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輔行訣》

《輔行訣》範志良1965年抄本

鐵杆中醫論壇整理http://www.tgzyw.net

整理說明

《輔行訣髒腑用藥法要》為梁·華陽隐居陶弘景撰,原書寫于帛絹之上,藏于敦煌千佛 洞,1918年河北威縣張偓南(1867-1919)于敦煌王道士處得此卷,後一直秘藏張氏家中,至其孫張大昌(1926-1995)時,原卷于1966 年毀于文革,1965年春張大昌先生将首次《輔行訣髒腑用藥法要》抄錄本交範志良先生抄錄,張大昌先生原抄錄本目前下落不明,範志良先生1965年抄本即 為現存最早抄本,因此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今根據張大昌、錢超塵及張大昌先生諸弟子等編輯的《輔行訣五髒用藥法要傳承集》中範志良1965年抄本内容 整理成網絡版,目的是方便大家交流學習,以期引起更多同道對《輔行訣》的關注、研究和應用。

現存範志良抄本為1965年據張大昌抄本豎行抄錄而成。長寬約為20.0cm X 13. 3cm,書封從左至右分别為:《輔行訣髒腑用藥法要》,“範志良抄”和“秘本” 等3行毛筆字。原抄件連書封及末頁補抄為42頁,每頁11至13行,行約22字。文末有“一九六五年二月初六夜抄完”12字。此外,該抄本還另紙橫排補抄 有2頁内容,其中一頁為“藥物化合”與“處方正範”中的部分内容;另一頁為“啟喉方(注文)”和“熨耳以通腎氣(原文)”兩方,與正文中“(原文)啟喉以 通肺氣”及“(注文)灌耳方”相應。

原抄本有20條小字新增按語,與1988年出版的《敦煌古醫籍考釋》之按語語義同,閱讀時需與抄本原文加以區别。(範按:此按語是先師與範審核拟定,非按《考釋》本化裁挪移。),《輔行訣五髒用藥法要傳承集》中均做了标注,本網絡版中均用“《傳承集》注:”标示。

部分生僻字電腦字庫中沒有,均以造字圖片代之,不另做注示;

以下為抄本原文内容:

輔行訣髒腑用藥法要 秘本 範志良抄

輔行訣髒腑用藥法要

梁·華陽隐居陶弘景撰

隐居曰:凡學道輩,欲求永年,先須祛疾。或有夙痼,或患時恙,一依五髒補瀉法則,服藥數劑, 必使髒氣平和,乃可進修内視之道。不爾,五精不續,真一難守,不入真景也。服藥除疾,雖系微事,亦初學之要領也。諸凡雜病,服藥汗吐下後,邪氣雖平,精氣 被奪,緻令五髒虛疲,當即據證服補湯數劑以補之。不然,時日久曠,或變損證,則生死轉側耳。謹将五髒虛實證候悉列于左,庶幾識别無誤焉。

辨肝髒病證文并方

肝虛則恐,實則怒。

肝病者,必兩脅下痛,痛引少腹。虛則目 無所見,耳有所聞,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氣逆則耳聾,頰腫。治之取厥陰、少陽血者。

邪在肝,則兩脅中痛,中寒,惡血在内,則胻善瘛,節時腫。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補三裡以溫胃中,取耳間青脈以除其瘛。

陶雲:肝德在散,故經雲:以辛補之,酸瀉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小瀉肝湯:治肝實,兩脅下痛,痛引少腹迫急,時幹嘔者方。

枳實熬 芍藥 生姜各三兩

右三味,以清漿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不瘥,即重作服之。

大瀉肝湯:治頭痛,目赤,多恚怒,脅下支滿而痛,痛連少腹迫急無奈者方。

枳實熬 芍藥 生姜切,各三兩 黃芩 大黃 甘草炙,各一兩

右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溫分再服。

小補肝湯:治心中恐疑,時多惡夢,氣上沖心,越汗出,頭目眩暈者方。

桂枝 幹姜 五味子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當從)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心中悸者,加桂枝一兩半;沖氣盛者,加五味子一兩半;頭苦眩者,加術一兩半;幹嘔者,去大棗,加生姜一兩半;中滿者,去棗,心中如饑者,還用棗;咳逆頭苦痛者,加細辛一兩半;四肢冷、小便難者,加附子一枚,炮。

大補肝湯:治肝氣虛,其人恐懼不安,氣自少腹上沖咽,呃聲不止,頭目苦眩,不能坐起,汗出心悸,幹嘔不能食,脈細而結者方。

桂枝 幹姜 五味子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去核(一方作薯蓣,當從) 旋覆花 代赭石燒(一方作牡丹皮,當從) 竹葉各一兩

右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辨心髒病證文并方

心虛則悲不已,實則笑不休。

心病者,心胸内痛,脅下支滿,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内痛,虛則胸腹脅下與腰相引而痛。取其經手少陰、太陽及舌下血者,其變刺郄中血者。

邪在心,則病心中痛,善悲,時眩仆,視有餘不足而調之。

經雲:諸邪在心者,皆心胞代受,故證如是。

陶雲:心德在耎。故經雲:以鹹補之,苦瀉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小瀉心湯:治心中卒急痛,脅下支滿,氣逆攻膺背肩胛間,不可飲食,食之反笃者方。

龍膽草 栀子打,各三兩 戎鹽如杏子大三枚,燒赤

右三味,以酢三升,煮取一升,頓服。少頃,得吐瘥。

大瀉心湯:治暴得心腹痛,痛如刀刺,欲吐不吐,欲下不下,心中懊 ,脅背胸支滿,迫急不可奈者方。

龍膽草 栀子搗,各三兩 戎鹽如杏子大三枚 苦參 升麻各二兩 豉半升

右六味,以酢六升,先煮藥五味,得三升,去滓。内戎鹽,稍煮待消已,取二升,服一升。當大吐,吐已必自瀉下,即瘥(一方無苦參,有通草二兩,當從)。

小補心湯: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者方。

栝萎一枚,搗 薤白八兩 半夏半升,洗去滑(《傳承集》注:去滑:此下抄本中有新補小字按語:“按:即《金匮》之栝婁下白半下湯,證藥皆符。”此按非範抄本所固有,乃抄閱者據《敦煌古醫籍考釋》121頁【按語】化裁人此。)

右三味,以白酨漿一鬥,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再服。(一方有杏仁,無半夏)

大補心湯:治胸痹,心中痞滿,氣結在胸,時從脅下逆搶心,心痛無奈者方。

栝萎一枚,搗 薤白八兩 半夏半升,洗去滑 枳實熬,二兩 厚樸二兩 桂枝一兩 生姜二兩,切(《傳承集》注:切:此下抄本中有新補小字按語:“按:即《金匮》之枳實下白桂枝湯加半下、生姜,主證亦相符。”此按非範抄本所固有,乃抄閱 者據《敦煌古醫籍考釋》121頁【按語】化裁人此。)

右七味,以白酨漿一鬥,煮取四升,每服二升,日再。(一方有杏仁半升,熬,無半夏,當從)

心胞氣實者,受外邪之動也。則胸脅支滿,心中澹澹然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或吐衄血。虛則血氣少,善悲,久不已,發癫仆。

小瀉心湯:治心氣不足,吐血衄血,心中跳動不安者方。

黃連 黃芩 大黃各三兩(《傳承集》注:三兩:此下抄本中有新補小字按語:“按:即《金匮》之瀉心湯,量異,主證無心跳文。”此按非範抄本所固有,乃抄閱者據《敦煌古醫籍考釋》121頁【按語】化裁人此。)

右三味,以麻沸湯三升,漬一食頃,絞去滓,頓服(《傳承集》注:頓服:此方頁眉空白處有新補小字眉批:“按:《金匮》白酒,《外台》、《千金》白酨漿,實為一物,古又稱酢,即今之黃酒。”此按非範抄本所固有,乃抄閱者據《敦煌古醫籍考釋》121頁【按語】化裁人此。)

大瀉心湯:治心中怔忡不安,胸膺痞滿,口中苦,舌上生瘡,面赤如新妝,或吐血、衄血、下血者方。

黃連 黃芩 大黃各三兩 芍藥 幹姜炮 甘草炙,各一兩

右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溫分再服,日二。

小補心湯:治血氣虛少,心中動悸,時悲泣,煩躁,汗出,氣噫 ,脈結者方。

代赭石燒赤,以酢淬三次,打。(一方作牡丹皮,當從) 旋覆花 竹葉各二兩 豉一兩(一方作山萸肉,當從)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怔驚不安者,加代赭石至四兩半;煩熱汗出 者,去豉,加竹葉至四兩半,身熱還用豉;心中窒痛者,加豉至四兩半;氣苦少者,加甘草三兩;心下痞滿者,去豉,加人參一兩半;胸中冷而多唾者,加幹姜一兩 半;咽中介介塞者,加旋覆花至四兩半。

大補心湯:治心中虛煩,懊怔不安,怔忡如車馬驚,飲食無味,幹嘔氣噫,時或多唾,其人脈結而微者方。

代赭石燒赤,入酢中淬三次,打(一方作牡丹皮,當從) 旋覆花 竹葉各三兩 豉(一方作山萸肉,當從) 人參 甘草炙 幹姜各一兩

右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辨脾髒病證文并方

脾實則腹滿,飨瀉;虛則四肢不用,五髒不安。

脾病者,必腹滿腸鳴,溏瀉,食不化。虛則身重,苦饑,肉痛,足痿不收,行善瘈,腳下痛。

邪在脾,則肌肉痛。陽氣不足則寒中,腸鳴腹痛;陰氣不足則善饑,皆調其三裡。

陶雲:脾德在緩。故經雲:以甘補之,辛瀉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小瀉脾湯:治脾氣實,下利清谷,裡寒外熱,腹冷,脈微者方。

附子一枚,炮 幹姜 甘草炙,各三兩(《傳承集》注:各三兩:此下抄本中有新補小字按語:“按:即《傷寒》之四逆湯。”此按非範抄本所固有,乃抄閱者據《敦煌古醫籍考釋》123頁【按語】化裁人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

大瀉脾湯:治腹中脹滿,幹嘔,不能食,欲利不得,或下利不止者方。

附子一枚,炮 幹姜 甘草炙,各三兩 黃芩 大黃 芍藥各一兩

右六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溫分再服,日二。

小補脾湯:治飲食不化,時自吐利,吐利已,心中苦饑。或心下痞滿,脈微,無力,身重,足痿,善轉筋者方。

人參 甘草炙 幹姜各三兩 術一兩(《傳承集》注:術一兩:此下抄本中有新補小字按語:“按:《傷寒》之理中丸藥同,主證大體相符。”此按非範抄本所固有,乃抄閱者據《敦煌古醫籍考釋》123頁【按語】化裁人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若臍上築動者,去術,加桂四兩;吐多者,去術,加生姜三兩;下多者,仍用術;心中悸者,加茯苓一兩;渴欲飲者,加術至四兩半;腹中滿者,去術,加附子一枚,炮;腹中痛者,加人參一兩。

大補脾湯:治脾氣大疲,飲食不化,嘔吐下利,其人枯瘦如柴,立不可動轉,口中苦幹渴,汗出,氣急,脈微而時結者方。

人參 甘草炙 幹姜各三兩 術 麥門冬 五味子 旋覆花(一方作丹皮,當從)各一兩

右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四升,溫分四服,日三夜一服。

辨肺髒病證文并方

肺虛則鼻息不利;實則喘咳,憑胸仰息。

肺病者,必咳喘逆氣,肩息背痛,汗出憎風。虛則胸中痛,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咽幹。

邪在肺,則皮膚痛,發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取之膺中外輸,背第三椎旁,以手按之快然,乃刺之,取缺盆以越之。

陶雲:肺德在收。故經雲:以酸補之,鹹瀉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辛以散之,開腠理以通氣也。

小瀉肺湯:治咳喘上氣,胸中迫滿,不可卧者方。

葶苈子熬黑,搗如泥 大黃 芍藥各三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二升,溫分再服,喘定止後服。

大瀉肺湯:治胸中有痰涎,喘不得卧,大小便閉,身面腫,迫滿,欲得氣利者方。

葶苈子熬 大黃 芍藥各三兩 甘草炙 黃芩 幹姜各一兩

右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溫分再服,日二服。

小補肺湯:治煩熱汗出,口渴,少氣不足息,胸中痛,脈虛者方。

麥門冬 五味子 旋覆花各三兩(一方作牡丹皮,當從) 細辛一兩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每服一升,日三服。胸中煩熱者,去細辛,加海蛤一兩;苦悶痛者,加細辛一兩;咳痰不出,脈結者,倍旋覆花為六兩;苦眩冒者,去細辛,加澤瀉一兩;咳而吐血者,倍麥門冬為六兩;苦煩渴者,去細辛,加粳米半升;涎多者,乃用細辛,加半夏半升,洗。

大補肺湯:治煩熱汗出,少氣不足息,口幹,耳聾,脈虛而快者方。

麥門冬 五味子 旋覆花各三兩(一方作牡丹皮,當從) 細辛 地黃 竹葉 甘草各一兩

右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四升,溫分四服,日三夜一服。

辨腎髒病證文并方

腎氣虛則厥逆;實則腹滿,面色正黑,泾溲不利。

腎病者,必腹大胫腫,身重嗜寝。虛則腰中痛,大腹小腹痛,尻陰股膝攣,胻足皆痛。

邪在腎,則骨痛,陰痹。陰痹者,按之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項強痛,時眩仆。取之勇泉、昆侖,視有餘血者盡取之。

陶雲:腎德在堅。故經雲:以苦補之,甘瀉之。腎苦燥,急食鹹以潤之,至津液生也。

小瀉腎湯:治小便赤少,少腹滿,時足胫腫者方。

茯苓 甘草 黃芩各三兩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

大瀉腎湯:治小便赤少,時溺血,少腹迫滿而痛,腰痛如折,耳鳴者方。

茯苓 甘草 黃芩各三兩 大黃 芍藥 幹姜各一兩

右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日二溫服。

小補腎湯:治虛勞失精,腰痛,骨蒸赢瘦,小便不利,脈快者方。

地黃 竹葉 甘草各三兩 澤瀉一兩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日三服。小便血者,去澤瀉,加地榆一兩;大便見血者,去澤瀉,加伏龍肝如雞子大;苦遺精者,易生地黃為熟地黃;小便冷,莖中痛者,倍澤瀉為二兩;少腹苦迫急者,去澤瀉,加牡丹皮一兩;心煩者,加竹葉二兩;腹中熱者,加栀子十四枚,打。

大補腎湯:治精血虛少,骨痿,腰痛,不可行走,虛熱沖逆,頭目眩,小便不利,脈軟而快者方。

地黃 竹葉 甘草各三兩 澤瀉 桂枝 幹姜 五味子各一兩

右七味,以長流水一鬥,煮取四升,溫分四服,日三夜一服。

總上述五髒小補瀉湯用藥法,今附表列左(《傳承集》注:總上……附表列左:原抄本此頁右上角有“此非原文,系後補人”8字說明。):

(《傳承集》注:①芍藥:原本作“枳實”,後改作“芍藥”。)

陶曰:又有瀉方五首,以救諸病誤治,緻生變亂者也。

瀉肝湯:救誤用吐法。其人神氣素虛,有痰澼發動,嘔吐不止,驚煩不甯方。

枳實熬 芍藥 代赭石燒(一方作牡丹皮,當從) 旋複花 竹葉各三兩(一方有生姜二兩,當從)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分再服。

瀉心湯:救誤用清下。其人陽氣素實,外邪乘虛陷入,緻心下痞滿,食不下,利反不止,雷鳴腹痛方。

黃連 黃芩 人參 甘草炙 幹姜各三兩(一方有大棗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分再服。(《傳承集》注:溫分再服:此下抄本中有新補小字按語:“按:《傷寒》幹姜黃連黃芩人參湯加甘草,量同證異。”此按非範抄本所固有,乃抄閱者據《敦煌古醫籍考釋》127頁【按語】化裁入此。)

瀉脾湯:救誤用冷寒。其人陰氣素實,衛氣不通,緻腹中滞脹,反寒不已方。

附子炮 幹姜 麥門冬 五味子 旋覆花各三兩(一方有細辛三兩)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分再服。

瀉肺湯:救誤用火法。其人血素燥,緻令神識迷妄如癡,吐血、衄血,胸中煩滿,氣結方。

葶苈子熬黑,搗如泥 大黃 生地黃 竹葉 甘草各三兩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分再服。

瀉腎湯:救誤用汗法。其人陽氣素虛,緻令陰氣逆升,心中悸動不安,冒,汗出不止方。

茯苓 甘草 桂枝 生姜 五味子各三兩(《傳承集》注:各三兩:此下抄本中有新補小字按語:“按:《金匮》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加生姜,治飲證。”此按非範抄本所固有,乃抄閱者據《敦煌古醫籍考釋》127頁【按語】化裁人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分再服。

陶雲:經方有救諸勞損病方,亦有五首,然綜觀其要義,蓋不外虛候方加減而已。錄出以備修真之 輔,拯人之危也。然其方意深妙,非俗淺所識。緣諸損候,藏氣互乘,虛實雜錯,藥味寒熱并行,補瀉相參,先聖遺奧,出人意表。漢晉以還,諸名醫輩,張機、衛 氾、華元化、吳普、皇甫玄晏、支法師、葛稚川、範将軍等,皆當代名賢,鹹師式此《湯液經法》,愍救疾苦,造福含靈。其間增減,雖各擅其異,或緻新效,似亂 舊經,而其旨趣,仍方圓之于規矩也。

養生補肝湯:治肝虛,筋極,腹中堅澼,大便 塞方。

蜀椒汗,一升 桂心三兩 韭葉切,一把 芍藥三兩 芒硝半斤 胡麻油一升

右六味,以水五升,先煮椒、桂、韭葉、芍藥,取得三升,去滓。内芒硝于内,待消已,即停火。将麻油傾人,乘熱,急以桑枝三枚,各長尺許,不住手攪,令與藥和合為度。共得三升,溫分三服,一日盡之。

調中補心湯:治心勞,脈極,心中煩悸,神識慌惚方。

旋覆花一升(一方作牡丹皮,當從) 栗子打,去殼,十二枚 蔥葉十四莖 豉半斤(一方作山萸肉,當從) 栀子十四枚,打 人參三兩,切

右六味,以清酒四升,水六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日三。

建中補脾湯:治脾虛,肉極,赢瘦如柴,腹中拘急,四肢無力方。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生姜三兩,切 黃饴一升 芍藥六兩 桂枝二兩(《傳承集》注:二兩:此下抄本中有新補小字按語:“按:《傷寒》、《金匮》之小建中湯,主證相符。”此按非範抄本所固有,乃抄閱者據《敦煌古醫籍考釋》129頁【按語】化裁入此。)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火,令消已,溫服一升,日盡之。

甯氣補肺湯:治肺虛,氣極,煩熱,汗出,口舌渴燥方。

麥門冬二升 五味子一升 白酨漿五升 芥子半升 旋覆花一兩 竹葉三把

右六味,以白酨漿共煮,取得三升,分溫三服,日盡之。

固元補腎湯:治腎虛,精極,遺精,失溺,氣乏無力,不可動轉,唾血、咯血方。

地黃切 王瓜根切,各三兩 苦酒一升 甘草炙 薤白各四兩 幹姜二兩,切

右六味,以苦酒合井(《傳承集》注:井:原抄本“井”字略似“并”字。)泉水五升煮之,取得三升,每服一升,一日盡之。

陶雲:經雲:毒藥攻邪,五菜為充,五果為助,五谷為養,五畜為益,爾乃大湯之設。今所錄者,皆小湯耳。若欲作大湯者,補肝湯内加羊肝,補心加雞心,補脾加牛肉,補肺加犬肺,補腎加豬腎各一具,即成也。

陶隐居雲:依《神農本經》及《桐君采藥錄》,上中下三品之藥,凡三百六十五味,以應周天之 度,四時八節之氣。商有聖相伊尹,撰《湯液經法》三□,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藥,為服食補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藥,為療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 下品毒藥,為殺蟲辟邪癰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實萬代醫家之規範,蒼生護命之大寶也。今檢錄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備山中預防災疾用耳。檢用 諸藥之要者,可默契經方之旨焉。經雲: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氣,化生五味,五味之變,不可勝數。今者約列二十五種,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變化 之用。如左:

味辛皆屬木,桂為之主。椒為火,姜為土,細辛為金,附 子為水。

味鹹皆屬火,旋覆花為之主。大黃為木,澤瀉為土,厚樸為金,硝石為水。

味甘皆屬土,人參為之主。甘草為木,大棗為火,麥冬為金,茯苓為水。

味酸皆屬金,五味為之主。枳實為木,豉為火,芍藥為土,薯蓣為水。

味苦皆屬水,地黃為之主。黃芩為木,黃連為火,術為土,竹葉為金。

此二十五味,為諸藥之精,多療五髒六腑内損諸病,學者當深契焉。

今将金石藥三十種,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變化之用,列左:

味辛皆屬木,琅玕、桂枝主,龍肝、生姜為火,黃土、幹姜為土,砒石、細辛為金,陽起石、附子為水。

味鹹皆屬火,磁石、旋覆花主,凝水石、大黃為木,禹糧、澤瀉為土,芒硝、厚樸為金,硝石、葶苈為水。

味甘皆屬土,赤石脂、人參主,雲母、甘草為木,石英、大棗為火,石膏、麥冬為金,乳石、茯苓為水。

味酸皆屬金,白礬、五味主,石綠、枳實為木,石膽、豉為火,硫磺、芍藥為土,皂礬、薯蓣為水。

味苦皆屬水,滑石、地黃主,代赭石、黃芩為木,丹砂、黃連為火,雄黃、術為土,垩土、竹葉為金。

硇砂、桂心為木,礬石、栝萎為火,姜石、薤白為土,曾青、山萸肉為金,鹵堿、龍膽為水。

諸小瀉散湯法:

肝:硫磺、白礬、雄黃各三兩。

心:丹砂、代赭石、禹糧石各三兩。

脾:陽起石、雄黃、石膏各三兩。

肺:芒硝、禹糧石、白礬各三兩。

腎:乳石、石膏、代赭石各三兩。

諸大瀉散湯法:

肝:硫磺、白礬、凝水石各三兩,硝石、垩土各一兩。

心:丹砂、代赭石、赤石脂各三兩,石膏、雄黃各一兩。

脾:陽起石、黃土、石綠各三兩,膽礬、硝石各一兩。

肺:芒硝、禹糧石、滑石各三兩,垩土、石膏各一兩。

腎:乳石、石膏、琅玕各三兩,伏龍肝、膽礬各一兩。

此篇所列大瀉散湯法,上三味是本君臣,下二味是其所生之補方。此所謂邪實則正虛之義,瀉實則補之也。

諸小補散湯法:

肝:琅玕、雄黃、石膽各三兩,石英一兩。

心:凝水石、硝石、垩土各三兩,皂礬一兩。

脾:雲母、石英、雄黃各三兩,黃土一兩。

肺:石綠、膽礬、硝石各三兩,砒石一兩。

腎:滑石、垩土、石英各三兩,磁石一兩。

諸大補散湯法。

肝:琅玕、雄黃、石膽各三兩,石英、芒硝、滑石、凝水石、硝石各二兩。

心:凝水石、硝石、垩土各三兩,皂礬、石脂、滑石、雲母、石英各二兩。

脾:雲母、石英、雄黃各三兩,黃土、硫磺、凝水石、石綠、膽礬各二兩。

肺:石綠、膽礬、硝石各三兩,砒石、丹砂、雲母、滑石、垩土各二兩。

腎:滑石、垩土、石英各三兩,磁石、陽起石、石綠、琅玕、龍膽(《傳承集》注:龍膽:據金石藥名當作“龍肝”。)各二兩。

此篇所列大補散湯法,即小補散湯法加益其所生、制其所克、助以母氣者。

有大瀉諸散湯法,悉是加下方臣使者,如《難經》之義,母能令子虛,子能令母實。

肝:硫黃、白礬、雄黃各三兩,石膏、代赭石、禹糧石各一兩。

心:丹砂、代赭石、禹糧石各三兩,白礬、雄黃、石膏各一兩。

脾:陽起石、雄黃、石膏各三兩,代赭石、禹糧石、白礬各一兩。

肺:芒硝、禹糧石、白礬各三兩,雄黃、石膏、代赭石各一兩。

腎:乳石、石膏、代赭石各三兩,禹糧石、白礬、雄黃各一兩。

有治五勞五方:

肝勞:雄黃、白礬、丹砂各三兩,羊肉六兩。

心勞:禹糧石、滑石、石英各三兩,雞肉六兩。

脾勞:石膏、琅玕、硫黃各三兩,牛肉六兩。

肺勞:硫黃、垩土、代赭石各三兩,狗肉六兩。

腎勞:陽起石、雄黃、石膏各三兩,豬肉六兩。

五勞諸方,皆虛中加實,所謂正虛則生邪實也。

經雲:主于補瀉者為君,數量同于君而非主故為臣,從于佐監者為佐使。

陶隐居曰:此圖(《傳承集》注:此圖:範抄本原圖中“陰退為瀉”誤作“陰進為瀉”,今正之。)乃《湯液經法》盡要之妙,學者能谙于此,醫道畢矣。

弘景曰:外感天行,經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湯。昔南陽張機,依此諸方,撰為《傷寒論》一部,療治明悉,後學鹹尊奉之。山林辟居,倉卒難防,外感之疾,日數傳變,生死往往在三五日間,豈可疏忽!若能深明此數方者,則庶無蹈險之虞也。今亦錄而識之。

小陽旦湯:治天行發熱,自汗出而惡風,鼻鳴幹嘔者方。

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生姜二兩,切 甘草炙,二兩 大棗十二枚(《傳承集》注:十二枚:此下抄本中有新補小字按語:“按:《傷寒論》桂枝湯。”此按非範抄本所固有,乃抄閱者據《敦煌古醫籍考釋》135頁【按語】化裁人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服已,即啜熱粥飯一器,以助藥力。稍令汗出,不可大汗流漓,汗出則病不除也,取瘥止。若不汗出可随服之。日三服。若加饴一升,為正陽旦湯。

小陰旦湯:治天行身熱,汗出,頭目痛,腹中痛,幹嘔,下利者方;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生姜二兩,切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傳承集》注:十二枚:此下抄本中有新補小字按語:“按:《傷寒論》黃芩湯加生姜。”此按非範抄本所固有,乃抄閱者據《敦煌古醫籍考釋》135頁【按語】化裁人此。)

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服湯已,如人行三四裡時,令病者啜白酨漿一器,以助藥力。身熱去,自愈也。

大陽旦湯:治凡病汗出不止,氣息惙惙,身勞力怯,惡風涼,腹中拘急,不欲飲食,皆宜此方。若脈虛大者,為更切證也。

黃芪五兩 人參 桂枝 生姜各三兩 甘草炙,二兩 芍藥六兩 大棗十二枚 饴一升(《傳承集》注:饴一升:此下抄本中有新補小字按語:“按:《金匮要略》黃芪建中湯加人參。”此按非範抄本所固有,乃抄閱者據《敦煌古醫籍考釋》135頁【按語】化裁人此。)

右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四升,去滓。内饴,更上火,令烊已。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大陰旦湯:治凡病頭目眩暈,咽中幹,每喜幹嘔,食不下,心中煩滿,胸脅支滿,往來寒熱者方。

柴胡八兩 人參 黃芩 生姜各三兩 甘草炙,二兩 芍藥四兩 大棗十二枚 半夏一升,洗(《傳承集》注:一升洗:此下抄本中有新補小字按語:“按:《傷寒論》小柴胡湯加芍藥。”此按非範抄本所固有,乃抄閱者據《敦煌古醫籍考釋》135頁【按語】化裁人此。)

右八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六升,去滓。重上火,緩緩煎之,取得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小青龍湯:治天行發熱,惡寒,汗不出而喘,身疼痛,脈緊者方。

麻黃三兩 杏仁半升,熬,打 桂枝二兩 甘草炙,一兩半(《傳承集》注:一兩半:此下抄本中有新補小字按語:“按:《傷寒論》麻黃湯。”此按非範抄本所固有,乃抄閱者據《敦煌古醫籍考釋》135頁【按語】化裁人此。)

右四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掠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八合。必令汗出徹身,不然恐邪不盡散也。

大青龍湯:治天行,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幹嘔,發熱而喘咳不已者方。

麻黃去節 細辛 芍藥 甘草炙 桂枝各三兩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 幹姜三兩(《傳承集》注:三兩:此下抄本中有新補小字按語:“按:《傷寒論》小青龍湯。”此按非範抄本所固有,乃抄閱者據《敦煌古醫籍考釋》135頁【按語】化裁人此。)

右八味,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掠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一方無幹姜,作七味,當從)

小白虎湯:治天行熱病,大汗出不止,口舌幹燥,飲水數升不已,脈洪大者方。

石膏如雞子大,綿裹 知母六兩 甘草炙,二兩 粳米六合

右四味,先以水一鬥,熬粳米,熟訖去米。内諸藥,煮取六升,溫服二升,日三服(《傳承集》注:日三服:此下抄本中有新補小字按語:“按:《傷寒論》白虎湯。”此按非範抄本所固有,乃抄閱者據《敦煌古醫籍考釋》135頁【按語】化裁人此。)。

大白虎湯:治天行熱病,心中煩熱,時自汗出,舌幹,渴欲飲水,時呷嗽不已,久不解者方。

石膏如雞子大一枚,打 麥門冬半升 甘草炙,二兩 粳米六合 半夏半升 生姜二兩,切 竹葉三大握

右七味,以水一鬥二升,先煮粳米,米熟訖去米。内諸藥,煮至六升,去滓,溫服二升,日三服 (《傳承集》注:日三服:此下抄本中有新補小字按語:“按:《傷寒論》竹葉石羔湯,易人參為半下。”此按非範抄本所固有,乃抄閱者據《敦煌古醫籍考釋》 135頁【按語】化裁人此。今按,句中“半下”為“生姜”之誤,此誤亦承襲《敦煌古醫籍考釋》之偶誤而來。)。

小朱鳥湯:治天行熱病,心氣不足,内生煩熱,坐卧不安,時下利純血如雞鴨肝者方。

雞子黃二枚 阿膠三錠 黃連四兩 黃芩 芍藥各二兩(《傳承集》注:各二兩:此下抄本中有新補小字按語:“按:《傷寒論》黃連阿膠湯。”此按非範抄本所固有,乃抄閱者據《敦煌古醫籍考釋》135頁【按語】化裁人此。)

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連、芩、芍三物,取三升,去滓。内膠,更上火,令烊盡。取下待小冷,下雞子黃,攪令相得。溫服七合,日三服。

大朱鳥湯:治天行熱病,重下,惡毒痢,痢下純血,日數十行,赢瘦如柴,心中不安,腹中絞急,痛如刀刺者方。

雞子黃二枚 阿膠三錠 黃連四兩 黃芩 芍藥各二兩 人參二兩 幹姜二兩

右七味,以水一鬥,先煮連、芩、姜等四物,得四升訖,内醇苦酒二升,再煮至四升訖去滓。次内膠于内,更上火,令烊。取下,待小冷,内雞子黃,攪令相得即成。每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小玄武湯:治天行病,腎氣不足,内生虛寒,小便不利,腹中痛,四肢冷者方。

茯苓三兩 芍藥三兩 白術二兩 幹姜三兩 附子一枚,炮,去皮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傳承集》注:日三服:此下抄本中有新補小字按語:“按:《傷寒論》真武湯。”此按非範抄本所固有,乃抄閱者據《敦煌古醫籍考釋》135頁【按語】化裁人此。)。

大玄武湯:治腎氣虛疲,少腹中冷,腰背沉重,四肢冷,小便不利,大便鴨塘,日十餘行,氣惙力弱者方。

茯苓三兩 白術二兩 附子一枚,炮 芍藥二兩 幹姜二兩 人參二兩 甘草二兩,炙

右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傳承集》注:日三夜一服:此下抄本中有新補小字按語:“按:即《傷寒論》真武湯與理中丸合方。”此按非範抄本所固有,乃抄閱者據《敦煌古醫籍考釋》135頁【按語】化裁人此。)。

弘景曰:陽旦者,升陽之方,以黃芪為主;陰旦者,扶陰之方,以柴胡為主;青龍者,宣發之方, 以麻黃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以石膏為主;朱鳥者,清滋之方,以雞子黃為主;玄武者,溫滲之方,以附子為主。此六方者,為六合之正精,升降陰陽,交互金 木,既濟水火,乃神明之劑也。張機撰《傷寒論》,避道家之稱,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藥名之,以推主為識耳。

陶隐居雲:中惡卒死者,皆髒氣被壅,緻令内外隔絕所緻也。神仙有開五竅以救卒死中惡之方五首,錄如左。

點眼以通肝氣:治跌仆, 腰挫閃,氣血着滞,作痛一處,不可欠伸、動轉方。

礬石燒赤,取涼冷,研為細粉。每用少許,以酢蘸,點目大眦,痛在左側點右眦,痛在右側點左眦,當大癢,螫淚大出則愈。

吹鼻以通肺氣:治諸凡卒死,息閉不通者,皆可用此法活之。

皂角刮去皮 ,用淨肉,火上炙燥,如杏核大一塊,細辛根等分,共為極細末。每用葦管吹鼻中少許,得嚏則活也。

着舌以通心氣:治中惡,急心痛,手足厥冷者,頃刻可殺人。看其人唇舌青紫者及指甲青冷者是。

硝石五錢匕 雄黃一錢匕

右二味,共為極細末。啟病者舌,着散一匕于舌下,少時即定。若有涎出,令病者随涎咽下,必愈。

啟喉以通肺氣(《傳承集》注:啟喉以通肺氣:此上有“原文”二字說明。):治過食難化之物,或異品有毒,宿積不消,毒勢攻注,心腹痛如刀攪。

赤小豆 瓜蒂各等分

共為散,每用鹹豉半升,以水二升,煮豉取一升,去滓。内散一匕,頓服,少頃當大吐則差。

灌耳方(《傳承集》注:灌耳方:此上有“注文”二字說明。本方之方名原作“熨耳以通腎氣”,後删改為現名。):救飲水過,小便閉塞,涓滴不通方。

燒湯一鬥,入戎鹽一升,蔥白十五莖,莫令蔥太熟。勺湯指試不太熱,即灌耳中。令病者側卧,下側以一盆着湯,承耳下熏之,少時小便通,立愈。

右五方,乃神仙救急之道。若六畜病者,可倍用之。

一九六五年二月初六夜抄完

啟喉方:救誤食諸毒及生冷硬物,宿積不消,心中疼痛方(《傳承集》注:心中痛疼方:此後有“注文”二字說明。)。

赤小豆、瓜蒂各等分。為散訖,加鹽豉少許,共搗為丸。以竹箸啟病者齒,溫水送入口中,得大吐即愈。

熨耳以通腎氣:治夢魇不寤(《傳承集》注:治夢魇不寤:此後有“原文”二字說明。)。

燒熱湯二升,入戎鹽七合,令烊化盡,切蔥白十五莖内湯内。視湯再沸,即将蔥取出,搗如泥,以麻布包之,熨病者兩耳,令蔥氣入耳,病者即寤也。

以上為範抄本内容,下面兩篇文章為本次整理補充,以備大家參考。

附一:《輔行訣》範抄本說明

作者:範志良

1963年初,我拜師張大昌先生學醫。先師給我講的第一課就是《傷寒論》,再三囑咐我熟記背 誦。1965年正月,先師來家中,當晚給我講述了他的先祖偓南公在民國初年,任湖北軍馬總稽查時,因公去甘肅購馬,在敦煌借宿時,從一姓王的道士手中購得 醫學卷子一軸,名為梁·華陽隐居陶弘景撰《輔行訣五髒用藥法要》。其書卷前,中間繪有伏羲、神農、黃帝三皇像,左上角繪一太陽(代表陽旦)、右上角繪一月 亮(代表陰旦),前有朱鳥、後有玄武、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四神,四周有二十八宿星圖。

此書在大昌先生家相傳三代,珍藏四十餘年,從未露過面。先師說:“此書是部寶書,全國都沒 有,獨有咱家這一本。我已按原卷抄錄了一本,今天給你帶來,你要好好的抄寫一份,按原文通通背誦下來。我還準備将此文寫成文稿給中央國立中醫研究院(即中 國中醫研究院)郵去,把它公開于世,造福民衆。”

此抄本是先師親筆抄錄,三十二開本,雙面自右向左豎行書寫。我接此本後于二月初抄完,将原抄本親自給先師送去。先師将我的抄本看了一遍,對我說:“此抄本要保存好,不要讓别人再借抄。”

這是1965年初,先師首次傳授我《輔行訣五髒用藥法要》抄本的紀實。

二〇〇五年十一月八日

附二:1965年範志良抄本考略

作者 :姜宗瑞 趙懷舟 範五敬

摘要:本文在認真核對相關《輔行訣》抄本的基礎上指出,今存1965年範抄本雖然與1988 年出版的《考釋》本有很大程度上的雷同。但僅就目前掌握的證據而言,可以證明其底本并非以《考釋》本為主完成的。我們不否認該本完成之後曾對照《考釋》本 進行過加工、完善和充實,但是今範抄本與《考釋》本的雷同,不排除有張大昌先生與王雪苔先生的切磋面議之時受範抄本底本行文影響的因素在其間。結合相關背 景的溫習和回顧,我們堅信1965年範抄本底本的客觀存在,我們期待《輔行訣》版本搜求工作的進一步深入,或許範抄本底本尚在人間,而它的再發現必将澄清 所有的迷霧。

關鍵詞:《輔行訣》 範抄本 《考釋》本 範抄本底本

王雪苔先生“對《輔行訣髒腑用藥法要》諸種傳本和校勘、增訂、改編本的辨析與評論”(下簡稱 “評論”)一文以嚴謹的論證條理和缜密的邏輯思維稱著。該文通過文獻考證明确地指出了“範志良抄本……所據的另一抄本,也是以考釋本為底本整理而成的增訂 本,完成時間不會早于考釋本問世的時間”。我們不同意這種觀點,特作如下考證。

一、範抄本的底本并非以《考釋》本為主構成

雖然筆者從客觀存在的事實上承認“範抄本”與《考釋》本有較大程度上的雷同,但筆者此處要明 确地指出,1965年“範抄本”的底本并非以《考釋》本為主構成的。這不但需要文獻上的證明,還要進行相關事件的溫習。以下内容除文獻依據外,多是姜宗瑞 師兄親自請教範志良大夫所得,雖屬曆史細節,但可信度較高。

(一)範抄本的相關背景

關于範大夫抄錄本書的來曆,範大夫在2005年11月8日所撰的“《輔行訣》範抄本說明”中有所交待,其全文如下:

1963年初,我拜師張大昌先生學醫。先師給我講的第一課就是《傷寒論》,再三囑咐我熟記背 誦。1965年正月,先師來家中,當晚給我講述了他的先祖偓南公在民國初年,任湖北軍馬總稽查時,因公去甘肅購馬,在敦煌借宿時,從一姓王的道士手中購得 醫學卷子一軸,名為梁·華陽隐居陶弘景撰《輔行訣五髒用藥法要》。其書卷前,中間繪有伏羲、神農、黃帝三皇像,左上角繪一太陽(代表陽旦)、右上角繪一月 亮(代表陰旦),前有朱鳥、後有玄武、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四神,四周有二十八宿星圖。

此書在大昌先生家相傳三代,珍藏四十餘年,從未露過面。先師說:“此書是部寶書,全國都沒 有,獨有咱家這一本。我已按原卷抄錄了一本,今天給你帶來,你要好好的抄寫一份,按原文通通背誦下來。我還準備将此文寫成文稿給中央國立中醫研究院(即中 國中醫研究院)郵去,把它公開于世,造福民衆。”

此抄本是先師親筆抄錄,三十二開本,雙面自右向左豎行書寫。我接此本後于二月初抄完,将原抄本親自給先師送去。先師将我的抄本看了一遍,對我說:“此抄本要保存好,不要讓别人再借抄。”

這是1965年初,先師首次傳授我《輔行訣五髒用藥法要》抄本的紀實。

在這裡有一個細節範大夫未做書面說明,但1990年與姜宗瑞先生談起了:1965年正月張大 昌先生交給範志良的其親筆抄錄的32開本手抄稿中間有一片墨迹。範志良先生于1965年抄過《輔行訣》在張先生的衆弟子中無人不知,1992年秋範志良先 生在《經法述義·輔行訣髒腑用藥法要·序》中說:“為了更好地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傳統,今将業師六五年首傳我本,經師審校,寫成此文,以期陶氏千載幽光得 以重輝。”此時已經談到65年傳本之事了。另外一件事情也可以證明1965年有相關抄本傳出是确切無疑的。1992年秋範志良先生在《經法述義·輔行訣髒 腑用藥法要·序》中說:"1965年初,師曾将該卷抄本寄送中醫研究院,而未引起重視”,這件事在張先生的衆弟子中更是無人不知,然亦未向而王雪苔先生透 露過。

(二)範抄本異于考釋本

“評論”一文中在讨論“甲辰本”時曾說:“考甲辰年,正是‘文革’前兩年,如果張大昌手中有 此抄本,又何必在1972年至1973年間搜腸刮肚地湊集追記本?”從相關走訪中,我們得知張大昌先生授徒較多,抄本傳播亦較為廣泛。當時張先生隻承認有 兩個本子、兩位弟子,也許是為了方便、簡化王雪苔先生的訪求過程而故意有此設言吧。我們不得不說,張大昌先生有些版本和相關事件是未向王雪苔先生透露的。 換言之,王雪苔先生二下威縣,雖然收獲頗多,但同時也有所障弊。我們必須承認1972年至1973年張大昌先生完成追記本(乙本)之時可以參考的本子,不 隻是王子旭抄本一種。其他可資參考的抄本之一或許就是1965年範抄的底本。我們隻要認真較對,就不難發現1965年範抄本和乙本的雷同之處。

此外,1965年範抄本中包含着全部30首金石藥處方和2張新制的表格(這些内容接近千字,是個不小的數字),這部分内容的客觀存在,更加證實1965年範抄本是另有所本的,而不是本于《考釋》本。

(三)範抄本底本的存在

我們知道,王雪苔先生1976年1月9日至20日第二次到威縣時,曾拿着早已準備好的混合 本,與張大昌醫生一起進行了逐字逐句地校訂。混合本是用不同顔色的墨水和括号來區别追記本與轉抄本的文字,其間的異同一目了然。凡張大昌認為不對的字、 詞、句子和段落,王雪苔先生都用鉛筆劃上删除号,後來又用淡墨輕塗了一遍,今天看來,這個混合本雖然夠不上定本,但是它卻反映了張大昌醫生當時的取舍傾 向。

如果說王雪苔先生第一次來威縣時間倉卒,雙方都準備不足。那麼王雪苔先生第二次來威縣則不同,雙方都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準備、調整。我們可以想象此時張大昌先生極有可能在參考它本文獻(而

1965年範抄本的底本當是其中重要的一種)的基礎上,對本來已可熟練誦記的 《輔行訣》條文有了更深的記憶。所以能夠在這次面對面、逐字逐句的核對過程把更多的信息加以轉達。張大昌先生有着驚人的記憶力,這是熟知他的人所一緻推崇 的。雖然“過目不忘”往往被作為一個形容詞來使用,但與張大昌先生諸弟子的不斷切磋過程中我們相信張大昌先生的确具備這樣的超常能力。特别是對其日夜念念 不忘的《輔行訣》來說,更是可以做到這一點。或許張大昌醫生當時的取舍傾向所據底本信息他已牢牢記在心中,又為王雪苔先生所忠實記錄于“混合本”中,從而 在12年以後出版的《考釋》本中有所體現。

下面筆者試從一兩個細節來讨論、證明王雪苔先生所說的據醫理文獻修改的地方有可能是受了張大 昌先生面對面讨論的啟發。首先關于大瀉脾湯“枳實”、“芍藥”之變,筆者承認是經王雪苔先生之手,方中“枳實”才換成他認為更為合理的“芍藥”一味。但這 個變換不排除有張大昌先生的指點在内。我們最近有幸得見王子旭先生珍藏的1974年張大昌先生親筆錄本《輔行訣》,在這個本子中大瀉脾湯中的“枳實”已被 張大昌先生親筆改作“芍藥”了。而另一部成書早于王雪苔先生來威縣訪書(1975. 11)的劉德興抄本(1975.7)中大瀉脾湯中也是有“芍藥”而無“枳實”,這兩個抄本的表達方式進一步證明張大昌先生對大瀉脾湯的藥味組成已有所思 考。而張老的這種思考或許通過某種方式傳達給了王雪苔先生,方有今日《考釋》本的成果。僅就該方而言,我們發現1965年範抄本最規矩,前3味是小瀉脾 湯,黃芩味苦是辛甘化苦所成之化味,大黃、芍藥是小瀉肺湯不用君藥,實則瀉其子,《内經》的理論在這裡被很好地運用了。這種古拙的處方狀态也再次說明 1965年範抄本以及它所據的底本,不是在1988年之後按《考釋》本增訂的。

當然,範抄本與《考釋》本行文細微異同可折射學理背景不同之處非隻藥味變化之一端,它如藥物 排列順序(暗含君臣佐使之不同)、藥物分量(亦涉組方學理之奧旨)……皆可深人探讨,本文不遑細論。總之,上述看似微細的不同,其實在強烈地提示範抄本的 底本和《考釋》本有所不同,但同時又有着深刻的影響。

二、範抄本與《考釋》本雷同之處的分類解析

(一)範抄本與《考釋》本變動處的雷同

“評論”一文未能明确指出所謂的“《考釋》本中的21處文字變動,有16處反映在此本之中”的具體情況,筆者将“範抄本”與《考釋》本21處變動文字雷同情況詳細列表如下。

“範抄本”與《考釋》本21處變動文字雷同情況對照表

序号

詞句所在

轉抄本、追記本所錄原文

考釋本的文字變動

範抄本的文字特征

計數

1

論心髒病證條

必胸内痛

心胸内痛

心胸内痛

1

2

小瀉心湯條

飲食反笃

食之反笃

食之反笃

2

3

小瀉脾湯條

肢冷

腹冷

腹冷

3

4

大瀉脾湯條

枳實

芍藥

芍藥

4

5

小補脾湯條

茯苓一分

茯苓一兩

茯苓一兩

5

6

同上

人參一分

人參一兩

人參一兩

6

7

同上

幹姜一分

幹姜一兩

——

8

小補肺湯條

海蛤一分

海蛤一兩

海蛤一兩

7

9

同上

澤瀉一分

澤瀉一兩

澤瀉一兩

8

10

論腎髒病證條

髀胻足皆痛

胻足皆痛

胻足皆痛

9

11

小補腎湯條

地榆一分

地榆一兩

地榆一兩

10

12

同上

牡丹皮一分

牡丹皮一兩

牡丹皮一兩

11

13

勞損病方引言

衛氾

衛氾

衛氾(?)

14

養生補肝湯條

芒硝半升

芒硝半斤

芒硝半斤

12

15

調神補心湯條

調神補心湯

調中補心湯

調中補心湯

13

16

同上

豉半升

豉半斤

豉半升(斤)

17

五行互含五味變

化表引言

(注明有脫漏)

(未注明有脫漏)

(未注明有脫漏)

14

18

小陽旦湯條

生姜三兩

生姜二兩

生姜二兩

15

19

吹鼻方條

皂角刮去皮弦

皂角刮去皮絃

皂角刮去皮?( )

20

啟喉方條

啟喉以通脾氣

啟喉以通肺氣

啟喉以通肺氣

16

21

熨耳方條

莫令蔥太熟

莫令蔥太熱

莫令蔥太熟

首先應當承認,雖然範抄本與21處《考釋》本變動處有16處相同,占了76%的高比例,但仍有5處24%的不同。這些不同之處,提示範抄本當另有所本。

(二)範抄本中上述雷同之處的分類解析

王先生把上述21處的《考釋》本與甲、乙兩本的不同主要歸結為以下2個原因:①王氏依據醫理 文理自改;②由于筆誤和排版校對不細。現對此略作分類解析。在這裡我們承認依據醫理文理改動一說。請問,既然《考釋》本能改動,為什麼範不能改動。改動後 相同,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怎麼能說是按《考釋》本而來呢?

1.一分改一兩的解析

占全部21個《考釋》本文字變動1/3的“一分”改成了“一兩”,是上述變動雷同處較為主要 的一個組成部分。1965年範抄本中這7處(實為6處,因範抄本小補脾湯末漏抄“寒者加幹姜一兩”一條,若按上下文例推測,此處若不漏抄也當是“一兩”2 字)也是“一兩”,這起碼應作以下三種推斷:①1965年範所據之底本來就是一兩,是甲本誤抄,乙本誤記;②範志良先生抄寫時,覺得“一分”不合理,直接 改為“一兩”。③當然也不能排除王先生的推斷,這隻能算是第3種推測。不能作為否定範抄本的理由和證據。

2.若幹筆誤處的解析

至于筆誤或校排偶誤之處的說法。我們覺得尚有探讨的必要。“必”與“心”、“脾”與“肺”、 “斤”與“升”之訛,因形近而誤,古今文獻皆有例證,其說可通。但“飲食反笃”變成“食之反笃”用筆誤和校排偶誤來解釋略顯牽強。在這裡我們不妨再次引人 抄成于1975年7月20日的劉德興“三合一本”與《考釋》本進行對比。我們發現這個抄成于王雪苔先生親臨威縣訪書之前的劉德興本中“飲食反笃”亦作“食 之反笃”。雖然這僅僅是一個孤證,但似可說明此處變動或許是受了張先生的提示。推而廣之,我們認為張先生雖未向王先生說明尚有範抄本及其底本之事,卻有可 能暗中在向着1965年範抄本的方向引導王先生。張大昌先生萬萬想不到,這将成為日後王先生否定1965年範抄本的理由!

(三)範抄本與《考釋》本變動外的雷同

我們必須承認,在“評論”一文列表指出的《考釋》本21個變動處之外,二書仍有許多雷同之處。

1.範抄本不修改就與《考釋》本雷同之解析

從宏觀上來說,範抄本不修改便與《考釋》本就相同之處是較多的。如果考慮到今之《考釋》本是 由轉抄本(甲本)、追記本(乙本)拼合而成這個實事,宏觀角度的雷同,筆者目前尚無有效途徑給以非常明确的解釋(前文中我們将其原因歸之于張大昌先生的超 強記憶力是有可能,但由于範抄本底仍未找到,所以到目前為止,這個推測還缺乏進一步的文獻支持)。到目前為止,我們不得不承認王雪苔先生站在他所經曆的訪 書過程和他所接觸的文獻基礎上得出的“評論”一文中的結論在邏輯上是接近于無懈可擊的。

從微觀上來說,有一條例證說明在未修改之前1965年範抄本就與1988年的《考釋》本相吻 合,對此筆者隻能解釋為“英雄所見略同”,這個特殊的例證是姜宗瑞師兄找到的,類似的例子似乎僅此一見。大陽旦湯條1965年範抄本之“身勞力怯”4字, 與今之《考釋》本完全相同。卻與《考釋》本注中提示的甲本“身無力怯”、乙本“身勞無力”均不同。這種改法的實質是取乙本的前2字和甲本的後2字拼合而 成,并非特出穎異之筆,但這的确是比甲、乙二本都較為通順的一種表達方式。非常有意思的是1975年7月21日抄成的劉德興本此處亦是将“身無力怯”改作 “身勞力怯”了。

2.範抄本修改後才與《考釋》本雷同之解析

範抄本修改後與《考釋》本雷同之處亦較常見。毋庸諱言,這是該本完成之後,原抄錄者在1988年之後對照《考釋》本對其進行加工、完善和充實的結果。現舉數例如下:

①小、大補心(胞)條,“豉一方作山茱萸”之“茱芋”後改為“萸肉”,與《考釋》本同。

②大瀉肺湯:“胸中有痰飲”之“飲”後改為“涎”,與《考釋》本同。

③小補肺湯:“痰□者”,後改為“涎多者”,與《考釋》本同。

④“陶隐居曰中惡卒死者”之“曰”後改為“雲”,與《考釋》本同。

⑤“點鼻以通肺氣”之“鼻”、“肺“分别改作“眼”、“肝”之後與《考釋》本同。

⑥“不可欠呻動轉方”之“欠呻”本與乙本同,後改為“欠伸”,則與《考釋》本同。

⑦據範大夫說:“灌耳以通腎氣”是1965年範抄本的原文,後抹掉改為“灌耳方”3字,是1988年之後發現其主治文與《考釋》本中的小字注文相同而改動的。由此可知該方方名之上“(注文)”2字亦系1988年範先生另補。

⑧範抄本時款“一九六五年二月初六夜抄完”之後另紙補有2頁。也應是1988年之後事。需要說明的是,這些文字都是橫寫,前面的文字都是豎寫,從字迹的粗細,顔色的深淺很容易看出這也是以後增補的。

⑨範抄本中有20個按語,這些按語的内容與《考釋》本相涉,這些按語的位置安排較為随意自然,顯系後期增加。

修改之後才與《考釋》本相同之處,未改之前必定與之不同。這好比按孫子的模樣,改掉了祖父下 巴上的胡須,是範大夫不了解其1965年抄本的文獻價值,對已經出版的書有很強的尊崇心理,于1988年之後,輕易改動的。這僅僅說明了範抄本抄成後原收 抄藏者對其非常重視,不斷地進行後期加工,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考釋》本的特征。

三、結論

《輔行訣》一軸,從1918年張偓南先生購得,秘藏三世,到原卷的文革被毀,再到抄本流傳, 時至今日,雖然僅僅90年光景,但其傳本叠出、文字不一,卻是一個不争的事實。版本真赝之辨往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識力者與無識力者的區别還不在于判 斷的結果上,而在于判斷的過程中。正如宋代雪窦重顯禅師悟道揭中所雲:“一兔橫身當古路,蒼鷹才見便生擒。可憐獵犬無靈性,隻向枯樁境裡尋。”得之者可能 觸遇則解、不勞費神,冥頑不靈者盡管勞心費力也尋不得根由。筆者明顯屬于後者,望有識力者不吝賜教。

筆者認為對每一個新版本的出現都應抱有從嚴審視的嚴謹作風,但不應以己之所見遽然否定一個版 本的真實性,因當全面考證、慎下結論。因為真實的曆史可能遠遠比寫在紙上的文字文獻複雜得多、深刻得多,淺嘗辄止的工作作風可能導緻一個與事實相反的草率 結論。是以轉而強調在問題沒有全部搞清楚之前,可以僅做保存文獻的工作而不過早地下結論。當然一旦證明某個版本是刻意僞作,從為人、為學最基本的要求出 發,直陳其僞也是義不容辭,和無需偏袒的。

從上述觀念出發,筆者不但考察了範抄本的文獻文字特征,而且在經曆其事的相關人員幫助下更多 地了解了相關背景、事實,因而對此問題有所鋪叙。綜上所述,我們目前認為王先生否定範抄本的理由尚嫌不足。通過學習1965年範抄本和《考釋》本,我們會 發現,除多出金石藥之外,範抄本與乙本,也就是張大昌先生的追記本是很接近的。與甲本也無矛盾之處,隻是比甲本更全面、更通順。在沒有找到範所依據的張先 生親筆抄本之前,1965年範抄本和《考釋》本中的甲本、乙本,還當視為關于《輔行訣》同類文字内容的最原始、最權威的資料。

近期在範志良、王子旭大夫的努力下,又發現了1974年前後的張大昌先生的兩個不同的抄本, 這兩個抄本的特點是行文與通行本的差距略大。據筆者初步推測,這兩個抄本有可能是劉德興先生“三合一抄本”中所收錄的“别本異文”所屬抄本中的一個或兩 個。然而十分可惜的是,1965年範抄本的底本,同時也當是劉德興先生“三合一抄本”中最重要的那個主本至今仍未發現。張大昌先生交友廣泛,學生衆多,這 個本子如果能躲過“文革”之劫,應是散落在民間了。

引文來源: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