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雲南瀾滄江霁虹橋聯話

祖才先生遺作

霁虹橋雄跨于雲南省永平縣杉陽鄉和保山市水寨鄉交界處博南山與羅岷山東西對峙的懸崖峭壁之間奔騰澎湃的瀾滄江上。這是一座世界上最早的斜拉鐵索橋,也是我國古老橋梁家族中的佼佼者。此橋的建成與“西南絲道”的開辟關系密切。“西南絲道”即“蜀(四川)身毒(印度)道”,起于川西平原,經西昌、姚安、大理、永昌(保山)、騰沖,跨趣國境,過緬甸、印度,到達大秦(羅馬)。西漢武帝時,曾在博南山開鑿棧道,在瀾滄江修建了著名的“瀾津”渡口,以舟筏載渡人畜。此古渡就是西南絲綢古道上的咽喉所在。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當地父老鄉親在渡口築起藤篾橋,以渡瀾滄水,通博南山,這是瀾津建橋之始。蜀漢時,諸葛亮率師南征,對瀾津藤索橋有過修葺,至今仍留有穿索石孔。唐鹹通年間(860——874),此橋已被改建成竹索橋。其時,嶺南西道節度使樊綽在他所著的《蠻書》中寫道:“龍尾城西第七驿有橋,即永昌也。兩崖高險,水迅激,橫亘大竹索為梁,上布箐,箐上實闆,仍通以竹屋蓋橋。其穿索石孔,孔明所鑿也。昔諸葛征永昌,于此築城。”這段文字足以證明早在漢唐時期,瀾津已經有了索橋。元代貞元元年(1295年)瀾津索橋又被改建為木質橋梁,并取《阿房宮賦》中的名句“不霁何虹”之意境,正式定名為“霁虹橋”。明代成化年間(1465——1487年),一座雄姿勃勃的鐵索橋又取代了原來的木橋。後因年久失修,險象環生,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新建造,霁虹橋的綽約風采又出現在博南道上、瀾滄江頭。光緒年間再次修整,葆其青春。二千多年來,霁虹橋曆經藤、竹、木、鐵之沿革,充分說明其建築工藝之進步、交通功能之巨大、曆史價值之可觀。

原來的霁虹橋全長106米,寬4米,跨度為57.3米,由18根鐵鍊懸吊兩岸,其中16根為承重底索,2根為橋上護欄索。每根鐵鍊有膀臂粗、數千斤重、百餘米長。鐵索兩端分别固定在兩岸懸崖上。橋面用橫直交叉的兩層木闆構成。兩端橋墩上各建有古樸典雅的橋頭堡,分别為武侯祠和觀音廟。這是為了紀念諸葛武侯開辟博南古道之業績和祈求觀音菩薩保佑大橋平安之舉措。遠望大索橋,象騰飛的蛟龍,又象開屏的孔雀,儀态萬千,氣勢非凡。大索橋的建成,可以看出我國古代造橋藝術之精湛和冶煉技術之高超。相傳當年修建鐵索橋時,要把如此長、如此重的鐵鍊,隔着波濤洶湧的瀾滄江,從東岸送到西岸的崖壁上,絕非易事。一位哈尼族青年從射箭獵獸的方法中得到啟示,根據他的建議,工匠們用數根粗細不同與鍊索一般長的麻繩由細到粗依次結好,把粗的一端系在鐵鍊上,細的一端系在箭頭上,從陡峭的東岸開弓射箭,麻繩伴随箭頭一齊射到西岸。西岸的工匠将麻繩捆在絞車上,搖動轉輪,麻繩将鐵鍊慢慢牽引至西岸,然後固定在事先埋入地下幾米深的鐵鑄萬年樁上。射箭牽索的方法充分說明我國人民的勤勞勇敢和聰明才智。

霁虹橋的建成打通了“西南絲道”,繁榮了與亞歐各國的通商貿易,增進了中外友誼。漢、唐以來,永昌郡(保山)成為僅次于長安、泉州的通商大都市。市場上出現了來自南亞、西亞各國的商品,象牙、犀角、寶石、琉璃、翡翠、毛織物、木棉布、石棉布以及猩猩、孔雀、等珍奇物品琳琅滿目,數不勝數。我國的雲錦、蜀布、邛竹杖、唐三彩、銅壺等高檔工藝品亦陸續傳至西方,所以希臘人稱中國為“賽裡斯”,即絲綢之國。

霁虹橋的建成開創了世界大型斜拉鐵索橋的先例。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其《遊記》中有一段關于鐵索橋的描述:“北盤指貴州北盤江鐵索橋)橫經之練俱在闆下;此則下既有承,上複高繃,兩崖中架兩端之楹間,至橋中又斜墜而繃之。交絡如機之織、綜之提焉。”徐公在這段比較性的文字中,突出了霁虹橋的“高繃”與“斜墜”。清代地理學家顧祖禹在其《讀書方輿記要》中亦雲:“南經永昌府東北八十裡羅岷山下,兩崖壁峙,截若垣墉,纜鐵飛橋、懸跨千尺,亦曰博南津。》”霁虹橋出現在顧氏的《記要》中,可見其雄奇獨特之處,一個“飛”字展現了索橋的雄姿雅态。德國友人許臘姆在實考察了這座大型鐵索橋後,繪制了一幅素描圖,在圖中除了展示橫跨于兩岸峭壁之間的橋底鐵索外,還細緻地描畫出兩岸壁間斜伸而出兜住中部橋面的兩條大鐵索,以及作為護欄的鐵索。從上述文圖中得知,至遲在明代成化年間,先輩們已經開始建造大型斜拉鐵索橋。此項技術在明末清初得到廣泛應用,而且傳至海外,為當代建築大跨度高架斜拉橋提供了十分寶貴的經驗。遊覽與研究這座大索橋的名人中還有康熙皇帝和意大利友人馬可·波羅。霁虹橋的建成是中華民族的驕傲,炎黃子孫個個引為自豪。

曆代騷人墨客暢遊此橋時,激情奔放,潑墨揮毫,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摩崖石刻與優美的詩篇聯句。石刻有“西南第一橋”、“懸崖奇渡”、“金齒咽喉”、“壁立萬仞”等,筆鋒剛勁,壯觀引人。詩篇中有明人杭淮的名句:“橋飛江崖霁虹出,鐵鎖高緣不計年。”有朱應登的描繪:“千尋鐵索貫長橋,積翠中天石壑遙。”有馬繼龍的贊歎:“滄江鐵索跨長虹,鳥道從天一線通。”著名詩人楊慎的詩篇更是史地聯翩,情景交融:

織鐵懸梯飛步驚,獨立缥缈青霄平。

騰龍遊霧瘴氣惡,孔雀飲江煙濑清。

瀾津南渡哀牢國,蒲寨西連諸葛營。

中原回首逾萬裡,懷古思歸無限情。

有人用比喻含蓄的手法題了一副橋聯:

上下影搖波底月;

往來人渡鏡中梯。

賞讀這些石刻、詩聯,令人心馳神往,躍躍然以一遊為快。

遺憾的是光緒以後的一百年間末曾作過重大維修,橋身日益老化,岌岌可危。1985年的一天,風雨交加,山洪暴發,排山倒海,萬馬奔騰,吞噬了這座曆經二千年的大索橋。瀾滄江兩岸一片器泣,一片歎息。多少人想重建霁虹橋,恢複它往日的英姿,然而手中缺錢,庫中缺物,面對這浩大的工程,隻能望着“西南第一橋”的摩崖石刻而興歎。不過瀾滄人畢竟是英雄義士,不達目的誓不罷休。19983月,一群年逾花甲、洞經古樂協會的老人出現在“梯雲古道”上,他們決定把建橋的夢想變為現實,讓漢唐古橋一直延續至子孫後代,決不在他們手上中斷。沒有錢,通過報紙向社會募捐;沒有人手,老黃忠披挂上陣,年屆古稀的段體才主動負責建橋工程,他在荒蕪的滄江峽谷搭起了簡陋的工棚,吹響了建橋号角。消息傳開,五千多名募捐者接踵而至,段體才還以自家的宅基作抵押,向友人借得一萬元充當修橋基金。他吃住在工棚,奔走于古道,甚至親自背着六十多斤的材料在梯雲路上健步如飛。一時車輪滾滾,馬達聲聲,高歌細語,熱火朝天,經過一年多的奮戰,一座長120米、寬2米嶄新的鐵索橋終于在1999710日再次橫跨于瀾滄江上。段體才的名字和霁虹橋永遠聯系在一起。

聯曰: 風雨曆千秋,始漢繼唐,越過瀾江懸鐵索;

星辰照萬裡,至歐自亞,溝通博道辟絲綢。

聯語簡介索橋。上聯從縱裡寫曆史,下聯從橫裡寫地理。上下聯第一句是總體概括,第二句是具體描述,前後印證,虛實相符。“千秋”言時間之長,“始漢繼唐”,點明修建的朝代,說它雖經千年的風風雨雨而雄姿不減當年。“萬裡”言通達之遠,“至歐自亞”,交代溝通的方域,說此道在日月星辰照耀之下成了一條光明大道。上下聯末句寫橋的位置、構造和功用,說明此橋是瀾滄江上的一座鐵索橋,溝通了博南古道,開辟了西南絲路,在對外交通、貿易方面,其價值相當可觀。

聯曰: 并非鬼斧神工,登兩級懸樓,萬國五洲通要道;

确系能人巧匠,看千尋吊索,雙山一谷扼咽喉。

聯語寫橋勢。從“兩級懸樓”、“千尋吊索”中可以看出索橋高大雄偉的姿勢。如此雄奇的索橋,似為“鬼斧神工”所建造,但“能人巧匠”這麼一比,建橋工匠的功績就一覽無餘了。末句說明索橋是扼住“雙山一谷”的“咽喉”,是通向“萬國五洲”的“要道”,功用之大,非同一般。聯語巧用數字相對,頗具聯趣。

聯曰: 雨霁挂彩虹,俯瞰孔雀飲江,引頸開屏舒雅态;

泉噴橫白練,仰望蛟龍遊霧,搖頭擺尾展雄姿。

聯語寫橋景。全聯巧用比喻。上聯先将其喻為“雨霁”之後的“彩虹”,再将其喻為“引頸開屏”的“孔雀”,反映其姿态的典雅秀麗。下聯始則比為“泉噴”之後的“白練”,繼則比為“搖頭擺尾”的“蛟龍”,反映其氣勢的宏偉磅礴。這些比喻使索橋變得有動有靜,多彩多姿,遊人不得不賞心悅目,樂在其中。“孔雀飲江”、“蛟龍遊霧”,是從楊慎詩句中巧取而得,熟句新用,倍感親切。上聯首句嵌“霁虹”二字,點出橋名。

聯曰: 何等勇敢勤勞,深谷架長虹,鑿眼打樁拴龍尾;

這般聰明才智,高山修大道,牽繩引索射箭頭。

聯語盛贊架橋之功。上下聯開門見山,概括指出架橋工匠“勇敢勤勞”的傳統美德和“聰明才智”的民族天賦。末句“鑿眼打樁拴龍尾”和“牽繩引索射箭頭”是此種美德和天賦的具體表現,使之落到實處,其目的在中間一句,即“深谷架長虹”、“高山修大道”,為桑梓造福,為民族增光。“這般”與“何等”,用詞中肯,語氣豪邁,高度贊揚了這種領先作用和奉獻精神,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裡行間。

聯曰: 橫跨河谷山崖,樂見推陳出新,漢藤元木明鐵索;

直通天涯海角,喜聞以珍易寶,雲錦身毛緬象牙。

聯語寫索橋功用。上聯寫橋的沿革:此“橫跨河谷山崖”之橋,從漢代的藤橋到元代的木橋,再到明代的鐵索橋,逐漸進化,以“推陳出新”概括之,反映我國索橋曆史之悠久。下聯寫橋之功用:此“直通天涯海角”之橋,方便了以“雲錦”換取身毒毛織物和緬甸象牙的東西方貿易,用“以珍易寶”概括之,反映“西南絲道”之繁榮。“雲錦身毛緬象牙”與“漢藤元木明鐵索”,以方域對朝休,以物産種類對建橋用料,都是偏正結構的詞組相對,工整貼切,突出了主題。

聯曰: 憑霞客遊記、祖禹方輿、無愧炎黃,直達懸空吾肇始;

覓 許君畫圖、馬氏足迹,有功世界,斜拉跨岸我開頭。

聯語贊頌索橋。上聯對先輩:說懸索橋從霁虹橋“肇始”,有“霞客遊記、祖禹方輿”為憑證,有史可稽,有圖可杳,對中華兒女來說,是做了一件“無愧炎黃”對得起祖先的大好事。下聯對世界:說全球斜拉橋亦從霁虹橋“開頭”,“許君畫圖、馬氏足迹”可以尋覓,可以佐證,對炎黃子孫來說,确實做了一件“有功世界”,堪為榜樣的偉業。聯語把霁虹橋人格化,并以“吾”、“我”第一人稱的口氣來鋪展,親切可人,充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上下聯聯首兩組主謂結構的句式相對,乃聯中之聯,增強了可讀性和趣味性。

聯曰: 霁虹暢交通,經百代趣千秋,字字聲聲,我已聞聯海滔滔、詩山疊疊;

博路添友誼,達五洲通萬國,章章節節,君不見碑林密密、史庫洋洋。

聯語寫贊橋碑文。上下聯前半段寫索橋的古老和功用,這是介紹碑文的前奏。下半段肜聯中聯的形式突出贊橋之“聯”、“詩”、“碑”、“史”,其聯如海,滔滔不絕;其詩如山,重重疊疊;其碑如林,密密層層;其史如庫,洋洋大觀。聯語用比喻、誇張、重疊、排比相兼的手法把贊橋碑文形式之多、篇目之繁、内容之廣淋漓盡緻地反映出來。

聯曰: 古渡煥發青春,哈家神抖抖、漢族氣昂昂,開弓射索、鋪闆設欄,花十分智力、勞力、膂力、氣力、毅力、協力,天塹變通途,幸賴英雄延萬裡;

殘虹偏逢時雨,老者情真真、青年意切切,備料集資、聘能任巧,表一片忠心、誠心、決心、苦心、耐心、同心,生機露絕處,多蒙義士續千秋。

聯語贊頌建橋英雄和重修義士。上聯贊建橋英雄:首句概述瀾滄江上瀾津渡口已經架起了一座鐵索橋,使瀾津古渡煥發了青春。以下五句,即第二、三、四、五、六句具體描述建橋的情況,說明鐵索橋是漢、哈各族人民意氣風發,鬥志昂揚,通力合作的結晶。“開”、“射”、“鋪”、“設”是他們發揮聰明、辛苦勤勞的表現。“智”、“勞”、“膂”、“氣”、“毅”、“協”句承上啟下,既表現各族人民力争上遊的精神風貌,又闡明“變通途”、“延萬裡”的原因所在。“天塹變通途”是他們為祖國為家鄉為溝通東西方所作的巨大貢獻,使首句“古渡煥青春”得到具體印證,一呼一應,相得益彰。末句贊頌建橋英雄,畫龍點睛。“延萬裡”,說明他們開辟“西南絲路”,并使之延伸至遙遠的歐洲,表明道路之長、功用之大。下聯贊重修義士:首句說明雨後的彩虹又重新放出耀眼的光輝,即言古老的霁虹橋于1985年被洪水沖垮,僅剩殘墩斷練,而今天又被重新建造起來。以下五句,即第二、三、四、五、六句具體描述人們是怎樣重修此橋的。“老者”、“青年”句說明保山各族男女老少下定了重建此橋的決心。“備”、“集”、“聘”、“任”句,表明他們将意志付諸行動,變鴻圖為現實。“忠”、“誠”、“決”、“苦”、“耐”、“同”句,呼前應後,表現其有膽有識的性格和無私無畏的精神,既是“時雨”之所在,又是重建索橋的力量源泉。“生機露骨絕處”是決心與行動的豐碩成果,也與“殘虹逢時雨”相吻合。末句高度贊揚重建索的“義士”,說明這一切都是義士們協力同心、艱苦奮鬥的結果。“續千秋”,說他們修複了古老的鐵索橋,使其延續至千秋萬代,而不緻斷在這一代人手裡,勞苦功高由此可見。“續千秋”對“延萬裡”,以歲月對路途,以經久對漫長,工整貼切,得體自然。聯語先概述後描述,先意志後行動,先原因後結果,先功績後贊揚,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趣,洋洋百言,俨然是一篇:《霁虹橋志》。上聯寫古,下聯寫今,古橋今續,民族精神得以發揚光大。六“心”對六“力”,加強語氣,聯趣盎然。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