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中越戰争:撥開法卡山的迷霧

1999年12月30日,越南首都河内,中國外交部長唐家璇與越南副總理兼外長阮孟琴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陸地邊界條約》,标志着中越兩國陸上國界的全面劃定。

很快,網絡上就掀起了一股浪潮,說中國已經放棄了法卡山、老山,甚至麻栗坡都劃給了越南,衆多網民義憤填膺,種種評論此起彼伏。
類似麻栗坡的說法較為無聊,不值一曬。但人們還是關心法卡山和老山歸屬的,畢竟這是幾千名中國軍人流血犧牲之地,是祖國的神聖領土,傳承了一代人的記憶,人民有權知道真相。


自新中國建立以來,出于保密規定,曆年簽訂的邊界條約、協定都沒有公開詳圖,甚至比例尺為1:100萬(圖上1厘米等于實際距離10公裡)以下的邊界地圖都不公開。像法卡山、老山這樣的地方實在是太小了,根本無法體現在目前公開發行的地圖上。這是導緻多年來傳聞不斷的根本原因。

為了寫這篇文章,筆者查閱了些資料,形成了一點小小的看法,為關心邊界問題的網友們提供一個視角。老山先放在一邊,這裡單說法卡山。

法卡山位于廣西憑祥市上石鄉闆旺村與越南交界處,由5個山頭組成。中越邊境走到法卡山這裡向南突出一個V字形,法卡山正斜騎在國境線上。5個山頭由西北向東南分為1、2、3、4、5号高地。其中1、2号高地在中國境内;3号高地為騎線制高點,國界線從山脊經過;4、5号高地在越南境内。主峰為3号高地,海拔511.3米,山頂地域較為狹窄,其上曾經豎立中越傳統邊界26号界碑。

法卡山的東西兩側還各有1個山頭。西側的是叫卡山,海拔506米,距離法卡山約500米;東側的叫浦六德,海拔457米,距離法卡山約800米,直接面對法卡山的5号高地。

法卡山周圍高地的海拔大都在400米~600米之間,可以互相連結形成邊境屏障。在法卡山對面的越南境内,有海拔728米的嘉暮山和海拔512米的扣德山。越軍在扣德山上設有炮兵觀察哨和炮兵陣地,天晴時,在扣德山上可以清楚地觀察到中國境内很遠的地方。


法卡山的重要性在于,向南20餘公裡便是越北重鎮諒山,沿路山脈基本呈南北走向,山間有公路直通諒山。中國軍隊控制了法卡山,便能俯瞰諒山以北地區的交通要隘,對這一地區的防禦如芒刺在背。反過來看,法卡山側後就是廣西的邊境城鎮油隘,周圍有邊境公路通向憑祥市至友誼關地區的交通線。如果越軍控制了法卡山,便消除了對諒山的威脅,并能進一步前推炮兵觀察哨,從而威脅中國境内數十平方公裡交通線和地區安全。

79之戰以後,越南在中越邊境地區大舉增兵,将其軍力部署的重心北移。其中在東線增調了8個以上的步兵師,在西線增調了5個步兵師,還有大量的炮兵、空軍和防空軍。越南在79之戰中物質、人員上損失慘重,很是吃了一點虧,大批精銳作戰部隊北調,實際上已經存了報複之心。不過,越南也不敢大打,南北兩面作戰不說,軍力對比上就與中國相差甚遠,大規模開戰實在沒有把握。但越南又忍不下這口氣,于是開始對中越邊境地區進行騷擾破壞,頻繁派出特工部隊對中國一側進行偵察、綁架和襲擾,出動部分軍隊奪占邊境騎線點,占據有利前出位置,可以随時進行破壞行動,企圖“摧毀(中國境内)100公裡内的‘侵略基地’”。一旦開戰,又可以搶占先機,利用占據的邊境制高點向中國境内迅速發動進攻。

79之戰後,中國軍隊撤回國境内,并沒有邊境騎線點上駐軍,給了越軍以可乘之機。1980年,越軍相繼在西線占領了羅家坪大山、扣林山,在東線占領了法卡山,依托山勢修築了大量的碉堡、工事,部署了輕重火器,對中國境内開槍開炮,打死打傷中國邊民和邊防人員,持續破壞中國邊境一線人民的生産生活。

從邏輯上說,越南人搶占邊境騎線點的行為和79對越作戰前的做法是一脈相承的。越南不承認邊界現狀态,占到手的就是越南的領土。蕞爾小國,國土狹小,周圍列強環繞,上千年中不斷遭到大國欺壓,天生地就有強烈的民族危機感。一旦自身實力稍強,就又要日夜擔心重蹈覆轍。這種情緒發展到極端,便會反噬擴張,争奪所謂的“生存空間”和“緩沖區”。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我也要奪到手。寸土必争,絕不退讓。如今越南在南海的行為也是如此。中國這樣國土遼闊、民族性格寬容的大國,對此是很難理解的。

在筆者的書箱裡,有一本64開的小小的連環畫——《血染法卡山》。這是筆者1983年寒假用自己的吃冰棍的錢買的(東北人冬天也喜歡吃冰棍,南方朋友不要見怪)。雖然價格隻有1毛5分錢,但卻可以買3支牛奶冰棍,5支小豆冰棍,還能看一場電影了。這本連環畫是筆者當年非常珍愛的,插圖逼真精美,戰鬥情節緊張激烈,讓人熱血沸騰。有一幅畫面令人久久難忘:越軍的炮火炸毀了村莊,解放軍戰士從烈火中搶救出一個小女孩。女孩舉着滴血的手問:“叔叔,叔叔,他們打我們,你們怎麼不打他們呀?!”戰士們眼中噴火,緊握鋼槍,隻待祖國一聲令下。

打,一定要打!本來中國政府還是想和越南進行邊界談判,協商解決兩國争端。但越南先前吃了虧,無論如何不會就這樣算了。對中國還保持着表面上的敷衍,底下卻加緊了挑釁動作。忍無可忍之下,中國不得不決定進行邊境拔點作戰,再給越南一點教訓。

1980年10月15日,雲南省軍區邊防12團收複雲南馬關縣金廠鄉羅家坪大山。

1981年5月5日至6月31日,廣西軍區邊防3師9團收複并堅守廣西甯明縣上石地區法卡山。

1981年5月7日至7月10日,昆明軍區14軍42師126團收複并堅守雲南文山州邊境地區扣林山。

1980年代初期的這幾次邊境拔點作戰主要是戰術性質的,為了反擊越南的挑釁。而1984年的老山、者陰山乃至兩山輪戰則更具有戰略性質,是為了支援柬埔寨和泰國的抗越鬥争,也為了顯示中國軍隊的力量,提高在中美聯手抗蘇格局中的地位,還要對中英香港問題談判施加無形的影響。

提到法卡山之戰,越南人可能還搞不清在什麼地方。在他們的曆史中,隻有發生在諒山省高祿縣的400高地戰鬥。



1980年1月,越軍337師52團一部占領了法卡山主峰,居高臨下威脅中國一側邊境地區。這337師原駐越南南方順化地區,79對越作戰開始後緊急北調支援諒山。在諒山戰役中,337師52團遭到中國軍隊東集團打擊,嘗到了一點厲害。一年後,占領法卡山又是這個52團當了急先鋒。

越軍在法卡山地區部署了337師52團、198特工團、高碌縣第8獨立營等步兵部隊,炮兵約2個營,有160毫米迫擊炮、加農炮、榴彈炮等火炮,還有337師坦克營支援,總兵力約5000人。

中國軍隊為收複法卡山先後集結了不同建制部隊的10個步兵團、4個炮兵團、1個汽車團,還有大量民兵和民工參戰。主攻法卡山的是對邊境情況較為熟悉的廣西軍區邊防3師9團。原來廣西邊境地區隻有若幹邊防團,79對越作戰後,為加強邊境防禦力量,抽調廣州軍區一些野戰軍的部分單位組建了幾個邊防師,邊防3師就是抽調55軍部分單位組成的。



法卡山收複作戰從1981年5月5日持續至6月30日,達57天之長。戰鬥過程之殘酷激烈,雙方作戰意志之堅韌頑強,僅次于79對越作戰和老山之戰,遠高于羅家坪大山、扣林山、者陰山收複作戰,非常值得書寫一筆。

法卡山之戰共經曆了五次大規模的步兵攻防和數十次炮戰。

第一次攻防戰是1981年5月5日。當時法卡山的形勢是:1、2号高地為我方占據,越軍占據了主峰3号高地和4、5号高地。中國軍隊的主要作戰目标是收複我領土3号高地,并繼續前推全部占領越南境内的4、5号高地,鞏固法卡山的防禦态勢,徹底打掉邊境越軍的前進據點。以邊防3師9團2營擔負主攻任務,支援火力有由152加榴炮營、122榴彈炮營、76加農炮連、107火箭炮連及4個迫擊炮連組成的大小3個炮兵群。

5月5日淩晨6時10分,3個中國炮兵群一齊進行炮火準備,大量摧毀了越軍在法卡山上修築的工事。在炮火轉向縱深後,邊防3師9團2營4連發起進攻。這次進攻兇猛而迅速,4連官兵沖過雷障後很快拿下了3号高地,然後順着塹壕向4、5号高地沖擊。隻用了半個小時,4連就全部占領了法卡山3、4、5号高地,共擊斃越軍26名,擊傷43名。

2天之後,昆明軍區14軍42師126團也打響了收複雲南文山州邊境地區扣林山的戰鬥,從而使越軍東西難顧,不能集中兵力于任一地區進行反擊。

第二次攻防戰是1981年5月10日。越軍在經過數天炮火襲擊後,開始向法卡山陣地發動地面反撲。

10日上午,越軍進行了猛烈地炮火準備,發射了2000餘發炮彈。然後出動1個加強連兵力,在337師坦克營配合下直撲法卡山。守衛陣地的仍是邊防3師9團2營4連,進行了堅決阻擊,頑強将越軍阻擋于陣地前面。中國軍隊炮兵群發揮了關鍵作用,在我軍炮兵觀測指引下,以猛烈地炮火殺傷進攻的越軍,又截斷越軍後續攻擊部隊,同時壓制越軍炮火。經一天戰鬥,共擊退越軍3次進攻,擊斃越軍41人,擊傷10人,擊毀擊傷坦克、指揮車、卡車各1輛,擊毀加農炮2門和122榴彈炮、迫擊炮各1門。戰後,4連榮立集體一等功,獲得上級授予的“攻如猛虎,守如泰山”錦旗一面。

第三次攻防戰是1981年5月16日。這是法卡山之戰中最激烈而殘酷的一次戰鬥。10日戰鬥後,越軍又從七溪方向增調347師的3個步兵營和4個炮兵營到法卡山前線。347師原是生産師,79作戰前才緊急改編為步兵師,戰鬥力在越軍部隊中屬中流。

5月15日晚22時,越軍突然以猛烈的炮火轟擊法卡山,3個小時落彈400多發,将3、4、5号陣地上的工事大部炸毀。16日淩晨3時,越軍即對法卡山陣地發起猛攻。其時陣地上的守軍已由2營5連換下了堅守10天的4連。

在整整一天的時間裡,越軍出動了1個加強團兵力,整班整排,乃至整連規模地發動進攻。攻擊方向也分成多路,不顧側翼中國軍隊炮火打擊,同時從兩側進攻3、4、5号高地,使前沿守軍隻能各自為戰而不能互相支援。越軍不顧陣地前積屍累累,一波被擊退,一波又上。攻擊和守衛的雙方都表現出了舍生忘死的精神。

在5号高地上,越軍終于突入,與守衛的5連7班9名戰士進行了慘烈地肉搏戰。雙方用匕首、刺刀、槍托、拳頭兇猛地厮殺,最後手摳牙咬都用上了,直到中國士兵全部戰死。5号高地被越軍占領。

4号高地的5連9班在反複争奪中傷亡殆盡,最後也與越軍進行了肉搏戰,打到最後一人。4号高地也失守了。




越軍集中兵力沖擊3号高地,最近處沖到隻有幾十米,雙方拼命地展開近距離對射。中國軍隊的炮兵群也用全力進行壓制,成排炮火打在越軍沖鋒的隊列中,造成了重大殺傷,終于減弱了越軍的攻勢。其時3号高地已打成一片焦土,守軍隻剩7個人且已彈藥用盡。在最危急的關頭,越軍因傷亡過重而不得不暫時退卻。而2營6連在連長梁天惠帶領下增援上來,終于穩住了3号高地的防守。

梁天惠抓住越軍休整的戰機,呼叫後方炮兵群炮火支援,然後組織陣地上的全部兵力進行斷然反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戰,全部收複了4号和5号高地。戰鬥至此,整個法卡山陣地表面植被全部被炸光炸秃,陣地上的工事、掩體、交通壕全部炸平。炸碎的人體組織、炮彈碎片、裝備碎片随處可見,空氣中彌漫着濃烈的硝煙味和血腥味。3号、4号、5号陣地上和法卡山下的山坡、山凹中到處屍體橫陳,鮮血浸透了泥土。

此後至入夜,越軍又發動數次小規模進攻,但都被中國軍隊炮火粉碎,終于筋疲力盡地收兵了。

16日的戰鬥是如此的殘酷激烈,短短5個小時内,越軍炮兵就向法卡山表面陣地發射炮彈2188發,而中國軍隊炮兵群也向越軍發射炮彈3651發。越軍被擊斃323人,被擊傷189人。而2營5連陣亡29人,6連陣亡26人,先期撤下轉為預備隊的4連也陣亡了4人。

當天戰鬥中的6連連長梁天惠,危急時刻力挽狂瀾,日後當選為六屆人大代表和主席團成員,在軍中也相繼升任副團長、師副參謀長、副師長、軍分區副司令員。

第四次攻防戰是1981年5月19日。越軍在黑夜以2個連的兵力對法卡山3、4、5号陣地同時進行偷襲。不料被中國軍隊前沿哨兵發現,呼喚後方炮兵群予以打擊。10分鐘即發射炮彈397發,擊斃越軍35名,幹淨利落地粉碎了這次進攻。

第五次攻防戰是1981年6月7日。越軍又以2個連兵力發動進攻。這次攻擊組織得不好,沒有從兩側夾攻,而是正面平推。從打法上就落入下風,正好被中國軍隊炮火覆蓋,顯然陣腳已亂。越軍官兵雖然英勇,但已失去了5月16日的氣勢和機遇,以短擊長,被擊斃擊傷100餘人,隻好停止進攻。

法卡山的大規模攻防作戰至此結束。此後雙方又進行了規模不大的間斷炮戰,中國軍隊還粉碎了越軍198特工團組織的數次襲擾,徹底鞏固了法卡山陣地。

在越南人的記載中,法卡山之戰是這樣說的:1981年5月5日、6日,中國軍隊以建制營規模突然猛烈進攻我諒山省高祿縣的一塊窪地——我稱為400高地(而中國稱為“法卡山”或FAKASHAN)。中國軍在1981年5月和以後幾年的攻防戰中向400高地地區發射了至少2萬發各類的炮彈,打死打傷上千名的越南軍人。

整個法卡山地區收複作戰,共擊斃越軍705人,打傷513人,摧毀各種火炮135門,擊傷坦克2輛,擊毀汽車14台。中國軍隊共犧牲154人。戰後,攻擊和防守都立下殊勳的邊防3師9團2營被中央軍委授予“法卡山英雄營”榮譽稱号,廣州軍區授予2營5連“堅守英雄連”榮譽稱号。

法卡山從此成為享譽當代中國社會的“英雄山”,和“新一代最可愛的人”一樣成為了1980年代的重要記憶。

1984年1月,胡耀邦總書記視察了法卡山,親筆寫下“英雄山法卡山”6個大字。

1985年7月3日,中央政治局委員胡啟立登上法卡山看望守邊官兵,同時還留下一段話:“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你們所體現的精神,法卡山廣大指戰員的革命精神,是中國人民的脊梁,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民族魂。有了這種精神,我們就不被任何人,任何困難所壓倒,要一往無前,戰勝一切困難,取得最後勝利!”



1979年中越戰争整整11年後,中越兩黨兩國關系實現了正常化,雙方開始進行邊界談判。整整20年後,中越終于簽署了陸地邊界條約,重新劃定了陸上國界。

現在就有了問題:中國是否将法卡山劃給了越南?

實際上,法卡山基本回歸了戰前形态,1、2号高地屬中國,4、5号高地歸還越南,3号高地國界劃在山頂南沿,豎立起新勘定的1156号界碑,主峰的大部分劃給了中國。至2010年初,雙方正式交付了法卡山地區的領土管轄權。

接着又有了問題:中國軍隊流血犧牲奪來的土地,為什麼要還給越南?而且,當年宣傳的明明是“收複祖國的神聖領土”,卻打到了越南境内,占領了人家的土地,所謂“收複”豈不是欺世盜名?

這就要看到法卡山之戰的本質,即是越南基于其民族性格和擴張意識而引起的,是當時中越之間地緣政治博弈的繼續。

戰争隻是實現政治目的的手段。法卡山作為一個整體,在戰争中不可能打到山頂國境線就停手,那樣無法取得有利的防禦态勢,不能鞏固陣地,也就無法守住法卡山。因此,戰端一開,中國軍隊不可避免地就要打到越南的國土上去,占據有利地形,建立穩固的防線。這是軍事藝術的基本邏輯,也是物質世界的客觀規律。

中國向來主張: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打到越南領土上,并不是為了占有越南國土,而是以戰迫和,通過戰争手段來解決政治問題。

如此說來,法卡山之戰,無論是打到了當年的界碑以南,還是後來又退回界碑以北,都屬于一脈相承的政治邏輯。那種“欺世盜名”說,實在是空洞的道德意識,并不能反映物質世界的現實。

對于越南人來說,他們也認為自己勝利了。你要問越南人:“那些山是你們的嗎?”“不是我們的?那你們打死打傷我們很多人後又還給我們幹嗎???”

呵呵,客觀結果如此,然而雙方的目的與過程并不統一。邊界線不過是政治邏輯和國家實力的體現。中國向來主張邊界的和平、穩定、經濟交流,共同發展,并不要占領他人國土。中國用軍事手段擊敗了越南人,逼得對手回到談判桌上按照中國的主張來解決問題,已經實現了自己的政治目的。在越南土地上流血犧牲的中國軍人,并不因此而減損他們的榮耀。

對于越南來說,曾經想要盡可能地達到自己實力能達到的邊界,最後也隻能止步于中國軍隊的槍炮面前,還要靠中國的大度拿回自己丢失掉的部分土地。強者恒強,越南人隻服這樣的邏輯。

法卡山的問題,就是如此簡單。所謂迷霧,不過是人為制造的信息不對稱,還有以訛傳訛。

多說一句。在南海問題上,中國一日不亮劍,南海就一日不安甯。并不是說要中國發動戰争,體現自己在南海的實力存在,可以有多種選擇。面對越南這樣的國家,需要造成既成事實給他看,他也就隻能忍下了。隻說不做,他反而會繼續擴張。

曆史可以告訴未來,不能夠忘記曆史。

最後再重溫一遍法卡山衛國将士們的口号吧:

“生而為國戰,死與陣地存!”

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吧。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