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優寶
前不久,來自杭州的陳女士感覺自己遭受到了女兒的“暴擊”。
那天陳女士正在準備午飯,才上6年級的女兒突然和她聊起,自己昨天做完功課,感覺無聊便從書架上拿了本書看。
女兒說是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這讓陳女士一下就慌了,她趕緊詢問女兒為什麼會看這本書?都看到了些什麼内容?
原來,這是陳女士高二時自己買的書,她知道書本裡有大段關于性的描寫,因此感到有些驚慌且自責。
女兒年紀太小了,不該這麼早接觸到這些東西,她試圖試探女兒,但女兒沒有給出她想要的回應。
她害怕女兒是在假裝鎮定,又不知道該怎麼和女兒開口,因此便将事情發到了網上尋求幫助。
事實上,不少家庭都會遇到這種情況。
因為難以啟齒,很多家庭都将性教育的問題寄托給了學校、老師。
但這份羞恥感似乎是刻印在了國人的骨頭裡,很多學校對此的教育隻能達标,不能涉及根本,也無法引起孩子足夠的重視。
而一個對性仍處于懵懂的孩子會引起怎樣的後果?
不論傷人還是傷己,都不是我們能夠承受的痛。
不要以為孩子小,再不教育就晚了
2018年,河南11歲女童樂樂被性侵,發現的時候已經懷孕五個月了。
原來,她從9歲起便遭到了學校五旬校警性侵,持續了兩年。
因為對性的無知,孩子并不知道自己真正經曆了些什麼,更不敢和别人說些什麼。
直到一切為時已晚才被家人發現,因為這件事,孩子上不了學,也變得内向敏感不愛說話,更成為了她一生揮之不去的噩夢。
比這更加悲慘的結局還有很多......
湖北荊門鐘祥市一名15歲的女孩蕭雅。
她本是一個單純的女孩,和學長談戀愛後,以為愛就是發生關系,于是主動發QQ信息給學長說:
“愛你,把第一次給你。”
當學長把她約到酒店,她害怕又緊張,想掙脫,最後還是被學長強迫發生了關系。
更令她想不到的是,學長竟然到處炫耀他們之間的事。
無數流言蜚語徹底壓垮了她。她開始懲罰自己,用刀劃自己的手臂,在房間崩潰大哭,用頭撞牆。
母親發現了女兒的不對勁,得知真相後帶她求醫、報警。
但8個月後,女孩依然忍受不住抑郁症的折磨,服藥自殺了。
她的母親也是一位老師,事發後母親陷入了深深的自責:
“我是一名合格的老師,能教好學生,卻沒教好女兒。如果我知道怎麼給孩子進行戀愛教育,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
但戀愛教育隻是表面,真正的核心問題依然是性教育的缺失。
對于性的無知,不僅會讓我們小心呵護的孩子,成為了壞人虎視眈眈的獵物,也會讓一些幼小的心田開出罪惡的花朵。
去年3月,成都一小區内,一個13歲男孩在小區内晾曬衣物的區域,直接把一個小女孩按在了身下,動作不堪入目。
随後,他又盯上了另一個經過的女孩,故技重施,又摟又抱。
畫面中,兩個小女孩不知是吓懵了還是壓根不知道自己正在經曆什麼,毫無招架之力。
而當小區家長詢問自家孩子時,居然發現,還有許多孩子有同樣遭遇,甚至還有一名男孩。
憤怒的家長們立刻選擇報警,警方迅速将當事男孩傳喚至公安機關接受詢問。
但僅1天後,男孩便因為其未成年人的身份而被家屬接回了家。
作為父母,我們要明确這樣一件事:
性教育的目的,不僅是讓孩子學會防範壞人,保護自己;也是讓每一個孩子,知道行為分寸和底線,不傷害他人。
在這個網絡信息無比發達的時代,孩子,比我們想象中更早就接觸到“性”這個事物了。
而不論男孩還是女孩,對于性的窺視,僅憑“好奇”兩個字是解釋不通的。
對于性,孩子除了好奇還有什麼?
這個答案,在一部片名火辣的美劇《好想做一次》中得到了展現。
别看名字如此勁爆,但内容卻意外的單純,最大尺度也不過是親吻而已。
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印度裔美國高中生,Devi。
她出生于一個幸福的家庭,一家人原本相親相愛,直到一次意外出現——父親突發心髒病離世了。
巨大的打擊讓Devi始終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精神上的問題也影響到了她的身體。
在一次遊泳課上,Devi的雙腿突然不聽使喚,差點溺死在泳池。
她開始了與輪椅為伴的生活,如果無法從陰影中走出來,那她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站起來。
事情因為校草Paxton的出現而有了轉機,Devi不可避免地心動了。
甚至為了看到校草,坐了三個多月輪椅的她竟然就這樣站了起來。
于是新學期裡,Devi決定成為一個酷女孩,擺脫“輪椅妹”的稱呼,并說服了好朋友陪她一起進行“談戀愛計劃”:
不光要交上男朋友,在Devi的計劃裡,最好是能夠“做一次”。而她的目标,就是Paxton。
她就像一些真實案件裡的小女孩,懷揣着對戀愛的憧憬與誤解,在興奮、好奇、猶豫、糾結、恐懼等各種情緒中不斷徘徊。
既想沖破那道底線,又害怕這巨大的改變。
但因為這是一部青春戀愛喜劇,所以Devi是幸運的,她的校草男友不是一個精蟲上腦的混蛋。
在經曆了許多坎坷與意外後,Devi也看清了自己的真心,對于性,她有着自己的好奇與向往。
但更多的,是
想要利用這種親密的兩性關系來纾解自己内在的不适感
,這裡面既有父親驟然去世帶來的孤獨與恐懼,也有自我厭惡感與沮喪,還有對愛的渴望。
而在她内心最深處,隻是
希望自己能快點長大,變成一個足夠有力量的成年人,如此才能擺脫無法言說的痛苦感。
正是在這些複雜感受的驅使下,她開啟了一場性的冒險。
渴望長大,是每一個孩子心理成長的必經之路。
有的孩子渴望獲得力量,有的孩子渴望擺脫管束,有的孩子渴望被認可,也有的孩子隻是單純地向往成熟。
“性”無疑讓他們認為是長大最好的标志,一如抽煙、化妝、染頭。
由此,對于異性的戀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但這同樣也不能簡單概括為“早戀”。
就像在這部美劇中,有些孩子隻是在人際關系中很難找到一些知心的朋友,而他們又特别想要有一個傾訴的對象,于是自然就發展出了一段戀情。
畢竟,戀人之間總是有說不完的話,在這一點上,越是父母相愛的家庭越是最好的“榜樣”。
家庭關系是子女愛情的土壤
一位心理咨詢師曾說:
“其實青春期孩子的戀情大多是安全的,有界限的。但凡高風險的兩性關系,背後往往藏着以下兩種家庭關系模式:
一種是家庭關系斷裂或者家庭成員之間的聯系過于寡淡,導緻孩子内心匮乏,想要從異性身上尋求聯結感;
一種是家庭關系過度緊密,導緻孩子内心壓抑、過度想要長大,不惜借助一段段情感關系以擺脫家庭的束縛。”
那麼怎樣收獲一個好的親子關系?
優家教育創始人吳臻老師
把它總結為4要4不要:
1、不要用自己的情緒、付出來“教育”孩子,要用自己精彩的生命來影響孩子;
2、不要害怕孩子的情緒,要教孩子認識、表達、管理自己的情緒;
3、不要給孩子灌輸道理,要給他們時間和機會認識這個世界,得出自己的道理;
4、不要要求孩子不犯錯,要陪伴他們經曆、體會、思考和成長。
所以說,如何開啟性教育還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先與孩子建立比較好的親子聯結。
不管孩子多大,不管父母多忙,都該跟孩子有固定的溝通交流時間,包括對于性的探讨。
你可能會有些羞于開口,或者不知從何說起,那麼就不妨坦誠一點。
準備一些性教育的書籍資料也好,電影視頻也罷,和孩子一起觀看,客觀讨論、交流。
但不要期待孩子會熱烈回應你,在性的問題上,孩子絕對比父母更加感到羞恥。
所以,不要逼孩子去看、去學,更不要用高高在上的态度去審視、去批判。
性教育隻是一種分享,告訴孩子,人這一生當中有關性、有關愛的重要課題,僅此而已。
願每個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對待!
-課程購買-
-往期精彩推薦-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