殖季節,它們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情,而何時發情取決于雌獅是否攜帶幼崽,以及食物是否充足

然而,雌性獅子的發情期是非常短暫的,它們一般一次發情隻有4-7天時間,所以雄獅會在這個短暫的“窗口期”中盡可能完成配對。

由于獅群一般不是隻有一隻雄獅獅王,通常會有2-3隻雄獅——這些雄獅通常是來自其它獅群的兄弟組成的雄獅聯盟,它們合作将前任獅王團體趕出了獅群,所以當雌獅發情的時候雄獅會選擇24小時不停配對,以更好地确保是自己的基因得到延續。

母獅一生要經曆多少次喪子之痛?為何草原一哥無法保護自己後代?

圖:很少有雄獅獨去挑戰獅群的,基本是組成聯盟

平均而言,一隻發情的雌獅每24小時要配對50次,在一次發情期内會有200到350次。

即便獅子已經很努力了,但雌獅不一定能成功懷上和生産出後代,如果雌獅在第一次發情期結束後依然沒有懷上,那麼它會在兩周後繼續進入發情期,然後經曆和上次一樣的事情直到生出後代。

平均而言,雌獅每5次發情才能成功生出一胎幼崽,換句話說,雌獅每生一胎差不多就要交配1000到1750次。

如果按照這麼算的話,雌獅确實差不多就是3000次(差不多就是生三胎)交配才能養活一隻後代,和我們前面提到的幼崽的存活率的算法是差不多一緻的。

那麼,現在問題回到了,為什麼草原之王的後代存活率會如此之低呢?

母獅一生要經曆多少次喪子之痛?為何草原一哥無法保護自己後代?

為什麼幼獅的存活率低?

作為“草原一哥”,成年的獅子無疑是沒有任何對手的,但是獅子幼崽不同,它們從出生開始就面臨各種生存挑戰,以至于雌獅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生育行為。

衆所周知,獅子是貓科動物中“奇怪”的群居者,群居肯定是為了提高生存能力,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雌獅在即将臨盆的時候,它們會就會離開獅群,躲在一個隐蔽的地方獨自生産幼獅,而且還會獨自哺育幼獅6-8周時間,多的甚至達到幾個月。

這種行為的目的肯定是為了提高幼崽的存活率,但在獅群中到底有什麼,以至于雌獅不得不離開獅群到更危險的地方生産才能提高存活率呢?

我總結了一下,最主要原因的有兩個,一個是“鐵打的獅群,流水的獅王”,一個是難以預測的食物變化

母獅一生要經曆多少次喪子之痛?為何草原一哥無法保護自己後代?

雄獅的結局基本是這樣的,圖源:natureismetal

這兩個因素也是幼獅存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雖然雄獅在獅群中不用負責捕獵,好像有“王”的待遇,但其實獅群是不折不扣的母系社會,而雄獅隻是外來的“基因容器”而已。

在獅群中,雌性幼獅長大後會留在獅群中,繼承領地——因此一個獅群中雌獅大多都有血緣關系;而雄性幼獅會被趕出獅群,這些被趕出獅群的雄獅很多時候就會結成聯盟去占領别的獅群。

獅子的這種生存模式,就注定了它們“内卷”十分嚴重,漂泊在外的雄獅必須去攻占别的獅群,才有機會延續自己的基因。

母獅一生要經曆多少次喪子之痛?為何草原一哥無法保護自己後代?

所以,獅群獅王的輪換時間是非常短暫的——我們前面提到過平均隻有兩年時間,但是雌獅在養育幼崽的時候又不會進入發情期,所以新的獅王團體(獅王基本是一個團隊)成功奪下獅群後,第一件事情就是殺死前任獅王團體的幼崽,以讓雌獅再次進入發情期,這樣才能确保自己在任期間可以把自己的幼崽養大。

雄獅的“殺幼”行為是獅子幼崽存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另外一個則是關于食物因素,相對就比較複雜,幼崽的許多階段存活率低都是因為食物。

母獅一生要經曆多少次喪子之痛?為何草原一哥無法保護自己後代?

圖源:SKY Animal

在雌獅獨自生産和哺育的階段,如果食物不足的話,雌獅可能需要持續24小時離開幼崽去尋找食物,在這種情況下,幼獅可能會被草原“偷娃狂魔”狒狒拿走,也可能被獵狗叼走。

母獅一生要經曆多少次喪子之痛?為何草原一哥無法保護自己後代?

獨自哺育結束後,雌獅就會帶着自己的孩子返回獅群,幼獅在獅群中的生活是比較有趣的,獅群會把所有幼獅放在一起哺育,這個有點像我們的幼兒園,因此很多人叫它“幼獅園”。

幼獅園存在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幼崽。在獅群中的獅子,草原上基本沒有其它動物會打它們的主意,但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外來的雄獅,因此許多人都認為幼獅園的育兒模式主要就是為了應對雄獅的殺幼壓力

由于獅群的雌獅基本都是有血緣關系,雌獅并不會偏袒自己生的孩子;同時由于獅子是一年四季都繁殖的動物,幼獅園中存在月齡完全不一樣的幼獅。

母獅一生要經曆多少次喪子之痛?為何草原一哥無法保護自己後代?

所以,在食物不足的時候,那些月齡小的幼獅就很容易被淘汰。估計雌獅要離開獅群獨自生産的直接原因就是這個,它們要把幼崽稍微養大一點才更有競争力。

在幼獅園中,幼獅存活率被降低的原因除了雄獅殺幼,以及食物不足的直接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間接原因,那就是因為食物不足導緻的獅群遷徙。

雖然獅子經常會有固定領地,但其實這個領地很大,它們經常會根據食物進行遷徙,而驅動遷徙的因素也是食物,很多幼獅會在遷徙中因為跟不上團隊被抛棄。

幼獅在這樣一輪接一輪的危機中,存活率就變得低到難以想象了。

不難發現,如果一片區域中的獅群少的話,那麼幼獅的存活率就會比較高,因為雄獅入侵就少,同時食物也會更多,這就是為什麼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的幼獅存活率高的原因。

母獅一生要經曆多少次喪子之痛?為何草原一哥無法保護自己後代?

最後

自然界中,其實并不是隻有獅子的幼崽存活率低,幾乎所有動物,不管它是食草的還是食肉的,是高級的還是低級,最難的階段都是幼年時期,可以說後代存活情況就是一個物種的延續與否的關鍵。

不過,每種動物應對幼崽相對脆弱的策略不同,有的選擇生更多後代,有的則選擇盡可能地給予後代安全。

不管是哪種選擇,它們還沒有滅絕,就意味着這個這種模式暫時沒問題,獅子更是如此,它們的模式甚至可以用強大來形容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