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鬼谷子》原文及譯文




鬼谷子捭阖第一
【原文】 粵若稽古,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衆生①之先。觀陰陽之開阖②以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籌策③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④變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門戶⑤。故聖人之在天下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變化無窮,各有所歸。或陰或陽,或柔或剛,或開或閉,或弛或張⑥。 【注釋】 ①衆生:使有生命者生存,也就是人民大衆。 ②阖:閉的意思。 ③籌策:原為古代計算用具。這裡指謀劃。 ④見:發現。 ⑤門戶:即上文所說"存亡之門戶"。 ⑥陰、陽、柔、剛、開、閉、弛、張:分别指事物所處的不同狀态及表現,因此,應采用相應行動。 【譯文】 考察過去的曆史,生存在天地之間的聖人是芸芸衆生的先導。通過觀察陰和陽兩類事物的開合變化來對事物作出判斷,并且進一步了解事物存在和死亡的途徑,籌劃萬事萬物從開始到結束的發展過程,揭示人們思想變化的規律,預測事物變化的征兆,從而把握事物變化的關鍵。所以聖人在世上的作用,從古至今,他們的行為準則是一緻的。雖然事物的變化沒有止境,然而他們最終都各有自己的歸宿。或者是陰氣,或者是陽氣;或者是柔弱,或者是剛強;或者是開啟,或者是閉合;或者是松弛,或者是緊張。
【原文】 是故聖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所先後,度權量能①,校其伎巧短長。夫賢、不肖、智、愚、勇、怯、仁義,有差②。乃可捭,乃可阖;乃可進,乃可退;乃可賤,乃可貴,無為以牧之。審定有無與其實虛③,随其嗜欲以見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求其實,貴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開而示之,或阖而閉之④。開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閉之者,異其誠也。可與不可,審明其計謀,以原其同異。離合有守,先從其志⑤。 【注釋】 ①度權量能:推測權變、能力之大小優劣。 ②差:差别。 ③實虛:實情與表面現象。 ④阖而閉之:閉合并表示不同意見,以觀察其誠意。 ⑤先從其志:先順從對方的意思。 【譯文】 因此,聖人要一以貫之把握住事物變化的關鍵,審視體察事物變化的先後順序,推測對方的能力,預估對方的技巧。至于人們之間的賢良、不肖、智慧、愚蠢、勇敢、膽怯、仁義,都存在一定的差别。所以就可以開啟使用,就可以閉藏不用;就可以舉薦,就可以摒棄;就可以輕視,就可以敬重,還要依靠無為來控制和掌握這些。考察确定對方的有無虛實,通過了解對方的興趣愛好和欲望來加以判斷對方的志向,适當排斥對方所說的話,等對方敞開之後再加以反駁,以便更好地探查實際情況。可貴之處在于得到對方的真實意圖,然後沉默繼而挑動對方發言,從而抓住對方的要害。或者敞開心扉予以展示,或者封閉心扉予以沉默。開啟心扉,是因為與對方的情意相同;閉藏心扉而使之封鎖,是因為誠意不一緻。判斷可行與不可行就是要清楚知道對方的計謀,以便探索其中相同與不同的地方。計謀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都要确立自己的意向并加以信守,如果可行,要先順從對方的意志。
【原文】 即欲捭之貴周,即欲阖之貴密①。周密之貴,微而與道相追②。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結其誠也。皆見其權衡輕重,乃為之度數,聖人因而為之慮③。其不中權衡度數,聖人因而自為之慮。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納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④。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變動陰陽,四時開閉以化萬物縱橫。反出、反複、反忤必由此矣。 【注釋】 ①密:隐密。 ②與道相追:與道相近的道理。 ③聖人因而為之慮:聖人因此而進行權衡謀劃。 ④此句意謂:合适的閉藏之後獲取,不合适的閉藏之後放棄。 【譯文】 如果要運用開啟之術,貴在周詳的完備,假如要運用閉合之術,貴在隐藏和保密。由此可見,周詳和保密的重要,幾乎與"道"相通。所以要讓對方開啟,是為了判斷對方的實情,要讓對方閉藏,是為了堅定對方的誠意。這樣做的目的,都是為了能使對方顯露實情,以權衡比較謀略的得失程度,聖人也是按照這樣的方法進行考慮。假如不能測出對方的程度和數量,聖人為此會自我憂慮。因此,所謂開啟,就是或者開啟而展示使用,或者開啟而收納閉藏;所謂閉藏,或者是閉藏之後而獲取,或者閉藏之後而放棄。開啟和閉合,是天地之間運行的規律。開啟和閉合,也是陰氣和陽氣的變化運動,四時節令的開始和終止變化也如同開啟和閉合一樣,是為了促進事物的發展變化。不論縱橫與反複都必須經過開啟和閉藏來實現。
【原文】 捭阖者,道之大化、說之變也,必豫審①其變化。口者,心之門戶也,心者,神②之主也。志意、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門戶出入③,故關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 捭之者,開也、言也、陽也;阖之者,閉也、默也、陰也。陰陽其和,終始其義④。故言長生、安樂、富貴、尊榮、顯名、愛好、财利、得意、喜欲為陽,曰"始"。故言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棄損、亡利、失意、有害、刑戮、誅罰為陰,曰"終⑤"。諸言法陽之類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諸言法陰之類者,皆曰"終",言惡以終其謀。 【注釋】 ①豫審:預先考察。 ②神:指精神。 ③志意、喜欲、思慮、智謀,此皆由門戶出入:志意、喜欲、思慮、智謀都要由口這個門戶表達出來。 ④終始其義:是指開閉有節,陰陽處理适當。 ⑤終:死亡、憂患、貧賤。 【譯文】 開啟和閉藏是世界運行規律的變化,也是遊說變化的依據,必須事先詳細觀察它們的變化。口是心靈的門戶,心是靈魂的主宰。意志、情欲、思慮和謀略,都要通過這個門戶來表露,所以要通過開啟與閉合之術來把握和控制。 開啟之術,就是公開的,可言及的,屬于陽的方面;閉合之術,就是關閉的,沉默的,屬于陰的方面。陰氣和陽氣中和,開閉就會有節度,而陰陽處理也會适當。所以說長生、安樂、富貴、榮譽、名聲、愛好、财富、得意、喜欲等,都是屬于陽的方面,叫做"始"。所以說死亡、憂患、貧賤、苦辱、毀損、失利、失意、災害、刑戮、誅罰等,都是屬于陰的方面,叫做"終"。凡是那些說遵循陽氣的人,都稱作"始",以談論"善"開始行事;凡是那些遵循陰道進行遊說的,都稱作"終",以談論"惡"為結果。
【原文】 捭阖之道,以陰陽試之,故與陽言者依崇高①,與陰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②。由此言之,無所不出,無所不入,無所不言可。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③。為小無内,為大無外。益損、去就、倍反④,皆以陰陽禦其事。陽動而行,陰止而藏;陽動而出,陰隐而入。陽還終陰,陰極反陽。以陽動者,德相生也;以陰靜者,形相成也。以陽求陰,苞以德也;以陰結陽,施以力也。陰陽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陰陽之道,而說人之法也,為萬事之先,是謂"圓方之門戶"。 【注釋】 ①與陽言者依崇高:和情之陽者交涉時,就談論崇高并對此加以試行。 ②以下求小,以高求大:辯論時掌握與情陽者言崇高,與情陰者言卑下,就是下與小相應、高與大相應的原則。 ③可以說人,可以說家,可以說國,可以說天下:可以遊說任何事、任何人,萬事萬物均把握于胸中。 ④倍反:倍是背叛,反是複歸。 【譯文】 運用開啟和閉藏的法則,都需要從陰陽兩個方面來檢驗。因此,給從陽的方面談論問題的人以崇高的待遇,給從陰的方面談論問題的人以卑下的待遇。以低下來求取卑小的,以崇高來取索龐大的。按照這樣的方法進行言談,沒有什麼事情不能了解,沒有什麼事情不能探索,沒有什麼事情不可能實現。可以用這種道理去遊說一人、遊說一家、遊說一國、遊說天下。要想做小事,沒有"内"的限制,做大事的時候沒有"外"的邊界。所有損益、去就、背叛與複歸,都可以依據陰陽來駕馭。陽的方向活動、前進,陰的方面就停止、閉藏;面對陽氣,就活動出去,面對陰氣,就隐藏進入。陽氣運行最終複歸于陰,陰氣運行最後返歸于陽。以陽氣而活動的人,道德就會增長,以陰氣而安靜的人,形勢就會生成。以陽氣求于陰氣,就要用道德來包容;以陰氣求于陽氣,就要用力量來施行。陰陽互相追随,是由于遵循開啟和閉藏的規律變化。這就是天地之間陰陽運行的總規律,也就是遊說的基本方法,是萬事萬物的先導,這就叫作"天地之門戶"。
【評析】 捭阖,具體地講是一種談判術,是指通過挑動别人打開心扉,說出實情或是使對方沉默,顯露真情;反過來也是一樣,遊說者自己或捭或阖以達到目的。通過試探來看對方的表現。鬼谷子深知語言在人類社會的重大作用,就像古人的警世名言說的那樣"一言興邦,一言喪邦"。所以,鬼谷子提出,作為遊說者一定要有時可以開口說話,有時則應當閉口沉默,有時不妨松弛、寬厚,有時不妨緊張、嚴厲。要根據各人的特點,采取相應的對策。以開閉之術控制自己的嘴巴,使得心聲的出入有規律,那麼就是掌握了說話的技巧,掌握了人間的大謀略!通過遊說中的應對、較量最後達到"乃可以縱,乃可以橫",而無敵于天下!這些靠遊說、靠言辭平天下的人被稱為"縱橫家"。 不過縱橫家主張不輕易用兵、不公開用兵,或在動武之前就以縱橫捭阖之術達成軍事目的,這一點倒近似兵家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和"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的原則。所以鬼谷子主張管兵的人必須是大智大勇,"材質不惠,不能用兵"。主張謀之于陰,成之于陽,也就是說在暗中、不知不覺已經以實力戰勝了對手。似是指一種軍事威懾力量的運用,如蘇秦的六國白馬之盟,就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鬼谷子反應第二
【原文】 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①俱生。反以觀往,複以驗來;反以知古,複以知今;反以知彼,複以知己。動靜②虛實之理,不合于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複者,聖人之意③也,不可不察。 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言有象,事有比④;其有象比,以觀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辭也。以無形求有聲,其釣語合事,得人實也,其猶張罝網而取獸也,多張其會⑤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釣人之網也。常持其網驅之,其不言無比,乃為之變。以象動之,以報其心,見其情,随而牧之。己反往,彼複來,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襲⑥之,反之複之,萬事不失其辭。聖人所誘愚智,事皆不疑。 【注釋】 ①無形:沒有形迹。 ②動靜:是指動和不動。 ③聖人之意:這是聖人的主張。 ④比:比較,和原則比較确定正否。 ⑤會:聚集。 ⑥襲:重複、重疊之意。 【譯文】 古代以大道教化天下的聖人,是與無形的道共生的。折返以後觀察既往,回來以後驗證未來;折返以後知道古代,回來以後知道現在;折返以後知道别人,回來以後知道自己。動靜虛實的道理,假如跟未來和現在都不相符合,那麼,就要回到曆史去探求。事情有折返以後又能回來的,這是聖人的主張,不能夠不認真考察。 對方發言,是處于動的狀态;自己沉默,是處于靜的狀态。所以,要根據對方所說的話來了解他想表達的意思。假如對方所說的話有不合理的地方,就可以反過來探求,對方必然會有應對之辭。語言有可模拟的形态,事理有可類比的規範;既然有"象"和"比",那麼就可以用來觀察下一步言行。形象就是事物的外在形貌,比較就是類比對方的辭意。以無形無聲的玄微之理求得對方有聲的語言,以誘導的話引出與事理相符合的發言,就能得到實情,就像張開網捕捉野獸一樣,要多打開幾張網,等待對方進入。方法符合情理,對方自然就會表現出來,這就是釣人的網。常拿着網追逼對方,對方言辭仍無表露而失去比較,就要改變方法。用"象"來促動對方,以便使對方将心裡的東西說出來,暴露實情,從而控制對方。對方就會有所改變。用法象來使敵人受感動,進而核對敵人的思想觀察實情,随後進行調查加以闡明。這樣反複試探,所說的話可以類比模仿,因而奠定了基礎。再三詳細重複審視,任何事情都離不開所說的那些情況。聖人以此誘導愚者和智者,都能得到實情而無疑惑。
【原文】 故善反聽者,乃變鬼神以得其情。其變當①也,而牧之審也。牧之不審,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審。變象比,必有反辭,以還聽之。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斂,欲高反下,欲取反與。欲開情②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辭,同聲相呼,實理同歸。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聽真僞,知同異,得其情詐③也。動作言默,與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見其式,皆以先定為之法則。以反求複,觀其所托,故用此者。己欲平靜④,以聽其辭,察其事,論萬物,别雄雌。雖非其事,見微知類。若探人⑤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應不失,如螣蛇⑥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注釋】 ①當:适合,得當。 ②開情:開啟實情。 ③情詐:實情和欺詐。 ④己欲平靜:本句意為聽言之道,自己先要平心靜氣。 ⑤探人:探測人的實情。 ⑥螣蛇:亦作"蛇"。傳說中一種能飛的蛇。 【譯文】 古代善于反複詳審的人,可以透過隐秘玄奇而獲得實情,對手的變化是得當的,因而掌握對手的情況要周密詳細,不詳細調查了解,得到的情況就不明确,得到的情況不明确,奠定的基礎就不會周密。假如改變"象"和"比",那麼就一定會有相反的言論,這時還要回來詳細探聽。欲讓對方發言,自己反而保持緘默,欲讓對方張開,自己反而收斂,想要升高反而下降,想要獲取反而給予。想要開啟實情,就要模仿比較,以便掌握對方的講話。這時相同的聲音就會彼此呼應,就能得到真實情況。或者因為這種道理,或者因為那種道理;或者用來侍奉上司,或者用來管理下屬。這就是聽取真假,知道同異,以便刺探敵人的真情或者欺騙。舉止行為、言語或緘默,與此相關,喜怒情緒都可以從這裡見到端倪,都是事先定于情再作出法則。以反求複,觀察對方心理的寄托,所以就使用這種辦法。自己想要平靜,以便聽取對方的言辭,目的是觀察事情、讨論萬物、辨别雄雌。雖然所談的事不是當務之急,從表現出來的細微之處就可以了解總的變化。聽取對方言辭以揣測對方實情,就像刺探敵情而深居敵境一般,要首先估計敵人的能力,其次再刺探敵人的意向,像合符契一般來響應,像螣蛇所指一般的神奇,更像後羿拉弓射箭一般的準确。
【原文】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①;其見形也,若光之與影也。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針,如舌之取燔骨②。其與人也微,其見情也疾。如陰與陽,如圓與方③。未見形圓以道之,既見形方以事之。進退左右④,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⑤,是謂"忘情失道"。己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 【注釋】 ①比目之魚:隻有一隻眼睛的魚,經常是兩尾同時并遊。這裡比喻人與人相知,就像比目魚須兩兩相随一樣不可分。 ②燔骨:燒過的骨頭。 ③這一句是強調對立面相成相形,不可分割的關系。 ④進退左右:指用人升遷、黜退、左貶、右升。 ⑤事用不巧:處理事情不靈活。 【譯文】 了解别人必須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然後再去了解别人。人與人相知,就像比目魚兩兩相随相親相愛。當看到對手的形象時,就像光與影的關系一般。審察對方言論了解實情,不可有所疏忽,就像用磁石吸細針,就像用舌頭汲取燒過的骨汁一樣。把自己暴露給對方的微乎其微,而發現對方的行動卻十分迅速。如陰、陽、圓、方相成相形,不可分割。形貌未顯時以圓的方法引導他,形貌已顯就以方的法則對待他。不論前進還是貶退,是左遷還是右調,一切都要用上面的方法管理。如果自己不先定下标準,那麼管理任用人員就不恰當。假如對事情運用的技巧不夠了解,這就叫作"忘懷感情,喪失正道"。自己先詳細掌握處世用人法則,再去管理人才,施用謀略而不露痕迹,不見門戶,這就叫作"天神"。
【評析】 本篇主要講了刺探情況的謀略,鬼谷子提出:想要聽到對方的話,反而應沉默;想要敞開,反而應收斂;想要升高,反而應下降;想要獲取,反而應給予;想要知道對方的心裡話,就要用模仿、比較的方法,以便把握對方講話的實質。正如同老子所說:"将欲歙之,必固張之;将欲弱之,必固強之;将欲廢之,必固興之;将欲取之,必固與之。"這就是利用事物相反相成的規律,從反面達到正面的方法。

鬼谷子内揵第三
【原文】 君臣上下之事①,有遠而親,近而疏,就②之不用,去③之反求。日進前而不禦④,遙聞聲而相思。事皆有内揵⑤,素結本始⑥。或結以道德,或結以黨友,或結以财貨,或結以采色。用其意⑦,欲入則入,欲出則出,欲親則親,欲疏則疏,欲就則就,欲去則去,欲求則求,欲思則思。若蚨母⑧之從其子也,出無間,入無朕,獨往獨來,莫之能止。 【注釋】 ①君臣上下之事:君與臣上下之間的關系。 ②就:接近、靠近。 ③去:離開。本句意為順合心意,離去反而求取。 ④禦:使用。 ⑤内揵:内:指内心、内情。也就是叙述自己的觀點。 ⑥素結本始:在君臣和對方與自己之間,一開始就相聯系、交結。 ⑦用其意:指君主采用大臣的意見。 ⑧蚨母:土蜘蛛,這種蜘蛛的母愛極強,因此每當出入巢穴時,都要一一把穴口加蓋以防外敵入侵。 【譯文】 君與臣上下之間的關系,有的距離遠卻關系親密,有的距離近卻關系很疏遠,接近反而不被重視,離去反而容易被求取。雖然每天都晉見君主卻不受歡迎,雖然距離遙遠與君主隻能互相聽到聲音的卻相思。上下相交之事,一定是内情相得,然後鞏固,上下之間開始就相連結。有的要用道德的方式來結合,有的要用朋黨的方式來結合,有的要用财貨的方式來結合,有的要用藝術和娛樂的方式來結合。君王采納臣下意見,那麼想要進來就進來,想要出去就出去,想要疏遠就疏遠,想要投靠就投靠,想要離開就離開,想要求取就求取,想要思念就思念。就像土蜘蛛撫養後代,出入沒有什麼間隙,獨來獨往,沒有什麼能阻止它。
【原文】 内者進說辭,揵者揵所謀也①。故遠而親者,有陰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②;去而反求者,事中來也;日進前而不禦者,施不合也③;遙聞聲而相思者,合于謀待決事也。故曰:"不見其類④而為之者見逆,不得其情⑤而說之者見非。得其情,乃制其術⑥。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開。" 【注釋】 ①揵者揵所謀也:這裡指鬼谷子内揵術"揵"的方法之一。 ②策不得也:計謀得不到贊同。 ③施不合也:措施不合适。 ④類:類似,共同點。 ⑤情:指對方情況。 ⑥得其情,乃制其術:與對方情況相合,就掌握了内揵之術,運用自如。 【譯文】 所謂"内"就是進獻遊說之辭,所謂"揵"就是固守謀略。所以距離遠反而親近的人,是因為雙方都有着相契合而未顯露出來的美德;距離很近反而疏遠的人,是由于志向不相契合。雖然在職卻不被重用,是因為計謀得不到贊同;在革職以後反而又起用,是因為謀略後來得到印證;雖然每天都和君主相見卻不被使用,是由于其行為不得體;遠遠聽到聲音就起相思之念的,是因為其謀略正與決策者互相符合,因而等待他決定事情。所以說:"還沒看見對方的情形,就采取行動的人,會被認為是背道而馳;還沒等掌握對方的情況,就進行遊說的人,會被認為是胡作非為。所以掌握實情,才是把握了内揵之術。這樣才能運用自如,既能進獻說辭,又可固守謀略。"
【原文】 故聖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萬物①。由夫道德、仁義、禮樂②、忠信、計謀,先取《詩》、《書》,混說損益,議去論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數,揣策來事③,見疑決之。策無失計,立功建德。治民入産業,曰揵而内合;上暗不治④不亂不寤,揵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說,而飛⑤之。若命自來己,迎而禦之。若欲去之,因危與之。環轉因化,莫知所為,退為大儀⑥。 【注釋】 ①以此先知而揵萬物:此句意思為以得其情而預先認識把握萬事萬物。 ②禮樂:禮,指規定社會行為的法則、規範、儀式;樂,指音樂。 ③揣策來事:推測判斷未來的事情。 ④上暗不治:是說君主昏庸不能推行善政。 ⑤飛:飛揚,激昂之辭。 ⑥大儀:大法、大原則、秘訣。 【譯文】 聖人建立功業,是以得到實際情況掌握内揵之術的辦法預先把握萬事萬物。由道德、仁義、禮樂、忠信、計謀開始,先依據引用《詩經》《尚書》驗證自己的學說,然後綜合研究有害還是有益,最後才能議論離去還是就任。想要一緻的,用内情相合的方法;想要分離的,用外情相離的方法。當處理内外大事時必須先辨别道理和法術,而且又能揣摩策劃未來的事情、發現問題,在各種疑問面前能定下決心,在運用策略時不失算計,建立功勳,累積德政。治理百姓安居樂業,就是君臣上下之情相契合。君主昏暗不行善政,百姓離亂不辨事理,就是上下之情不相契合。對内自鳴得意,對外不注意新思想,這樣就等于拒絕外來捭阖的進入,自我頌揚。如果接到命令讓自己前來,就應該迎上去接受使用。如果是情意不合而被命令離去,是因為過于直言。如圓環施轉反複,以緻使旁觀者不知是在幹什麼。以退求進是最大的原則。
【評析】 内揵,是指從内心下工夫、從内心謀劃以讓對方心服的謀略。因人的性情不一而論,所以遊說他人,必先了解其性情,共同處事,必先尋求見解一緻。鬼谷子認為:"遠而親者,有陰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來也;日進前而不禦者,施不合也;遙聞聲而相思者,合于謀待決事也。"所以,如果能采用對方的意見,就可以獨往獨來;如果能掌握對方的情況,就可以控制對方施展權術,可以堅持,也可以放開;如果想離去,就将危險留給他人,就像圓環旋轉反複,使人不知要幹什麼;這就是說要根據他人的特點來對付他,采用合适的說服策略,那麼想進就可以進,想退就可以退。當然,即使有朝一日,你功成名就,高居要職,也不要忘了适時隐退是上策。 鬼谷子抵巇第四
【原文】 物有自然①,事有合離。有近而不可見②,有遠而可知。近而不可見者,不察其辭也;遠而可知者,反往以驗來也。 巇者③,罅也。罅者,澗也④,澗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可抵而塞,可抵而卻,可抵而息⑤,可抵而匿,可抵而得⑥,此謂抵巇之理也。 【注釋】 ①自然:天然。這裡指有規律之意。 ②見:發現、覺察。 ③巇(xī):同"隙",裂縫。 ④澗:山溝。 ⑤息:止息。 ⑥得:獲得。 【譯文】 世間萬物都有自然發展的規律,萬事都有聚合分離的法則。雖然距離很近卻互不認識,雖然距離很遠卻能互相了解;距離近的所以看不見,那是因為沒有考察對方言辭;距離遠的所以可以知曉,那是因為能經常來往,互相體察。 巇,也就是罅。罅是由小的裂縫開始,像山澗發展成大裂隙一樣。在裂痕剛出現時就要通過"抵"使其閉塞,通過"抵"使其減小,通過"抵"使破裂停止,通過抵的方法而使之消失,通過抵的方法而獲得成功,這就是用"抵巇"之術堵塞縫隙的道理。
【原文】 事之危也,聖人知①之,獨保其用。因化②說事,通達計謀,以識細微。經③起秋毫之末,揮④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⑤,兆萌芽蘖之謀,皆由抵巇。抵巇隙,為道術。 【注釋】 ①知:覺察。 ②因化:順應變化。 ③經:始。 ④揮:揮動。 ⑤施外:施教于人。 【譯文】 當事情有了危險的征兆時,隻有聖人才能覺察出來,而且能夠獨自發揮應有的作用。順應變化分析事物,善于使用計謀,發現細微之處,并提前預防。事情初起時如秋毫之末那樣微小,發展起來就可以形成震動泰山的效果。當聖人德政推行到外方以後,那麼奸邪小人的一切陰謀詭計,都可以利用抵巇之術。抵巇堵塞縫隙,就是一種道術。
【原文】 天下分錯,上無明主,公侯無道德①,則小人讒賊,賢人不用,聖人竄匿,貪利②詐僞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離散③,乖亂反目;是謂"萌牙巇罅"。聖人見萌牙巇罅,則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④,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諸侯相抵⑤,不可勝數。當此之時,能抵為右。 【注釋】 ①道德:指通物得理。 ②貪利:貪圖利益。 ③父子離散:"父不父,子不子",指父子關系失去禮儀。 ④抵如彼:指上文中的"抵而得之"。 ⑤相抵:相互抵制、抵抗。 【譯文】 天下分崩離析,上沒有聖明的君主,公侯喪失道德,那麼進讒言幹壞事的小人就會出現,賢良的人得不到任用,聖人逃跑隐藏,貪圖利益和弄虛作假的人興風作浪,君主和臣子之間出現猜疑,以緻國家綱紀土崩瓦解;民衆之間互相攻擊射殺,父子關系離散,甚至反目為仇,這就是國家大亂的征兆。當聖人看見國家出現裂痕之後,就會采取"抵巇"之術堵塞裂隙。聖人認為:當世道可以治理的時候,可以用抵巇方法堵塞縫隙,當不可以治理的時候,則可用抵巇的方法獲得它。或者堵塞縫隙,或者得到天下,或者恢複天下,或者取代天下。傳說中上古五帝之時,是以抵巇之術堵塞天下,上古三王之時,是以抵巇之術得到天下。諸侯之間互相用抵巇之術争奪的很多。此時,善于運用抵巇之術者就能成功。
【原文】 自天地之合離、終始,必有巇隙①,不可不察也②。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聖人也。聖人者,天地之使③也。世無可抵,則深隐而待時;時有可抵,則為之謀。可以上合④,可以檢下⑤。能因⑥能循⑦,為天地守神⑧。 【注釋】 ①巇隙:可理解為逆亂事件。 ②本句意謂:與天地有離合終始一樣,裂隙逆亂總相伴随,不能不明察秋毫。 ③天地之使:天地的代行者。 ④上合:打擊之後加以堵塞。 ⑤檢下:打擊之後得到它。 ⑥因:根據。 ⑦循:遵循。 ⑧天地守神:為天地守其神祀,意思為國家的統治者。 【譯文】 與天地有離合一樣,裂隙逆亂總是相伴相随,不能不明察秋毫。要想考察這些問題,就要用"捭阖之術",能用此道的就是聖人。聖人,乃是天地所派遣的特使,假如世間沒有裂隙需要抵塞,那麼就深深地隐藏以等待時機;遇到裂隙出現需要抵塞,那麼就為此謀劃。這樣,對上可以合作,對下可以督察。既能有所根據,又能有所遵循,這就是天地的守護神。
【評析】 "抵巇"的謀略就是在裂痕剛剛出現時,就要通過抵禦來使其得以控制或使破鏡重圓,在裂痕不可彌補時就要通過破壞使其徹底瓦解,并重建"完整"。重建"完整"有兩種方法,一是彌補,二是征服。彌補的結果是恢複原樣,征服就是加以改造重新獲得。由堵塞小的縫隙,就可以悟出"防患于未然"的道理。堵塞小縫隙,實際就是治國的謀略。五帝時代可以用彌補的方法,三王時代隻能用征服的辦法。至于諸侯之間的征伐更是不計其數。在天下大亂之時,就要靠"抵巇"取勝。所謂裂縫,可指事變、奸計。明察裂縫,可以窺察奸人。另外,明察裂縫,也可指識别敵對陣營中的隔閡,用離間計使敵人的裂縫變大,最終分裂他們。

鬼谷子飛箝第五
【原文】 凡度權量①能,所以征遠來近。立勢而制事②,必先察同異,别是非之語;見内外之辭,知有無之數③;決安危之計,定親疏之事。然後乃權量之。其有隐括,乃可征,乃可求④,乃可用。引鈎箝之辭,飛而箝之。鈎箝之語,其說辭也,乍同乍異。其不可善者,或先征⑤之,而後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後毀之;或以重累為毀,或以毀為重累。其用,或稱财貨⑥、琦玮、珠玉、璧帛、采色以事之,或量能立勢以鈎之,或伺候⑦見澗而箝之,其事用抵巇。 【注釋】 ①量:測量。 ②制事:管理事務。 ③有無之數:指是否具有某種能力。 ④求:求取、招求。 ⑤征:征召、征用。 ⑥财貨:财物貨币。 ⑦伺候:伺機、等待。 【譯文】 凡是考察權變能力,都是為了征召遠近人才,使之歸附投奔,建立制度,管理事務,一定要先考察他們之間的異,以便區别他們言論的是非。發現言辭的表面與實際的真僞,以便了解他們的能力和虛實。要先決定國家安危的基本大計,并且決定君臣間的親疏關系,這樣再權衡估量長短輕重。做完上面這些事情以後,就可以揣度計謀和測驗才幹;等到有需要的時候,就可以征召,就可以提拔,就可以重用。運用言辭中的鈎箝之術,引誘他人主動表示歸順自己,或以激昂言論引誘從而控制對方得到實情。引誘對方說順從己方的話,是遊說辭令,其特點是忽同忽異。對于那些即使以鈎箝之術仍無法控制的對手,或者首先對他們進行威脅利誘,然後再對他們進行反複試探。或者首先給敵人以反複的試探,然後再對他們發動攻擊加以摧毀。有的人認為,反複試探就等于是對對方進行破壞;有的人認為,對對方的破壞就等于是反複試探。準備重用某些人時,用财物或各種珠寶等給予試探,或者衡量、考察對方才能,确定去留的趨向以引誘出對方實情,或者發現對方的弱點箝制對方,上述方法就是運用抵巇之術達到自己的目的。
【原文】 将欲用之天下①,必度權量能,見②天時之盛衰,制地形之廣狹③,岨險之難易,人民貨财之多少,諸侯之交孰親孰疏④、孰愛孰憎,心意之慮懷⑤,審其意,知其所好惡,乃就說其所重,以飛箝之辭鈎其所好,乃以箝求之⑥。 用之于人,則量智能、權材力、料氣勢,為之樞機以迎之随之,以箝和之,以意宜之。此飛箝之綴⑦也。 【注釋】 ①用之天下:把飛箝之術推廣運用到全天下。 ②見:意為識别、鑒别。 ③地形之廣狹:地理形勢的廣闊與狹窄。 ④孰親孰疏:誰跟誰親密、誰跟誰疏遠。 ⑤慮懷:思慮和希望。 ⑥以箝求之:意為以引誘手法挾制住而求取對方說出心中所好。 ⑦飛箝之綴:這是飛箝術的運用與發揮。 【譯文】 要将"飛箝之術"推廣運用于全天下,一定要揣度智謀權變與能力,識别天道運行的興盛與衰落,知曉地理形勢的廣闊與狹窄,山川險阻的險峻與平坦,以及人民财富的多少。諸侯之間的交往及與誰親密與誰疏遠,與誰友好,與誰敵對,心中意念具有何種思慮與願望:要想詳細知道對方的意向和希望等,就必須要了解對方的好惡,然後針對對方所最重視的問題進行遊說。用飛箝的言辭引誘對方說出所喜好的,然後再以誘導手法挾制住而求取對方。 将飛箝之術運用于其他人,就要觀察測試智慧才能、考察能力、估量氣概聲勢,把握關鍵要害之處,以迎合對方或順應對方,以箝制之術達到與對方協調,以意念态度達到與對方融洽。這是飛箝術的運用與發揮。
【原文】 用之于人,則空往①而實來,綴而不失②,以究其辭。可箝而從③,可箝而橫,可引④而東,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⑤。雖覆,能複⑥,不失其度。 【注釋】 ①空往:僅僅用語言贊美歌頌。 ②綴而不失:連結而不失去。意即把握好"實來"的好時機不要失去。 ③從:通"縱",與"橫"相對。南北為縱。 ④引:引導。 ⑤覆:回去、回來。 ⑥複:恢複。 【譯文】 用在人與人的關系方面,就用空洞贊美之辭套引對方得到實際情況,把握好時機不要失去,以探究對方會說些什麼。并且跟對方保持緊密關系不可中斷,以便借機研究對方言辭,進而加以控制,使對方服從。可以從縱的方面運用飛箝之術,可以從橫的方面運用飛箝之術,可引向東,也可引向西,也可引向南,也可引向北,也可引向反,也可引向複。雖如此,但是還是要小心,不可喪失其節度。
【評析】 語言交往是人類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語言使用得當,就會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甚至語言行為可以吸引、感染和控制一個人。 "飛箝"講的就是說服人的謀略,即使用語言誘使對方說話,然後以褒獎的手段箝住對方,使其無法收回;"鈎箝"是一種說服辭令,以忽同忽異的手法引誘對方說出與自己的内心想法一緻的話,如再達不到目的就對對方進行威脅,然後再反複試探,或者先對對方反複試探,然後再摧毀其"防禦"。鬼谷子先生認為,遊說他人,首先要使對方發言而又控制其發言;并且運用誘導的言辭使對方一吐真情,這樣在無形中就控制了他。

鬼谷子忤合第六
【原文】 凡趨合倍反①,計有适合。化轉環屬②,各有形勢。反覆相求,因事為制。是以聖人居③天地之間,立身禦世,施教揚聲④明名也,必因事物之會,觀天時之宜,因之所多所少⑤,以此先知之,與之轉化。 【注釋】 ①倍反:背逆。倍,同"背"。"趨合倍反"指事物的"合"與"忤"。 ②環屬:像環一樣連接無縫隙。環,指環狀東西;屬,連接。 ③居:處于。 ④揚聲:擴大聲望。 ⑤因之所多所少:此句意思為國家教化宜多或宜少的地方。 【譯文】 凡是要趨向合一或背叛分離,都要施以與理相合的計謀。變化轉移,像環一樣連接無縫隙,而且各有不同的形式。彼此反複相求,根據事情的實際作出處理。所以聖人生存在世界上,他們的立身處世,都是為了說教世人,擴大影響,宣揚聲名。他們一定會根據事物的變化,觀察合适的時機,根據國家教化宜多或宜少的地方,預先察知、調整而使計謀随之轉化。
【原文】 世無常貴①,事無常師。聖人常為無不為②,所聽無不聽。成于事而合于計謀,以之為主。合于彼而離③于此,計謀不兩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術也。用④之天下,必量天下而與之;用之國,必量國而與之;用之家,必量家而與之;用之身,必量身材能氣勢而與之。大小進退,其用一也⑤。必先謀慮,計定而後行之以飛箝之術。 【注釋】 ①貴:高貴。 ②無不為:無所不為。 ③離:背離。 ④用:使用。 ⑤其用一也:它的功用是一緻的。 【譯文】 世間沒有永恒的高貴,事情沒有固定的模式。聖人經常作為而無所不為,常聽天下,而無所不聽。假如事情必然能成功,而且又合乎計謀的原則,就應該以此作為主體。雖然合乎别國君主的意思,可惜卻背離自己君主的原則,這就叫作"計謀不兩忠"。其中必有順逆的道理存在,既背叛自己君主,又忤逆别國君主;既忤逆自己君主,又背叛敵國君主,這就是"反忤之術"。将反忤之術運用到天下,一定要根據天下實際情況而運用它;用于治理邦國,一定要根據邦國實際情況運用它;用于治理家族,一定要根據家族實際情況運用它;用于個人,一定要根據自身才能氣概運用它。總而言之,不論大小進退,其功用是相同的。因此,一定要先深謀遠慮,定下計策謀略之後再運用"飛箝之術"。
【原文】 古之善背向者,乃協四海、包①諸侯,忤合之地而化轉之,然後以之求合。故伊尹五就湯②、五就桀,然後合于湯。呂尚三就文王、三入殷③,而不能有所明,然後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歸之不疑也。非至聖人達奧,不能禦世;非勞心④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見情,不能成名;材質⑤不惠,不能用兵;忠實無真,不能知人⑥。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長短、遠近孰不如,乃可以進、乃可以退,乃可以縱、乃可以橫。 【注釋】 ①包:包容。 ②湯:商湯王。商朝第一個君主,消滅夏王朝,重用伊尹,推行善政。 ③殷:指商王朝。 ④勞心:費心思。《四部叢刊》本"勞心苦思"前脫一"非"字。 ⑤材質:才能素質。材,才。 ⑥知人:識别人。 【譯文】 古代擅長反對和支持之術的人,可以協和四海,包容諸侯,可以驅置到忤合的境地,然後設法變化、轉移形勢,到最後利用這種勢力開創新王朝。所以賢相伊尹五次臣服商湯,五次臣服夏桀,之後才決定一心臣服商湯王。姜太公呂尚三次臣服周文王,三次臣服殷纣王,可是他對殷纣王卻無法理解,之後才決定一心臣服周文王。這是關系到天命的地方,所以伊尹和呂尚才歸順商湯和周文王而無所懷疑。不是達到高深的聖人境界,就不能治理天下;不是勞費心思苦苦思索,就不能弄清事物的本來面目;不是全神貫注地觀察真實情況,不能成就名聲;才能氣質不能足智多謀,不能進行軍事運籌;忠厚樸實不能真切了解,不能識别人。所以"忤合之道",自己必須估量自己的聰明才智,看一看能力長短、見識遠近,看哪一項不如他人。如此既可以前進,又可以後退;既可以使其合縱,又可以使其聯橫,這樣才能運用自如。
【評析】 任何事情都是有正有反、有順有逆的,人心的向背、世道的正邪、所趨是順還是逆,所為是好還是壞,如此等等,都是人生大的謀略。 "忤合"講的就是靈活應變的謀略,鬼谷子先生認為世間的事物沒有永遠高貴的,也沒有永遠居于權威地位的,聖人應該"無所不作","無所不聽"。主張"因事為制",善于"向背",精于"忤合"。事情往往有正必有反,有順必有逆,有利必有不利,有直便有曲。政治家要善于從曲中見直,從直中見曲,從利中見不利,從不利中見利。

鬼谷子揣篇第七
【原文】 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權,而揣諸侯之情。量權不審①,不知強弱輕重之稱;揣情不審,不知隐匿變化之動靜②。何謂量權?曰:度于大小,謀于衆寡。稱财貨之有無,料人民多少、饒乏,有餘不足幾何③?辨地形之險易孰利、孰害?謀慮孰長、孰短?君臣之親疏,孰賢、孰不肖?與賓客之知睿④孰少、孰多?觀天時之禍福孰吉、孰兇?諸侯之親孰用、孰不用?百姓之心去就變化,孰安、孰危?孰好、孰憎?反側孰便?能知如此者,是謂權量。揣情者,必以其甚喜之時,往而極其欲也,其有欲也,不能隐其情。必以其甚懼之時,往而極其惡也⑤,其有惡也,不能隐其情,情欲必失其變。感動而不知其變者,乃且錯⑥其人勿與語,而更問其所親,知其所安。夫情變于内者,形見于外。故常必以其見者,而知其隐者。此所謂測深揣情。 【注釋】 ①審:詳細、周密。 ②動靜:指隐匿變化的情況。 ③幾何:若幹,多少。 ④知睿:智慧。知,通"智"。 ⑤極其惡也:使對方厭惡達到極點。 ⑥錯:通"措",措置、安放。 【譯文】 古代善于治理天下的人,一定要度量天下形勢,而揣摩諸侯實情。度量天下形勢不周密,不知道諸侯強弱輕重虛實;假如揣摩實情而不夠詳細,就不能知道全天下的時局變化。什麼叫作"衡量權勢"呢?答案是:度量大小,謀劃多少。衡量錢财的有無,預測百姓富足與缺乏,富餘或不足的程度如何;分辨地形的險峻平坦及哪裡重要,哪裡危險;謀劃思考哪裡有優勢,哪裡不足;君臣之間親密和疏遠的關系,哪個賢明,哪個不足為謀;賓客之間誰更聰明智慧一些?觀察天時運行何時帶來禍,何時帶來福?與諸侯之間的關系誰能任用誰不可使用?老百姓聚散離合的民心所向如何,哪裡安定,哪裡有危機?喜好什麼,憎惡什麼?百姓的反叛如何察之?能夠了解以上這些情況的,就是善于度量形勢。所謂揣摩實情:必須在對方最高興的時候,去加大他們的欲望,他們既然有欲望,就不能隐瞞實情;又必須在敵人最恐懼的時候,前去加重他們的恐懼,他們既然有害怕的心理就不能隐瞞實情;情欲必然喪失于變化。情感受到了觸動卻不能體現好惡喜懼的變化,就暫且擱置不與他深談,而另外問他所親密的人,了解他情感所依托的根據。對那些情緒在内心發生變化,而在行動上有所表現,必須經常憑他所表現出來的去了解他所掩飾的情況。這就是揣測靈魂深處實情的方法。
【原文】 故計國事者,則當審權量;說人主①,則當審揣情;謀慮情欲必出于此。乃可貴,乃可賤,乃可重,乃可輕,乃可利,乃可害,乃可成,乃可敗,其數一也。故雖有先王之道②、聖智之謀,非揣情,隐匿無所索之。此謀之大本③也,而說之法也。常有事于人,人莫先事而至,此最難為。故曰"揣情最難守司",言必時其④謀慮。故觀蜎飛蠕動,無不有利害,可以生事美⑤。生事者,幾之勢也。此揣情飾言成文章,而後論之也。 【注釋】 ①說人主:向人主獻說陳情。 ②先王之道:古聖君王的法則。 ③本:基本原則。 ④時其:選擇良機。 ⑤生事美:意為成事之美。 【譯文】 謀劃國家事務的人,必須詳細審察形勢變化;在向君王獻說陳情時,就應該詳細揣測實情。謀略計策、考察情欲必然要用這種策略。懂得揣術的道理并加以運用,就可以達到"貴"、"賤"、"重"、"輕"、"利"、"害"、"成"、"敗"各種目的,這都是運用揣術的結果。所以雖然有古聖君王的法則,極高明的智慧謀略,不采用揣情的方法,那些隐藏的實情就無法獲得。這是謀略中的原則,而且是遊說的基本原則。常有事件發生在人的心中,人卻不能預先知道。在事情發生之前就能觀察到,那是最難的。所以說揣情最難以把握,最難以掌握時機。所以當昆蟲蠕動時,都有它們自己的利害關系存在,因此發生變化,都會有細微變化預示形勢的發展。這些揣情的方法要經過加工整理成為華彩辭章,在以後論述。
【評析】 鬼谷子先生認為,揣情測意而遊說的人,要趁對方高興時前往,這樣就能完全了解其欲念。"揣"篇講的是關于"揣度"的謀略,即要在敵人最高興的時候去刺激他們的欲望,利用其欲望來刺探實情;對方有了欲念,就無法隐藏其性情。另外,還要利用對手最害怕的時機,去加劇其恐懼,從而探到實情。也可以趁對方不高興時前往,那麼就能完全了解其仇惡。對方有了仇惡,也沒法隐藏其性情。 鬼谷子先生還認為:如果對方有所觸動但仍然固執不變,就暫且避開話題,或者暫且不與他說話,暫停一刻後,再與他拉家常,就能知道其内心所想。

鬼谷子摩篇第八
【原文】 摩者,揣之術也。内符者,揣之主也①。用之有道,其道必隐。微摩之以其所欲,測而探之②,内符必應。其應也,必有為之③。故微而去④之,是謂塞窖、匿端⑤、隐貌、逃情,而人不知,故能成其事而無患。摩之在此,符之在彼,從而應之,事無不可⑥。 【注釋】 ①内符者,揣之主也:内心情感的變化及其外在表現是揣測的主要對象。 ②測而探之:估測然後探究其中奧妙。 ③必有為之:一定有所作為。 ④去:排除。 ⑤端:頭緒。 ⑥摩之在此,符之在彼,從而應之,事無不可:在這裡揣摩,在那裡顯現,互相呼應,沒有什麼事情不可以做成的。 【譯文】 所謂"摩"就是揣測的權術;所謂"内符"就是揣摩之後的内部反應。運用摩術有一定法則,而且這個法則是在隐密中進行。當初步揣摩時,必須有一定的目的,然後進行偵察刺探,其内部必然暗合呼應。呼應時,必然有一定的行為表現。因此适當地加以排除,就是所說的堵塞地窖、隐匿頭緒、藏匿形貌,而别人不知曉,所以能夠使事情成功而沒有憂慮。在這裡進行"揣摩",使對方發生"内符",兩相呼應,那就沒有什麼事是不可以成功的了。
【原文】 古之善摩者,如操鈎而臨深淵,餌而投之,必得魚焉,故曰主事日成①而人不知,主兵日勝②而人不畏也。聖人謀之于陰,故曰神,成之于陽,故曰明③。所謂主事日成者,積德也,而民安之④,不知其所以利;積善⑤也,而民道之,不知其所以然⑥;而天下比之神明也。主兵日勝者,常戰于不争、不費,而民不知所以服⑦,不知所以畏,而天下比之神明。 【注釋】 ①主事日成:所進行的事情日漸成功。 ②主兵日勝:領兵打仗日漸勝利。 ③聖人謀之于陰,故曰神,成之于陽,故曰明:這一句是繼續論述聖賢之人善于揣摩而成事,意謂聖人深謀遠略于隐密之中。 ④安之:安然、安甯。 ⑤積善:積累善行。 ⑥其所以然:是這個樣子的原因。 ⑦不知所以服:不知道為什麼服從。 【譯文】 古代善于揣摩的人,就如同拿着釣鈎來到深淵釣魚一樣,隻要他把帶有魚餌的釣鈎投進深淵,就必然能釣到大魚。所以說:"所進行的事情日漸成功而别人卻不知道,所指揮的軍事行動達到了目的還沒人感到恐懼。"聖人深謀遠慮于隐密之中,像神道玄妙,所以才被稱為"神",事情成功,昭然若揭,故而稱作"明"。所謂主事日成的人,就是積有暗德的具體表現;而百姓安甯,卻不知道其中的好處,這就是積有善行的具體表現。假如百姓以此為正道,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話,那就可以把天下比作神明。領兵打仗日漸勝利,能戰勝于無形之中,不發生激烈沖突,不耗費精力,而百姓不知道為什麼能服從,不知所畏,而且把天下比作神明。
【原文】 其摩者①,有以平,有以正,有以喜,有以怒,有以名,有以行,有以廉,有以信,有以利,有以卑。平者,靜也;正者,直也;喜者,悅也;怒者,動也;名者,發也;行者,成也;廉者,潔也;信者,明也;利者,求也;卑者,谄也②。故聖人所獨用者,衆人皆有之③,然無成功者,其用之非也。故謀莫難于周密④,說莫難于悉聽,事莫難于必成⑤,此三者然後能之。 【注釋】 ①其摩者:指"摩"的方法。 ②卑者,谄也:謙卑,是為了谄媚。 ③皆有之:都能運用。 ④莫難于周密:沒有比周詳、缜密更難的。 ⑤必成:必定要成功。 【譯文】 在進行"揣摩之術"時,可以使用的方法有用和平進攻的,有用正義責難的,有用讨好的,有用憤怒激勵的,有用名聲威吓的,有用行為逼迫的,有用廉潔感化的,有用信義說服的,有用利害誘惑的,有用謙卑套取的。平,就是平靜;正,就是正直;喜,就是喜悅;怒,就是鼓動;名,就是發揚;行,貴在成功;廉,就是簡潔;信,就是明了;利,就是求取;卑,是為了谄媚。因此聖人所單獨使用的"揣摩之術",衆人也都能明了。然而運用不成功,就是運用得不當。所以謀劃沒有比缜密更難的,遊說沒有比全部被聽從更難的,事情沒有比必定能成功更難的。隻有做到這三個方面的人才算是有才能。
【原文】 故謀必欲周密,必擇其所與通者說①也,故曰或結而無隙也。夫事成必合于數,故曰道數與時相偶者也②。說者聽必合于情,故曰情合者聽。故物歸類,抱薪趨火,燥者先燃,平地注③水,濕者先濡,此物類相應,于勢譬猶是也。此言内符之應外摩也如是,故曰摩之以其類,焉有不相應者?乃摩之以其欲,焉有不聽者?故曰獨行之道④。夫幾者不晚,成而不抱,久而化成。 【注釋】 ①說:遊說。 ②道數與時相偶者:指道理、術數、天時三者相配合。 ③注:倒入。 ④獨行之道:志向高尚,不随俗浮沉之人才能掌握的揣摩之術。 【譯文】 因此謀劃一定要周密,一定要選擇意趣相投的人進行遊說,所以結交要親密無間。要想把事情做成功,必然要跟揣摩之術相合,所以說"道理、權術、天時三者合一才能成事"。事物都歸屬各自的種類,抱着柴去救火,幹燥的部分先燃燒,平地上倒水,低窪地方先濕。這就是物類互相呼應的道理,在這種情勢下那是必然的結果。這裡說的内心反應與外面揣測相适應也是這樣,所以說揣測時把握各類事物的相同點,哪裡有不呼應的?根據其情欲意向揣摩,哪裡有不被聽從采納的?所以說"隻有聖人才能施行揣摩之術"。至于那些精通關節的人,都不可以坐失良機;他們都是功成不居的聖人。時間一久他們就可以達到改變世界的目的。
【評析】 揣摩人心,這是鬼谷子的重點戰術。"摩"篇講的謀略是,要像釣魚一樣"摩意",一次次地去引誘其作出反應,耐心地等待其上鈎,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成功。揣摩一個人,就是要不斷地試探和刺激對方,使他的真情實意暴露無遺。這時應略微表現出不以為然的樣子,這就叫做匿影藏形、隐性埋情而不被對方察知,所以能夠成就大事而無禍患。鬼谷子先生崇尚陰道陽取,他認為:古代善于揣情摩意的人,就像在深澤大湖垂釣的老翁,投餌藏鈎,必能釣到大魚。這就叫做:做事很快要成功了,人們還不知不覺;打仗很快要勝利了,敵人還蒙在鼓裡,不知畏懼。

鬼谷子權篇第九
【原文】 說者,說之也;說之者,資之也。飾言者,假之①也;假之者,益損也。應對者,利辭也;利辭者,輕論②也。成義者,明之也;明之者,符驗也。難言者,卻論③也;卻論者,釣幾也。佞言者,谄而幹忠;谀言④者,博而幹智;平言者,決而幹勇;戚言⑤者,權而幹信;靜言者,反而幹勝⑥。先意承欲者,谄也;繁稱文辭者,博也;策選進謀者,權也;縱舍不疑者,決也;先分不足而窒非者,反也。 【注釋】 ①假之:假借以說服人。 ②輕論:輕視言論。 ③卻論:反對論調。 ④谀(yú)言:谄媚,以不實之辭奉承人。 ⑤戚言:憂愁的言論;戚是憂的意思。 ⑥反而幹勝:自己有不足卻指責他人從而求取勝利。 【譯文】 遊說,就是勸說别人;勸說人,就是資助人。帶有裝飾性的說詞,都是不真實的謊言;不真實的謊言,既有好處也有壞處。所謂進退應對,必須有伶俐的外交口才;所謂伶俐的外交口才,乃是一種輕浮的言辭。具有義理的言論,必須闡明真僞;闡明真僞,是為了符合應驗。指責的言辭,是反對的言論;反對的言論,是誘導對方隐藏的細微之處。花言巧語,是以谄言來求取忠名;以不實之辭來奉承人,是以貌似廣博的虛浮之辭來求取智慧之名;平實的言語,果決不疑而求取勇的名聲;憂愁之言,是運用計策求得信任;裝飾之言,自己不足而指責他人求取勝利。為實現自己的意圖來鑽别人欲望空子的就是谄媚;用很多美麗辭藻來誇張的就是吹噓,精選謀略而獻策的人就是攬權;即使舍棄也無疑慮的就是果決,自己不對反而責備他人的就是背叛。
【原文】 故口者,幾關也,所以關閉情意也。耳目者,心之佐助也,所以窺間奸邪①。故曰參調而應,利道而動。故繁言而不亂,翺翔②而不迷,變易而不危者,睹要得理。故無目者,不可示以五色③;無耳者,不可告以五音。故不可以往④者,無所開之也;不可以來者,無所受之也。物有不通⑤者,故不事也。古人有言曰:"口可以食,不可以言。"言者有諱忌也;"衆口铄金⑥",言有曲故也。 【注釋】 ①窺間奸邪:察知發現奸詐邪惡。奸邪:奸是惡,邪是不正。 ②翺翔:鳥在高空飛舞。此處指言辭縱橫自如。 ③五色:青黃赤白黑五種顔色,泛指各種色彩。 ④往:前往。 ⑤不通:不通達、不可溝通。 ⑥衆口铄金:衆人的言論可以熔化金屬。铄:熔化金屬。 【譯文】 口,是言語發出之處,是用來宣布或閉鎖情意的。耳朵和眼睛,是思維的輔助,可以察知發現奸詐邪惡。所以說:"隻要心、眼、耳三者協調呼應,就會走向有利的道路。"所以煩瑣的言辭不能紊亂,言辭縱橫自如而不迷亂,言辭形式或内容有改變而不危險,重要的在于抓準要點,掌握規律。所以對色彩感覺不敏銳的人,不能給他欣賞各種色彩;對聽覺不敏銳的人,不能跟他談論音樂。所以不能前去遊說他,是因為他暗滞,不值得開啟;不能前去遊說他,是因為他淺薄,沒有接受的能力。事物不通達,故而不能成就大事。古人有句話說:"嘴是用來吃東西的,不可以發言。"因為說話容易犯忌,這就是所謂的衆口铄金,是形容言語容易偏邪不正。
【原文】 人之情,出言則欲聽,舉事①則欲成。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長;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②;故不困也。言其有利者,從其所長也;言其有害者,避其所短也。故介蟲③之捍也,必以堅厚④。螫蟲之動也,必以毒螫。故禽獸知用其長,而談者亦知用其用⑤也。 【注釋】 ①舉事:辦事、行事。 ②工:擅長、善于。 ③介蟲:指有甲殼的蟲類。 ④堅厚:指堅固厚實的甲殼。 ⑤知用其用:知道使用他該用的遊說術。 【譯文】 人之常情,進行遊說希望能被采納,辦事就希望能成功。所以一個聰明人,不用自己的短處,而用愚魯人的長處;不用自己的笨處,而用愚魯人的巧處,因此自己永遠遇不到困難。當說到對方的長處時,就要發揮對方的長處;當說到對方的短處時,就回避對方的短處。所以甲蟲保護自己,充分利用堅硬的甲殼。有毒刺的蟲采取行動,一定要用它的毒刺。可見禽獸也知道用它們的長處,而進言的人更要知道用他該用的遊說術。
【原文】 故曰:辭言有五,曰病、曰怨、曰憂、曰怒、曰喜。故曰:病者,感衰氣而不神①也;怨者,腸絕而無主也;憂者,閉塞而不洩也;怒者,妄動②而不治也;喜者,宣散而無要也。此五者,精則用之,利③則行之。故與智者言,依于博;與拙者言,依于辯;與辯者言,依于要;與貴者言,依于勢;與富者言,依于高;與貧者言,依于利;與賤④者言,依于謙;與勇者言,依于敢;與過者言,依于銳。此其術也,而人常反之。是故與智者言,将以此明之;與不智者言,将以此教⑤之,而甚難為也。故言多類,事多變。故終曰言,不失其類,故事不亂。終日不變,而不失其主,故智貴不妄。聽貴聰,智貴明,辭貴奇。 【注釋】 ①不神:不精神。 ②妄動:草率行動。 ③利:有利。 ④賤:地位低下。 ⑤教:教導。 【譯文】 所以說,言辭有五種,即病言、怨言、憂言、怒言、喜言。病言,就是指有衰竭之氣而精神不足的言辭;怨言,就是哀怨斷腸而沒有主見的言辭;憂言,就是關閉阻塞不能宣洩的言辭;怒言,就是草率決定而沒有條理的語言;喜言,就是松散抓不住要領的語言。以上這五種外交言辭,精煉之後才可以使用,便利之後才可以推行。所以跟智者說話時,要依靠淵博;跟拙者說話時,要依靠詳辯;跟辯者說話時,要依靠簡單;跟貴者說話時,要依靠氣勢;跟富者說話時,要依靠高雅;跟貧者說話時,要依靠利害;跟賤者說話時,要依靠謙敬;跟勇者說話時,要依靠果敢;跟有過失的人說話時,要依靠敏銳。所有這些都是待人接物之術;然而很多人卻背道而馳。因此跟聰明的人說話就要用這些來加以闡明,跟不聰明的人說話就要用這些來進行教誨;然而事實上卻很難做到。所以言談有多種方法,事物有多種變化。所以即使整日言談,也不會失去方法,事情不會錯亂。整日不言談,不變化宗旨,所以智慧的可貴之處在于不紊亂。聽力要好,智慧要高明,言辭要巧妙,這樣才能處處成功。
【評析】 本篇講的是遊說的謀略,鬼谷子先生認為:說話穩健的人,透出果敢和勇氣;言語充滿憂慮的人,會權衡利弊而令人信任;說話雍容鎮靜的人,辯論反而能取勝。"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權"。鬼谷子先生指出:"與聰明人說話,要依于博大精深;與淵博的人說話,要依于邏輯思辯;與邏輯思維能力強的人說話,要依于簡明扼要;與高貴者說話,要依于宏大的氣勢;與富人說話,要依于高雅;與窮人說話,要依于利益;與地位低下的人說話,要依于謙虛;與勇敢的人說話,要依于果敢;與有過失的人說話,要依于進取。"這是鬼谷子的九大說話原則,它們至今仍閃爍着光輝。鬼谷子的弟子張儀,見什麼人說什麼話,巧于言語,古今聞名。

鬼谷子謀篇第十
【原文】 凡謀有道,必得其所因①,以求其情。審得其情,乃立三儀。三儀者曰上、曰中、曰下。參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壅②,始于古之所從。故鄭人之取玉也,載司南之車,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③者,亦事之司南也。故同情而相親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同惡而相親者,其俱害者也;同惡而相疏者,偏害者也。故相益④則親,相損則疏,其數行也;此所以察同異之分,其類一也。故牆壞于其隙,木毀于其節,斯蓋其分也。故變生事,事生謀,謀生計,計生議,議生說,說生進,進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⑤。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數⑥也。 【注釋】 ①因:依據、憑借。 ②奇不知其所壅:奇計是沒有什麼可以壅蔽的。 ③度材、量能、揣情:度量才幹、能力,揣測實情。 ④益:有益、有利。 ⑤因以制于事:因而用來制約事物。 ⑥數:數術。 【譯文】 各種謀略規劃都有一定的規律,一定要弄清事物的起因,把握有關的實際情況。弄明白實情,就可以确立"三儀"标準。所謂"三儀",就是"上智"、"中才"、"下愚",三者相輔相成才能産生奇迹,而奇迹是沒有什麼壅蔽的,這是自古以來就被遵從的規律。所以鄭國的人挖掘玉石,用安裝有指南針的車子裝載,是為了不迷失方向。度量才幹、能力,揣測實情,也是行事的指南。所以凡是觀念相同而又親密的人,必然是在各方面都很成功的人;凡是欲望相同而又互相疏遠的人,必然是隻在一方面很成功的人。假如同時受到憎恨可又互相親密,一定是都受到損害;同時受到憎恨卻又互相疏遠,是隻有一方受害。所以假如能互相有好處就感情親近,反之,假如互相有壞處感情就疏遠,這都是常常發生的事情,同時這也是判斷異同,進行分類的一種方法。所以牆壁都是由于有裂痕才崩毀,而樹木都是由于蛀蟲毀壞了枝節才折斷,這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事物變化會生出事端,有事變就生出計謀,有計謀就會有籌劃,籌劃産生議論的基礎,議論産生學說,學說産生進退,進退确立規章制度,因而用來制約事物。由此可見各種事物遵循一個道理,各種道理遵循一個法度。
【原文】 夫仁人輕貨①,不可誘以利,可使出費;勇士輕難②,不可懼以患,可使據危;智者達于數,明于理③,不可欺以不誠,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④也,不肖者易懼也,貪者易誘也。是因事而裁之⑤。故為強者積于弱也,有餘者積于不足也,此其道術行也。 【注釋】 ①貨:财物。 ②難:災難。 ③達于數,明于理:通達數術,明白事理。 ④易蔽:容易被蒙蔽。 ⑤是因事而裁之:根據事情不同特點予以巧妙裁奪。 【譯文】 一個有德行的君子,自然會輕視财貨,因此不能用金錢來誘惑他們,反而可以讓他們捐出資财;一個勇敢果斷的壯士,自然會輕視困難,因此不能用憂患來恐吓他們,反而要讓他們鎮守危地;一個具有智慧的聰明人,他們通達一切事理,因此不能用誠實來強迫他們,而是應該用講道理跟他們相處,同時也可以使他們建立功業;這就是所謂仁德、勇士、才者的"三才"。所以愚笨的人容易被蒙蔽,品行不好的人容易害怕,貪婪的人容易受誘惑。這些要根據不同特點巧妙裁奪。所以強大是由弱小積聚而成,有餘是由不足積累而成,這是道術的體現。
【原文】 故外親而内疏①者說内,内親而外疏②者說外。故因其疑以變之,因其見以然之,因其說以要之,因其勢以成之③,因其惡以權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動之,微而證之④,符而應之,擁而塞之,亂而惑之,是謂計謀。計謀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結⑤,結比而無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說人主者,必與之言奇;說人臣者,必與之言私。 【注釋】 ①内疏:内心疏遠。 ②外疏:表面疏遠。 ③因其勢以成之:根據對方形勢予以成就。 ④微而證之:稍微引據證實。 ⑤私不如結:心的結合要比私來得好。 【譯文】 所以表面親近而内心疏遠的要從内心着手進行遊說,内心親近而表面疏遠的要從外表入手遊說。因而,要根據對方的疑惑來改變,根據對方的表現來推移,更根據對方的說詞來歸納,根據對方的趨勢來組織,根據對方的缺陷來權衡,根據對方的憂患來排斥。揣摩之後加以威脅,擡高之後加以策動,削弱之後加以扶正,符瑞之後加以驗合;擁護之後加以堵塞,騷亂之後加以迷惑,這就叫作"計謀"。計謀的運用,公開不如隐密,隐密不如同心相結,親密無間。循常理不如出其不意,奇計一出則不可阻止。所以向人君遊說的人,必須先談論奇策;同理,向人臣遊說時,必須先進行私交。
【原文】 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無以人之近所不欲,而強之于人;無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學而順之;人之有惡①也,避而諱之,故陰道而陽取之也。故去之者縱之,縱之者乘之。貌②者不美,又不惡,故至情托焉。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謀者所不用也。故曰事貴制人,而不貴見③制于人。制人者握權也,見制于人者制命也。故聖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難。以此觀之,亡不可以為存,而危不可以為安,然而無為而貴智矣;智用于衆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衆人之所不能見。既用見可否,擇事而為之,所以自為④也;見不可,擇事而為之,所以為人也。故先王之道陰,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與深;聖人之制道,在隐與匿。非獨忠、信、仁、義⑤也,中正而已矣。"道理達于此義者,則可與言。由能得此,則可與谷遠近之義。 【注釋】 ①惡:厭惡。 ②貌:面貌、容貌,也指外形、外表。 ③見:表示被動,相當于"被"。 ④所以自為:這是為自己去做。 ⑤忠、信、仁、義:忠心、誠實、仁愛、道義,這是古代基本的道德法則。 【譯文】 關系很親密而說的話卻又很見外,就會被疏遠;關系很疏遠而說的話又很深入就會有危險。不要将别人所不樂意接受的強加于人;不要将别人所不知道的,去教訓别人。别人有所喜愛,可以學習迎合他的興趣;别人有所憎惡,回避而不要言及,所以用隐密的方法進行,然後公開地收獲。所以要去除某事就可以放縱它,放縱的目的在于尋找可乘之機。那些不輕易喜形于色的人,可以将大事托付給他。可知心的人,就可以任用;不能知心的人,深謀遠慮的人不會任用他。所以說:"為政最重要的是掌握人,絕對不可以被人控制。"控制人的人是手握大權的統治者,被人控制的人是唯命是從的被統治者。因此君子立身處世之道是屬于陰,小人的立身處世之道是屬于陽。有智慧的人成事比較容易,沒有智慧的人成事比較困難。由此看來,國家滅亡就很難複興,國家騷亂就很難安定;然而無為和智慧最為重要。智慧是用在衆人所不知道的地方,才幹是用在衆人所看不見的地方。施展才智如果可行,選擇事情去做,這是為自己去做;如果不可行,選擇事情去做,這是為别人去做。所以前代君王做事貴在隐秘。古語說:"天地的造化在于高和深,聖人的治道在于隐和匿。并非單純的講求仁慈、義理、忠誠、信守,不過是努力維護不偏不倚的正道而已。"假如能徹底認清此種道理的真谛,就可以與人交談。假如雙方談得很投機,就可以發展長遠的和目前的關系。
【評析】 "謀"篇講的是鬼谷子謀略的專篇,鬼谷子謀略可分為謀政、謀兵、謀交、謀人四個方面。也可分為上謀、中謀、下謀。上謀是無形的謀略,它使事情成功但不為人所知。中謀是有形的謀略,它幫助成就事業但留下痕迹,不過,因為用得巧妙,大家都稱贊它。下謀是迫不得已所使用的下下之策,它也能扶危濟困,但費力傷物。以上三種計謀,相輔相成,可以制定出最佳的方案,也就是奇謀。奇謀既出,所向披靡,自古而然。鬼谷子認為最高明的謀略是在暗中進行的,但要公開奪取成果,稱之為"陰道而陽取"。認為聖人之道在于"陰"。"聖人謀之于陰,故曰‘神’;成之于陽,故曰‘明’。"認為"謀不能兩忠",忠于一主,必忤于另一主。主張:隻有"通達計謀,以識細微,"以便"經起秋毫之末,揮之太山之本"。認為"謀必欲周密",并且最難做到周密。崇尚用奇計,認為"正不如奇"。認為隻有"奇",才能流行不止。主張:"必先謀慮",計定而後才能用術。所以說,天地的演化,在于高深莫測;聖人的謀略,在于隐蔽不露。不但使用忠信仁義,其他手段也可用,隻要是人間正道。

鬼谷子決篇第十一
【原文】 為人凡決物①,必托于疑者,善其用福,惡其有患,害至于誘也,終無惑。偏②有利焉,去其利則不受也,奇之所托。若有利于善者,隐托于惡,則不受矣,緻疏遠。故其有使失利,其有使離害者,此事之失③。聖人所以能成其事者有五:有以陽德之者,有以陰賊之者,有以信誠之者,有以蔽匿之者,有以平素之者。陽勵于一言,陰勵于二言,平素樞機以用四者,微而施之。于是度以往事④,驗之來事,參之平素,可則決之;公王大人之事也,危而美名者,可則決之;不用費力而易成者,可則決之;用力犯勤苦,然不得已而為之者,可則決之;去患者,可則決之;從福⑤者,可則決之。故夫決情定疑萬事之機,以正亂治決成敗,難為者。故先王乃用蓍龜者,以自決也。 【注釋】 ①決物:決斷事情。 ②偏:不正。 ③失:過錯、過失。 ④度以往事:憑過去的事去揣度。 ⑤從福:追求幸福。 【譯文】 大凡為人決斷事情,一定是因為有了疑惑。那麼要解決這些,一定要借助于有疑問的人,都希望得到幸福,而不希望得到憂患。對于那些有害的事即使有什麼東西引誘,也不要陷于迷惑。決斷應該有利益,失去利益就不會被接受,這就必須依據謀略。假設一個從事善事的人,卻在暗中做壞事,那我們就可以不接受他的言行,如此就會使雙方的關系疏遠。因此,如果容忍那些人損害自己的利益,容忍他們制造災害,那就是在決斷事情上的失誤。聖人所以能夠完成大事業的因素有五個:有用陽道來感化的,有用陰道來懲治的,有用信義來教化的,有用愛心來袒護的,有用廉潔來淨化的。君道是為守常而努力,臣道是為進取而努力;君道無為而以平明為主,臣道有為而以機要為主,所以必須運用這四者小心謹慎進行。于是猜測以前的舊事,以便和未來的新事互相驗證,再參考平素的言行,如果一緻就能作出決定。于是根據過去的事加以揣度,運用将來的事情進行判斷,再以平素作為參考,可行就作出決斷;不用勞費心力就能成功,可行就作出決斷;要勞費心力遭受辛苦,然而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可行就作出決斷;消除禍患,可行就作出決斷;追求幸福,可行就作出決斷,所以判定實情解決疑難是各種事物的關鍵,撥亂反正以決定成敗,是很難做到的事。所以先代君主用蓍草和龜甲來幫助自己作出決斷。
【評析】 本篇講述了六個"可決策":明了曆史上的紛亂鬥争,預測未來的發展變化,參考現在發生的事情,就可決策;上司美名遠播,但他現在陷于危難,可幫助決策;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成功,可以決策,雖費力勞神,但不這樣做不行,也可以決策,此時不過是下策而已;能夠為人排憂解難,則可決策;能夠使福從天降,則可決策。鬼谷子說:決策,是萬事萬物的關鍵所在。真是至理明言!鬼谷子還講了五種決策方案:有時以正大光明的德行感化人,有時以隐藏不露的機關懲罰人,有時以信義道德教導人,有時讓人民蒙蔽無知,有時讓人民樸素無欲。

鬼谷子符言第十二
【原文】 安徐正靜,其被①節無不肉②。善與而不靜,虛心平意③,以待傾④損。有主位。 目貴明,耳貴聰,心貴智。以天下之目視者⑤,則無不見;以天下之耳聽者,則無不聞;以天下之心慮者,則無不知。輻湊并進,則明不可塞⑥。有主明。 【注釋】 ①被:及,達到。 ②肉:肥滿。 ③虛心平意:内心謙虛,意志平和。 ④傾:倒塌、覆滅。 ⑤以天下之目視者:以天下人的眼光去看。 ⑥塞:堵塞、蒙蔽。 【譯文】 如果一個人能安、徐、正、靜的話,那麼他的修養自然能達到應有的境界,這是毫無問題的。如果善于合作而不能安靜,就要心平氣和地等待變化,以恢複安靜。 眼睛要明亮,耳朵要敏銳,心智要敏捷。為人君的,假如用天下的眼睛來看,那就沒有什麼看不見的;假如用天下的耳朵來聽,那就沒有什麼聽不見的;假如用天下的思想來思考,那就沒有什麼不知道的。如果天下人心聚于一處,就像車輪一樣并排前進,那麼君主的眼睛就不會被蒙蔽;可見君主要明察天下了解百姓疾苦才行。
【原文】 德之術曰:"勿堅而拒之①。"許之則防守,拒之則閉塞②。高山仰之可極③,深淵度之可測。神明④之位術,正靜其莫之極欤!有主德。 用賞貴信,用刑貴正。賞賜貴信,必驗⑤耳目之所見聞。其所不見聞者,莫不暗化矣。誠暢于天下神明,而況奸者⑥幹君?有主賞。 【注釋】 ①勿堅而拒之:不要堅持己見而拒絕對方。 ②拒之則閉塞:拒絕采納臣民的進言,那民心必然離叛,使君主和臣民之間的通路閉塞。 ③可極:可看到頂點。 ④神明:謂無所不知,如神之明。 ⑤驗:和證據互相對照,以便明了真相。 ⑥奸者:邪惡、狡詐的人。 【譯文】 接受聽言的方法:"不要堅持己見而拒絕對方。"采納進言,民衆就會守衛君主,拒絕進言,就會阻礙君主視聽。仰望高山可以看到山頂,測量深淵可以測到淵底;然而神明的心境是正靜的,那是絕對沒辦法測出高深的,可見君主必須廣泛采納廣大民衆的意見。 使用獎賞的原則貴在守信,使用懲罰貴在公正。獎賞貴在守信,一定要用耳聞目睹的事實來驗證。那些不能聽到或見到的,也是在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發生影響。至誠在于天下暢通,要讓百姓知曉,猶如有神明君主保佑一樣。又何懼奸邪之徒冒犯君主呢?因此君主一定要信賞必罰。以上主賞。
【原文】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①。四方上下、左右前後,熒惑之處安在?有主問。 心為九竅②之治,君為五官之長。為善③者君與之賞,為非者君與之罰。君因其政之所以求,因與之,則不勞。聖人用之,故能賞之④。因之循理,固能久長。有主因。 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則群臣生亂⑤。家于其無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開⑥?開閉不善,不見原也。有主周。 【注釋】 ①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指應知天時、地利、人事。 ②九竅:就是口、兩耳、兩眼、兩鼻孔、二便孔等,但是通常都除掉二便孔而稱為"七竅"。竅:小孔、洞。 ③為善:做好事。 ④聖人用之,故能賞之:用之,任用他們。賞之,疑為"掌之"。 ⑤亂:叛亂。 ⑥開:原意為開門,這裡指開放而引起的變化。 【譯文】 一叫作天時,二叫作地利,三叫作人和。四方上下、左右前後方位的關系也應知曉,還應知熒惑星運行到了何處。可見君主的發問必須針對天時、地利、人和。 心是九竅的統治者,君主是五官的首長。做好事的臣民,君主就會給他們賞賜;做壞事的臣民,君主就會給他們懲罰。君主根據臣民來朝見的思想,斟酌實際情形而給予賞賜,如此就不會勞民傷财。依據遵循事理,所以能夠長久。以上主因。 為人君的必須要知道世間的一切道理,如果君主不通人情道理,那麼群臣就會發生騷亂。人間沒有一點聲音是不正常的,對内對外都沒有交流,又怎能知道天下大事的演變呢?開放或封閉使用不當,就無法發現善政的根源,可見為人君者必須普遍通曉事理。以上主周。
【原文】 一曰長目①,二曰飛耳②,三曰樹明③。千裡之外,隐微之中,是謂洞。天下奸,莫不暗變更。有主恭。 循名而為④,實安而完;名實相生,反相為情。故曰:名當⑤則生于實,實生于理,理生于名實之德⑥,德生于和⑦,和生于當。有主名。 【注釋】 ①長目:眼睛看很遠。 ②飛耳:耳朵聽很遠。 ③樹明:明察事物。 ④循名而為:采取符合名分的行動。 ⑤當:适合、恰當。 ⑥德:道德。 ⑦和:和諧、協調。 【譯文】 一個叫"千裡眼",一個叫"順風耳",一個叫"樹明"。在一千裡之外的地方,也就是在隐隐約約、渺渺茫茫之中,這就叫作"洞"。天下的奸邪,在黑暗中也不變更,可見君主所用來觀察天下的就是千裡眼、順風耳和萬靈心。 遵循名分去做,實際就安全而完好。名和實互相依托,反過來又合于情理。所以說:名分誕生于實在,實在誕生于真理。真理誕生于名實相符的道德之中,而道德誕生于和平之中,和平誕生于适當。可見君主必須采取恰如其分的手段。
【評析】 鬼谷子先生認為:"養志是由于欲望不能都得以實現,需要養志以通達。要求為人君者必須做到:安徐正靜的境界;高瞻遠矚,耳聰目明;善于聽取各種言辭;賞罰必正;善于統領百官,遵循為政之理;思維周密,洞察隐微。所謂柔順處事,指順應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以行動。"老子說:"知道規律,叫做明","知道規律,所以能包容萬物。能包容萬物,所以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所以天下歸服。天下歸服,于是順應了自然。順應了自然這才是處世之道。掌握了處世之道,就能長治久安,終身不遭危險"。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