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空氣中總彌漫着
一種緊張焦慮的氣氛
——考試季來了
期末考、“小升初”、中考、高考等
各種考試紛至沓來
每年這個時候
考試不僅牽動着孩子的心
家長承受着的壓力也不小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環境中
焦慮的反應都是不一樣的
比如學生們的焦慮
多表現為:
●輕度的焦慮表現:
心神不甯,睡眠質量下降,學習效率下降,煩躁易怒等。
●重度的焦慮表現:
腦子裡一片空白,不能正常思考,徹夜失眠,甚至出現幻聽、幻覺等現象。
●更嚴重的焦慮表現:
就是有些考生一進學校或者班級就開始身體不适,胃疼、肚子疼,尿頻尿急等,甚至出現昏厥和休克。
其實,焦慮就像是“打哈欠”一樣
很容易“傳染”給身邊的人
很多學生之所以如此焦慮
其實是受到家長的影響
0 1家長需要反思
是不是自己造成了孩子的焦慮
曾有位家長吐露過自己在孩子考前就非常焦慮:
考試前夕,孩子總是複習到很晚。有時候孩子說要先睡一會兒,讓我淩晨兩點鐘叫他起來看書,我就從晚上一直坐到淩晨兩點,根本不敢睡。即使是定了鬧鐘,我也不敢睡,擔心鬧鐘不響,睡過了頭耽誤孩子看書。等孩子起來看書了,我又開始擔心他晚上學習會不會餓,明天早上能不能起來……
這就是家長考前焦慮的一種很典型的表現。對孩子格外殷勤和小心,說話不敢大聲,總擔心自己的行為會影響孩子學習考試。有的家長甚至恨不得代替孩子去考試。
家長焦慮的幾種典型表現
很多家長看到這裡,可能會說,還好我沒有這種焦慮的症狀。其實不同的家長焦慮的表現是不一樣的。除了上面這種“溫柔型”的家長,下面這些情況也是家長焦慮的表現。
第一種是沖突型。容易找孩子的茬,比如孩子一回家想先休息一下,家長忍不住就發問,“怎麼還不看書?”
第二種是唠叨型。有些家長,孩子一到家就唠叨,不管孩子有沒有聽進去:“作業寫完了嗎?”“上課要注意聽講!”“你就是不刻苦,老惦記着玩!”
第三種是回憶型。這些家長喜歡憶苦思甜:“我們當年比你們這條件差得多了,你們現在的條件這麼好,還不努力……”
第四種是恐吓型。“考不好你過年就不要出去玩了!”“考不好就不要回來了……”
如果家長反複出現上述這些表現,就一定要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過于焦慮了。
0 3家長應該如何緩解自己的考前焦慮
内心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
有的家長情緒随孩子成績起伏。孩子成績好,家長也精神抖擻,孩子成績一掉,家長的心情就跌到谷底,還會時不時擺臉色給孩子看。
家長的焦慮一方面是緣于對孩子未來的擔憂;另一方面是因為如果孩子考得不好,自己的面子挂不住。
因此家長要在内心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如果你希望孩子考第一,結果孩子考了第三,你就會覺得很失望。但是如果你隻是要求孩子考到前三名,那麼孩子已經達成你的目标,自然皆大歡喜。而實際上無論是第一名還是第三名,孩子在學習上的表現無疑都是優秀的。
需要注意的是,降低期望值是家長的内心活動,不要告訴孩子。比如,有的家長可能會對孩子說,“我知道你壓力大,這次考不了前三名,考前十名也行。”這實際上也是一種對孩子的變相打擊,是家長對孩子這段時間的學習表現不認可的另一種說法。成績還沒有出來之前,家長千萬不要提前給孩子的學習表現下定論。
看看自己
想想自己當年學習的時候,有沒有這麼努力過,是不是也會偶爾偷偷懶。如果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強求孩子。
網上曾經流傳過一句話:“我沒要求你年薪百萬,你憑什麼要求我考第一?”
雖然這種觀點不一定對,但是作為家長,反過來想想,還是能自我寬慰一下。
即使家長們拿不到年薪百萬,但也一定為自己現在所擁有的生活努力奮鬥着;同樣,即使孩子沒有考到第一,但是隻要孩子努力學習,就是好事,對于結果不要太苛責。
平常心做平常事
家長要保持一顆平常心,要将考試視為平常事。回到家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不要回避“考試”這個字眼,也不要将“考試如何”整天挂在嘴邊。
不要一反常态,不需要特意地小心翼翼或者對孩子噓寒問暖。考前家長的反應和表現,孩子是看得到、感受得到的,任何反常的變化都會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焦慮。
想要讓孩子擺脫考前焦慮的困擾,家長要先學會自己放下。
做父母的很容易和考生一樣焦慮和緊張
可是這不僅會給孩子帶來過多的壓力
還會影響孩子的狀态
所以,家有考生的要警惕這一點
認識自己的焦慮與緊張,并學會與它們共處
而不是傳給孩子
如果家長心平氣和地對待
引導孩子正确合理地複習
相信一定會收獲頗豐
取得好成績!
互動助力環節
各位看官請留步,
“回想當年中考/高考,這件事我做對了!”
歡迎在文末“留言區”參與話題互動,
從學生或父母的角度皆可,
大家集思廣益,
也許您的寶貴經驗/經曆剛好是某位家長/學生可以借鑒的,
感謝!~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