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民間祖傳】潮汕中草藥100秘方 上

潮汕中醫藥同祖國各地一樣,源遠流長。潮汕的民

間醫療及單方、偏方、驗方、秘方等臨床治病療效卓著,此

乃是凝集了潮汕醫務工作者和勞動人民的智慧與經驗的

結晶。

膿性指 (趾) 頭炎 (指目蛇、蟹叉、腳目蛇)及脫疽

【主要症狀】

初起發炎指(趾)頭有針刺感,後腫脹,發熱,持續痛,手垂時加劇。此為膿性指(趾)頭炎,俗稱蛇頭。生于指頭者稱指目蛇;生于腳目者稱腳目蛇;于手丫者稱蟹叉。因筋脈受寒濕火毒侵犯,指(趾)端發冷、刺痛,夜間尤甚,多見下肢,重者引起指(趾)骨節壞死脫落,稱脫疽(閉塞性脈管炎)。

【治療方法】

(1)初起:

①外貼,鵝屎、生桐油,搗貼痛處。或塗藤心,搗紅糖貼。

②内服,尖刀草25克、土黃蓮15克,水煎沖紅糖服。

(2)通治:

①外貼:蛇舌草、天文草、節節花、葫蠅翼各等量,搗爛:如痛處無紅腫者和酒貼,有紅腫者調雞蛋清貼。

②内服,帶藤苦棟、淹水芽江、倒蓋菊、山白菊各25克,水煎沖紅糖服。

(3)手指蛇:黃花仔、黃花蟛蜞草各等量,搗爛加酒貼。

(4)蟹叉:

①外貼,水蟹腳3隻、雄黃10克,搗爛貼痛處。或用刺刁葉,搗酒頭糟貼。

②内服,刺刁根150克,浸酒500克,每次一杯,日服三次。

(5)腳目蛇:水竹草搗爛加酒貼。

(6)足趾蛇瘡:倒蓋菊、獨腳蓮、帶藤苦棟各等量,搗爛加酒貼。

(7)脫疽:菊花葉、芙蓉花葉、大麥、茶葉渣各等量,搗爛貼。

淋巴結炎(生犢、瓜、串、痰結、瘰疬)

由細菌侵入,引起局部淋巴結腫大、疼痛,為淋巴結炎。常見腹股溝、腋窩、頸項等處。若單個淋巴結腫大,微痛者,稱生犢;若腫脹較大,可為多發,疼痛較劇者,稱生瓜(多發性膿腫);若數個相連,累累如貫珠,稱生串;若生于頸項、耳後,單個或多個,無紅腫而堅實,推而能動,病呈慢緩者,稱痰結;若粘連成餅,推而不動,慢性進行者,稱瘰疬(淋巴結核)。

(1)生犢:

①一枝香、鼠乳根各50克,水煎取湯和烏豆煮服。另取适量和埔銀葉10克、酒頭糟适量,搗爛外貼。

②埔銀根 15 克,水煎取湯再煮青皮鴨蛋一粒 (帶殼),單吃鴨蛋,若發現鴨蛋有破損、變色,均不能吃。

(2)生串:

①飯蕉芋、獨腳蓮各等量,搗冷粥貼。

②鈕茄葉、茶籽籶适量,搗爛外貼。另用鈕茄根25克,水煎沖紅糖服。

③豬哥刺頭100克,葉下紅50克,水煎沖紅糖服。

(3)生瓜:

①瓜仔草 100 克,水煎加酒少許服。或将瓜仔草搗爛,炖酒内服。外貼:用豆腐渣搗芒硝,或瓜仔草和埔銀葉搗泥加酒貼。

②馬鞭草、塗藤葉、聲下仔、芙蓉葉各等量,搗酒頭糟外貼。

(4)生疬:

①粉藤卵、黃枝根、刺刁根、虎姆刺根、貓仔刺頭各25克,水煎取湯,和豬肉煮食,連服多次。

②粉藤頭25克,山甘草50克,水煎服,連服數天。

癰疽腫毒

化膿性細菌引起局部急性炎症,緻局部紅、腫、熱、痛,形成膿頭,若膿頭呈多個者且範圍較大,外觀如蜂窩,稱為癰;若局部炎症範圍較大,膿腫形成,有波動感,伴寒戰發熱,稱蜂窩織炎。若膿腫波及皮膚表層,稱淺在性膿腫,波及肌肉深層者,稱深肌膿腫。若生于足部由下向上穿破者,稱串盤,不穿破于足跟部者為後瘾。

(1)淺表瘡瘍膿腫:

①龍膽草、四方枝苦草、六角英、耳勾草、粉藤葉、芙蓉葉、四方枝苦棟、埔銀、獨腳蓮、消山虎、葉下紅、帶藤苦棟、天文草、倒蓋菊、毛射、山麻,任選兩種或三種,搗爛和紅糖或蜜,外貼。

②大号乳汁草、煙絲、甜飯各适量,搗爛外貼。

③粟草(稀簽草)50克至100克,水煎取湯和青皮鴨蛋煮服。

④瘡腫潰瘙,久不收口:龍船花葉,燙沸米湯後貼瘡面。

(2)深肌膿腫:屬陰症(未穿破),鈕茄葉、馬鞍藤葉,若患者不發熱,搗酒貼,有熱者加鹽及臭風鹹菜搗貼。屬陽症者,芙蓉葉、稀簽草、雞綢葉,搗爛和雞蛋清貼。

(3)包裹癰、蜂窩織炎:

①外貼,龍鱗草,雞綢葉搗爛和蜜、雞蛋清貼。内服,龍鱗草、綠豆各50克,水煮和紅糖服。

②内服:龍鱗草、蛇舌草各25克,刺刁根、芙蓉根各15克,鲎腳菜5克,共浸酒500克,飯後分服。外貼,生荖葉、田石榴、耳勾花、寶珠草,搗爛和紅糖貼。

(4)枕頭癰:臭風仔25克,龍鱗草、蛇舌草各150克,搗,浸酒半小時,喝酒,渣搗泥貼。

(5)背部癰:

①外貼,虎姆刺頭、六月雪、雞綢樹葉各适量,和冷粥搗爛貼。

②内服:山葡萄根50克、帶藤苦棟25克,土銀花藤葉、蒲公英各20克,水煎服。

(6)對口癰:

①内服,蛇舌草、龍鱗草、關刀芼、淹水芽江各 100 克,金獅藤、刺刁根各25克,搗碎,浸米酒500克,分多次服。

②外貼,白飯菜、塗藤葉、生荖葉、黃花山鴨舌草各适量,搗爛和紅糖服。

(7)肩部糜爛:毛射50克、午時花40克、水蟹一隻,水煮内服,外貼午時花。

(8)肝尾癰:蛇舌草100克,獨葉芼、雞骨草各50克,搗碎,浸米酒250克,取汁分4次服。渣搗爛貼。

(9)串盤:

①三稔萄草頭、肥皂、鹽,搗爛貼。

②白花豬母菜,搗爛取汁服,渣貼。

(10)後瘾:粉藤頭、苦棟葉、生地、白芷,搗爛貼。

(11)臁瘡:豬腳筒骨、茶籽籶煅存性和茶油調抹。

消化疾病

(1)胃炎、消化不良

1.處方:香附子15克,傷寒草(消山虎)25克,酢醬草(鹁鸠酸)25克,過山香(山蒼樹)25克,風沙藤(雞公髻佗)25克,陳皮10克。

功用:溫胃消滞,散瘀止痛。

主治:胃神經官能症,慢性胃炎,潰瘍病早期。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2.處方:白銀樹(救必應)皮50克,過山香50克。

功用:行氣止痛。

主治:消化不良,胃腸炎。

用法:幹藥加水碗半煎成半碗内服。

3.處方:風沙藤根15克,雞屎藤15克,雷公茨(香附子)15克,消山虎15克。

功用:溫中行氣,活血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消化不良。

用法:水碗半煎成一碗内服。

(2)胃、十二指腸潰瘍

1.處方:兩面針25克,紅大風藤(大号冷飯團)25克,香附子15克,牛大力25克,石菖蒲25克,陳皮10克。

功用:溫胃消滞,行氣定痛,制酸止嘔。

主治: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慢性胃炎。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2.處方:兩面針25克,香附子15克,牛大力25克,陳皮15克。

功用:健脾理氣,溫胃解痙,制酸止痛。

主治: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3.處方:兩面針15克,香附子15克,幹羌10克,竹茹25克,陳皮10克。

功用:活血散瘀,驅風止嘔。

主治:早期潰瘍病,慢性胃炎,胃神經官能症。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注:胃脹、胃痛不止加救必應或過山香25克。

4.處方:白小娘根50克。

功用:收斂生肌。主治十二指腸球部潰瘍。

用法:加水一碗煎成半碗内服。炖雞服更佳。

5.處方:側柏葉,仙鶴草,大葉鐵樹葉(或花)、旱蓮草各25克,香附草、酢醬草各50克,兩面針15克。

功用:止痛止血。

主治:胃潰瘍并發出血。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分2—3次服。

(3)急性胃腸炎

1.處方:雷公頭(香附子)、水拖沙(火炭母)、田基黃各25克,山蒼樹葉(過山香),柑皮各15克。

功用:清熱滲濕,行氣消滞。

主治:急胃胃腸炎,胃潰瘍。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2.處方:溪楊梅果15克或幹葉50克。

功用:清熱解毒,止瀉。主治急性腸胃炎,腸功能紊亂。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4)腸道寄生蟲病

1.處方:廣木香15克,使君子25克,梹榔50克,苦楝子25克,枳殼15克。

功用:驅蟲消疳。主治蛔蟲症。

用法:水一碗煎七分,每日一劑,二次分服,連服二劑。

2.處方:梹榔50克,使君子25克,苦楝皮25克,枳殼15克,細辛15克,廣木香25克,黃柏25克,烏梅20—30枚。

功用:散瘀消腫,解痙止痛,理氣驅蟲。主治膽道蛔蟲症。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三次分服,共3—5劑。

注:小兒用量酌減,疼痛不嚴重細辛、黃柏減量或不用,如有感染發熱配伍榄核蓮、水楊梅。

3.處方:兩面針、穿破石各25克,土黃蓮(十大功勞)50克。

功用:解痙驅蟲。主治蛔蟲症,膽道蛔蟲。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呼吸系統疾病

(1)急、慢性支氣管炎

1.處方:枇杷葉50克,桑葉(或天門冬)50克,旱蓮草25克,崩大碗25克,白茅根50克,柑皮15克。

功用:清肺止咳,潤喉化痰,消炎清熱。

主治:急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炎,咳嗽。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2.處方:金櫻子25克,枇杷葉25克,薄荷葉10克,野菊花15克,幹羌3片,陳皮15克,荔枝核5個,桑葉25克。

功用:消炎解毒,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急性支氣管炎(痰多,有氣管痙攣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注:有喘息者加木賊草(用鍋炒黃)可代替麻黃作用。幹羌、荔枝核減去。

3.處方:五指毛桃根25克,石橄榄25克,十大功勞葉15克,石菖蒲15克,牛大力25克,白茅根50克。

功用:補肺、潤肺,理氣祛痰,止咳,鎮靜,利尿。

主治:慢性支氣管炎。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剤。

4.處方:葫蘆草50克,雞屎藤25克,蛇舌草25克,六角英15克。

功用:清熱止咳。主治急、慢性支氣管炎。

用法:加水一碗煎成半碗加鹽少許内服。

5.處方:雞屎藤50克,百部25克,枇杷葉15克。

功用:清肺化痰,降氣止咳。

主治:支氣管炎。

用法:加水一碗煎成半碗加鹽少許内服。

6.處方:白蘇葉、山白芷葉、烏心雞屎藤、倒扣草、柑皮、五月艾心、香附子各25克。

功用:宣肺通絡,化痰止咳。

主治:支氣管炎。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5)胸痛

1.處方:虎舌紅50克。

功用:舒肝、解郁、止痛。

主治:胸部積傷作痛,咯血。

用法:加水一碗煎成半碗加鹽少許内服。

2.處方:蒼蠅翼50克(幹用25克)。

功用:散瘀止痛。

主治:急性胸痛。

用法:水煎,沖酒服。

禁 忌:孕婦禁服。

血液循環系統疾病

(1)高血壓

1.處方:野油甘根25克,酢醬草50克,傷寒草(消山虎)50克。

功用:清熱止痛,解痙降壓。主治高血壓,血管性頭痛。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15—30天為一療程。

注:野油甘根量大有惡心,頭暈反應,量适宜無忌。

2.處方:野菊花25克,鈎藤15克,益母草25克,桑枝25克。

功用:鎮靜止痛,平肝降壓。主治高血壓,頭暈,頭痛。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注:加蒼耳草對頭暈、頭痛效果較好。或加土細辛15克也可。

3.處方:消山虎、地斬頭、崩大碗(錢鑿口)、五合梅、綠豆草各50克;馬蹄金、生姜各100克。

功用:舒筋活絡,涼血降壓。

主治:高血壓,高血壓引起的癱瘓。

用法:上藥浸米酒1000克,按酒量分多次内服,渣外擦患部。

(2)貧血

1.處方:血風根50克,崗稔果(當梨)或根25克至50克,金櫻子15克,鐵包金根50克。

功用:滋養補血,壯腰腎。

主治:貧血。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2.處方:金英子25克,老人根50克,益母草15克,地稔50克。

功用:活血調經,補血安胎。

主治:貧血,孕婦貧血。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

神經系統疾病(神經衰弱)

1.處方:酢醬草(鹁鸪酸)50克,消山虎50克。

功用:活血散瘀,鎮靜止痛。

主治:神經衰弱,美尼攸氏綜合症。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2.處方:鈎藤10克,鐵包金25克,台烏錢,酢醬草25克,消山虎25克。

功用:鎮靜鎮痛,活血散風。

主治:神經衰弱,頭痛,頭暈,目眩,血管性頭痛。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3.處方:金英子25克,石菖蒲25克,野油甘根15克,含羞草根50克。

功用:鎮靜鎮痛,澀精壯陽。

主治:神經衰弱(伴遺精、早洩、腰腿痛),神經官能症。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4.處方:五指毛桃根(幹)100克,酢醬草50克,金英根50克,五月艾根25克,老虎泡根25克。

功用:鎮靜鎮痛。

主治:神經官能症,頭暈心悸,四肢酸軟。

用法:水煎,毎日一劑,二次分服。

尿生殖系統疾病

(1)急、慢控腎炎

1.處方:白茅根1兩,車前草50克,白花蛇舌草25克,半蹄草25克,野菊花15克。

功用:清熱解毒,消腫利尿。主治:急性腎炎。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2.處方:榄核蓮25克,白茅根50克,旱蓮草50克,車前草50克。

功用:清熱解毒,消腫利尿,涼血止血。

主治:急性腎炎,慢性腎炎急性發作。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3.處方:金英子25克,野菊花25克,白茅根50克,海金沙藤25克,白花蛇舌草50克。

功用:理氣補腎,去濕利水。主治:亞急性腎炎。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分二次服。

4.處方:白茅根50克,車前草25克,老人根25克,肉苁蓉15克,白花蛇舌草50克。

功用:強壯補血,溫腎壯腰,消腫利尿。

主治:慢性腎炎,肝硬化腹水。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注:尿蛋白較多加野菠蘿根50克,無肉苁蓉可用牛大力代,尿紅血球較多加旱蓮草50克,無老人根可用地稔果或崗稔果代,如尿道灼痛或刺痛加刺黃連。蛇舌草不能久服,不必要時可減去。

5.處方:鈎藤根50克,白花鬼點火40克,五月艾15克,田基黃(黃花一枝香)7.5克,蘇葉5克。

功用:清熱解毒,去濕利尿。

主治:腎炎。

用法:水一碗煎取半碗配糖内服,每天一次。

(2)泌尿系狡感染,腎盂炎

1.處方:榄核蓮25克,旱蓮草50克,酢醬草50克,刺黃蓮25克,白茅根50克。

功用:清熱解毒,益陰止血,消腫利尿。

主治:急性泌尿系感染,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睾丸炎。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注:用于慢性腎盂腎炎,根據病情進行加減,酢醬草可減去。如體弱伴貧血加老人根或地稔果。腰痛加金英根。發熱者加水楊梅。尿蛋白較多加野菠蘿根。有浮腫,尿赤加車前草或石葦。頭暈、耳鳴加十大功勞葉。

2.處方:白花鬼點火25克,田基黃15克,車前草25克,錢鑿口(崩大碗)15克。

功用:涼血解毒,消腫止血。

主治:腎盂腎炎,膀胱炎。

用法:加水碗半煎取半碗配糖内服。

3.處方:紅心熱痱草50克。

功用:消炎退腫。

主治:腎盂腎炎,膀胱炎。

用法:加水一碗煎取半碗,每日一劑,半月為一療程。

(3)尿路結石

1.處方:車前草50克,野菊花25克,白花蛇舌草25克,羊蹄草25克,崩大碗25克,白茅根25克。

功用:清熱解毒,通淋化石。

主治:尿路結石并發感染。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

2.處方:海金沙藤50克,黃毛草(貓毛草)25克,車前草25克,白花蛇舌草25克,珍珠草25克,白茅根50克。

功用:清熱利尿,通淋排石。主治:适用一般尿路結石。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

3.處方:金錢草100克,車前草50克,石葦50克,海金沙藤50克,地龍3—5條(芭蕉樹下肥大者為佳)。

功用:清熱利尿,通淋消堅。

主治:尿路結石,膽道結石。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注:上藥洗淨後放水二碗,煎至七分濾過後加蜜糖或白糖适量溫服。地龍性寒腥味微鹹,内含脂肪、脂肪酸、膽鹼、各種氨基酸及核酸分解産物,有清熱利水,舒展平滑肌作用,治療頭痛,關節痛,排尿困難,喘息,高血壓血管硬化等。

4.處方:金錢草50克,海金沙藤25克,車前草15克,白茅根25克,滑石25克。

功用:清熱利水,通淋化石。

主治:尿路結石,腎盂腎炎。

用法:加水三碗,煎至一碗,二次分服。

5.處方:穿破石15克,兩面針15克,千斤拔100—200克,車前草50克。

功用:通淋,利尿,排石。

主治:尿路結石

用法:水二碗煎至一碗,二次分服。

(4)前列腺炎

1.處方:簕苋菜根100克,旱蓮草50克,龍葵25克。

功用:消炎止痛,收斂止血。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注:配合前列腺按摩效果更好。

2.處方:野菠蘿根,五指毛桃根,旱蓮草各50克。

功用:涼血止血。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

用法:炖豬肉酒作内服。

(5)陽萎、遺精

1.處方:金英子25克,肉苁蓉15克,巴戟15克,旱蓮草25克,白茅根25克。

功用:壯陽益氣,補腎澀精。

主治:遺精,早洩,陽萎。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注:肉苁蓉有強壯補精、催情欲、暖腎堅腰,潤五髒作用;巴戟内含維生素丙,并有增強腦力,恢複性機能作用。

2.處方:金英子、絡石藤、松節、鹽酸基(鹁鸠酸)、陳皮各50克,米酒2000克。

功用:固腎澀精。

主治:遺精,對早洩、陽萎亦有效。

用法:上藥入酒浸七天,每晚服二匙,15—30天為一療程。

3.處方:韭菜頭下的蚯蚓9條。

功用:壯陽。

主治:陽萎,早洩。

用法:将蚯蚓用新瓦焙幹,研末睡前沖黃酒或米酒服。

(6)血尿

處方:杉樹二層皮50克,旱蓮草50克,車前草50克,穿心蓮25克。

功用:涼血解毒,利尿止血。

主治:尿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運動系統疾病

(1)風濕性腰腿痛

1.處方:半楓荷、過崗龍、過山香、九節茶、三加皮(苦簕檧)各25克,楠竹根節(茜竹根節)7個。

功用:去風勝濕,散瘀止痛,活血順氣,舒筋活絡。

主治:急性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肌炎。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注:過崗龍(穿心菊)采集後切片蒸熟曬幹,否則用後引起嘔吐腹瀉。無三加皮可用五加皮或檧木代。

2.處方:過崗龍25克,老人根25克,絡石藤25克,楠竹根節7個,老桑枝15克。

功用:去風勝濕,舒筋活絡,強壯筋骨,散瘀止痛。

主治:急慢性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注:老人根采後切片蒸熟曬幹備用,生用僅有健胃,不能活血補血止痛。

3.處方:鐵包金25克,紅小娘50克,吊風根(鈎藤根)50克,白心烏桕樹20克,當歸20克,蘇葉15克。

功用:祛風消腫,行氣止痛。主治: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炖豬腳配酒内服。

4.處方:半楓荷50克,白心烏桕樹根25克,白花龍船花(沙桐冇)25克,楓樹根25克。

功用:去風除濕,活血壯筋骨。主治: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炖豬腳配酒内服。

5.處方:紅小娘50克,鐵包金25克,倒吊金鐘25克,血風根25克,布驚寄生25克,細号春根藤20克。

功用:去風除濕,舒筋活絡。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注:以上用藥如屬背部加杜仲15克,骨碎補25克;手部加桂枝15克;腳部加牛七15克,走馬胎15克。

6.處方:消山虎50克,蒼耳草50克、牛大力50克,血風根50克,地斬頭50克,生姜150克。

功用:活血消腫,散瘀止痛。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搗爛浸酒二斤,每日二次,每次2—3匙内服,渣外擦。

7.處方:消山虎75克,地斬頭50克,血風根75克,細号春根藤50克,馬蹄金75克,崩大碗75克,當歸50克,生姜150克。

功用:去風除濕,活血消腫,散瘀止痛。

主治:風濕及類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搗爛浸酒1500克,浸2天後按酒量服,渣炒熱外敷。

8.處方:半楓荷、鈎藤根、倒水蓮、老人根、穿破石、絡石藤各25克,豹皮樟根15克,當歸20克。上身加五加皮,下身加走馬胎。

功用:活血理氣,舒筋活絡,去風濕。

主治:風濕腰腿痛,産後腰痛。

用法:風濕關節炎加豬腳炖服,産後風加雞炒後煎服。

(2)慢性腰腿痛

1.處方:倒吊金鐘25克,金鎖匙(有毛拐子藤)15克,金鈕頭根(簕茄)10克,老人根25克,走馬胎根25克,絡石藤25克。

功用:強壯筋骨,活血散瘀。

主治:慢性腰腿痛,産後風癱(腰痛,兩肢麻木,肌肉萎縮)。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2.處方:老人根50克,崗稔50克,絡石藤25克,石楠藤25克。

功用:通經活絡,強壯腰膝,祛風止痛。

主治:婦人腰腿痛。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二次分服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