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橡樹:楊虎城遇刺詳考

二戰史上,被戰鬥民族修理的“戰鬥民族”:蘇芬戰争全鏡解讀

南京會戰83年回望:從淞滬會戰到南京會戰

解讀朝鮮戰争:蘇美冷戰與朝鮮戰争的擴大化

諾門坎會戰全景回望:蘇軍和日軍到底誰更厲害?

日軍與蘇軍的戰争外交:張鼓峰會戰綜述

塞外悲歌:蒙古滅國西夏之戰

鐵血忠魂之豫南會戰(下)

南京會戰83年回望:國軍憲兵覆滅記

最新更新:莊戶會戰,北京西郊少為人知的抗戰往事

從三國的英雄,漫說史書上的那些枯燥的數字

秦什麼賦談:驢們踢了曆史的點球

盛世才的麻将與主義(上)

楊虎城囚禁詳考(2)

黃顯聲将軍和他的義勇軍

楊虎城被捕詳考(1)

中日戰事:由山海關事變拐彎(下)

中日戰事:由山海關事變拐彎(上)

前言:網絡上剽竊和未經我允許而轉載我的文章的網站、新媒體太多了,這非常不好。懇請這類網站、新媒體從業人員能夠控制自己,于複制粘貼剽竊之際,來點良心未泯。

黃台之瓜,不堪再摘。多謝合作。

同時,橡樹歡迎關注本号的微信朋友們轉發朋友圈。多謝。

在國共内戰的宏大時代背景下,楊虎城個人及其妻兒的悲慘結局無疑嵌入太多的特定的曆史記憶,其中苦澀,遠非黑白對錯那麼簡單。

這是一段耐人深思的往事。

本文繼楊虎城囚禁詳考楊虎城被捕詳考話,還是從抗戰結束,戴笠死後說起。

在前面《楊虎城被捕詳考》、《楊虎城囚禁詳考》兩篇文章裡,可以大緻了解到戴笠對楊虎城被捕、囚禁的相關決策往事。

在抗戰期間,戴笠領導的軍統實為中國抗戰最重要的軍事單位之一。

因此,在楊虎城被囚禁期間,戴笠于百忙中借巡查之便曾經數次面晤楊虎城,親令為楊虎城增加津貼,調整、改善楊虎城的囚禁條件,兩人并無通常寫傳記文學的文人們想象中的深仇大恨。

相反,倒是楊虎城被囚期間飽嘗人情冷暖,反而對戴笠的看法有着極大的改編。

1946年戴笠因飛機失事遇難。

戴笠死後,軍統分化、縮編為國防部保密局。

保密局依然為相關國黨軍政方面涉及特務、軍務犯罪的主要稽查單位。

楊虎城被逮捕、囚禁期間雖被革去所任軍政職務,但是他的軍籍及陸軍二級上将軍銜尚未褫奪。同時,楊虎城以軍事專員的名義往歐美考察軍事,沿途确有違背軍事專員職責的把柄被軍統把握。

軍統如以西安事變調查、歐美考察軍事涉嫌若幹違規等等為借口,如要拘捕、囚禁楊虎城,較為容易找到借口。

此外,西安事變之後,随着三位一體政治結盟的崩潰,東北軍與西北軍的分道揚镳,西北軍以孫蔚如、馮欽哉率部北上抗日,楊虎城于一時風雲之後跌入谷底,少為人知,因而在抗戰爆發之後,作為軍隊稽查的秘密機構,軍統及保密局逮捕和長期羁押楊虎城,并沒有引起當時軍政大員的注意和不适。

1947年4月,楊虎城由貴州息烽移押重慶楊家山保密局秘密羁押點。

在小說《紅岩》裡面第363頁,借小說角色口述了楊虎城被囚禁在白公館:

楊虎城将軍和他的幼子囚在頂樓上,他們是半年前才被秘密押來。

特務從來不準他下樓。

他的秘書宋绮雲夫婦,被囚禁在一間地下牢房裡,也不準和他見面

這是藝術家為創作對曆史的虛構。

實際上,楊虎城于1947年4月由貴州息烽玄天洞移禁重慶磁器口楊家山,被裁掉副官、勤務,一直被單獨拘押在保密局四一圖書館的一間平房内。

——前段時間,原抗戰重慶臨時參議會會長康心如的孫子康宏通先生與我數次閑談,一度希望租借四一圖書館舊址做成一個抗戰文史館。

因而,我與朋友們曾經前往實地考察,發覺此地綠化極好,建築老舊卻依然整齊。

可見,如在當時,四一圖書館環境确實不錯。

現在被閑置的四一圖書館。

樹木蔥郁,環境整潔。

不過,被保密局、國防部二廳派出軍警聯合看押在這裡,楊虎城被囚近十年,從當年雄踞西安,坐霸一方的軍閥,到如今被捂在歲月角落,早已變馊的一缽冷飯,其心蒼涼、悲苦、失望和頹廢。可想而知。

抗戰勝利後的楊虎城再也不是西安事變的楊虎城。

現在,他被囚禁在四一圖書館,實則已經淪為無關當時各路高層軍政大員們痛癢,每天僅為自己,為妻兒,為雞毛蒜皮生活瑣事煩心的無名角色。

他被遺忘了。

旅歐回返的楊虎城、謝葆貞及其次子。

何況,在當時抗戰勝利,國共和談的寬松氣氛下,甚至連原十七路軍楊虎城舊人和随他旅歐的諸多朋友們,也少有問津楊虎城案件。

政治明星猶如娛樂明星,如果過氣,立刻人老珠黃。

7月,楊虎城膽結石急發,送入保密局中央醫院割掉膽囊。

随後,保密局專門請來牙科博士蔣祝華,為楊虎城治療牙病,為其拔掉兩顆病牙,配上假牙。

——正是這兩顆假牙,成為日後确認高度糜爛的楊虎城遺體的唯一依據。

12月27日,來到重慶,長期陰郁的楊夫人謝葆貞首次擺脫軍統底層特務的是非、口角糾纏,接受了保密局安排的一次會診。

然而,因為長期在貴州生活環境惡劣且得不到治療,這時的謝葆貞,精神病已經相當嚴重。

治療期間,她在護士勸她服藥時,搶過護士金戒指吞下,搶救不及,自殺身亡。

當年,與其說謝葆貞為照顧楊虎城而主動來到楊虎城身邊,不如說謝葆貞為婦人之見,年輕無知,被原十七路軍高級将領孫蔚如等忽悠、慫恿,以照顧楊虎城為由,半推半就送到了被拘禁的楊虎城身邊。

謝葆貞嫁給坐霸一方的軍政大員,自然容易養成沖動任性、頤指氣使的闊太太氣質。

如說謝葆貞是久經考驗的革命者,還不如說她是一位衣食無憂充滿理想的普通青年女子。

她為楊虎城生兒育女,可惜,她卻不知道未來生活的兇險。

謝葆貞被拘禁之初,年齡尚不過26歲,去世之時也才年僅36歲。

事實上,楊虎城久經江湖,如是成熟如他,有心為自己不谙世事的妻子、兒女稍加考慮,那麼,拘押之初,他定然會想方設法擺脫女人孩子的幹系,為自己的妻兒尋得一條生路。

——把自己的嬌妻愛子留在身邊苦熬時光,經曆風險,楊将軍這番心情,确實難以讓後人猜度。

青春年華,拘禁鬥室,謝葆貞死得極為凄涼,可憐。

謝葆貞死去,楊虎城終日懷抱幼女,與楊夫人骨灰盒為伴,經常數日不語。

失去自監禁以來,貼身庇護自己,為自己争奪雞毛蒜皮利益的愛妻,楊虎城被看押軍警吆三喝四,内心悲哀,恐懼,失落和茫然,完全可以想象。

一夜之間,年方盛年的楊虎城頭發全白,佝偻身軀,行動遲緩。

這時的楊虎城每日唯有喃喃自語,若有所思,翻來覆去查閱一張破舊報紙,遠遠旁觀,當真是說不出的凄涼。

當年戎馬倥偬、坐大一方的豪情霸氣,蕩然無存。

漫長監禁之後,楊虎城心路之苦無以言說,也就再不奢望蔣介石召見、釋放;不再奢望曾經朋友、部下的斡旋、營救了。

秋風瑟瑟,他在想什麼,沒有記載,不得而知。

不過,可以從常人情理推測,在最後歲月如此飽嘗那般落魄、凄涼,楊虎城必然會以大量時間去回憶、反思、感悟和懊悔昔日風起雲湧的那些政治、陰謀、市儈和人情。

鼎盛時期,站在土台之上,正在對屬下訓話的楊虎城。

1949年1月,蔣介石下野,李宗仁代總統。

楊虎城獲釋的希望再次點燃。

李宗仁代總統後,急于國共和談,于是把釋放張學良、楊虎城,以及一批重要的被捕政治犯作為和談籌碼。

當時,影響頗大的重慶《大公報》、《新民報》,南京《江南晚報》、《人報》,香港《華商日報》、《文彙報》等迅速報道了釋放張、楊消息。

可惜,楊虎城被釋放的這個希望,猶如昙花。

3月,重慶報媒報道,一批政治犯由重慶白公館和渣滓洞看守所放出。

然而,在釋放張、楊問題上,因為張、楊素來被獨立性極強的保密局控制,李宗仁縱然高居代總統,說話出來,同樣無法落實、兌現釋放張、楊。

何況,這時相隔西安事變已經十餘年。

長期監禁,張、楊作為政治籌碼一直不間斷地貶值。

張、楊還具幾分政治價值,以及張、楊政治價值如何最大化的操作、時機選擇等等問題,更是大大增加了釋放張、楊的政治和技術難度。

彼時,國共正在進行最後的決戰,兩大政治勢力之間,更多的軍政要人都面臨自己的選擇。

僅僅原十七路軍而言,孫蔚如等人早已經成為陝西地方人物,似乎很少有人能夠記得當年那位曾經的大佬楊虎城。

至于國共談判,一波三折,釋放張楊迷霧重重。

彼時,事關張、楊羁押的相關要人,諸如台灣省主席陳儀、重慶市市長楊森、西南長官張群、保密局長毛人鳳等人,任誰一句話,釋放張、楊,都有極大可能。

然而,這些大佬桌面承諾,桌下推诿,并沒有人真心為張、楊說話、辦事。

否則,真是安心要救,雙方各退一步,饒上一些代價換取張、楊,也并非絕無可能。

國共談判最終還是在隆隆炮聲中徹底擱淺。

釋放張、楊一說自然也是随之擱淺。

當時,主要負責羁押楊虎城的保密局西南督察室主任、重慶衛戍司令部保防處長、丙種會報秘書處主任周養浩,在與西南長官公署二處徐遠舉商議後,為迷惑重慶媒體窮追不舍的釋放張、楊的追蹤,以及其他人等的詢問,決意再次将囚禁四一圖書館的楊虎城秘密重遷貴州羁押。

楊虎城拒絕返遷。

當時,保密局并非麻繩一捆,蠻狠強制執行。

周養浩親自出面勸說,溫言解釋,并且滿足了楊虎城提出的讓其前秘書宋绮雲夫婦,及副官閻繼明、勤務張醒民等人随同前往貴州的要求。

戴笠死後,楊虎城關押後期,周養浩負責其生活、醫療,較為盡心。

因而楊虎城對周養浩極為感激,頻頻恭維,視周養浩為最值得信任的人。

看到當年一方大佬經過長年羁押折磨,意志崩潰,以至于此,周養浩本人也經常為之唏噓不已。

1949年2月1日,楊虎城一家3口,和關押在白公館的宋绮雲一家3口及閻繼明、張醒民被專機移囚貴陽黔靈山麒麟洞。

保密局長毛人鳳在重慶策劃、指揮了最後密裁。

1949年4月,解放軍橫渡長江,占領南京。國民政府局勢風雨飄搖。

轉移到台灣,在新竹井上溫泉的張學良最終得以安享晚年。

8月,毛人鳳由台灣趕往重慶,饬令西南特區清理積案,明确對主要負責保密局重慶長官徐遠舉和他的二處行動科長雷天元交代,要殺一批政治犯。

——這是在1949年,國黨撤離重慶發生著名的殺人事件的導火索。

目前很多資料,主要來源是沈醉、徐遠舉、周養浩等人的供述。

在刺殺楊虎城,屠殺白公館和渣滓洞政治犯上,多有供述指向毛人鳳,認為是毛人鳳命令并且主持制定了重慶政治犯屠殺計劃。

1949年8月27日,毛人鳳專門召徐遠舉、周養浩,密商密裁楊虎城。

當時,國民政府撤退台灣,重慶軍政單位更是無意堅守大西南,競相設法逃離重慶、四川。

當時,官民人心浮動,整個重慶日愈混亂,在如此無政府狀态下,蔣介石本人滞留重慶、成都等地,都面臨着川軍部屬嘩變的風險。

1953年,周養浩文字材料交待:

1949年8月27日,毛人鳳在重慶羅家灣何龍慶公館會客室裡和徐遠舉、我商議屠殺楊虎城将軍。

決定接回重慶磁器口中美合作所範圍内秘密執行

當時,毛人鳳對周養浩指示:

白公館有行動員,你回鄉下去找他們談一談,做秘密案子除用手槍外,還有什麼辦法,但不要告訴他們是誰。

你同他們談後回頭告訴我,我和徐遠舉要親自召集他們商議決定,還要他們履行宣誓手續,以保秘密

周養浩按照毛人鳳指示,電話要求白公館負責人陸景清,由其通知白公館有着刺殺行動經驗的楊進興、安文芳、楊欽典等人,組織刺殺楊虎城的行動隊。

——相比當了戰俘,就八方兜底、指認同僚、上司、朋友以全力擺脫自己的沈醉而言,周養浩的供述更有相當的可信價值。

9月5日,周養浩親自負責押送楊虎城等人回返重慶。

周養浩在前導吉普車上,在數名保密局特務押解下,楊虎城、楊拯中、閻繼明坐救護車居中,宋绮雲夫婦帶着幼子宋振中(小蘿蔔頭)、楊拯貴、張醒民等人坐卡車殿後。

車隊往重慶飛奔。

川黔山道,崎岖蜿蜒,明滅于茂密草木之間。秋雨綿密,霧霭深重,汽車行駛其間,衆人各懷心事,更是相對無語。

這是一次死亡之旅。

行前,楊虎城似有不祥預感,他寫下最後一首詩作,頗有總結人生的絕命感應:

烽火連三季,風物倍凄涼;

骊山吐皓月,清輝滿長安

在南濱路遠眺渝中半島,大橋方向大緻為海棠溪碼頭至渝中半島航道。

由海棠溪碼頭遠眺渝中半島。

9月6日,傍晚,楊虎城一行車隊抵達重慶南郊。

周養浩先到重慶南岸四公裡,和執行密裁殺任務的保密局殺手楊進興、楊欽典等人碰頭。

他們按照商議決定将不在這次刺殺計劃内的閻繼明、張醒民兩人,換車轉移到市區羁押。

——後來,閻繼明、張醒民後來也沒有躲過大難。在11月的瘋狂的殺戮中,既沒有檔案,也不為别人認識的閻繼明、張醒民也慘遭刺殺,抛屍。

這是後話。

9月6日,晚上,楊虎城、宋绮雲夫婦等人車隊到達重慶南岸海棠溪渡口,由海棠溪車船渡口乘輪渡過了長江。

随後,車隊由渝中半島繼續向北飛馳,直奔楊虎城的死亡終點歌樂山。

深夜,歌樂山。

雪亮的車燈和月光下,凄冷的夜風早早落下的枯葉,車隊在松濤陣陣的歌樂山穿行,曆經長途颠沛的楊虎城一行疲憊不堪,昏昏然半夢半醒。

殺手們暗自收斂殺意,也在裝睡。

終于,車隊在戴公祠松林坡停車場停住。

1928年的楊虎城。由左至右:秘書米暫沉、楊虎城、謝葆貞。

殺手張鹄以暫住兩天,等候安排轉移台灣為由,引導楊虎城及長子楊拯中拾級而上。

——他們的身後,随行若幹執行刺殺的殺手。

石級陡立,天黑如漆,歌樂山上松濤激蕩,夜風分外凄厲。

年僅19歲楊拯中跟在楊虎城身後,雙手抱着母親骨灰盒,搖搖晃晃拾階而上。

他自幼于羁押中生長,一生困于鬥室,缺少陽光、自由和食品,青春花季卻早已羸弱木讷,頭發花白。

其形、其景之哀,确實是可憐之極。

夜已深沉,曾經喧嘩的戴公祠,此刻寂無人影,恍如鬼屋。

猶豫間,楊虎城父子長途旅行困頓,神思恍惚随着特務進了戴公祠大門,便按殺手引導、安排,毫無戒備踏入裡屋。

瞬間,寒光襲來……

預先埋伏的殺手躲在門後,以匕首迅速而兇猛刺入走在後面的楊拯中的腰肋要害。

“爸……”

——楊拯中僅僅吐出無盡痛苦的一個字,立刻癱軟倒在血泊中。

楊虎城感覺不對,回頭望時,另外一名殺手也以匕首兇狠襲刺透了他的腰部。

刺殺間,另外一位殺手同時白帕捂住了楊虎城的乍然欲呼。

接着,前後殺手又是連續刺殺,楊虎城無聲掙紮幾下,也就軟軟倒下了。

然後,殺手緊張處理現場,開始準備迎接後到的卡車,繼續誘殺楊虎城随行宋绮雲夫婦等人。

很快,後來的卡車到了停車場。

西安事變之前的楊虎城對軍隊訓話。

卡車上宋绮雲一行下車後,也是困倦至極,恍惚間被随車殺手押解進了戴公祠。

剛剛進入原戴笠警衛室,宋夫人未及坐下,便被跟在身後的殺手手起刀落當場刺殺。

宋夫人臨死前凄慘的叫聲驚得正在外屋準備休息的宋绮雲目瞪口呆。

宋绮雲不過一介書生,想要反抗,也無法抵擋兩個殺手突然發起的襲擊。

兩名殺手揮刀,左右刺下,當即身中十餘刀,立刻身亡。

血腥渲染着凄涼的秋風,恐怖随着夜色肆意流淌。

尚不明世事,年僅七八歲的楊虎城幼女楊拯貴,宋绮雲幼子宋振中,正在門外嬉鬧。

忽然,他們聽到市内父母慘叫,再見到一群彪形大漢氣勢洶洶,殺氣騰騰撲來,無限恐懼,相擁跪地,瑟瑟發抖,眼含淚水,卻被吓得居然忘了哭泣。

年僅8歲的女童楊拯貴被殺手扼脖,活活憋死。

另外一位殺手在殺同樣年僅8歲的宋振中時,似乎良心發現,在扼脖時幾番下不了手,最後,另外一位殺手抽刀刺殺,宋振中當場隕命。

在這場刺殺血案中,被害的兩位幼童,雖說是楊家、宋家的孩子,卻更是那個時代的中國的孩子。

他們以純潔、無辜的鮮血灑在曆史,更讓今人為政治、内戰渲染的人性至惡,更為感觸。

暗殺完成,已經深夜。

全程負責刺殺的周養浩向焦急等待的毛人鳳電話報告暗殺、掩埋屍體的全過程。

報告聲稱,楊虎城及其兒子楊拯中、女兒楊拯貴,宋绮雲夫婦及其幼子的屍體,均已埋入松林坡内。

——如此兇狠、無情的刺殺,完全打亂了曆史本身應該存在的必然邏輯。

當時,楊虎城生死其實已經無關内戰大局。

如果說國黨高層當時因為戰敗而惱怒動手殺人,那麼,在當時亂世,以保密局特務行動效率,那些比楊虎城更具政治價值的名人,又有幾人能夠安然北上?

因此,如是說殺楊虎城為國黨高層決策暗殺,邏輯上似乎尚嫌朦胧。

相傳,暗殺楊虎城消息傳出,甚至保密局内部也一度有所傳聞,認為楊虎城不是保密局行動刺殺,而是楊虎城一行在貴州遷移重慶途中,遇到潰兵打劫,楊虎城等人在混戰中被殺。

事實上,楊虎城、宋绮雲夫婦及楊拯中、楊拯貴、宋振中等人最終确實是在保密局轄區的戴公祠被暗殺了,保密局必然有第一手楊案材料。

吊詭的是,至今台灣方面也未有相關資料解密。

然而,很多史學研究忽視當年西安事變。

當初,楊虎城為人性格豪爽、強勢,西安事變中第十七路軍在處置軍統和憲兵等單位的行動中,也較東北軍更為果斷。

軍統及憲兵單位為此在西安事變中損失慘重。

其實,亂世之中趁火打劫的冤冤相報,也并非沒有可能。

胡三高手書的楊虎城追悼會記錄簿。實為研究楊虎城遇難真相的重要參考資料。

更為吊詭的是,按照周養浩與徐遠舉等當事人供述,刺殺楊虎城事件發生前後過程基本清晰。

但是,相傳保密局刺殺楊虎城的相關資料,卻最後沒有報送台灣國防部。

至今,在台灣政府、軍隊裡,均無當年保密局、毛人鳳們處死楊虎城的相關文件和資料。

這一尴尬局面,造成後來國黨老大馬英九等人在說起楊虎城時,不免也是一臉茫然。

——國黨逃台期間,政令軍令一度紊亂,到底是誰下令殺死楊虎城及宋绮雲夫婦一行,在我看來,依然模糊。

閑話。

1949年11月30日,劉鄧大軍進入重慶,重慶市軍管會宣布成立。

12月11日上午,霧都凄清,冬雨綿綿。

重慶市軍管會在知情人帶領下,将兩月前受害的楊虎城一行遇難者遺體發掘出來。

時間不長,遺體基本完整,專家極為順利地核查無誤。

1950年1月15日,重慶市軍管會舉辦追悼楊虎城将軍暨被難烈士大會。當時西南黨政軍要員親臨緻祭。

楊虎城将軍裝殓着紫色夾袍,冠黑毛帽,上覆紅緞夾被,下鋪綢褥。

追悼大會結束後,胡三高先生及家眷楊惠甯、安志堅等人随楊拯民護送楊虎城将軍、夫人及次子的靈柩,由重慶順江而下經漢口時,舉行了七日公祭。

哀榮極盛,可惜人死。

重慶楊虎城追悼會場。

1月30日,靈柩由武漢北上抵達西安,西北區黨政軍要員操辦并參加了盛大的迎靈儀式,而後,楊虎城等被害者靈柩被葬于西安郊區的長安縣烈士陵園。

後記:

本文系列篇,點擊可見:

《楊虎城被捕詳考》《楊虎城囚禁詳考》

楊虎城系列文字,僅屬個人讀史心得,供朋友讀史參考。

楊虎城之死是一段曆史懸案,在西安事變70年時,國黨黨史館館長邵銘煌先生接受專訪時,說起刺楊這件往事,也曾感慨認為:

站在人權和法治的立場,沒有經過法庭審理,就私底下把他殺害,實際上是一個冤屈

曆史,沒有黑白分明、清清楚楚的對錯、好壞之分。

這段曆史中楊虎城演繹的悲劇,同樣如此。

往來查詢、對比資料,修正、校對相關時間、地點、人物等等,如有失誤,還望諸君包涵。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