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超詳細智永《千字文》筆法攻略,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私信發送【公開課】即可獲取更多書法課程視頻

一、智永與其真草《千字文》

智永,生卒年不詳。南朝陳、隋間人,名法極,晉王羲之七世孫,山陰(今浙江紹興)永欣寺僧,世稱“永禅師”。相傳40年不下樓,書《千字文》八百餘本,分送浙東各寺。退筆頭置大筆簏中,簏受一石餘,五簏皆滿。唐張懷 《書斷》評其書:“微尚有道之風,半得右軍之肉,兼能諸體,于草最優。”北宋蘇轼《東坡題跋》言:“永禅師書,骨氣深穩,體兼衆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

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迹本妩媚俊挑,今人疑為唐人摹本。然墨本較之刻本更易直觀顯現古人筆法,故為習書首選範本。何況智永書法“精熟過人,惜無奇态矣”(李嗣真《書後評》),這一點無疑對初入書道者更是大有裨益,可較快地入手。我們這次系列講座選用的是智永真草《千字文》的墨迹影印本。

二、用筆概要

清河紹基《東洲草堂金石跋》中日:“智永《千文》,筆筆從空中落,空中住,雖“屋漏痕”猶不足喻之。”分析此帖用筆,誠如何所言,無論起、行、收筆均力實氣空,筆勢渾穆。

1、起筆

智永《千字文》的起筆多空中作勢,尖鋒翻筆入紙,但并非直落直行,而是在筆鋒落紙的一刹那有一個輕微的切筆動作,而後不露痕迹地行筆。這種起筆法看似漫不經心,實則需要深厚的手上功夫,初習者必須經過較長時間的訓練才能穩住筆勢。

2、行筆

關于行筆,今人多有忽視。清包世臣《藝舟雙楫》中言:“用筆之法,見于畫之兩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斷不可企及者,則在畫之中截。”包世臣這段話言明了行筆與起、收筆同樣重要。

智永《千字文》的行筆豐厚遒勁、骨力洞達。臨寫時要求能裹住筆鋒,手腕沉穩且輕虛,以達到力實氣空的線條效果。

3、收筆

明董其昌〈畫禅室随筆〉中謂:“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此帖中的收筆多蘊藉豐潤,筆去而勢未盡。臨習時,要有一種靜穆的心态,注意收筆的蓄勢,處理好收與放的關系。

三、臨寫準備

每當我們面對一本新帖時,應掌握一些臨帖常識,充分做好臨帖前期的工具準備與心裡調解,切不可“筆不論柔與硬,腕不論低與高”。應盡可能多地去了解每一本字帖所處的時代(當時的書風、用筆、用紙、作者的取法等)、書寫的背景(作品書寫年代及作者書寫時的年齡、心境等)、相關的評論等方面的資料,以便于我們較好地理解原帖、走近原帖,達到事半功倍的臨寫效果。

在臨寫智永真草《千字文》之前,筆者以為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把握字形,确定臨字的大小

此帖字徑大多不過2厘米,結構方正穩健,氣息暢達。由于這是智永書寫的一本普及性書法字帖,因此它并不追求險絕多變的體勢,而是注意結字的穩健、勻稱,力求符合大衆的審美觀,以便于人們欣賞、學習。我們在臨習時,要抓住本帖的這一要旨,把握住字形特點。初習時可懸腕書寫,字形基本與原文相當為宜;待有一定基礎後亦可懸肘書寫,略放大字形。

2、對筆、紙、墨的選擇

此帖真書介于中楷與小楷之間,可視為小楷。小楷在結字上要“舒展開疏,間可跑馬”,因此對臨寫者指、腕的要求甚高,執筆要緊,運腕要活。總體而言,臨習真、草二體,可如虞世南《筆髓論》中言:“真一(距筆頭一寸)、行二、草三,指實掌虛。”

小楷落筆及草書的折轉引帶全仗筆尖部位運行,所以動物要爽潔、清勁、準确,宜用彈性較強的純狼毫書寫。在用紙上,由于所臨字較小,線條纖細,點畫間留白較少,因此不宜在滲化嚴重的生宣上書寫。平日臨帖可用毛邊紙,創作可選用七成熟的宣紙,如色宣、仿古宣、瓦當宣等。在用墨上,同樣應防止滲化,切忌為追求墨色變化而兌水書寫。

四、真書的用筆分析

智永用筆“精熟過人”,其筆法絢爛多姿,富于變化。我們在臨習前應先認真讀帖,留意帖中相同點畫的不同寫法,找出規律。

(一)橫的寫法

1、長橫

作為一字的主畫,長橫起着穩定字勢、調節節奏的作用,應寫得生動得勢。此帖中的長橫一般有三種形态:

其一如“舉”字長橫,書寫時筆管略向左下方傾側,筆鋒落紙後向左下方切筆,而後抵住右行,至收筆時将筆稍抵提起回鋒。此橫寓淩厲遒勁之勢。

其二如“妾”字長橫,筆行至中段稍提,收筆向右下稍頓而成。此橫呈輕靈婉轉之态。

其三如“具”字長橫,尖鋒入紙後迅速挺直右行,前輕後重,剛直有力。此橫有勁健流動之勢。

2、短橫

短橫在此帖中的形态頗多,或筆鋒上行,取仰勢,如“老”字上橫;或筆鋒下頓,取俯勢,如“杯”字右部之橫;或尖鋒入紙,求勁利,如“情”字右部的橫;或切筆向右上提鋒,求果斷,如“求”字的橫;或平直堅挺,求沉實,如“耳”字的上橫;或婉曲多姿,求妍媚,如“且”字下橫。

3、橫的變化

漢字中的橫畫最多,因此其形态、體勢的變化也頗多。深谙于此的智永在用筆上更是多變,下面拈出幾例說明。如“士”字兩橫并列,上橫前重後輕,取仰勢而放之,下橫前輕後重,取俯勢而書之,對比鮮明。如“任”字右部的三橫,上仰、中平、下俯,長短各異,變化自然和諧。又如“聲”字中的橫畫,自上至下依次減細,且各橫之間均有筆勢上的照應,至末橫處理成提畫的走勢。臨寫中,對橫畫較多的字,應多觀察分析,找出共性,舉一反三。

(二)豎的寫法

漢字橫多豎少。豎是字的骨幹,起着支撐字形、穩定重心的作用,宜寫得勁健挺拔。

1、長豎

此帖中的長豎有以下三種:

一為懸針豎,如“ ”字右豎,起筆時與上一點畫呼應,筆鋒迂回而下,收筆時出鋒,顯出暢意流美之态。

二為重露豎,如“辭”字最後一筆豎,收筆時回鋒,顯得渾厚沉靜。

三為“行意豎”。由于此帖行意濃厚,因此字中時有行書筆意的點畫,如“斬”字末豎,顯然是為求流暢的筆勢而帶出。

2、短豎

短豎在寫法上與長豎相似,有起、收筆上的藏露變化,有相向、相背的體勢變化。

(三)點的寫法

待橫、豎将手、腕訓練得較為穩定後可轉入對點的學習。南宋書學理論家姜夔言:“點者,字之眉目,全藉顧盼精神,有向有背,随字異形。”

點為字之神,點亦富于變化,但何時用什麼點并非可以随心所欲,而是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如左右兩點用于字首、字中,一般就是如“糠”、“嫡”、“少”的寫法;用于下部,一般就是如“涼”、“員”、“異”幾種寫法。四點底一般也隻有如“熟”、“謙”等為數不多的幾種變化。而上下兩點的寫法,由如“鈞”、“扇”二字可見,上下三點由“沉”、“落”二字可見。

此帖中點單獨出現時,形态最多的是側點,書寫時筆取側勢,鋒尖入紙用力向右下,待毫鋪開後筆鋒稍頓,衄挫回鋒。其他還有直點、長點、垂點、撇點、挑點、平點等,書寫時要留意它們與不同筆畫搭配時的形态,找出規律性。

五、草書的用筆分析

孫過庭《書譜》雲:“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因此對草書的用筆把握首先體現在使轉上。智永筆法精熟,“筆筆從空中落”,故而可以說,智永此帖草書教科書般的筆法為我們做了極好的示範。

(一)使轉

此帖在使轉上達到了“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孫過庭《書譜》語)的藝術效果。其轉筆淳厚流暢,靈動而不詭異,沉實而不呆闆。

1、下轉。如“霄”、“易”二字之橫下行時,腕部要随之緩緩外轉,使鋒居于正中,忌勾指直接向下。

2、上轉。如“充”、“腸”二字,在筆上轉時不可懈怠(勿猛提筆),稍駐後翻轉而上,忌機械硬轉,令鋒散開。

3、平轉。如“飽”、“畏”二字筆至平轉(撇折)時腕要稍向内翻,并在轉處稍頓。行筆時注意要手腕輕虛,避免動作過大。

4、連轉。轉筆處順勢相連,行筆動作基本一緻。但轉折中應注意動作到位和連轉處的變化。草書使轉中最難的是上、下轉交替進行,如“委”、“寓”二字。臨寫時首先要看清行筆線路,其次要把握好腕部動作,可先在空中熟悉兩遍後落筆。檢驗連轉動作是否正确的方法是審視線條的起、行、收處,不能出現散鋒或尖薄的情況。如果動作不對,應及時調整,直到準确為止。

(二)橫

草書中多牽絲映帶,許多點畫相互依存,橫畫也不例外。它可以與豎、撇、捺、點等連接在一起,難分彼此,如“佐”、“曲”、“弱”、“營”等字。當然,相對獨立的橫畫也會以不同的姿态出現在字中,與字的其他部分互相呼應。

1、短橫

草書中獨立的短撇一般為字的首筆或末筆,其起、收有輕重,體勢有俯仰。一般上橫多用輕起、仰勢,如“飄”字;亦有切筆入紙重起者,如“青”字。下橫多取俯勢,如“士”字;有重起輕收者,如“旦”字,也有重起重收者。

短橫中還有一種逆勢寫法,如“執”字。此法多用于橫連豎,目的是順勢。

2、長橫

長橫多為一字之主筆,一般呈左低右高之态。長橫在用筆上變化頗多,如“晉”字中橫尖鋒殺紙而入,淩厲勁健;“恥”字上橫尖鋒輕入,輔以提按,含蓄蘊藉;“每”字上橫翻鋒入紙後提筆右行,至收筆處頓鋒上轉,沉實婉轉;“并”字末橫取隸意,一波三折,意趣自足;“丁”字之橫呈下俯之态,顧盼含情。

(三)豎

字中豎畫好比搭台的支柱,一般寫得挺直厚重。

1、短豎。根據所處的位置,此帖中的短豎有以下幾種形式:位于左,多用垂露,隻是起筆或輕或重,如“佳”字;位于中,大多與其他點畫相連,變化多端,如“維”字;位于下,一般厚重有力,支撐上部,如“閑”字。

2、長豎。

《千字文》的示範性約束着作者的個性發揮,因此本帖中沒有抒情暢意的特長豎,隻有相對較長的豎。如“植”字的長豎居于左,切筆下行,豐潤秀逸;“刻”字的長豎居于右,行筆輕重變換,頗有動感;“想”字的長豎承上啟下,巧妙地将字的氣息绾結于一體。

(四)點

其實,看似簡單的點往往是書法中最具變化、最難表現的,因此臨寫時一定要多觀察、多比較,體會其用筆的細微變化,抓住其個性與共性特征,使之成為點睛之筆。

1 .單點

單點并非孤立存在,它與其他點畫仍有相呼應的關系。單點作為首筆或未筆時,一般多用俯勢,筆毫入紙後向右下稍頓彈起,如“廟”字;亦有取仰勢者,如“躍”字的左上點,起筆與橫法類似,筆鋒向右稍轉後即折回而下。

另外視字的結構,具體作點時還應留意其角度的變化。

2、雙點

雙點一般筆勢相連,分為上下點和左右點。

(1)上下點。如“論”字末熟練的提按,在上點完成後順勢帶出下點;“嗣”字右部兩點稍作翻腕,一筆而成,凝練有神;“祿”字中右兩點開張大氣,氣勢洶湧,角度、收放變化自然;“盜”字左上兩點行筆穩健,氣息相連。

(2)左右點。如“涼”字右部下兩點飽滿沉實,遙相呼應;“羲”字上兩點筆力千鈞,峻急飛動;“乎”字的兩點提按自如,一氣呵成;“微”字的兩點縱橫交錯,輕靈灑脫。

3、多點

多點并列要注意各點的不同寫法及相互間的呼應。

(1)橫式。如“密”字中部的點,重起頓筆後轉腕提筆,而後翻鋒向上完成左右,至右時,腕外轉頓筆順勢完成右點。如“羔”字中的橫點,筆勢起伏,提按、頓挫極富節奏感。

(2)縱式。如“清”字上點采用單點的寫法,下兩點一筆寫成并順勢提出與下一筆呼應。“落”字中左下三點一筆寫成,由輕漸重,簡約而凝練。

(五)撇

草書中的撇畫多與其他點畫相連或相映。

1、長撇

此帖中長撇或厚重沉實,線條遒麗,如“映”、“初”二字;或凝練老辣,勁挺暢意,如“廉”、“碑”二字;或筆意婉轉,飄逸灑脫,如“沙”、“接”二字。

2、短撇

短撇變化較多。如“欣”字之撇藏鋒入紙,腕外轉撇出;“戚”字之撇由上一筆順勢帶出,翻轉靈活;“求”字上撇由橫變異而來,狀若蘭葉;“夙”字之撇露鋒直下,迅速發力。

(六)捺

草書為了取勢的需要,形态完整的捺一般出現較少,取而代之的多為反捺。

1、長捺

長捺多以反捺出現者居多,如“ ”、“履”之捺均輕入輕收,中截渾厚;而“秦”、“嶽”之捺取章草意,收筆含蓄。

2、平捺

此帖中平捺的寫法較為統一,多尖鋒入紙後向右下行筆,漸行漸按,至尾部稍頓捺出,隸意盎然,如“逸”、“運”二字。

3、短捺

在草書中,短捺多化為姿不同的點,如“讀”“笑”“實”“囊”各字。獨立者多飽滿厚重,如高山墜石;連帶者多婉轉流暢,似泉水奔湧。

(六)鈎的寫法

作鈎之法,需蹲鋒,令鈎飽滿勁健。鈎的變化較多,但寫法大緻相似,隻是方向、長短、粗細的差異而己。豎鈎的起、行筆與豎相同,至将轉筆處手腕稍向右上翻,而後向左平推而出,如“則”字之鈎。

本帖中的豎鈎也有拖鈎法,即出鈎時将筆鋒調正,掣住筆勢向左稍行鈎出,如“孰”字左下的鈎畫。鈎的形态一般有以下幾種,茲列出典型字例,可強化練習,如“宅”、“弱”、“飄”、 “心”、“賊”、“處”字中的豎彎鈎、橫折鈎、彎鈎、斜鈎、卧鈎等。

(七)折的寫法

折是由橫和豎搭接而成的。智永真書的折筆多暗轉,勁力内斂,如“伊”、“旦”二字的折,轉處筆勢稍頓,圓鋒而下,折處圓勁而有張力。而“曲”、“忠”二字之折,則筆至轉角處提筆換鋒,抵住下行,折處筆力盎然,似切金斷玉一般。

以上分析了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真書的筆法特點。需要提醒臨寫者注意的是,此帖真書類似于行楷,筆緻流暢圓潔,故而要想更好地表現其筆端靈便暢達的氣息,則必須具備一定的行書基礎。因此在臨寫此帖的同時可穿插臨寫王羲之的行書帖,以切準智永楷書與王字行的契合點,達到由形入神的目的。

六、草書的結構特點

虞世南《筆髓論》言:“草即縱心奔放,覆腕轉蹙。”筆勢的迅疾自然給草書結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千字文》專為習書而創制,因此其草法相對工穩、規範了許多。

1、氣息绾結

文章要“形散而神凝”書法亦然。草書更應講究跌宕起伏、大開大合間的氣息绾結。如“嵇”字翻轉騰挪,一筆而成,體勢緊湊;“臨”字各部分雖相對分離,但筆勢不斷,氣息貫通。

作草求勢,或綿轉折,或筆斷意連。而勢的表現主要通過改變筆順和簡化點畫達到。如“并”字先寫兩豎再完成兩橫,令整字行筆便捷順暢。再如“躬”字本來較為複雜,而經過簡化筆畫,自然就容易貫氣了。

2、字形多變

草書講究整體美,而這種美靠什麼實現呢?表現在字法上便是字形變幻和大小穿插。相對來說,《千字文》作為習書範本,其大小變化并非十分突出,但臨習時不應忽視,尤其應注意訓練以結字大小調節書作的節奏。而字形的多變是根據字的結構來随機處理的。總的原則是在注意字形飽滿的同時避免出現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字勢,力求以形變增強書作的節奏與韻律。

3、揖讓有度

王羲之在《題衛夫人〈筆陣圖〉後》中言:“意在筆前,然後作字。”作草尤需如此。下筆前應預想各部分的空間比例,然後落筆。

4、伸縮得體

字法要打破正方或長方的呆闆走勢,就必須要注意伸縮。一般情況下,左右、左中右結構的字要注意各部分的長短參差,勿使齊平,如“绛”字;上下、上中下結構的字要注意各部分的寬窄搭配,如“寥”字;獨體字要注意點畫的伸縮,令字形多姿多彩,如“毛”字。

5、疏密映襯

智永草書《千字文》中,有左密右疏者,如“散”字;有左疏右密者,如“誰”字;有上密下疏者,如“曆”字;有上疏下密者,如“帶”字;有中疏外密者,如“領”字;有中密外疏者,如“感”字。

總體看來,智永草書《千字文》由于其書寫宗旨的制約,在結字上仍以勻稱、沉穩為主。當然,如果運用于創作,我們可以放開一些,增加行筆的連帶及體勢的變化,讓筆意更抒情一些。

七、曆代《千字文》名帖介紹

《千字文》是傳統的蒙學範本之一,相傳為梁武帝時員外郎周興嗣所撰,叙述有關自然、社會、曆史、倫理、教育等方面内容。全文共1000字,無重複者,成四字韻語。與其他蒙學書有所不同的是,《千字文》是專為學書而創造的,因此曆代書家以《千字文》為題材的作品很多,茲選出幾種予以介紹,以便開闊視野,有比較地學習。

唐代為中國書法的鼎盛時期,懷素更以其富有特色的草書譽滿書壇。晚年其亦以小草書寫了《千字文》。該帖84行,1045字,藝術風格不像其大草般縱橫狂怪、奔放險峻,而是給人以恬淡灑脫、神定氣閑的藝術感受。

唐人高閑在書法史上并不出名,但其傳世草書墨迹《千字文》殘卷卻顯露出深厚的書法造詣。該卷行筆遒勁剛健、靈動跌宕,盤旋流轉間盡顯盛唐的氣度與風範。宋人的《千字文》名作當數徽宗趙佶的瘦金體《千字文》及草書《千字文》,另有徐铉的篆書《千字文》也頗可觀。

至元代,趙孟頫六體《千字文》一枝獨秀,廣為流傳,亦為“趙體”的一時風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明、清及近代,作《千字文》者亦不乏其人,如文彭的楷書《千字文》、沈粲的草書《千字文》徐霖的篆書《千字文》、徐渭的行書《千字文》還有王寵、傅山、于右任、來楚生等都有《千字文》書法傳世,但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廣為流傳。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