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神簡介:
張錫純(1860年-1933年),字壽甫,籍山東諸城,河北省鹽山縣人,中西醫彙通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現代中國中醫學界的醫學泰鬥。1916年在沈陽創辦我國第一間中醫醫院——立達中醫院。由于他有高明的醫術和特殊的地位,醫名顯赫,忠厚至誠,被尊稱為“醫學實驗派大師”。
處方當歸15克 丹參15克 生明乳香15克 生明沒藥15克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通絡止痛,治氣血瘀滞,心腹疼痛,腿臂疼痛,跌打瘀腫,内外瘡瘍,以及症瘕積聚等。現常用于冠心病,宮外孕,腦血栓形成、急性闌尾炎、坐骨神經痛、腦震蕩後遺症等有血瘀氣滞者。
用法用量上藥四味,作湯服。若為散劑,一劑分作四次服,溫酒送下。
加減:腿疼,加牛膝;臂疼,加連翹;婦女瘀血腹痛,加生桃仁(帶皮尖,作散服,炒用)、生五靈脂;瘡瘍紅腫屬陽症者,加金銀花、知母、連翹;白硬屬陰者,加肉桂、鹿角膠(若恐其僞,可代以鹿角霜);瘡破後生肌不速者,加生黃芪、知母(但加黃芪,恐失于熱)、甘草;髒腑内癰,加三七(研細沖服)、牛蒡子。
備注方中當歸活血養血;丹參助當歸活血祛瘀,并可補養血分;乳香、沒藥行氣止痛,活血祛瘀。組合成方,故具活血祛瘀,通絡止痛功效。
臨床應用
1.症瘕:一人年三十許,當臍忽結症瘕,自下漸長而上,其初長時稍軟,數日後即硬如石,旬日長至心口。自言淩晨冒寒,得于途間,時心中有驚恐憂慮,遂覺其氣結而不散,此病因甚奇,然不外氣血凝滞。為制此方,于流通氣血之中,大具融化氣血之力,連服十劑全消。
2.瘡瘍:一少婦,左脅起一瘡,其形長約五寸,上半在乳,下半在助,皮色不變,按之甚硬,而微熱于他處。延醫詢方,調治兩月不效,且漸大于從前。後愚診視,閱其所服諸方,有遵林屋山人治白疽方治者,有按乳癰治者。愚曉病家曰。此證硬而色白者,陰也。按之微熱者,陰中有陽也。統觀所服諸方,有治純陰陽之方,無治半陰半陽之方,勿怪其曆試皆不效也。用活絡效靈丹,俾作湯服之,數劑見輕,三十劑後,消無芥蒂。
3.冠心病、心絞痛:仇某某,男,54歲。心前區疼痛陣作年餘,劇時胸悶如窒,并向左臂部放射,每日三至四次,發時面色(白光)白,心悸氣短,怯冷,苔白質淡,有紫氣;脈沉波。心電圖示:冠狀T波。此心陽不振、血瘀凝滞之候也。治拟溫振心陽,活血化瘀。迳用參附湯合活絡效靈丹損益:炒黨參12g,紫丹參12g,制附片9g,制黃精12g,全當歸10g,杭川芎9g,生明乳香6g,生明沒藥6g,降香5g。服上方三帖後,痛減未已,續服十五帖後,胸次覺暢,餘症亦見好轉。原方出入持續治療四月,心絞痛僅偶有發作,心電圖亦趨好轉。
4.宮外孕:趙某某,女,24歲。患者停經二個月,一周來陰道不規律出血,伴下腹疼痛,婦科檢查為宮外孕而收住院。查:陰道出血量多,挾有血塊,下腹痛甚拒按,脈弦滑。治以活血化瘀,用活絡效靈丹加味:當歸20g,丹參20g,乳香15g,沒藥15g,杜仲炭10g,蒲黃炭15g,五靈脂15g,水煎服。三劑後血止,腹痛大減。九劑後腹痛消失,能下床活動。出院後随訪情況良好。
5.中風(腦血栓形成):王某某,女,56歲。患者于家中勞動時突然不能言語,随之右側半身不遂,面色赤紅,精神萎頓,言語不清,舌質紅而幹,脈弦。診為中風,系由氣虛挾痰火,複受風邪所緻瘀血凝滞,經絡阻塞。治以補虛化痰,清火疏風活絡法,用活絡效靈丹與化痰湯合劑加地龍、黃耆、桂枝、牛膝、紅花、雞血藤,服用月餘,基本痊愈,随訪三年情況良好,并能從事家務勞動。
6.腸癰(化膿性闌尾炎):趙某,女,47歲。患者右下腹疼痛,伴惡心,身微熱。口幹不欲飲,納差,大便微結,舌質紅而挾滞,苔薄黃,脈沉數。血常規化驗:白血球12000/mm3,中性80%,西醫診為化膿性闌尾炎,中醫診為腸癰(氣滞血瘀,熱毒聚結),予活絡效靈丹加三七15g(研末沖服),丹皮10g,赤芍12g,枳殼10g,大黃9g,牛蒡子10g,桃仁10g,銀花30g。二劑痛減,再進五劑,諸症皆除,随訪未再發。
摘錄《醫學衷中參西錄》上冊
處方萸肉30克(去淨核)知母18克 生明乳香9克 生明沒藥9克 當歸9克 丹參9克
功能主治治肝虛腿疼,左部脈微弱。
用法用量水煎服。
服藥數劑後,左脈仍不起者,可加續斷9克,或再加生黃耆9克以助氣分;覺涼者,可減知母。考山萸肉一藥,《本經》言其主風寒濕痹,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言其“補益之中大有條暢之性”,故創曲直湯治療肝虛腿痛,即以山萸肉為主藥,證之臨床,不論肩痛、腿痛,凡屬陰血不足、筋失所養而痛者重用山萸肉皆有良效。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