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墨能栽培山川之形,筆能傾覆山川之勢,未可以一邱一壑而限量之也

【内容摘要】現今的中國畫教學,學生被動學習現象依然普遍。為轉變這種情況,作者在中國畫教學中通過創設問題、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等方法和手段,培養教師及學生的問題意識,以便通過問題意識的提升來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文章結合教學實踐就中國畫教學中如何培養教師與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了探讨。

關鍵詞:中國畫 教學問題 意識培養 途徑

改變以往以教師為主導的“師帶徒”式的中國畫教學,并在教學中運用以問題為基礎的中國畫教學方法,是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極力推行的教學方法。在這種教學方法的運用中,筆者試圖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而提升教學效果,最終引領學生構建有效的學習方法及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終身學習觀念,以求得更為合理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過程中,問題成為主線,在教學中圍繞問題來進行,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以及提高教學效果的主要手段。在中國畫教學中将問題作為主線,其涉及的面有許多。所以筆者在推行以問題為基礎的中國畫教學方法時,把硏宄的重點更多地放在對問題的硏究上,而這裡所提及的問題,在教學實踐中貫穿始終,以不同的形式被運用。因此,以問題為基礎也就成為此種教學方法的研究重點。

一、在中國畫教學中培養問題意識的重要性

近年來,我國各級教學改革都在倡導學校教學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創新的能力。國内外針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研究及各種教學改革也層岀不窮,如創造性教學模式、探究式教學模式以及國内中小學開展的創新型教學等,都在極力探索和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筆者認為,在這些探索中,在教學中強化問題、引入問題、創設問題、引導學生解決問題的教學嘗試更為有效。現今在實際教學中,一些教師把控整個教學過程,學生被動學習現象依然普遍。特别是在中國畫教學,更為強調傳統的教學。筆者這裡所指的強調傳統,不是指中國畫教學的具體内容技法,而是指教學的方法模式。從事中國畫教學的教師依然秉承“師帶徒”式的教學方法,而學生也非常接受這種教學方式。甚至筆者在改變教學方式,在教學中更多地引入問題及強調自主學習方式時,很多學生并不積極,甚至漠然。

這種客觀存在的教學現象在高校中國畫教學中更顯突出,令筆者反思。筆者通過對不同年級及不同學校的實際調查與教學實踐,認為主要原因在于:學校課程的開展依然是知識技法傳授為主,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不足;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較差,沒有形成較好的學習習慣;學生自主學習熱情不高,完成課堂任務及作業後,沒有更多的發展思考。而這些原因的形成,很大程度在于教師及學生的問題意識淡薄。學生在學習中不願提出冋題、不會提問題、遇到問題不會解決,甚至是不願解決。教師在教學中提出的問題很少、沒有對存在的問題給予更多的關注。因此,隻有在教學中培養教師與學生的問題意識,營造問題氛圍,提高他們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轉變問題意識淡薄甚至缺失的情況。這也是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改變被動式學習的有效手段。所以筆者認為,在中國畫教學中培養問題意識尤為重要,問題意識的形成不僅是讓學生在學習中理解和解決某些問題,更重要的是通過問題意識的培養,使學生建立起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學生的終身學習觀念。#文化#

二、中國畫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培養途徑

在中國畫教學中,想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培養教師及學生的問題意識,可以通過許多途徑得以實現。以下筆者僅從思想層面及問題的具體運用上進行闡述。

(一)從教師與學生的思想層面培養問題意識

問題意識的培養,應包括教師問題意識的培養和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兩個層面。教師的問題意識的培養,就是在教學各級管理層面要大力倡導和推進問題意識,并作為教學改革的重點,引導教師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在各種教學比賽教學講座及培訓等多方面加以強化。在各級教研活動、學術交流平台也應把問題意識放在主要議題中,并在教學檢查教學總結中給予點評,營造構建問題意識的有利環境。而作為教學的主要參與者,教師應把建立問題意識作為教學開展的前提。

意識更多,指的是一種心理狀态,隻有建立了問題意識的這種心态,才能在教學實踐中加以實施,也就是說先有思考才會有行動。隻有教師先有共識,才能在教學實踐中大力推進。當然,想要改變以往的教學習慣,應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馬上轉變并不現實,但沒有改變将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改革。而教師問題意識的形成必将會帶動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中國畫傳統教學中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因此教師常把問題挂在嘴邊,學生自然也就會有問題跟從。教師要把這種有利的現象強化并形成種自然,這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大有益處。

(二)在問題的具體運用中培養問題意識

中國畫教學中問題意識的培養,除在思想層面積極開展,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中更多地運用問題,并引導學生參與問題的各個環節。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學會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及解決問題,使問題意識在教學與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并使之成為教學與學習的常态。

1.創設問題

首先,課程的重點是創設問題,這一環節主要是教師的任務。創設問題不僅是簡單地想出幾個問題,而是要從學生的專業基礎程度、課程所要達到的教學效果、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等方面進行設置。而教師如果沒有長期教學經驗的積累、對學生的關注以及對學生能力培養的思考等,就無法創設出有效的問題。此外,設計問題時還應創設問題情境、問題情緒等,設計的問題要有與學生以往的學習習慣不同的角度,甚至是矛盾的,把學生盡量引入到問題情境中,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人物課開始階段講述人物畫發展史時,教師可以提前設計《韓熙載夜宴圖》到底是什麼時期的作品?又比如在白描臨摹訓練中,可以設計作品比較分析環節,讓學生對課程前後不同時期完成的同一幅臨摹作品進行比較,分析不同并找出問題的所在與原因。這些問題及問題情境的設計,都有利于引領學生拓展已有認知,對有争議的問題給予關注,對存在的問題能夠發現并思考解決。

2.提出問題

提出問題是對設計問題的實施過程,這一過程是對學習内容的一個有效輔助手段。對于以往學生知識技能的直接接受,問題的增設将會引導學生更多地進行分析、思考、交流、探究等思維活動,對幫助學生形成問題意識等方面起到推動的作用。例如,教師在專業課開始階段提出為什麼要開這段課程?這段課程學什麼?怎樣學習這段課程?以上這幾個問題看似平常,但隻要在課上提出這樣的問題,并用一些時間讓學生認真思考,将使學生對學習内容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對學生的學習習慣乃至學習能力的提高都大有益處。學生在其他課程和今後的學習中會經常提出類似的問題,形成一種學習習慣,這也是問題意識形成的具體體現。比如在山水臨摹課程中,學生在臨摹某一作品時,更多關注于作品表面的技法,往往忽視對作品的風格及意韻的把握。那麼,這就要求教師要及時發現并提出問題,讓學生關注這些問題,并引領學生正确理解與學習山水臨摹作品。

3.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

筆者之所以把這兩個問題放在一起來闡述,這是因為發現問題是前提,解決問題是結果,兩者相互關聯。此外,筆者認為對于學生而言,發現問題至解決問題這一過程更為重要。因為,在過程中學生發現問題,會通過查閱資料、請教教師、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等一系列思考與行動來解決問題,這對于學生是一個學習量與信息量不斷擴大的過程,這也是學習能力提高的有效手段。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是問題意識形成的重要環節,是知識技能積累以及自主學習習慣養成的必要過程,強化這樣的過程與習慣,創設更多的問題環節讓學生參與,可以有效提高教學與學習效果。

比如創作課,在創作初始到創作完成,多加入一些學生作品評析,并更多地讓學生自我評析,讓學生之間相互評析講解,找出創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辦法。在這樣的評析活動中,學生會更為主動地加入到對問題的發現、提岀以及解決的情境中,能真正反映岀學生的知識技能掌握程度。同時,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發現更多有待解決的問題,這有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

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國畫教學中培養問題意識,是提高教學效果,特别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把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的有效手段。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通過創設問題、創設問題情境、引領學生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等一系列教學活動的設計與實施。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把灌輸式的教學及被動式的學習方式加以轉變,使學生真正具有終身學習的觀念及繼續學習的能力,提高适應社會發展與社會需求的能力。作者:姜英俊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