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世界大體可分為半島、伊拉克、沙姆、埃及、北非等等闆塊,當然這些闆塊還能細分。各地曆史沿革不同,遊牧文化、農耕文化交錯分布,再加上各民族間的互動,這使得阿拉伯世界的地方音樂以及樂器極度多樣。
因為每次上傳音視頻數量有限,而要介紹的東西實在很多,所以這一闆塊分為兩期,第一期講彈撥樂器,第二期講拉弦、吹管樂器。
阿拉伯世界的彈撥樂器來源很多。其中有些是本地古已有之,比如埃及等地常見的“芝麻琴”。還有些是由周邊民族傳入,比如沙姆地區的布祖克、摩洛哥的路塔爾。還有些是烏德琴演化道路上的中間産品,比如也門的甘布斯和北非的許多種小一号的四弦烏德琴。
布祖克是沙姆地區的民間樂器,乍一看很像鄰居土耳其的薩茲琴,但和它親緣關系最近的樂器可能是希臘的布祖基(bouzouki)。
布祖克屬于典型的長頸琉特,和中西亞東南歐的各種長頸琉特比起來,布祖克的外觀特征有這麼幾點:琴頭采用古典吉他或者民謠吉他的設計,共鳴箱形狀類似烏德琴,比較寬而圓、面闆上有音孔(和土耳其薩茲不同),通常用橫纏品絲,能演奏中立音(和希臘布祖基不同)。
傳統的布祖克隻用兩組複弦,調作四度,比如GC,其中低音弦中有一根低八度的粗弦。現代的布祖克通常又加了第三組弦,調成CGC之類,也可以套用土耳其薩茲的各種調法。
布祖克和薩茲家族在音色、樂律和奏法上非常接近,這導緻薩茲在沙姆地區的持有量也比較大,阿拉伯人可能把兩類樂器一并稱作“布祖克”,而庫爾德人可能把它們一律稱作“彈布爾”,辨别時還需以實物為準。
一首布祖克演奏:http://music.163.com/song/1377163615/
“路塔爾”中的L為冠詞,故這種樂器也可以叫做“歐塔爾”,此外它也叫watra(الوترة)或者watar(الوتر),意為“弦”,和波斯的“塔爾”一樣。
路塔爾主要流行在摩洛哥,源于柏柏爾人。它的共鳴箱用整塊木材制成,形狀如圖,上面蒙上羊皮,琴杆呈圓柱形,無品。路塔爾有大小之分,通常裝4條弦,也有用3條弦的,定弦方式很多,相鄰弦之間音程在四度或者五度。
路塔爾雖說是柏柏爾樂器,但是在摩洛哥的各種音樂形式中都有使用,和烏德琴并行不悖。
如果你身在北非,還可能見到下圖的樂器,它叫hajhuj(الهجهوج),又叫做sintir(السنتير),這種樂器用于一種叫作Gnawa的音樂形式,和阿拉伯音樂比較疏離,氣質上更偏非洲一些。
這種樂器又叫“圖爾比”(Turbi,الطربي),主要在也門使用。它在馬來西亞、印尼等地也有傳播,而且當地管烏德琴也叫作“甘布斯”。
甘布斯琴形體較窄,流線型的琴身取自整塊木材,共鳴箱和琴頸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琴頭呈鐮刀狀,共鳴箱上半部分常有镂刻的音孔,下半部分蒙皮,下端綁弦處突出,标配4組弦,通常7條(低音弦為單弦),調弦CDGC。甘布斯的源頭應該比現代烏德琴更古老,上面隐約可見許多其他民族樂器的影子。
20世紀中葉,甘布斯随着樂手改用烏德琴而銷聲匿迹,後來經一些音樂家、人類學家重新拾起,但是存在感依然不強。
北非地區和也門類似,保留了烏德琴發展史上的很多中間産物,其中很多可能是随着安達盧西亞遺民回流而來的。這些樂器的共鳴箱采用了拼接工藝,技術上比甘布斯要先進一些,但依然用四組弦(按中世紀的說法,從低音弦到高音弦分别叫做bam、muthalath、muthannaa、zir),而且共鳴箱一律比标準的烏德琴小,相應地琴頸稍長些,它們在調弦方面也彼此類似,筆者權且稱之為“準烏德琴”。
全曲鍊接:http://music.163.com/song/538528818/
上圖中央的以及音頻中可以聽到的是阿爾比烏德琴(Oud Arbi,العود العربي),這個概念與埃及、叙利亞的“東方烏德琴”(العود الشرقي)相對應。阿爾比烏德琴用于突尼斯和阿爾及利亞東北部(君士坦丁)的安達盧西亞傳統音樂中。這種琴乍一看與烏德琴極度相似,最明顯的區别在于它隻有4組弦(8個弦鈕),琴頭折角較小,琴頸修長一些(東方烏德琴身頸連接處為弦的三分點,而阿爾比烏德琴為11/27點),三個音孔挨在一起,兩側的音孔比較大,護闆有時呈平行四邊形。
阿爾比烏德琴的定弦比較奇特,傳統上總以三弦為最高音,即弦的實際排列順序(從上到下)是bam(最低音)-zir(最高音)-muthallath(次低音)-muthannaa(次高音)。它在突尼斯調作DdGc,最高音弦和最低音弦音程為八度,在阿爾及利亞東部則調作CADG,最高音弦和最低音弦音程僅六度。
網易音頻1:http://music.163.com/song/1769262/
上圖以及音頻中的樂器叫做奎特拉(Kwitra,الكويترة),主要用在阿爾及利亞西北部(特雷姆森)的安達盧西亞傳統音樂中。奎特拉從構詞上來說可以理解為“小Kitara”。它和阿爾比烏德琴一樣隻有四組弦,但是體型更纖細些,音色和東方烏德琴已經非常不同,音孔通常是镂刻的,造型稱為“生命之樹”。
奎特拉定弦為GeAd,同樣以三弦為最高音,與阿爾及利亞的阿爾比烏德琴音程一緻但定弦較高。
北非“準烏德琴”并不止以上兩種,但是大體類似,都攜帶着中世紀北非和安達盧西亞的痕迹。“準烏德琴”在北非人氣尚可,能在性能更強大的東方烏德琴的沖擊下屹立不倒,這與它們作為安達盧西亞文化遺産的身份是離不開的。
北非的樂器中不僅有很多活化石,還有一些外來的新元素。這裡的傳統樂團中常見班卓琴、曼陀鈴、吉他之類樂器,阿爾及利亞人民還獨創了一種較大型的平背曼陀鈴,稱作“蒙多勒”(Mondol,المندول),見下圖:
網易音頻2:http://music.163.com/song/500164951/
另一首的鍊接:http://music.163.com/song/500164961/
蒙多勒的面闆輪廓呈水滴形,背是平的,音孔通常是菱形,裝4-5組金屬複弦,定弦沒有統一标準,從吉他、烏德琴的三、四度調弦到曼陀鈴的五度調弦都有使用。
阿拉伯民間的裡拉類樂器直接繼承自中東地區的古代文明,其基本結構如上圖,數千年未變。最傳統的裡拉弦數不過5-6條,演奏時一手持撥子掃弦,另一手按住絕大多數琴弦,撒開哪一條,哪一條就會發出響聲。
上圖中的這種樂器是海灣地區的“坦布拉”(Tanbura,الطنبورة),這個名字來自波斯語,在中西亞其他地方都是指一些長頸琉特,但到了阿拉伯半島就畫風驟變。坦布拉是海灣地區部落歌舞的一種伴奏樂器,聲音低沉,音量不大,混在鼓聲、人聲中往往聽不出來。
跟坦布拉比起來,小型的裡拉要更加常見,埃及、蘇丹、阿拉伯半島、北非都有它的身影。這類樂器在蘇丹稱作“坦布爾”,是蘇丹歌舞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其他地方一般叫做“芝麻琴”(Simsimiyya,السمسمية)。
傳統的芝麻琴依然弦數不多,沿用掃弦的奏法。但如今也出現了弦數非常多的版本,音程可能達到三個八度,在高手的手上已經不遜于烏德琴、卡農琴。
作者簡介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