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宮醴泉銘》,或稱《九成宮碑》,魏徵撰文,歐陽詢書。唐貞觀六年(632年)立于九成宮内。碑高270厘米,上寬87厘米,下寬93厘米,厚27厘米。碑額刻有六龍纏繞及陽文篆書“九成宮醴泉銘”六字,每字約10厘米。碑有界格,格約3.5厘米(即古之謂“寸楷”),24行,行50字,1109字。原石現在陝西西安碑林,但殘損過多,已非原貌。 歐陽詢書寫《九成宮醴泉銘》時已是七十五歲 歐陽詢書寫《九成宮醴泉銘》時已是七十五歲,書法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該碑書法體現了歐陽詢書法剛勁險絕、法度森嚴的特點,被譽為“楷書之極則”、“正書第一”。 《九成宮醴泉銘》的由來及碑文的主要内容: 九成宮,位于今陝西省麟遊縣城西約五裡處,原為隋之“仁壽宮”,始建于隋文帝楊堅開皇十三年(593年),建成于開皇十五年(595年)。據史載,仁壽宮建築極其豪華壯麗,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工匠死者以萬數。《隋書·食貨志》載:“(開皇)十三年,帝命楊素出,于岐州北造仁壽宮,素遂夷山堙谷,營構觀宇,崇台累榭,宛轉相屬。役使嚴急,丁夫多死,疲敝颠仆者推填坑坎,覆以土石,因而築為平地,死者以萬數。”仁壽宮建成後,隋文帝楊堅每年都要前去避暑,後來他本人和皇後獨孤氏也都在此宮中去世。 隋朝末年,仁壽宮漸次荒廢。唐貞觀五年(631年),太宗李世民對此宮加以修繕,更名為“九成宮”。“九成”意為九重,言其極高。《新唐書·地理志》:“西五裡有九成宮,本隋仁壽宮,義甯元年廢,貞觀五年複置,更名。永徽二年曰萬年宮,乾封二年複曰九成宮。周垣千八百步,并置禁苑及府庫官寺等。 九成宮中本沒有水源,貞觀六年四月,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在西城的北面發現泥土有些濕潤,于是以杖疏導,随即有泉水流出,遂将此水導入石渠,并命名為“醴泉”。古人認為醴泉的出現是一種嘉瑞,于是太宗命魏徵撰文,命歐陽詢書碑,立于醴泉之側。這就是《九成宮醴泉銘》的由來。 《九成宮醴泉銘》全文可分為五段。第一段交代九成宮的由來,描述了隋代仁壽宮的雄偉壯觀,窮泰極侈;第二段叙述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改修九成宮的節儉做法;第三段記述了唐太宗發現醴泉的經過;第四段引經據典,說明醴泉的出現是由于“天子令德”所緻,最後提出“居高思附,持滿戒溢”的谏诤之言;第五段是頌詞,總結全文。 作者魏徵是唐太宗的重要輔臣,以直谏聞名于史冊,觀此碑文,确非虛譽。所以宋人曾鞏在跋此碑時稱:“魏為此銘,亦欲太宗以隋為戒,可以見魏之志也。” 歐陽詢在楷書、隸書、草書等書體上均有造詣,其中尤以楷書為最,他的楷書體勢縱長,結構獨異,筆力險勁,後人尊稱為“歐體”。《九成宮醴泉銘》是歐陽詢楷書作品的代表作,其用筆方整,且能于方整中見險絕,字畫的安排緊湊勻稱,間架開闊穩健。整個碑文高華渾樸,法度森嚴,一點一畫都成為後世的模範。故此碑曆來為書法愛好者追摹不已。 |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