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認知進化:工具、事實、思考力和想當然

這篇文章談幾個認知要點, 先看這18個短句: 1、語言具有局限性; 2、認知具有局限性; 3、認知局限并不來自語言局限; 4、語言隻能傳遞信息,無法傳遞事實; 5、沒有人能鑽出語言的籠子; 6、凡真理,必有邊界; 7、事實背後站立着真理和無知; 8、“未知”面前,“已知”幾于無; 9、工具出現是必然,凡工具,即是人的延伸; 10、人不可脫離環境,故,思考無法全然獨立; 11、程度問題比是否問題更普遍; 12、确定事實的邊界是談論事實的前提; 13、尊重事實的前提是理解事實的邊界; 14、語言和事實皆是人的生存工具; 15、行為的源頭是本能,求生行為是,自殺行為也是; 16、本能不解決“意義”相關問題,隻為行為提供動力; 17、人生無意義,意義是人杜撰出來自我愉悅的工具; 18、因為人杜撰了“意義”,所以人區别于萬物。

想當然。

實事求是是認知的前置條件,而理解何謂科學,則是理解實事求是的前提。實事求幾近于科學态度,即審慎的态度,保持理性,尊重證據,不想當然。

“想當然”是認知的最大障礙。此處,“想當然”是一種态度,多數人持有這種态度而不自知。

知道自己無知的人一般不會“想當然”,習慣于“想當然”的人往往以為自己手握真理,對缜密不屑一顧,言語往往輕浮。所以,相比于純粹無知,略知皮毛的人更容易“想當然”。

然而我們必須承認一點,在認知過程中,人人存在成見,區别在于程度深淺。因為每個人的認知都會受到經驗、情感和環境的幹擾,無法做到絕對客觀。而實事求是的态度就是承認這一點,并尋求降低“成見”程度之方案。

例如自我诘難,系統反省。尤其是作為終身學習者,首先要有自我否定的意識,其次要求自我否定的勇氣,最後還要有自我否定的能力,否則很難自我突破。

既是實事求是,則需尊重事實。

事實自有其邊界,邊界外的不必去管,也管不着。談論事情時,我最怕遇到那些眼前的事尚說不出所以然但就是有勇氣無限拓寬邊界的人。例如你跟他說石頭比雞蛋硬,他非得說有一種雞蛋就比石頭硬,有一種石頭就比雞蛋軟。你問他具體是什麼石頭什麼雞蛋,他支支吾吾半天,堅定的說,“肯定是有的”。

再比如你跟他說,科學是一種可靠的求得真理的方式。他非得說不是一切真理都可以用科學求得。你跟他談論已知且有邊界的,他跟你談未知且無邊界的。或許他認為,談論大家都不懂的事物,就更可以肆無忌憚了。


事實。

對事實的尊重,最恰當的表述是——實事求是。事實求是者有如下特質:

1、不迷信書籍,不迷信權威,不迷信所謂的“公認事實”。然而實事求是者卻常遭到想當然者的指斥,原因即是因為不迷信。想當然者不僅自己迷信,連别人不迷信也是看不慣的:大家都跪,你為什麼站着?

2、實事求是者必須得站着。一旦下跪,則失掉獨立精神,當遇到威權時,則必然出賣“真”,唯唯諾諾。中國曆代社會,這樣的讀書人遍布朝野,但凡想站着的人,大都被迫行走于江湖。稀奇之處在于,直至今日,多數學者仍然跪着,或許下跪已成為這個地方之學養的不可或缺之部分,站着反而得不到本民族學養之精髓。

現今的傳統文化圈子便是如此,圈内人自然是崇拜得緊,有一種将西方文明秒成渣渣的氣勢。因此決不許别人質疑,如遇質疑者,先是假裝說理,若說不過,則開始辯論,若辯論不過,則給質疑者一頂“不愛國”的帽子。

3、實事求是者着意于求真,而非求赢。故而不必有無意義的争論,尤其是避免和“想當然”者多說什麼。畢竟人人皆有觀點,不論對錯真僞,不把觀點強加于人是一個重要的邊界。

做到實事求是,可以遵照如下原則:

1、承認一切既成事實; 2、承認一切科學結論; 3、審慎的看待它們; 4、在無證據表明它們不成立之前,相信它們;

5、在遇到與它們相矛盾的現象時,懷疑它們。

諸多問題,不囿于是否,而存于深淺。質疑并不是要全面推翻,而是為了更大程度上的究竟。無質疑精神則必然囿于概念,陷入書本。不經思考的概念,就是一堆毫無意義的文字。但我看到過很多人以讀了某本書而沾沾自喜,看樣子不像是他讀了這本書,倒像是他寫了這本書。

讀書人之醜态,無出其外。


思考力。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從任何角度論皆可)大約源自三點:

1、偶然性造成的運氣; 2、行動力(非執行力);

3、思考力。

以我為例,如果有強于他人之處,主要在于第一點。

此處我們重點讨論思考力。思考力是學習力、創造力和幸福能力的前提,其和智力不存在必然聯系。我提到過多次:

思考力=思考内容×思考方式×思考頻率

思考力直接産生的影響是思考的效率,

思考效率=系統程度×結論清晰度÷思考時長

即當我們思考一個問題時,能夠在多長的時間内以多麼系統的思考點經由思考獲得多麼清晰的結論。贅述《教父》中的台詞:

花半秒鐘就能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任何思考力提升方式,最終都不會脫離思考力公式。

例如:藝術創作可以提升思考力,那麼在創作前,我們必然會思考如何創作、創作什麼、要表現什麼等(思考内容),為了更快更好的完成,我們可能會去散步、登山、聽音樂、尋歡作樂或參考其他藝術品等(思考方式),或許還有更為奇特的創作前的行為,但幾乎不會脫離此二者。

而所有我們在思考過程中(思考内容和方式)所留下的痕迹,即是釀造思考力所需的大、小曲和酵母菌。因此,對于思考力而言,思考過程比思考結果更重要。

思考力不夠,其他能力都會受到局限(或許隻有執行力與此無關),因為人是思想指導行為的動物。思考力不佳,學習力不會好,創新力不會高。

人與人之間對事物的認知差别,在多數情形下,不在于是否認知,而在于認知程度的深淺。

所謂的理性、多維度和系統性等對于認知的描述,均來自思考力,而不來自看了多少本書,掌握了多少信息。

如果不經深刻的思考,看的書越多,人隻會越迷惑。

然而人必然會思考,區别同樣在于程度。短時間内接收的信息越多,則越失去深度思考的可能。

思考力帶來系統認知,而不是反過來。

所以我們看書時,要有勇氣選擇那些具有思考難度的書,也要有目标的尋獲那些提升思考方式的書。因此,哲學、邏輯學、法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相關的書籍,是提升認知必須要閱讀的書籍,那裡有上好的思考内容,和絕佳的思考方式。

歡迎加入斯人讀書會▼點擊圖片

工具。

客居南方後,我感受最多的就是南北方下雨的區别,說下就下,無預兆不拖拉,下完就停。經常來,來得快,走得也快。

這一點跟北方差别很大,北方醞釀一場雨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一場雨來了之後往往持續的時間也長一些。南方下過雨之後,天空的雲不是黑的,是灰的,顯得很莊嚴。

生活是由什麼構成的?

包括各種環繞周圍的事物和這種遙遠的莊嚴,它們的底色是一緻的,即一個人的内在精神。

一個人的精神是什麼樣的,就能把生活過成什麼樣子;他所在意的是什麼,他就會為什麼去花費時間,進而就會産生不一樣的生活模式和樣子。

從這個角度來看,所有事物都是内在精神的工具。

縱觀人類發展史,每一次生産力的飛躍都伴随着大量工具(機器)的産生。

理論上,所有工具都是人的延伸。我們探讨一個工具是否有用,就是在探讨其能不能替代人的某些能力,或者說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人的能力。

一切工具都是人的想法的延伸、人的手的延伸、人的腳的延伸、人的思想的延伸、人的語言的延伸,一切工具皆如此,無例外。

工具的創新和淘汰,本質上是其替代程度的多寡間的轉換,替代程度低的被替代程度高的取代。

人與工具間的本質區别在于,工具為人服務。

不在于其是否具備智能、意識甚至思想等。所以,隻要是為人服務的,即是工具。從某種不便言說的意義上來講,人,亦是一種工具。

此處借由一個現象思考一個新的問題:

在一個燥熱的環境中,人拿着一把扇子揮動,扇動扇子的力量可以實時産生,這時人的力量就成為了風的動力提供者,人的力量儲存在人體中,死前用之不竭。而如果用風扇或空調,則由電來提供動力,電是需要存儲的。人和工具的區别或許也在于能量的存儲方式。

由此我們思考,人類文明的進化,最後或許可歸結為三點:

1、能量産生; 2、能量輸出;

3、能量存儲。

這三點皆是需要突破的,例如能量存儲,假設一個立方厘米大小的晶體中可以存儲幾萬度電力,人類世界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