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前段時間都從新聞和報紙上了解到我國的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務圓滿成功!
在北京時間2018年12月8日2點23分,我國自主研制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測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号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随後進入預定軌道,太陽翼展開到位。嫦娥四号着陸器與巡視器于1月3日22時22分順利分離,玉兔二号巡視器駛抵月球表面。
上圖為“玉兔二号”巡視器影像圖
上圖為嫦娥四号着陸器監視相機C拍攝的“玉兔二号”巡視器走上月面影像圖
上圖為嫦娥四号巡視器車輪
這其中的成功包含了無數工程師的心血,日複一日的檢測預測,計算設計,為了避免誤差可能要測試上千次,隻為了追求精确的數據。那麼傳感器在這其中發揮了多大的作用呢,在航空航天事業裡又是怎麼實現它的使命呢,一起來看看吧。
在航空領域,對安裝組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極高。這尤其适用于在不同地方使用的傳感器。例如,在飛機裝配中,米銥的傳感器可确保非接觸式鉚釘孔測量。米銥開發出可用于測量飛機任務的起落架,機翼組件,機身和發動機的位移和位置傳感器,可以可靠的精準的确定測量值。
在飛機制造中,通常使用數十萬個鉚釘。全自動機器精确地安裝鉚釘孔和鉚釘。米銥的光學檢測系統無接觸式來檢查鉚釘孔的内徑。
在飛機啟動之前,制動器中的溫度必須低于某個限制。為确定溫度,米銥傳感器中的非接觸式溫度傳感器可用于測量。
在飛機啟動之前,門被鎖定在中央。為了确定鎖定的狀态,使用米銥的感應式位移傳感器來直接檢測門鎖上的終點位置。
為了優化機翼在飛行期間的性能,機翼在建造過程已經接受過振動測試。120 wireSENSOR拉繩傳感器連接到機翼并同步。以這種方式,可以跟蹤翼形在垂直方向上的任何變化。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