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淺談寫詩怎樣做到無理而妙



每一位創作詩詞的人,都有屬于個人的創作經驗和對詩詞相關問題的獨特看法。将這樣的經驗與看法進行分享,取長補短,在交流切磋中進步,無疑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有鑒于此,專門開辟專欄《無弦之音》,收錄無絃詩會詩友們的經驗和觀點文章,與更多的詩詞愛好者分享。

淺談寫詩怎樣做到“無理而妙”

作者|墨言之

《紅樓夢》中,曹雪芹通過描寫“香菱學詩”論述了“無理而妙”的魅力所在:“據我看來,詩的好處,有口裡說不出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又似乎無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此段文字,表達了三點意思:

一是“無理而妙”需要違背或者超出事物常理和人之常情;

二是意想不到的詩美、詩味是從不合邏輯中、從詩性反常思維中得到的;

三是“無理而妙”是因為做到了“無理卻有情”。

蘇轼曾說:“詩以奇趣為宗,反常合道為趨。”其“反常合道”,即為“無理而妙”,反常卻合乎“道”,這就是詩詞的詩趣、詩味和意境形成的緣由之一。

詩詞是和心理學緊密相連的。詩詞是一種形象思維,是人通過視覺、聽覺(非聽邏輯性的論述,僅僅是聽到的聲響)、觸覺來觸發的一種聯想;是客觀事物通過感覺器官在人腦中的直接反映,使在意識、情緒上起反應而引起的心理上的情感。比如視覺通過畫面感來捕捉到的情感和意境,使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也會通過心理來延長這種畫面感和想象的空間(詩詞的留有餘味),形成想象之外的畫面感,比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江水怎能流到天地之外呢?既然是山有顔色怎麼能處于有無之中呢?但是從畫面來看,正是這樣的水天相連和兩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時隐時現,形象地渲染出了磅礴的水勢,也達到了空間開闊、不直而白,意蘊悠長的視覺效果和心理效果。

從心理學來看,當感性達到一定的強度時,理性會減弱,當情感抵達臨界值時,人的感知會進入超現實之中,而達到物我一體、跨越界限、超越時空、亦真亦幻、情關風月的心理狀态。另外将兩個表面看起來不相關的事物(邏輯思維來看不相關),通過形象思維來找出其共同點,這個共同點就是意境了,也是詩趣和詩味了。讀者也會從這寫意象中得到視覺和心理上的共鳴。古人雲“理有者,情必無;情有者,理必無”,詩詞在審美追求上講究的言外之意、無理而妙,正是這一道理。

那麼,寫詩怎樣做到“無理而妙”呢?

一、反常思維結合一些修辭手法來描寫。

1、跨越界限和異類搭配。

将兩個表面看起來不相關的事物(邏輯思維來看不相關),通過形象思維來找出其共同點,形成新的意境。比如“二月春風似剪刀”,春風和剪刀在邏輯上還真沒有直接關系,但是通過形象思維:新葉的萌發好比是裁剪出來的,那麼剪刀和春風的共性就是詩意了。

2、轉換位置。

一是人和物互換。比如“明月逐人來”句也是此意”。二是主動和被動的互換。如“兩岸青山相對出”,明明是詩人在前進,卻通過視覺錯位,仿佛青山迎面而出,詩人的主動前進變為被動,而青山主動迎出,這樣極具動态感。三是換角色或借角色。比如屈原的“香草美人”的手法,就是用植物來表達人格獨立,品德優良,用的美人的意象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來表達自己和君主人格獨立,品德優良的手法。這樣的手法多出現在詠物詩中,比如“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借用蟬來表達自己的人格或者主張。

3、失衡式的搭配。

一是和意象說話或者互動,如“秋日尋詩去,一路問黃花。”黃花不能說話,怎會去問?但是黃花這一意象就代表秋天。二是大小互用,如“一肩擔曉月。”肩旁怎能擔負起月亮呢?但是這樣的畫面感和帶來的别樣意境油然而生。三是可能與不可能搭配。如“手可摘星辰”來比喻危樓的高。

4、穿越時空,縱橫千古。

将感觸極度放大,上下能超越千古和未來,遠能觀千裡之外,近能觀細微之間。最典型就是李白的《将進酒》,也如毛主席的“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

5、化虛為實和化實為虛。

化虛為實如“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 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将虛的愁化為實在的雨;化實為虛如“藍田日暖玉生煙”。不論實還是虛,都是心理上的感知。

6、活化事物。

如“羌笛何須怨楊柳”,“有月瘦如人”,“綠肥紅瘦”。

7、故意省略,聯想成趣。

如“馬蹄踏碎天山月”。馬怎能踏碎天山的月亮呢?若是從天山的月亮就可以想到月光。這裡是故意省略了一個“光”,那麼就趣味橫生了。如“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秋天能夠踏麼?這裡清秋就是清秋這個季節了。

8、錯覺成景,直覺觀照,抽象成意。

比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9、心理視角和誇張相結合。

如“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以“愁”這個心理視角,誇大白發長度。

10、将不搭界的名詞和動詞進行搭配。

如“秦時明月漢時關”,将秦朝的月、漢朝的關與唐代的戰争題材和邊塞情懷組合在一起,從而形成思維跳躍性關聯,達成一種新的意境。比如“獨釣寒江雪”,用釣這個動詞和雪搭配,雪能夠釣起來呢?是釣不到的,這樣的聯想,可以達到一種禅意。

11、運用名詞的幾種意象,形成多重意境。

如“愛像陽光萦繞着你,又給你自由的空間”。陽光和自由有關系嗎?将陽光的永恒、生機、熱情、自由的象征意義,特别是太陽的那種溫暖、逍遙的感觸卻從這句子裡體現,達到多重意境。

以上的修辭手法多用“通感、拟人、誇張”。通感修辭格又叫“移覺”,就是在描述客觀事物時,用形象的語言使感覺轉移,将人的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等不同感覺互相溝通、交錯,彼此挪移轉換,将本來表示甲感覺的詞語移用來表示乙感覺,使意象更為活潑、新奇的一種修辭格。

二、避免生澀和斷裂。

運用反常思維來寫詩,可以帶來詞語的新穎美和跳躍感,有另辟門徑居然可觀之妙。但是要注意反常思維要用正常思維的的詞語來表達,要讓讀者讀懂詩。

1、需要一些動詞連詞副詞等來補充,以免出現意境的斷裂。如“燕山雪花大如席”,這裡用“如”字就是為了違理的句子卻不經意間使得其符合事理。比如“銀河落九天”前面有“疑似”,才能避免斷裂。

2、需要在起承轉合中進行進一步描述,來符合事理或人情。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猛一下隻覺得新奇,但意思極不明确。随即李白用“月既不解飲,影徒随我身。暫伴月将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就是符合人情了。

3、無理的句子有時需要加入名詞來符合事理。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甚是無理!下面有句“疑是銀河落九天”,原來是“銀河”起了關鍵作用。

三、 “詩有别趣,非關理也。”

“無理而妙”是因為做到了“無理卻有情”。 “無理而妙”這一命題,最早是清人賀裳提出來的。他在《皺水軒詞筌》中對唐代詩人李益和宋代詞人張先的詩詞作品評論時說:詩又有以無理而妙者,如唐李益詩曰:“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此可以理求乎?然自是妙語。按常理想來,商人誤了商人婦,商人婦就算是哀怨想當初嫁給他人就好了,嫁給秀才也可,嫁給夥夫也可,為什麼這裡非要嫁給“弄潮兒”呢(咱們暫時不考慮一語雙關)?初讀實在是想不通。但仔細想來,誤的是“妾期”,而弄潮的年輕人知道潮水的漲落有定時(時期),那麼,他去弄潮也就有定時,早知如此,不如嫁給這樣的人,就不會常誤歸期了。這樣按閨怨中的女子的情感上來分析,就“無理有情就有情理了”。筆者在這裡仔細揣摩了商人婦的心理:估計不是有“出軌”之心,而是用婉曲的手法,借“潮有信”對“重利輕别離”的商人老公表達嗔怨之意,并假借有位弄潮兒來調弄一下老公。婉曲的手法也稱折繞,就是有些要表達的意思,作者不想直接說出,而是采取一種迂迥的表現手法。使讀者透過委曲、含蓄、隐約的語言領會作者的内在含義。

誠然,詩詞的妙處,就如女子的小情緒:多愁善感又含蓄,形象思維大于邏輯思維。所以人們常說:“女人是情感性的,不要和女人講道理,隻能講情”。“詩有别趣,女人有情,非關理也”,無理的妙處盡在于此了——天下大道皆相通也。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