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鬼谷子智慧:如何修煉反應術









鬼谷子智慧:如何修煉反應術

[聽,言之道,或有不合,必反以難之。彼因難以更思,必有以應也。]

古之大化者,乃與無形俱生,[大化者,謂古之聖人以大道化物也。無形者,道也。動必由道,故曰:無形俱生也。]

反以觀往,覆以驗今;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言大化聖人,稽衆舍己,舉事重慎,反覆詳驗。欲以知來,先以觀往;欲以知今,先以考古;欲以知彼,先度于己。故能舉無遺策,動必成功。]

動靜虛實之理,不合來今,反古而求之。[動靜由行止也,虛實由真僞也。其理不合于今,反求于古者也。]

事有反而得覆者,聖人之意也。[事有不合,反而求彼,翻得覆會于此。成此在于考彼,契今由于求古,斯聖人之意也。]

不可不察,[不審則失之于幾,故不可不察。]

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以靜觀動,則所見審;因言觀辭,則所得明。]

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出。[謂言者或不合于理,未可即斥,但反而難之,使自求之,則契理之應,怡然自出。]

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觀其次。[應理既出,故能言有象、事有比。前事既有象比,更當觀其次,令得自盡。象謂法象,比謂比例。]

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辭也。以無形求有聲,[理在玄微,故無形也。無言則不彰,故以無形求有聲,聲即言也。比謂比類也。]

其釣語合事,得人實也。[得魚在于投餌,得語在于發端;發端則語應,投餌則魚來。故曰:釣語,語則事合;故曰合事;明試在于敷言,故曰:得人實也。]

其張罝網而取獸也。多張其會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釣人之網也。[張網而司之,彼獸自得,道合其事,彼理自出,理既彰,聖賢斯辨,雖欲自隐,其道無由,故曰:釣人之網也。]

常持其網驅之,其言無比,乃為之變。[持釣人之網,驅令就職事也。或乖彼,遂不言無比,如此則為之變常易網,更有以勇之者矣。]

以象動之,以報其心;見其情,随而牧之。[此言其變也。報,猶合也。謂更開法象以動之,既合其心,其情可見。因随其情而牧養也。]

己反往,彼覆來,言有象比,因而定基。[己反往以求彼,彼必覆來而就職,則奇策必申,故言有象比,則口無擇言,故可定邦家之基矣。]

重之襲之,反之覆之,萬事不失其辭。[謂象比之言,既可以定基。然後重之、襲之、反覆之,皆謂再三詳審,不容謬妄。故能萬事允惬,無複失其辭者也。]

聖人所誘愚智事皆不疑,[聖人誘愚,則閉藏之,以知其誠;誘智則撥動之,以盡其情。鹹得其實,故事皆不疑也。]

古善反聽者,乃變鬼神以得其情。[言善反聽者,乃坐忘遺鑒,不思玄覽,故能變鬼神以得其情,洞幽微而宴夫會,鬼神本密,今則不能,故曰:變也。]

其變當也,而牧之審也。[言既變而當理,然後牧之道審也。]

牧之不審,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審。[情明在于審牧,故不審則不明;審基在于情明,故不明則不審。]

變象比,必有反辭,以還聽之。[謂言者于象比有變,必有反辭以難之,令其先說,我乃還靜以聽之。]

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睑;欲高,反下;欲取,反與。[此言反聽之道,有以誘緻之,故欲聞彼聲,我反靜默;欲彼開張,我反睑欲;欲彼高大,我反卑下;欲彼收取,我反施與。如此則物情可緻,無能自隐也。]

欲開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辭。同聲相呼,實理同歸。[欲開彼情,先設象比而動之。彼情既動,将欲生辭;徐徐牧養,令其自言,譬猶鶴鳴于陰,聲同必應,故能以實理相歸也。]

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謂所言之事,或因此發端,或因彼發端;其事有可以事上,可以牧下者也。]

此聽真僞,知同異,得其情詐也。[謂真僞、同異、情詐,因此上事而知也。]

動作言默,與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見其式。[謂動作言默,莫不由情與之出入,至于或喜或怒,亦由此情以見其式也。]

皆以先定為之法則,[謂上六者,皆以先定于情,然後法則可為。]

以反求覆,觀其所托,故用此者。[反于彼者,所以求覆于此,因以觀彼情之所托,此謂信也。知人在于見情,故言用此也。]

己欲平靜,以聽其辭、察其事、論萬物、别雄雌。[謂聽言之道,先自平靜,既得其辭,然後察其事,或論序萬物,或分别雄雌也。]

雖非其事,見微知類。[謂所言之事,雖非時要,然觀此可以知微,故曰:見微知類。]

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應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聞其言,則可知其情,故若探人而居其内,則情原必盡,故量能射意,乃無一失,若合符契,螣蛇所指,禍福不差,羿之引矢,命處辄中,聽言察情,不異于此,故以相況也。]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後知人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從明生,明能生智。故欲知人,必須自知。]

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魚;見形也,若光之與影也。[我能知己,彼須我知,必兩得之,然後聖賢道合,故若比目之魚。聖賢合則理自彰,猶光生而影見。]

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針,舌之取燔骨。[以聖察賢,複何所失?故若磁石之取針,舌之取燔骨。]

其與人也微,其見情也疾。[聖賢相與,其道甚微,不移寸陰,見情甚疾。]

如陰與陽,如陽與陰;如圓與方,如方與圓。[上下之道,取類股肱,比之一體,其來尚矣。故其相成也,如陰與陽;其相形也,猶圓與方。]

未見形,圓以道之;既形,方以事之。[謂向晦入息,未見之時,當以圓道導之。亦既出潛離隐,見形之後,即以方職任之。]

進退左右以是司之,[此言用人之道,或升進,或黜退,或貶左,或崇右,一惟上圓方之理,故曰:以是道司之。]

己不先定,牧人不正。[方圓進退若不先定,則于牧人之理,不道其正也。]

事用不巧,是謂忘情失道。[用事不巧,則操末續颠,圓鑿方枘,情道兩失,故曰:忘情失道也。]

己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己能審定,以之牧人。至德潛暢,玄風遠扇,非形非容,無門無戶。見形而不及道,日用而不知,故謂之天神也。]

反應第二

  【白話譯文】

  古代化育衆生的聖人,是與大道共同生存的。他返過去觀察以往,翻過來驗證将來;返過去了解古代,翻過來了解将來:返過去了解别人,翻過來了解自己。事物動靜虛實的道理,如果跟現在和将要發生的情況不合,便返回去研究古代韻曆史.從而尋求出正确答案。事情往往有通過研究古代而驗證觋在的情況,這是聖人的教導,我們不可以不仔細考察。

  别人在講話,這是動;我沉默不說,這是靜。要順着對方的話,了解其中所透露出來的思想感情。如果對努話語中有不合真實的情況,便反複詢求,對方一定會應和,把真實情況說出來。語言常常使用象征比喻的方法來表達内容,事物一定有可供類比的先例。有了象征和類比,就可以觀察對方下一步的想法和言行。所謂'象',便是用語言象征所要表達的某耪事物;所謂'比',便是用言辭反映可供類比的先例。然後,根據蠢形的道理來探求有聲的言辭。啟發誘導的話如果合符事理,便弼使對方回答,從而了解到他的實在情況。這就好像張開捕獸的網去捕捉野獸,隻要在野獸出沒頻繁的地方多設置一些網,伺察等候着,就一定能捕捉到野獸。方法适合事理,對方當然會自己說出一切,這便是一張釣人的網。自己經常拿着這張網驅使對方上網。如果對方發言不合,不肯接近,便改變方法來對付。用形象的語言打動對方,投合他的内心想法,了解他的真情,從而控制住他。彼我雙方,一來一往,反複交談:而且語言有象征反映的内容,又有可供比較的先例。因此.在反複交談中可以判斷出基本情況,确定基本的策略。然後,反反複複,周密審核,使各類事物都名實相副。聖人誘導愚人和智者的方法不同,但都可以确定無疑地取得成功。古代善于從正反兩面反複了解事物的人,往往采用鬼神不測的變化手段來了解真實情況。他的變化适當合理,他的觀察非常詳細。如果觀察不詳細周密,得到的情況便不清楚;得到的情況不清楚,決定的基本策略便不周詳。運用象征和類比,變化莫測,對方一定有返回的言辭,自己回過頭來聽取。想要聽到對方的聲音,自己反而要沉默;想要張開,反而先收攏;想要上升,反而先下降;想要奪取,反而先給予。想要使對方開誠相見,就用象征性的語言試探,并說出先例,從而誘導對方發言。相同的聲音自然會彼此呼應.相同的事物必然歸結為相同的道理。或者順着這種道理,或者順着那種道理,或者用來侍奉君長,或者用來管理臣民。這就是聽話能分辨真假、能了解彼此間的異同、能掌握對方是忠誠還是欺詐的途徑。舉動、言談、歡喜、憤怒,都要通過這種途徑.并體現出這種規範。以上一切,都以預先的決斷作為準則,而不能掉以輕心。通過反複的言辭試探,求得對方答複,再觀察分析他所寄托的内容。使用這種方法,自己要保持平靜,才能聽取對方的言辭,考察他所說的事情,探讨萬事萬物,分辨勢力強弱。即使對方所說不是自己當前急于了解的事,也可以憑借微小的征兆推知同類的情況。這就好像要想了解别人而能深他的内部,從中衡量出他的才能,猜中他的想法,就會跟符節一樣相合,不會發生失誤。又會像媵蛇一樣,指陵哪裡,不差分毫;像後羿一樣.開弓射箭,百發百中。

  所以說.要了解外界的人和事物.首先從琴解自己開始。雙方互相了解,志同道合,就好像比目魚一樣。徽夠及時掌握對方的言辭,就好像發出聲音就會有回聲一樣:能夠及時掌握對方的表現,就好像有光線就會出現陰影一樣。了解囪己的人,他審察别人的言論不會發生失誤,就好像用磁石去吸鐵針,又好像用舌頭去吮已經烤熟的骨肉。他結交别人.方式狠微妙。他發現情況,反應很迅速。他的方法,有時陰柔,有時#E}剝,陰柔與陽剛相互結合;有時圓轉,有時方正,方正與圓轉相孽搭配。如果情形還不清楚,便采用圓轉靈活之道來引導對方:如果情形已經清楚,就用方正直率之道來處理事情。前進,後退,向左,向右,都要堅守上述方法。自己先不确定,處瑷事情便搴會巧妙,這便叫做'忘情失道';自己先有定見,再去管理别人,策略巧妙而不見痕迹,沒有誰能懂得其中訣竅,這便達到了自然神妙的境界,可以叫做'天神'。

  【評析】

  本篇分四層:第一層講要運用'反覆'的方法,了解過去、現在、将來,了解自己和對方,觀今鑒古,知己知彼。第Z-層講要善于誘導對方發言,靜聽對方的發言,反複推敲,擎握真實情況,以确定自己的謀略。第三層講反應之術要善于變佗,特别是善于從不同的角度變化,善于以柔克剛,從而達到'覽徽知類'、鬼神不測的境界。第四層講要了解别人,首先必須了解自己.自己有了定見,才能正确而靈活地運用各種策略,進退宜如。總之,本篇提出了'反複斟酌'、'以靜制動'、'知之始已'等說服對方的原則,本篇在講如何誘導對方時,還提出了'象比'與'釣語'這兩個專有名詞。所謂'象',有'形象'、'象征'的含義,'象其事'就是用象征或比喻之類的具體形象的語言去闡述抽象的事理。所謂'比',就是通過可供類比的先例使對方信服。運用'象比',就可以借助形象而有力的語言表達出幽微無形的事理,從而說服對方,這就是'釣語'。本篇說理,不僅層次井然,而且形象生動,運用了多個獨特的比喻。如:釣人之網、比目之魚、響之随聲、影之随光、後羿射日。

  本篇受《周易》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如《易·乾·文言》雲:'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易·中孚·九二》雲:'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本篇則說:'同聲相呼,實理同歸。'《周易》說:'拟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本篇則說:'象者.象其事?'

  本篇受《老子》的影響更加明顯。《老子》雲:'反者,道之動。''将欲翕之,必固張之;将欲弱之,必固強之;将欲廢之,必固興之:将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本篇則說:'欲聞其聲,反默;欲張,反睑;欲高,反下;欲取,反與。'

  《戰國策》中的策士們是精通'反應'之術的。《秦策三》所記載的範睢說秦昭王的故事,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範睢從魏國逃到秦國後.認真分析了秦國的政治形勢:秦昭王大權旁落,受到太後與四個當權大臣(包括其舅父穰侯魏冉)的控制;而昭王不願意受這種控制.卻苦于沒有人為他出謀劃策。于是,他向昭王上書說:'語之至者,臣不敢載之于書;其淺者,又不足聽也。'昭王體會到話中有話.于是派車把他接進宮内。昭王屏推左右的一切人,然後請教說:'先生何以幸教寡人?'範睢隻是回答:'唯唯。'過了一會,昭王再請教,範睢又是回答:'唯唯。'第三次也一樣。昭王說:'先生不幸教寡人乎?'這時,範睢才開口說:'我是外地來的小臣.跟大王交情很淺,不了解大王的内心;而我要講的内容,牽涉到您的骨肉之親和大臣。所以我不敢輕易地說。您害怕太後,又被奸臣控制,處境孤危,國家也危險。這就是我害怕的事情。我個人的生命并不重要,我的死亡如巢能夠換來秦國的興盛.那比活着更有價值。'于是誘導秦昭王說出了真心話:'先生何必這樣說呢?事無大小,上及太後,下至大臣,願先生全都說給寡人。先生不要懷疑寡人的真心。'範雌這才痫昭王詳細地分析了秦國的内外形勢,并說:'現在國外都隻知遭秦國有太後,有穰侯等四個當權大臣,不知道有你這個國王。我擔心後代的秦王不是您的子孫。'于是,昭王下決心,任用範睢為相,廢太後,驅逐穰侯等四個權臣,并且對範睢說:'過去,齊桓公得到管仲,尊稱他為仲父。今吾得子,亦以為父。'範難的整個遊說過程,充分體現了本篇所說的'欲聞其聲。反默'、'同聲相呼,實理同歸'的理論。範睢當權後,在國内加強了王權;在國外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為秦的強大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