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年,宋高宗禦筆親書“精忠嶽飛”四個字,賜給嶽飛。可是九年後,宋高宗就下旨賜死嶽飛。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嶽飛被殺并不是臨時起意,而是計劃已久。早在嶽飛被殺前五年,他就已經徹底激怒了宋高宗。隻不過當時因形勢所迫,宋高宗沒有下手而已。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話說1137年,嶽飛奉命入朝,觐見宋高宗趙構。就在這個時候,宋高宗打算削去了劉光世的兵權,打算将五萬多淮西軍交給嶽飛統率。與此同時,嶽飛接到了都督府的劄子,讓他做好接收淮西軍的準備。宋高宗也給淮西軍的主要将領們下旨,要他們今後聽從嶽飛的命令,“聽飛号令,如朕親行”。
對于這項委任,嶽飛非常高興,因為他的軍隊能夠得到增強,今後就可以放開手腳,大舉實施北伐了。可是沒過多久,事情就發生了變化。宋高宗、張浚擔心嶽飛實力得到增強後,專權跋扈,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所以又取消了淮西軍的任命。雖然嶽飛極力向張浚争取,但最終還是無法實現。
對此嶽飛非常不高興,他心灰意冷地離開了建康,溯江西上。嶽飛對此非常不滿,但他不敢直接對皇帝發洩自己的情緒,于是以“将相議事不合,乞罷兵守餘服”為名,向皇帝上奏辭職。宋高宗的批示還沒下來,嶽飛就回到了江州廬山東林寺附近的居第。宋高宗接到嶽飛的奏折後,立即下旨要他複出治事。
宋高宗雖然表面上不動聲色,但實際上卻非常不滿,在他看來,嶽飛的舉動就是大不敬。宋高宗聽取張浚的建議,派張宗元前往鄂州,擔任嶽家軍的宣撫判官。雖然嶽飛将嶽家軍的軍務委托給了張憲,但此時張憲也因病離職,朝廷又派張宗元前來,結果引發嶽家軍内部的混亂,導緻軍心慌慌。
此時嶽飛也已經接到宋高宗的旨意,但他仍然沒有返回軍營的意思,再度向宋高宗提出要在廬山為母親守孝。宋高宗接到奏折後,再度向嶽飛下旨,表示軍情緊急,希望嶽飛不要推辭,速速返回軍營,不要再有所陳請。嶽飛接旨後,仍然沒有複出的意思。宋高宗沒有辦法,隻好下發了第三道旨意。
南宋朝廷料到嶽飛可能還會不遵旨意,讓三省、樞密院向嶽飛手下的參議官李若虛、統制王貴下了一道命令,讓他們去廬山敦請嶽飛,假如違抗命令,以軍法從事。李若虛見到嶽飛後,嶽飛依然沒有複出的意思。李若虛說道:“是欲反耶,此非美事。若堅執不從朝廷,豈不疑宣撫。且宣撫乃河北一農夫耳,受天子之委任,付以兵柄,宣撫謂可與朝廷相抗乎!”
在這種情況下,嶽飛才返回軍中,同時以待罪之身向朝廷上書。雖然宋高宗沒有怪罪嶽飛,但這是因為當時的戰況緊急。不過,宋高宗在給嶽飛的一道禦劄中,警告嶽飛,“犯吾法者,惟有劍耳”。在宋高宗看來,嶽飛非常跋扈,居然敢三次違背自己的旨意,這樣的将來怎麼能留下來呢?
參考資料:1.《宋史》;2.《三朝北盟會編》;3.《建炎以來系年要錄》
------------------------------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