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的滿族統治者入主中原後,積極地接受、學習漢族文化,促進文化融合。這一基本國策,實在是中華民族的大幸,使得中華五千年的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繼承、發揚,這也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清代帝王的老師無疑在傳承中華文化中起着關鍵作用,這些帝師如沈荃、張廷玉、翁同龢、祁寯藻等皆是飽學之士,書法上也有深厚的造詣,均為帖學功底深厚的人物,善于博采衆長,融會貫通,代表了當時的正統書風,然拘謹有餘,創新不足。他們的喜愛與推崇對清帝、乃至清代書壇的發展産生了深遠影響。
在這一集,我們選取部分有代表性的帝師,以飨書友。
沈荃(1624-1684)
華亭(今上海市松江縣)人,字貞蕤,号繹堂,又号充齋。清順治九年(1652年)探花,授編修,累官詹事府詹事、翰林院侍讀學士、禮部侍郎。卒谥文恪。有《充齋集》行世。《清史稿》卷二百六十六有傳。
沈荃常指導康熙學書,算是皇帝的老師了,據傳沈荃每侍帝書,下筆即指其弊,兼析其由。深得康熙帝賞識,嘗召至内廷論書,“凡禦制碑版及殿廷屏障禦座箴銘,辄命公書之。”(方苞《望溪集外文》)為康熙帝書法代筆人之一。他的書法對康熙皇帝影響很大。
沈荃《行書七言聯》132×22CM×2 天津文物拍賣2011春拍
釋文:一瓢雪水清穿肺,數點梅花韻入神。
款識:沈荃。
钤印:沈荃之印、宮詹學士
天津文物2011春拍中國書畫專場280号拍賣信息
拍賣時間:2011-05-13
起拍價:RMB20000
張廷玉(1672-1755)
字衡臣,号研齋。安徽桐城人。康熙三 十九年(1700)進士。康熙時曆官内閣學士、吏部侍郎。世宗胤禛繼位,擢禮部尚書,入值南書房,任《聖祖實錄》副總裁, 纂修繕寫實錄及起居注,與朱轼等同為諸皇子師傅。雍正帝嘉其公慎,加太子太保。後,乾隆繼位,再次奉命為皇子師,地位顯赫,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廟的漢臣。
張廷玉《行書五言聯》
釋文:雲陰來坐榻,花氣入窗紗。
台灣何創時書法藝術館藏
張照(1691-1745)
初名默,字得天、長卿,号泾南、梧窗、天瓶居士。松江府婁縣人,家住秀野橋西。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進士,改庶吉士。官至刑部尚書,預修《大清會典》。乾隆元年(1736年)以挾私誤軍罪等廷議當斬,被乾隆帝特赦。曆任武英殿修書處行走、内閣學士、經筵講官、刑部尚書等職。資學明敏,工詩善文,精音樂、繪畫、書法。乾隆時常為乾隆皇帝代筆,擅長行楷書,是書“館閣體”能手。乾隆評他的書法說:“書有米之雄,而無米之略,複有董之整,而無董之弱,羲之後一個,舍照誰能若,即今觀其迹,宛似成于作,精神貫注深,非人所能學。”
張照《行書卷簾拂石七言聯》紙本行書 125.8×26.6cm×2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捲簾雲繞珊瑚樹。拂石花飛玳瑁牀。
款署:張照。
钤印:張照之印、得天
【資料來源】來自台北故宮博物院網站(購-書-001344-00000)
張照《行草書莫放最難七言聯》紙本行草書 122×30.9cm 沈陽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莫放春秋佳日過,最難風雨故人來。
款署:張照。
【資料來源】《中國法書全集》-17-清代書法-2(文物出版社)
行書七言聯
見于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2005春季拍賣會中國古代書畫專場
尺 寸: 210.5×36cm×2
估 價: RMB 30,000-40,000
成交價: RMB 88,000
钤印:張照之印、得天、既醉軒
題識:張照。
釋文:蒹葭露冷人秋水,翰墨風清氣畹蘭。
拍賣日期: 2005-05-14
祁寯藻(1793-1866)
字叔穎,又字春圃,号淳甫,晚年諱清同治帝載淳名改号實甫,又号觀齋息翁,山西壽陽平舒村人。他是清乾隆年間史學家、地理學家祁韻士之第五子。幼少時從父讀書,淹貫經史。
世稱“三代帝師(道光、鹹豐、同治)” 、“四朝文臣(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壽陽相國”。他一生忠清亮直,勤政愛民,舉賢薦能,政績卓著,對朝政有影響。
祁寯藻《行書邃若凝雲七言聯》立軸 166×40cm×2
釋文:邃若凝雲潔如止水,潤作時雨和為春風
款識:堯峰大兄大人雅鑒治愚弟祁寯藻
钤印:祁寯藻印(白)實甫(朱)
山西晉德2014年迎春拍賣會
成交價:RMB 368,000
祁寯藻《行書閉戶垂露七言聯》立軸 167×37cm×2
釋文:閉戶自精開卷有益,垂露在手清風入懷。
款識:祁寯藻。
钤印:祁寯藻印(白)、實甫(朱)
山西晉德2014年春季拍賣會
成交價:RMB 207,000
祁寯藻《行書管幼黃叔七言聯》立軸 167×37cm×2
釋文:管幼安一床可座。黃叔度千頃之陂。
款識:芷汀三兄大人正。弟祁寯藻。
山西晉德2012年迎春拍賣會
成交價:RMB 220,0
翁同龢(1830-1904)
字叔平,号松禅,别署均齋、瓶笙、松禅、瓶廬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閑人,晚号瓶庵居士。我國近代史上頗有影響的政治家。清鹹豐六年(1856)進士,授翰林院修撰,先後為同治、光緒兩代帝師,曆官刑、工、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大臣等。中法戰争中,主張抗戰,并支持劉永福黑旗軍保衛疆土。中日甲午戰争時,又力主抵禦外侮,反對李鴻章求和。後舉薦康有為,支持變法維新,于光緒二十四年(1898),被慈禧太後削職回籍;十月又被下令革職,永不叙用,交地方官嚴加管束。歸裡後,隐居虞山西麓鹁鴿峰墓廬。困頓七載後病故。卒後追谥文恭。學通漢宋,文宗桐城,詩近江西。間作畫,尤以書法名世。著有《翁文恭公日記》、《瓶廬詩稿》。
翁同龢《行書垂竿翥鶴五言聯》紙本行書 150×39cm×2 常州博物館藏
釋文:垂竿深澗底,翥鶴呈清姿。
款識:瓶廬翁同龢。
钤印:翁同龢印(白文)、叔平(朱文)
【資料來源】《常州博物館50周年典藏叢書:書法》(文物出版社)
翁同龢《行書掃地模山八言聯》紙本行書 260.4×57.9cm×2 蘇州博物館藏
釋文:掃地焚香澄懷觀道,模山範水镂月裁雲。
款識:光緒甲午冬臘月上旬。叔平翁同龢。
钤印:翁同龢印(白文)、叔平(朱文)
【資料來源】《蘇州博物館藏明清書畫》(文物出版社)
翁同龢《行書玉軸雕鞍六言聯》紙本行書 200×47.5cm×2 天津博物館藏
釋文:玉軸圖書密閣,雕鞍第宅清河。
款識:麓樵張先生收藏書畫為吾邑冠,其族孫雨生刺史屬制聯語,故及之。乙酉春仲,叔平翁同龢。
钤印:翁同龢印(白文)、叔平(朱文)
【資料來源】《天津博物館藏書法》(文物出版社)
翁同龢《隸書解得自是五言聯》紙本隸書 146×39.8cm×2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解得孔顔樂。自是戲皇人。
款識:集韓敕禮器碑字,松禅居士龢。
钤印:翁同龢印(白文)、叔平(朱文)
翁同龢以書法著世,兼習各家之長,本幅對聯集漢禮器碑字,上聯:“解得孔顔樂”,下聯:“自是戲皇人”。用筆方圓并濟,秃穎健毫,不假修飾,重在筆勢連貫,前後呼應。
此作譚伯羽、譚季甫先生昆仲捐贈。
【資料來源】台北故宮博物院網站
翁同龢《隸書良才世德五言聯》紙本隸書 145.6×39.2cm×2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良才徵穀祿。世德頌蘭芬。
款識:瓶生翁同龢。
钤印:翁同龢印(白文)、叔平(朱文)
【資料來源】台北故宮博物院網站(購-書-001126-00000)
陳寶琛(1848-1935)
字伯潛,号弢庵、陶庵。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市)螺洲人。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内閣弼德顧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
早年入翰林,直言敢谏,同張之洞、張佩綸、寶廷被譽稱為“樞廷四谏官”,甚得寵信。
精書法,酷似黃庭堅。又喜畫松,能篆刻、治印。
陳寶琛 《行書八言聯》紙本行書 169.5×38cm×2 福建博物院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