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産生一種想買買買的欲望,但當我真正下單後,卻瞬間沒有了那種驚喜,即便拿到了快遞,内心也依然感受不到滿足感或者快樂。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一直以為導緻購物、暴飲暴食、不停地刷抖音等堕落行為的根源是意志力不足。
直到最近,當我深入了解心理學,關注神經生物學和腦科學,才發現,我們成瘾行為的背後,其實都有“多巴胺”這一神經遞質的影子。
多巴胺掌控着我們的欲望和快樂,同時它也控制着我們日常大多數的行為,讓我們最大化利用未來的資源,追求更好的事物。
它就像一把雙刃劍,有好的一面,比如它是掌管着積極、專注的化學分子,也有陰暗的一面,比如它是導緻出軌成瘾、網瘾、煙瘾等堕落行為的幕後者。
多巴胺,它究竟是怎樣影響我們的行為的呢?我們又該如何用好這把“雙刃劍”,幫助我們學習、專注和獲得更高的成就,同時避免不良的行為。
認真看完這篇文章,相信你可以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這篇文章關于多巴胺的核心觀點主要來自于以下2本書:《貪婪的多巴胺》——丹尼爾·利伯曼、邁克爾·E.朗、《自控力》——凱利·麥格尼格爾。
1 多巴胺不是快樂分子!而是獎勵預測誤差!最初發現多巴胺的時候,科學家給它取名為“快樂分子”,而大腦中産生多巴胺的途徑則被稱之為“獎賞回路”。
研究人員發現,多巴胺獎賞回路的活性越高,人們的快感就越強烈,與之相反,多巴胺減少,快感也随之消失。這似乎也證實了多巴胺是快樂分子的結論。
然而,在随後幾十年裡,其他研究人員重複這些實驗時,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
瑞士弗裡堡大學的神經生理學教授沃爾弗拉姆·舒爾茨(Wolfram Schultz)用猕猴做了一項研究,他把猕猴放到一個裝置中,這個裝置裡有兩個燈泡和兩個盒子,兩個盒子其中一個是空的,而另一個則有食物丸。
每隔一段時間,其中一個燈泡就會亮起來,左邊的燈亮起來表示左邊的盒子裡有食物丸,而右邊的燈亮起,則表示右邊盒子有食物丸。
同時,他把微電極植入猕猴大腦中多巴胺聚集的地方以觀察猕猴的大腦變化。
結果發現,一開始猕猴會随機打開盒子,當它們發現食物丸後,它們大腦中的多巴胺就被激活。
而當猕猴找到燈泡亮起和食物丸之間的規律後,多巴胺釋放的時間就會提前到燈亮起時。
這一實驗結果表明,多巴胺并不是快樂分子,而是對意外的反應,即對可能性和預期的反應,科學家将其命名為“獎賞預測誤差”。
簡單來說,多巴胺所帶來的快樂事實上來自于預期之外的好消息或者讓人期待的驚喜,比如當你突然發現這個月的工資比上個月多了好幾百時,你會感覺到很驚喜和愉快。戀愛時的新鮮感和浪漫、中獎時的驚喜等等,而當這些事情都習以為常時,新奇感消逝,多巴胺的沖動也随之消失。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時候,當我們忍不住瘋狂購物、暴飲暴食、報複性熬夜時,讓我們産生沖動和産生快感或滿足感的,并不是行動之後的結果,而是行動之前的期待。
更準确來說,多巴胺并不是為你提供快樂,而是承諾你做某事就可以獲得快樂。
但這種承諾往往是不分對錯的,它并不會管你到底是學習,還是沉迷網絡、或者暴飲暴食。
而且從多巴胺的角度來說,多巴胺主要的指令就是“想要更多”,于它而言,擁有是無趣的,而隻要追求獲得才有趣。因此,它會讓你充滿無窮無盡的欲望。
2 多巴胺可以對抗多巴胺,欲望與控制可以互相平衡!多巴胺具有2種完全不同的功能,一種是讓我們充滿欲望,甚至使我們對某些事物成瘾,另一種是給予我們制定計劃的能力,通過規劃掌控我們周圍的世界,讓我們追求和實現自己的目标。
好比宇宙飛船的火箭燃料,同一種化學物質,但由于燃料在點燃前經過的路徑不同,所以它既可以提供向前的力,也可以提供向後的力。
多巴胺同樣如此,多巴胺通過不同的大腦回路也會産生不同的功能,其中,科學家發現在大腦中的多巴胺的走向主要有2條路徑,一條是從腹側被蓋區到伏隔核,多巴胺釋放到伏隔核中,可以讓我們産生做某事的動力。這個回路叫作中腦邊緣通路,也稱之為“多巴胺欲望回路”。
這條回路保證了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得以生存下來和繁衍下去,形象地解釋一下:當你非常饑餓并看到眼前的一塊餅幹的時候,如果對你的大腦進行掃描,從掃描圖上可以看到,此時可以看到“欲望回路”開始興奮,促使你趕緊拿起餅幹吃掉。
然而過度的欲望也可能會引導我們追求那些可能破壞我們生活的事物,導緻失控的行為。
當然,我們并不會完全受欲望的支配,我們的大腦還進化出了一條互補的多巴胺回路,它可以計算出有哪些東西是值得擁有更多的,計算和規劃來自中腦皮層回路,科學家們将其稱之為“多巴胺控制回路”。
多巴胺控制回路可以管理欲望多巴胺不可控的沖動,将這種原始能量引導到對我們有利的道路上,它可以幫助我們制訂更長遠的計劃,讓我們克服複雜的情況、逆境、情緒和痛苦,讓我們掌控周圍的環境。
如果說欲望多巴胺代表感性,那麼,控制多巴胺則代表着非常理性。
這兩條回路雖然都是從同一個地方開始,但欲望回路結束于大腦中激發興奮和熱情的區域,而控制回路則走向額葉這個大腦中專門負責邏輯思維的區域。
舉個例子,當你正在看書學習時,手機突然彈出一條信息,你一看标題,似乎很有趣,這時你有2種選擇,一是立刻打開看,另一個則是先放下手機,專注于看書學習。
此時,欲望多巴胺會誘惑你立刻打開看,對你說“你去看了,就會感受到快樂,會發現驚喜”;而控制多巴胺則會權衡得失,評估兩項選擇的後果,并盡可能讓你作出最有利于未來的選擇。
換言之,任何的選擇或需要思考的行為,其實都是大腦權衡後的結果,而這些權衡過程,也與各種化學分子的活動有關。
3 多巴胺并不是一切!它所起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網上有人說,多巴胺是導緻我們“娛樂至死”,導緻成瘾行為,導緻愛情消逝甚至出軌的罪魁禍首,為了提高自控,更好地自律,我們要想辦法抑制多巴胺。
也有人說多巴胺是我們想象力的源泉,也是促使我們專注、積極的重要化學分子,是我們成為天才的秘訣,我們要刺激大腦産生更多的多巴胺。
這兩種觀點其實都有偏頗。人類的大腦中超過99.999%的部分是由不産生多巴胺的細胞組成的,也就是說,其實多巴胺的分泌僅僅占據大腦的極少部分。
無論是睡覺、工作,還是學習,我們每天都會做成千上萬個動作,而我們所做的大多數事情和行為其實都繞過了大腦中需要權衡和做出選擇的部分,而這些無意識的行為,其實都是非多巴胺能的活動,這才是我們的日常。
另一方面,多巴胺讓我們渴望擁有,但當我們真正擁有某樣事物的時候,多巴胺在這一過程中就已經結束了它的使命,轉而由“當下分子”控制,其中,血清素、催産素、内啡肽和内源性大麻素這些神經遞質就是常見且重要的“當下分子”。
舉個例子,我們常說的“七年之癢”,對有些人來說,這的确是一道送命題,是難以跨過的坎,但也有情侶或夫妻依然如故。前者,其實可能是多巴胺依然占據主導地位,而後者,則往往是當下分子占主導。
所以,為了享受我們已經得到的東西,或者讓愛超越“七年之癢”,我們的大腦就必須從面向未來的多巴胺過渡到面向當下的某種化學物質,即由“當下分子”掌握主導權。
正如《貪婪的多巴胺》這本書的作者所講
“建立在多巴胺基礎上的浪漫關系是一段令人興奮但短暫的過山車之旅,然而我們大腦中的化學過程也為我們鋪平了通往陪伴之愛的道路。多巴胺代表着癡迷與渴望,而與長期關系最相關的化學物質則是催産素和血管升壓素。催産素在女性中更活躍,而血管升壓素在男性中更活躍。”
無論是多巴胺與當下分子之間,亦或是欲望多巴胺和控制多巴胺,其實都是一個平衡的過程。
人生的曆程何嘗不是如此,我們常常需要平衡,這種平衡可以是身體的平衡,動作的平衡,内心的平衡等等,我們既需要面向未來,同樣也需要專注當下。
任何極緻的行為通常都會導緻極端的後果,極度的自律可能帶來另一方面極度的堕落。
正如約翰·羅斯金所說“沒有人的面部線條能左右相同,沒有樹葉的經絡能完美無瑕,沒有枝條的分叉能完全對稱。人們都能接受不規則的事物,因為不規則意味着有變化;想要消除缺陷,必定會摧毀多樣化的表達,抑制創新的努力,扼殺生命的活力。”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