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水流深
—與五中學子共勉
我喜歡“靜水流深”四字,很想将其作為座右銘挂在書房的正中;可惜我不太會書法,于是,客居滬時求助于一位書法大師。
那一刻,虔誠地磨墨、鋪開宣紙,當他知道我是讨求“靜水流深”四字時,歇下竹管,良久不語。那份默,讓我隐約感到了一種難言深藴。或許是礙于面子,出于情分,他還是落筆了。而且留下讓我畢生難忘的話——不是你,不是你這個較真學問人的感染,我不敢寫這四個字。
我理解,凡弄墨的人,無論他的功夫多精湛,對字尤其是藴含深深的警語都有一種神聖的敬畏。我知道,他留給我的——是一種激勵,一種追求,一種做學問的境界。“靜”以治學,甯靜緻遠。“水”,負載萬物,萬物推之上善,上善如水;而“靜水”,又是“流深”!究竟是一個怎樣神奇的境界??曾見過一片碧綠靜水麽?那江河,那湖泊,那大海,沒有波瀾,沒有喧嘩,沒有張揚,而平靜的表征下誰也不知道有多深?
自古以來,先哲賢達對自然充滿敬畏,如老子所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且善于不斷運用自然觀照、禅釋、反省、激勵自己。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哀人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蘇轼)“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丈,無欲則剛”(林則徐)------他們無不借助萬物觀照、禅釋、反省、激勵自己,從而達到了世人景仰、物我共赢、博大精深的境界。
五中,頻臨贛江,雄踞紅谷,得天獨厚的地縁環境和源遠流長的人文景觀,多麼像一碧流深靜水,高瞻遠矚的辦學理念和嚴謹務實的治學風範,繼往開來地激勵着莘莘學子去追求甯靜緻遠、博大精深的境界,為高校、為社會、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可資深造的高尖學術、技能型人才。
最是書香馨久遠,望五中的明天更美好。
感此,我贈曾在工作了6年的五中四個字——“靜水流深”。
劉瑞國
2014.5.18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