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風熱感冒——複方雙花口服液。
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用于外感風熱,毒熱熾盛,見有:發熱,微惡風寒,鼻塞流涕,咽喉腫痛,吞咽困難,局部淋巴結腫痛,或見紅絲。
2.痰濕咳嗽——法制半夏曲。
【組成】法半夏、沉香、甘草、川貝母、肉桂、藕粉、化橘紅、山柰。 【功效與主治】溫肺止咳,降逆止嘔。用于痰多氣喘、脘腹脹滿、惡心嘔吐。
3.胃火胃熱——山香圓片。
【成份】山香圓片。輔料為糊精。
【功能主治】用于肺胃熱盛,咽炎,急性扁桃體炎,咽喉腫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3~4次。
4.消化不良——七珠健胃茶。
【成份】山楂、夏枯草、菊花、萊菔子、陳皮、三七等。
【功能主治】行氣健脾,消積導滞,清熱利濕。用于脾虛食滞所引起的消化不良,精神疲倦。
【用法用量】開水沖泡。一次3~9克。
5.口臭——小柴胡顆粒。
具有解表散熱、疏肝和胃之功效,主治口苦咽幹、胸脅苦滿、食欲不振、心煩喜嘔。
6.腎虛腎虧——巴戟振陽膠囊。
【成份】淫羊藿、人參、紅花、刺五加、百路通、戟天、澱粉。
【功能主治】補腎壯陽。用于腎陽不足所緻的功能性陽痿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粒,一日1次,重症陽痿患者一次3~4粒。
7.腎炎——腎炎片。
【成份】一枝黃花、馬鞭草、白茅根、車前草、葫蘆殼、白前。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用于急慢性腎炎和泌尿道感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8片,一日3次。
8.手足麻木——蛇膽追風丸。
【成份】蛇膽汁、地龍、川芎、桂枝、白芍、獨活、防風等。
【功能主治】舒筋活絡,散風化痰。用于筋骨軟弱,風濕骨痛,手足麻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克(約20丸),一日3次。
9.腮腺炎——複方大青葉注射液。
【成份】大青葉、金銀花、羌活、拳參、大黃。
【功能主治】清瘟解毒。用于乙型腦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感冒,腮腺炎。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2~4毫升,一日1~2次。乙型腦炎可遵醫囑增加用量和用藥次數。
10.貧血——靈芝桂圓酒。
【成份】靈芝、黃精(制)、桂圓肉、制何首烏、黨參、炙黃芪等。
【功能主治】滋補強壯,溫補氣血,健脾益肺,保肝護腎。用于身體瘦弱,産後虛弱,貧血,須發早白的輔助治療。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25毫升,一日2次。
11.偏頭痛——暈痛定膠囊。
【成份】蜜環菌粉、川芎。
【功能主治】鎮靜,止痛。用于偏頭痛,美尼爾氏病,神經官能症,對高血壓,腦血管病等多種頭痛及頭(眩)暈也有一定療效。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或遵醫囑。
12.皮膚瘙癢——膚舒止癢膏。
【成份】苦參、土茯苓、淫羊藿、人參、天冬、麥冬、玉竹、黑芝麻、冰片。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養血止癢。用于血熱風燥所緻的皮膚瘙癢症。
【用法用量】外用。沐浴時取本品5--10克,于濕毛巾上均勻抹擦皮膚,揉摩5--10分鐘,用清水沖淨即可,每天一次。
13.前列腺炎——野菊花栓。
有清熱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療前列腺炎、宮頸炎、肛窦炎。
14.尿路感染——石黃抗菌膠囊。
【成份】石榴皮幹膏粉、黃芩幹膏粉、黃芩、地榆幹膏粉。
【功能主治】抗菌消炎。用于菌痢,上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炎、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5粒,一日4次,小兒酌減。
參考價: ¥25
15.肝硬化——愈肝龍糖漿。
【成份】茵陳、小蘖根、柴胡、蒲公英、黃芩、紫草。
【功能主治】清肝利濕。用于急慢性肝炎、初期肝硬化、水腫。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3次。
16.痛風——二十五味兒茶丸。
【成份】西藏绫子芹、黃精、決明子、天冬、蒺藜、乳香、麝香、鐵棒槌等。
【功能主治】祛風除痹,消炎止痛,幹黃水。用于“白脈”病,痛風,風濕性關節炎,關節腫痛變形,四肢僵硬,黃水病,“岡巴”病等。
【用法用量】一次4-5丸,一日2-3次。
17.冠心病——舒心通脈膠囊
【成份】馬齒苋、千年健、川芎、丹參、降香、冰片。
【功能主治】理氣活血,通絡止痛,理氣宣痹;擴張冠脈血管,改善心肌缺血。用于氣滞血淤引起的胸痹,症見胸痹,胸悶,心悸等症,冠心病,心絞痛見上述征候者
【用法用量】一日三次,每次2-3粒,或醫囑。
18.創傷——中華跌打丸。
具有清腫止痛,舒筋活絡,止血生肌,活血祛瘀之功效。用于挫傷筋骨,新舊瘀患,創傷出血,風濕瘀痛。
19.中風——珍龍醒腦膠囊。
【成份】珍珠、紫檀香、西紅花、诃子、塞北紫堇、冬葵果等。
【功能主治】開竅醒神、清熱通絡,用于痰瘀阻絡所緻的中風,語言蹇澀,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用法用量】一次2粒,一日1-2次。
參考價: ¥101.3
20.膽病用藥——葉金排石膠囊。
具有清熱利濕,通淋排石的功效。用于屬濕熱蘊結所緻的砂淋、石淋,症見:腰痛,少腹拘急,或尿中帶血,小便黃或淋瀝不爽或頻數,舌苔黃或黃膩,脈弦數等。
上一篇
經方:溫經湯(調理月經)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