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通痹湯

說明書通痹湯
技術領域
本申請屬于中藥湯劑,尤其是用于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的中藥湯劑。
背景技術
風濕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傳統中醫稱之為“痹病”,是由于風、寒、濕、熱等外邪侵襲人體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緻,以筋骨、關節、肌肉發生酸痛、麻木、屈身不利或關節腫大等主要皮現的病症。目前中醫主要以祛風、除濕、散寒、補氣、補血治療為主。
發明内容
本申請為滿足風濕病患者的需求,提供一種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的湯劑,稱之為通痹湯。
本發明的一付湯劑主要由下述重量的中藥成分按照傳統中藥熬制方法制作而成的:
秦艽15g、羌活15g、獨活15g、祖師麻15g、防風15g、細辛6g、制川烏15g、制草烏15g、雷公藤10g、青風藤30g、桑寄生30g、制馬錢子3g、全蟲6-10g、地龍10-15g、甘草5-10g。
下面結合諸藥作用機理來說明本發明的積極效果。
秦艽:有祛風濕、清濕熱,止痹痛之功。用于風濕痹痛,筋脈拘攣,骨節酸痛。理化成分主要是秦艽堿甲素,具有較好的解熱、鎮痛,抗炎作用。
羌活:有祛風除濕,通痹止痛之功。用于風寒濕痹,腰膝疼痛,羌活揮發油具有抗炎、解熱、鎮痛作用。
獨活:有祛風除濕,通痹止痛之功。用于風寒濕痹,關節骨痛。理化成份有枞油烯,α-蒎稀、辛烷等23種揮發油,具有良好的鎮痛、抗炎作用。
神師麻:有祛風除濕,止痛散瘀之功。用于風濕痹痛,四肢麻木,有效理化成分是神師麻甲素,具有抗炎、鎮疼作用。
防風:有解表祛風,勝濕,止痙之功。用于風濕痹痛,防風揮發油中含有辛醛,β-沒藥烯等,具有抗炎,鎮痛,抗過敏作用。
細辛:有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溫肺化飲之功。用于風濕痹痛,痰飲喘咳。揮發油具有抗炎、解熱、鎮痛作用。
制川烏: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之功。用于風寒濕痹,關節腫痛,主要理化有效成份烏頭堿,具有鎮痛,抗炎,抑制免疫作用。
制草烏:有祛風除濕,溫經止痛之功。用于風寒溫痹,關節痛疼。理化成份及作用同川烏。
雷公藤:清熱解毒,祛風除濕,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有效成份是雷公藤堿、雷公藤定堿等,具有抗炎作用,有較強的抑制免疫作用。
青風藤:祛風濕,通經絡。用于風濕痹痛,關節腫脹。理化成份主要有青藤堿,具有抗炎,抗肌肉攣縮作用。
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用于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
制馬錢子:通絡止痛,散結消腫。用于風濕頑鎮痹,麻木癱瘓。
全蟲:熄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
地龍:清熱定驚,通絡,平喘,利尿。
上述諸藥合用,方解如下:
雷公藤、青風藤、祖師麻具有通經活絡、散結、消腫止痛功效,為君藥;秦艽、防風、細辛、制川烏、制草烏、制馬錢子具有祛風除濕、散結通絡功效,為臣藥;羌活、獨活、桑寄生、全蟲、地龍作為引藥直達病竈,能有效控制關節變形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用以降低雷公藤、馬錢子的毒性,為使藥。上述諸藥配伍,具有消腫止痛、通絡散結功效,對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有顯著的治療作用,
為表明本發明的治療效果,進行了臨床試驗,共收治類風濕關節炎病人38例,包括男18例,女20例,其中31-40歲的有22例,41-50歲的有10例,51-65歲的有6例,其中有18人為職業幹部,20人為農民,均有不同程度的指、腕、趾等小關節遊走性疼痛,均有關節僵硬、活動受限的症狀,約20%的病例出現皮下結節,其中一例為類風濕性心肌炎。将上述病例用本發明水煎劑治療,治療一個月結果見表1。
本發明水煎劑對大鼠蛋清性、甲醛所緻佐劑性關節炎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并降低大鼠腎上腺膽固醇含量,治療有效的患者尿中17-羟皮灰類固醇含量顯著升高。用本發明70%的乙醇浸劑給大鼠腹腔注射,經電刺激鼠尾法實驗證明,有顯著的鎮痛作用,其0.19、0.095、0.048g/Kg的鎮痛效力均分别超過了嗎啡12、6、3mg/Kg的鎮痛效力。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病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效果。
病例一,張春梅,女,39歲。2004年7月初診,患者于2003年2月由于外出淋雨後,不久發病。當時感覺手足酸脹,手足指趾關節屈伸不利,随即手足指趾關節疼痛,尤以早晨起床後明顯,稍活動後裝漸輕。在當地醫院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并給予抗風濕止痛治療,服藥月餘沒有明顯療效。随到市人民醫院進一步檢查,仍确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半年,療效不佳。來診時,患者面容淡漠,痛苦表情,自感手足疼痛難忍,手不能握拳,行走不便。舌質紅,苔膩稍黃,脈沉滑。中醫診斷為風寒痹症。應以散結通絡止痛,祛風溫經除濕為主。
一付湯劑組成為:秦艽15g,羌活15g,獨活15g,神師麻15g,防風15g,細辛6g,制川烏15g,制草烏15g,雷公藤10g,青風藤30g,桑寄生30g,制馬錢子3g,全蟲10g,地龍10g,甘草10g,另加生薏仁30g。水煎服。
共服3個月,每日一劑,症狀消失。随訪2年未再複發
病例二,辛愛雲,女,48歲。2006年8月初診,患者于2006年7月,在自家院内水泥地上休息,不慎睡着,醒後便感全身酸楚,即而手腳酸疼,指趾關節甚疼,在市人民醫院确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并以服藥治療,服藥月餘不佳,症狀加劇。來診時患者痛苦表情,手指關節腫脹,足趾關節不能着地,行走困難。舌質紅,光滑苔,脈弦細滑中醫診斷:風寒痹症(肝腎陰虛型),給予本發明湯劑加減治療。
一付湯劑組成為:秦艽15g,羌活15g,獨活15g,神師麻15g,防風15g,細辛6g,制川烏15g,制草烏15g,雷公藤10g,青風藤30g,桑寄生30g,制馬錢子3g,全蟲10g,地龍15g,甘草10g,另加玉竹30g,枸杞15g,白芍30g。水煎服。
共服3個半月,每日一劑,症狀皆消,複查正常,随訪至今無複發。
表1本發明中藥治療組(共38例) 治療時間天 顯效 好轉 無效 有效率 病例數 顯效率 病例數 好轉率 病例數 無效率 10 10 26.3 20 52.6 8 21.1 78.9 20 15 39.5 18 47.4 5 13.1 86.9 30 25 65.8 12 31.6 1 2.6 97.4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