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沒了糧食,阿裡不哥回天乏術,隻能在1265年與阿速海、昔裡吉、玉龍答失等幾個侄子來到燕京,向兄長忽必烈投降,承認自己在蒙古汗位争奪戰中失敗。
弟弟與侄子到來,忽必烈熱淚盈眶,為阿裡不哥接風洗塵。酒過三巡,忽必烈問阿裡不哥:你當年僭越汗位,兄弟打了幾年,你知道錯了嗎?
忽必烈這麼說,明擺着是把自己當做正統,阿裡不哥年輕氣盛,直接說:當年我沒有錯,隻是現在錯了。言外之意,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此外,阿裡不哥也強調自己名正言順,是通過忽裡勒台大會選舉出來的。也就是說,直到投降忽必烈的這一刻,阿裡不哥依然保持王者風範,但結局并不好。
阿裡不哥來到燕京第二年,雖說每天好好吃好喝,卻突然暴斃而亡。對此,許多人都認為是忽必烈下手,除掉這個隐患,鞏固權力,阿裡不哥成為失敗者。
麾下蒙古騎兵衆多,得到西域3大汗國支持,漠北諸侯也擁戴,阿裡不哥為何敗給忽必烈呢?中原與草原的戰争表明,騎兵衆多,不如囊中鼓鼓,忽必烈家底雄厚,就算拼消耗,阿裡不哥都要輸。
阿裡不哥、忽必烈為何要争奪汗位,就不能和睦共處嗎?答案是否定,蒙古草原上的規則,以及成吉思汗的“遺诏”,早就被他的子孫後代扔到曆史的墳墓裡。
草原傳統,就是“幼子守竈”制,成吉思汗并不遵守,因為他具有絕對的實力、威望。成吉思汗晚年,為了讓4個兒子都活下來,選擇冊立老三窩闊台,後得到忽裡勒台大會承認。
臨死之前,成吉思汗留下了話:“隻要窩闊台家裡還有一塊肉,就優先繼承蒙古汗位,其餘不得有非分之想。”顯然,沒人會遵守。
窩闊台生前,明确表示闊出為儲君;闊出死後,窩闊台又選擇孫子失列門,把希望寄托在皇太孫身上。窩闊台駕崩後,皇太後乃馬真,也沒遵守諾言,她選擇了長子貴由。
1248年,貴由駕崩,皇後海迷失攝政。此時,術赤系的拔都,決定把蒙古大汗的位置轉交到拖雷系的蒙哥手中,因為他跟貴由關系不好,也因父親術赤當年被打擊而心存不滿。
1251年,蒙哥憑借拔都武力支持,登上蒙古大汗之位。蒙哥此舉,無疑在蒙古帝國身上撕開一道裂痕,成吉思汗的“遺诏”被丢棄,窩闊台家族、察合台家族的諸侯,幾乎都不認可蒙哥。
蒙古草原的規則,多次被破壞,大家都是看拳頭說話。如此,蒙哥雖然花了8年的時間搞定内部各派系,暫時緩和彼此矛盾,但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沒人願意守規則。
1259年,蒙哥大汗在重慶被宋軍打死,弟弟忽必烈、阿裡不哥旋即對蒙哥汗位發起挑戰,雙方都想自己當大汗,互不相讓。
1260年,忽必烈率先繼位,在開平宣布繼任蒙古大汗。旋即,阿裡不哥在漠北稱大汗,蒙古帝國同時出現2位大汗,勢必大打出手,以武力決勝負。
忽必烈、阿裡不哥進行4年大戰,結果弟弟輸給哥哥。從軍事角度看,忽必烈對阿裡不哥,談不上碾壓優勢,甚至許多戰鬥都是互有勝負。
忽必烈手中的兵馬,成分比較複雜,但以漢軍世侯為主。要知道,忽必烈重新組建的“怯薛”,也就是武衛軍,以及由此演變而來的侍衛軍,裡面沒多少蒙古人,大多都是漢軍世侯,史天澤、張柔、張榮、董文炳這些人,都貢獻了很多兵馬。
為何忽必烈沒啥蒙古兵?很簡單,忽必烈有能力,但蒙哥大汗猜忌,處處限制他的發展。1258年,蒙哥大汗南征,東路主帥是塔察兒,而不是忽必烈。
之所以後來改成忽必烈,是因為塔察兒保存實力,又濫殺,不符合蒙哥大汗對中原的政策。不過,即便忽必烈督師,蒙哥也沒給他兵馬。
忽必烈是以金蓮川幕府為依托,把漢軍、木華黎後代、東道諸王、女真、契丹、西域、黨項這些群體納入麾下,帶着他們去打南宋,建功立業。
忽必烈行走到河南,已經得知蒙哥大汗陣亡,但并沒停止前進腳步,而是繼續南征,攻打鄂州,以此來凝聚這個“大雜燴”。
當然,忽必烈麾下也不是沒有蒙古兵,但成分也比較複雜。東道諸王的兵,忽必烈名義上能調遣,但他們一旦覺得有必要,也可以跟阿裡不哥。
兀良合台軍團,最能打仗,兀良哈部專門出名将。但是,兀良合台本身就是蒙哥用來制衡忽必烈的大将,否則當年也不會取代忽必烈管理雲南。
不過,兀良合台的兒子阿術,則支持忽必烈。如此,兀良合台回到北方,立刻被忽必烈解除兵權,從此養尊處優,但不能上戰場。兀良合台,征戰範圍最廣的名将,就是這樣被“雪藏”了。
蒙古汪古部,汪良臣的兵馬也特别能打,是當年從金國投降過來。也就是說,汪良臣并非成吉思汗發家時的本部兵馬,而是金國投靠過來的軍隊,至于忠誠度如何,就看忽必烈給多少實惠了。
阿裡不哥,麾下的蒙古騎兵,顯然比忽必烈多,至少一開始是如此,這點毫無疑問。
蒙哥南征,阿裡不哥坐鎮和林,管理漠北,草原上的蒙古騎兵都是他管。蒙哥攻打南宋的前線部隊,也支持阿裡不哥,連蒙哥的三個兒子阿速海、昔裡吉、玉龍答失,都擁戴阿裡不哥。蒙哥留在六盤山的部隊,大約4萬,由渾都海率領,也支持阿裡不哥。
西域四大汗國,除了兄長旭烈兀的伊利汗國,其餘都支持阿裡不哥。旭烈兀支持忽必烈,是因為忽必烈許諾給他伊利大汗稱号,但旭烈兀不能給忽必烈幫助,因為距離太遠,且跟欽察汗國的别兒哥鬧翻,為了争奪高加索,經常打仗。
從蒙古草原傳統看,阿裡不哥是正統,政治上占優勢。但是,忽必烈可不管這一套,忽必烈的根基在中原,中原地主才是他的基本盤。如此,阿裡不哥所謂的政治優勢,對忽必烈而言,沒啥威脅。
1260年,忽必烈、阿裡不哥開始混戰,互有勝負。例如,忽必烈禦駕親征的昔木土腦兒之戰,雙方直接武力對決。阿裡不哥打爆忽必烈右翼,史天澤的左路精兵,又打爆阿裡不哥的右翼,中路則不分勝負,雙方各自撤退。
阿裡不哥回到和林,忽必烈回到燕京,雙方都沒把握吃掉對手。此後,阿裡不哥與忽必烈交戰不多,大規模決戰很少,但阿裡不哥最終還是來投降,因為阿裡不哥壓根就耗不起。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戰争就是打後勤,看誰的本錢厚。位于漠北的阿裡不哥,顯然不如占據中原的忽必烈。阿裡不哥在交戰之初,由于不夠狠辣,導緻漠北4條補給線中最有把握拿在手中的川陝甘落入忽必烈手中。
阿裡不哥在漠北,西線補給自然是三大汗國,西南線則是陝甘,南面自然是忽必烈管理的中原,北線是葉尼塞河流域的北冰洋附近。從穩定角度看,西南線無疑是第一。
三大汗國支持阿裡不哥不錯,但不代表就願意給你來征稅,或者源源不斷地把物資送給阿裡不哥,支持他跟忽必烈打大規模戰鬥。如果阿裡不哥不能快速獲勝的話,三大汗國就要考慮如何自保,畢竟這是拖雷系的内鬥,看好戲就行。
三大汗國對阿裡不哥,如同東道諸侯對忽必烈,可是作為盟友,但絕對不能把命運寄托在他們身上,否則必敗無疑。如此,西線不穩定,不能确保漠北的補給。
南線不用說,忽必烈早就斷糧了。北線自然最安全,但一窮二白,除了一些皮毛與小動物,啥也沒有。陝甘這一線,才是最可靠,如果能控制的話,可惜阿裡不哥不夠狠,被忽必烈搶先下手。
阿裡不哥、忽必烈争奪之初,還沒使用武力。如此,忽必烈派廉希憲去陝甘,突襲蒙哥留在四川的将士,讓漢軍世侯劉黑馬去四川,殺了蒙哥的人,導緻四川蒙古軍潰散,部分歸順忽必烈,部分歸阿裡不哥。
阿裡不哥平派去關中的大臣,也被廉希憲所殺。此時,阿裡不哥才決定讓阿藍答兒率兵進入甘肅,與留守六盤山的渾都海聯手,聚集7萬精兵,與廉希憲進行決戰。
耀碑谷之戰,漢軍世侯的步兵,以長矛、長槍、盾牌構築方陣,頑強抗擊蒙古騎兵的沖刺,死戰不退。此時,狂風大作,人畜莫辨,汪良臣捕捉到機會,率麾下精騎繞道攻擊,突襲渾都海後路,一戰定乾坤。
廉希憲,伯顔對他評價:“男人中的男人,丞相中的丞相”,沒有廉希憲拿下陝甘地區,忽必烈與阿裡不哥的争奪戰,還真的不一定誰笑到最後。
阿裡不哥沒了陝甘糧道,如何與忽必烈抗衡?為了得到物資、兵馬,阿裡不哥向曾經的盟友察合台大汗阿魯忽動手,争奪别失八裡,雙方互有勝負,但阿裡不哥的資源卻越來越少。
長年交戰,兵馬損失慘重,又得不到補給,阿裡不哥處境很艱難。再則,漠北草原又遇到雪災、瘟疫,人畜損失慘重,已經沒了跟忽必烈抗衡的本錢。此外,為了與阿魯忽争奪西域,阿裡不哥全軍出擊,忽必烈又拿下和林,阿裡不哥退無可退。
忽必烈依托中原,華北平原糧食豐收,人口衆多,打消耗戰沒問題。忽必烈的情況類似北魏拓跋焘時代,中原兵力雄厚、财稅充足,南方的宋朝沒能北上,對付扮演柔然角色的阿裡不哥,勝利沒啥懸念。
阿裡不哥戰敗表明,麾下蒙古騎兵衆多,還不如囊中鼓鼓。沒有經濟支撐,沒有物資補給,想要奪取天下,難度很大。忽必烈本身就能打,能利用的資源又比阿裡不哥雄厚,他才是最終赢家。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