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還丹複命篇》中說:“昔日遇師傳口訣,隻教凝神入炁穴””凝神入穴是産生先天一和未經提煉的真陽功夫。先天一是“藥物”之母,金丹之祖,所以凝神入穴是内丹術的下手功法。要知凝神入穴,必須知道什麼叫為穴及其在人身的位置。
炁穴不能叫氣穴,雖然現代字典注明與“氣”相通,但在古内丹術著作中兩者是有區别的。《胎息經》認為“伏不服氣,服氣需伏,服氣不長生,長生需伏”。氣指大氣,即呼吸之氣。是什麼,古今沒有明确的說法。我們認為的實質就是人體細胞中ATP釋放的能量流,所以傑穴就是首先産生能量約場所。用穴是人身三關九竅的綱,《周易·伏差六十四卦圖方圖》中,圓圖代表天,其圓心就是天心,方圖代表地,其”恒”、“巽”、“益”、“震”四卦的中心,就是地心,圓圖方圖重疊,天心地心相合,就是天地之心。《道德經》謂“玄叱之門,是為天地根’”。《金丹四百字》說:”藥物生玄竅,火候發陽爐,龍虎交會時,寶鼎産玄珠,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合成,名為神屆穴,内有坎離精。”又說:‘“能知此之一竅,則冬至在此,藥物在此,火候亦在此類,沐浴亦在此矣。此竅乃神炁之根,虛無之谷。天地之心,玄朼之門玄竅都是指炁穴由此可見炁穴在内丹術中的重要性了。
氣穴位于何處,是内丹術的重點難點之一。《周易參周契》謂“真人藏深淵,浮遊守規中”,真人指先天一氣,規中即氣穴。“玄朼之門世罕知,休将口鼻妄施為,饒君吐納經千載,掙得金烏----兔兒”(見《悟真篇》),《金丹四百句》認為“要知身中一竅,名曰玄比,此竅者,非心非腎,非口非鼻也,非谷道也,非膀胱也,非丹田也,非泥丸也。即在人身求之,不可求於他也。”由于内丹術的經典著作沒有指出氣穴在人體的具體部位,所以後世丹家衆說紛紛。有人根據廣成子對黃帝說的“慎女内,閉女外,”我為女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大明即雙目,認為雙目之間的明堂穴即氣穴,有人認為:玄朼之宮,即中宮也,中藏真一之氣,生真精也,中宮即膻中穴,也有認為下丹田穴即氣穴,甚至還有人主張”人身寸寸皆經穴,此體無處不丹田。“
尋找氣穴,我們是走過彎路,開始認為明堂穴使氣穴,凝神入明堂穴,不久明堂穴出現熱感,頗覺高興,遂将熱感引入腹部,然很難得到先天一氣的暖流之象。再度《悟真篇》“要知産藥川源處,隻在西南思本鄉”,西南是人身的腹部,結合 “藥物生玄竅,”張紫陽先師明确地指出氣穴在人身的腹部。《難經》謂:臍下腎間氣動者,丹田也,丹田者,人之根本也。《馮氏綿書》說:“身中一竅,名曰玄比。乃金丹返還之根,神仙凝結聖胎之地也。”其位置:“正在乾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兌之東,坎離交媾之鄉,一身正中,不依神而立,惟體道而生,似有似無,若存若亡,在允執厥中而已”。 乾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兌之東,一身正中即腹部臍位,所以改為凝神入臍。一段時間後,感到臍後腎前有氣旋動,并得暖氣之信。這樣覺得 《大成捷要》所言“氣穴即命門,正在脊椎第七節,臍後腎前,前七分,後三分,兩腎中間,左腎屬水,右腎屬火,其中空懸一穴,上通泥丸,下貫湧泉,為先天大道之祖,遂日生氣之根,産鉛之地,而千變萬化之道,神妙莫測之機,盡從此出,”确實練功實踐的總結。正是“其穴無形無影,氣發則成竅,機息則渺茫”(見《金仙證論》)。
現代人體科學指出:人體産熱的部位包括骨骼肌和内髒。安靜時産生的熱量,主要來自内髒;運動時産生的熱量,主要來自骨骼肌。腹部是内髒較集中的地方,内有腸,胃,脾,肝,胰,腎,膀胱,性腺等,若能依法而煉,内髒細胞中的ATP釋放能量,由微到著,氣動而聚之際,就是氣動顯露之時。氣穴在腹部也就不難理解了。
凝神入氣的方法,實時調心的過程。“道自虛無生一氣”(見《悟真篇》),道家的“虛無”就是釋家的“空”所謂“凝神者,收已清之心,而入其內也。心未清時眼勿亂閉,先要自勸自勉,勸得回來,清涼恬淡,始行收入氣穴,乃曰凝神。”(見《道言淺近》)。虛無是凝神的基礎,入氣穴是它必然的趨勢。凝神入氣穴需要風火動力,正如《入藥鏡》謂“起巽風,暈坤火”,所以又與調息有密切關系。王重陽說:“初築基之時,先将上竅之神,沉潛在下竅氣穴之中。心息相依,使真意常覺。一呼一吸,往來造化爐中。久久純熟,自然火從臍下發,虎向水中生,不歸中而自皈中。初守臍下一竅,回光返照原是一團黑球,如月之陰魄,純陰之地。陰月被此離火凝照,巽風吹噓,自然黑中生白,水中火發,溫暖之氣,旋繞氣穴,而為真陽初動,無中生有。:純陰之下,須用風火鍛煉,方得陽氣發生。
又說:當行神往下田之功,将虛無之神,輕輕送入真人呼吸之處,蟄藏于坤爐之中,主靜之極,沉之又沉,不無不有,先存後亡,直将身心沉靜到無可之鄉,此時,一點真意,虛靈性光,潛藏于深淵九泉之下,伏而不動,化為無有,如龜藏蛇蟄,神氣相抱,永鎮下田,謂之已土一到,即入杳冥者此也。後天息住,先天氣接,玄關竅開,而真種産矣。真種即先天一氣。呂洞賓說:我悟長生理,太陽伏太陰;許旌陽說:與君說破我家風,太陽移至明月中,白玉蟾說:内煉之道,至簡至易,惟欲降心火入于丹田耳。蓋丹田乃坎宮屬水,心乃離宮屬火。火入水内則水火交,而真陽産矣。這裡的真陽就指先天一氣。上述所言丹田者,也不是現代一般所說的丹田穴。古人謂:丹田二字,本出道經,名曰丹田者,謂出生金丹,造化之田也。可見丹田即是氣穴。
凝神入氣穴的具體作法。根據《周易。伏羲六十四卦圓方圖》“陽生于子中,極于午中;陰生于午中,極于子中”每日與子午兩實行功2次,子時行功叫晉陽火,午時行功叫運陰符,即左慈說的“子午顧關元”,也叫“乾屯暮蒙”。行功時,少食寬衣,正身盤坐于靜室,據“太極手印”,放在腹下大腿之上,舌抵上颚。這樣坐好後,全身放松,排除雜念,扣臼齒和門齒各36次,“赤龍(舌頭)攪海”
和轉睛左右各24次,唾液滿口分3次吞咽,以意送入氣穴。然後進入物我皆亡,杳杳冥冥的清心氣功态,自然放下眼簾,慢慢閉上眼睛,将視線收回臍部(婦女将視線收回兩乳頭),并用一點意念,存想臍部(婦女存想乳頭),這就是“凝神入氣穴”。在外感不入,内念不生,虛極靜笃的情況下,呼吸自然而然。以鼻吸氣,舌抵上颚,用意較輕,意想真氣自尾闾沿督脈而上泥丸,由口腔呼氣,舌自然放下,用意較輕,意想真氣沿任脈而下降氣穴,要求做到呼吸之氣緩慢,細長,均勻,以意将氣吸入氣穴,并在腹部形成起伏運動,這就是伍守陽說的:“用後天的呼吸,尋真人呼吸之處“。即現代所謂的”腹式呼吸“行動時間的長短,要用息數來計,”“周天息數微微數,玉漏寒聲滴滴符”,一呼一吸叫一息。肖紫虛說:乾坤,橐籥,鼓有數。神氣呼吸三者須相依同行,方不外遊。但氣行怕有太過和不及的毛病,所以必須依周天之限數,不用息數則是旁門左道之方術。鐘離權言“生成有數”,有數就是《周易》上所說的陽有九,陰用六之數。陳泥丸說:一陽複卦子時生,午後一陰生于始,三十六又二十四。”子時一陽似複卦,象征晉陽火用九,午後一陰似姤卦,象征運陰符用六,各四通為三十六和二十四。伍守陽說:子行三十六,積得陽爻一百八十數,午行二十四,舍得陰爻一百二師數。每日從子時到已時為六陽爻,卯時為沐浴,還有五陰爻,每陽爻三十六,合為一百八十,從午時到亥時為六陰爻,酉為沐浴,還有五陰爻,每陰爻為二十四,合為一百二十,也就是說,每天子時行功為180息,午時行功為120息。這樣做的結果,“即得周天之妙用,積累動氣,時來時煉,補完真氣,則精竅不漏,便可謂之長生矣”(見《金仙證論》)。
為什麼凝神入氣穴,會玄關竅開,産先天一氣呢?現代神經生理學認為:“神經中樞通過神經傳導與全身各組織細胞聯系。人體的線粒體(合成ATP的場所)常密集與肌肉細胞的肌纖維和神經細胞的周圍。“凝神””使大部分腦神經細胞處于抑制狀态,以促進部分興奮神經細胞合成神經遞質(一種信息物質)和産生脈沖生物電。“入氣穴”使部分腦細胞處于興奮狀态,通過神經纖維與氣穴的靶細胞産生聯絡,這樣産生了兩種功能:1、神經細胞合成的神經遞質,通過神經纖維與氣穴的靶細胞中的受體結合,形成遞質---受體複合體,以改善靶細胞的生理生化功能,延長靶細胞的壽命和防治病變;2、神經細胞産生的脈沖生物電,引發密集于神經纖維的ATP加速釋放能量,由于連鎖反應,也引起靶細胞中的ATP加速釋放能量,再由于熱力學第二定律,高溫物質總是想低溫物體傳遞熱能,靶細胞向周圍細胞傳遞熱能,當這種溫度達到阈強度是又引起周圍細胞加速釋放能量。當氣穴及其周圍細胞釋放的能量流;由微到著,氣聚氣穴,就是氣穴顯露,達到“鉛鼎溫溫照幌帏”時就是産生先天一氣之際。但這種微陽是不能釆練的,尤如《周易。乾卦初九爻辭》所言“潛龍勿用”。以後就進入産生未經提煉的真陽功法,繼續擴大放能細胞範圍,增強能量流,就可以“震之,一陽乃出而受符”了。氣穴細胞放能腹部内髒細胞的放能,加強了能量的代謝,根據“流水不腐,戶樞不蠢,形氣亦然”的道理,對改善腹部内髒細胞的生理生化功能、延長壽命和防治病變具有積極作用。
更多道家生精、固精、化精之法,請咨詢鄒老師:djqsg19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