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木匠讀《周易》(15)
三、寶書淪落
春秋後期,周室衰敗,禮樂崩壞,原來掌管《易經》的周室史官也紛紛離開王室。他們離開時同時帶走了自己當飯碗一樣捧着的書,并将它們作為珍貴的禮物獻給諸侯國國王,以為進身之路。《易經》及有關周禮的典籍才逐漸在諸侯中傳開,并最終流入民間。寶書開始了其淪落天崖的曆程。淪落之初,人們是這樣理解《易經》功用的:
“《易經》中包含有偉人所遵循的四條原則:用以講說道理的時候,遵循《易經》卦、爻辭的内容﹔用以指導自己行為的時候,遵循《易經》卦、爻變的道理﹔用以制造器物的時候,遵循《易經》卦、爻象所表示的形狀﹔用以蔔筮預測的時候,遵循其所得到的結果。”
或者說,當時的人們認為,作為天子儲君教材的《易經》有四項主要功能,即作為人的言論、行為、制造器物和占筮的依據。我們現在從《左傳》、《國語》中選取四個小故事,來說明其在王宮淪落之初,古人是如何應用《周易》的。
1、《莊公二十二年》記載:有一個周王室負責占筮的太史官,帶着《周易》這本書跑到舜的受封國向當時的國君陳厲公獻寶。陳厲公就讓他給自己年幼的兒子敬仲算一算命,看看這小子今後的命運如何,有沒有出息。
進獻者奉命占筮,得到了《觀》卦“ ”變成《否》卦“ ”的結果。這個卦變是《觀》卦六四爻變。《觀》卦六四的爻辭是﹕“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于是,周太史說:這個人将來恐怕要代替陳侯而擁有一個國家。但不是在這個國家,而是在别的國家。不是在他的身上發生,而是應在他的子孫身上。時間是在陳國衰亡之後。
結果果真如此,等到陳國第一次被楚國攻克,陳恒子則開始在齊國擁有了強大的勢力。後來,楚國再次滅亡陳國,陳成子則取得了齊國的政權。
2、《襄公九年》記載:魯國國君魯宣公死後,他的妻子耐不住寡居的寂寞,與魯國大夫叔孫僑如通奸,并且幹預國政。因兒子成公對其不信任,她則與叔孫僑如于成公十六年密謀推翻魯成公。結果陰謀失敗,叔孫僑如被驅逐出國,穆姜則被囚禁于東宮。
剛被送入東宮時,她用《周易》占了一卦,問自己的前途如何。占得《艮》“ ”變為《随》“ ”卦。穆姜是太後,權力曾經很大,史官不願得罪她,故讨好地對她說:“《随》是出走的意思,您一定會很快出去。”穆姜自己學習過《周易》,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她說:“我出去是沒有希望了,因為《周易》《随》卦卦辭說:‘元、亨、利、貞,無咎。’‘元’是人得以生長的根本;‘亨’是美好的品性相聚積的結果;‘利’是道義添加後的産物;‘貞’是事物應保持的主體。要有仁愛之心,才可以生存。要有美好的品德,才符合于天地的規律。要有利于物宜才合于道義。端正的行為要鞏固,才能辦好事。如果這樣去做了,就不會受到侮辱。所以,雖然處于《随》卦的境地,也不會有大的問題。現在,我作為一個不應幹預政治的婦道人家而參與動亂,本來地位低下而又沒有仁愛之心,不能算‘元’。使國家不安定,不能算‘亨’。自己的行為反而害了自身,不能算‘利’。丢棄寡婦的位置而生情愛,不能算‘貞’。有四德的人,處‘随’之時不會有問題。而我什麼都沒有,難道合于‘随’卦的卦辭嗎?我自取邪惡之心,能沒有災禍嗎?一定死在這裡,出不去了。”
前一例的主筮者主要依據“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的爻辭來判斷占筮結果,然後以卦象說明爻辭的來曆和确定時間、地點。第二例則是分别以卦名的含義和卦辭的含義來判斷結局,不管卦變和卦象。這兩個故事的主角都是将《周易》這本書當成了占筮的工具。而以此同時,更多的人卻不這些用《周易》。譬如荀子、知莊子、孔子等。
荀子就說:“善《易》者不占”:真正領會和掌握了《易》理的人不用占筮就知道結局。反過來說,占筮的人是因為《易》沒有學好。楚國名将鬥廉也說:“占蔔是為了解決自己感到疑惑的問題,如果我們沒有疑問,又有什麼需要占蔔的呢?”在他們看來,《易》理學通了,就胸有成竹,遇事有主張,依照《周易》的道理去做就行了,結局一定是好的,根本就不用占筮。而《易》沒有學好,就會遇事無主見,就疑惑,就要求助于占筮來幫助自己拿主意。好了,我們現在來看“善《易》者”又是如何運用《周易》的:
3、《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宣公十二年,楚莊王進攻鄭國,鄭國國君鄭襄公向晉國求救。晉國就派桓子荀林父率領中軍,彘子先毂作為輔佐,去解救鄭國。部隊剛行軍至黃何邊,就聽說鄭國已經被楚國攻破而投降,荀林父也就準備收兵回國。但作為軍隊副統帥的彘子剛愎自用,違反中軍統帥恒子的部署擅自出兵,渡過黃河向楚軍開戰,逼迫統帥桓子為救晉軍不得不戰,最後慘敗而歸。
當時擔任晉國下軍大夫的知莊子,在得知彘子不服從命令而擅自渡黃河的消息後,引用《周易》《師》卦初六爻爻辭,對其行為和由此可能帶來的戰争結局作了分析和判斷。《師》卦初六爻爻辭為:“師出于律,否藏兇。”意思是說:軍隊出征,以嚴明的紀律為勝利的保障,否則就會産生不良的後果。彘子違反命令的行為,正是違背了這段爻辭,所以,知莊子做出判斷說:“這些軍隊很危險。”“如果與敵人相遇,一定失敗,彘子會戰死,即使幸免而回,也一定會受到嚴重處分”。戰争的結局被他言中。
4、《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記載:鄭簡公時,諸侯國中隻有晉國和楚國最強大,他們交替着主持諸侯的結盟,也就是當霸主。襄公二十八年,應由楚國主盟,于是鄭國派大夫遊吉出使楚國。
遊吉高高興興地到達楚國的邊界漢水時,楚國人卻拒絕他入境,讓他回去,理由是上一次晉國主盟時,是鄭國國君親自前往,而這次楚國主盟,卻隻派大夫前來,規格太低了,不合規矩。遊吉的面子受到了傷害,回去後心中不平,就運用《周易》《複》卦上六爻“迷複,兇”的爻辭為依據,臭罵了楚王一頓。
他說:治國的根本是修其政德,而楚國恃強淩弱以滿足自己的權勢欲,是抛棄了修德的根本,其結局就将如一個想回家又迷失了方向的人一樣,将是兇險的。他因此判斷“楚王将死矣。”結果是當鄭簡公與魯襄公、陳哀公、許悼公去參加會盟,剛到達楚國國境線漢水時,楚康王就死了。
這兩則故事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沒有占筮而直接引用《周易》爻辭,将爻辭之義與事件中人物的行為進行對照,然後對其結局做出判斷。《周易》卦爻辭在此成了真理的标準,順之則存,逆之則亡。
孔子也曾引用《周易》《恒》卦九三爻“不恒其德,或承之羞”的爻辭說:“南方人有句話:人如果沒有恒心,不能夠去做巫師和醫生(古代的巫與醫是兩件不同的事,但卻是同一個人來承擔的)。這句話說得好啊!《周易》上說:不能長期堅持自己的德操,經常違背道義去行事,就會承受羞辱。孔子說:一個人的結局如何,不用占蔔就可從其行為上知道了。”
孔子這裡直接引用《周易》的爻辭說明應該如何做人的道理,這與知莊子和遊吉對《周易》的運用是一緻的,都是将《周易》的卦爻辭看成是做人的标準。而且,孔子“不占而已矣”的觀點和荀子“善易者不占”的說法也完全吻合。他們都是将《周易》一書的創作目的理解為是作者為後代子孫制定的行為準則。在他們看來,一個真正懂得《周易》又遵從《周易》原理行事的人,應該是品德高尚,方法得當的人。他一定料事周全,言談有理,行為有節,制物精密。而《周易》沒學好者,遇事就迷惑不定,就要靠占筮來幫忙拿主意,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以上就是《易經》淪落之初的典型應用實例。從中我們發現兩個特點:
一是分為迷信的占蔔和行為标準兩派。後者略占上風。智者大都持後者的态度;
二是大多是引用《周易》文本,而有關《連山易》和《歸藏易》的應用幾乎絕迹。
人們将這個時期學者們對《周易》的各種解釋統稱為《易傳》。“傳”就是傳授的意思。“《易傳》”就是“傳《易》”,是自以為懂《易》的人對《易》的解釋。或者說:這個時期的所有人對《周易》的解釋都是可以被稱為《易傳》的,譬如苕木匠如果生活在那個時代的話,本書也是可以被稱為《易傳》的。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