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國棟 闫振錄 雷豔芳 李耀一 摘自——中國中醫藥報2012年8月15日
伏羲是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的奠基人,伏羲太極、陰陽、五行、八卦學說包含着樸素的唯物論與辯證法,是中醫藥學得以傳承發展的重要因素和核心内容,是中醫藥學創立形成發展生生不息的總源頭。伏羲中醫藥學基礎理論孕育了“天人合一”、“陰陽合一”,人與自然相統一的整體觀,成為中華民族數千年燦爛文化之根和安身立命之圭臬。中醫藥學術流派在曆史文獻中最早可考分為三個流派:從伏羲制九針的傳說到總結成《黃帝針灸》為一派;第二,由黃帝、岐伯讨論經脈的傳說,到總結成《素女脈訣》為一派;第三,由神農氏嘗百草的傳說,到總結成《神農本草經》為一派。此後,中醫史上名醫輩出,學派如林……,可以說是衆說紛纭,莫衷一是。現就挖掘研究弘揚伏羲古中醫藥學文化作一探讨交流。敬請同仁斧正指導。
伏羲太極、陰陽、五行、八卦是古中醫藥學文化的雛形
1. 伏羲太極、陰陽、五行、八卦是古中醫藥學的主要内容
太極是由無(元)極衍化而來。太極是伏羲對無極的升華,是仰觀俯察的頓悟,是生活實踐的總結,也是定天地、分陰陽、辨五行、演八卦,來表現生命運動變化規律的符号。伏羲是人祖,也是中醫藥學的始祖,為世景仰。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補叙:“餘聞之先人曰:伏羲至純厚,作《易》八卦。”東漢史學家班固的《漢書》突破了《史記》的界線,将上古帝王世系從黃帝推至伏羲,伏羲開始登上官定正史。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曰:“伏羲仰則觀象于天,俯則法象于地,旁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中華傳統文化總是以一種特有的傳承性滲透與其所屬民族的各個學科領域,形成一以貫之的體系和系統。中醫學本身就深深地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沃土之中,必然受到中華民族文化的影響。伏羲文化在中醫學理論體系中留下了永遠難以磨滅的印迹,甚至成為中醫理論的基礎。對中醫理論的理解必須尋求其得以形成的文化基因。如伏羲的太極、陰陽、五行、八卦哲學思想對中醫藥學的發展影響很大。伏羲是遠古最早用太極陰陽符号來表示描述記載自然界事物特性的人。《卦台山》記:“伏羲在位于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區三陽川渭南鎮西北的卦台山,仰觀俯察時,突然從渭河北岸九龍山之陽的龍馬洞飛出一匹龍馬,身負圖案,飛落在分心(姓)石上,伏羲看到後,頓悟出世間之事原來隻是陰陽而已。”于是用白點表示陽,黑點表示陰,用陰(--陰爻),陽(—陽爻)符号來區分男女性别,日、月、白、晝,表現宇宙自然、地理、氣候、天文、人與自然環境、人體形态、髒腑、表裡等。《周易·系辭上傳》系辭曰:“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道德經》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伏羲太極、陰陽、五行、八卦學說思想在漫長的中國曆史長河中,對其經濟、政治、社會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從相互消長的發展中形成并奠定了古中醫的理論構架,從而促進了中醫藥學的傳承發展。
2.太極、陰陽、五行、八卦,是伏羲人與自然運動變化的特定符号
太極作為宇宙的本原名詞,最早出現于《周易·系辭上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萬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兇,吉兇生大業。”《周易内傳·系辭上》曰:“陰陽之本,綢溫相得……,此所謂太極也。”《朱子語類》曰:“謂之太極者,所以指天地之萬物之根也。”周敦頤《太極圖說》曰:“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複動……。陰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伏羲以太極、陰陽符号和五行八卦運動變化規律,揭示了人類認識自然,觀察事物動靜變化的客觀規律。“以陰陽變化來闡釋宇宙自然界萬物變化的一切現象,啟示天理亦即人道的變化法則,究明這一法則,就可以把握人生立身處世的要谛”。從元極、太極、陰陽、五行、八卦的變化演繹出了天人合一、對立統一、陰陽消長、整體觀念、運動變化的生命哲學思想理論,成為我國古代易學、中醫學、養生、道教、天文、地理等文化領域共同發展的基礎理論。
伏羲古中醫藥學的基本内容
1. 陰陽是伏羲古中醫學最具代表的理論學說
陰陽是中醫學的精髓理論,是辯證法,是方法論。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範疇,是代表既對立又統一的兩個方面,是宇宙間一切事物和現象及其屬性對立雙方的概括。《類經·陰陽類》曰:“陰陽者,一分為二也。”陰陽學說認為,世界是物質的,是整體性的,是陰陽二氣對立統一的結果。《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清陽于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以事物形态而言:活動的、外向的、上升的、陽熱的、明亮的屬陽,靜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屬陰”。陰陽的對立統一觀應用于中醫學而言,則對機體具有推動、溫煦、興奮等作用者屬陽,具有凝聚、滋潤、抑制等作用者屬陰。說明陰陽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素問·陰陽離合論》曰“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
《帝王世紀》雲:“伏羲氏……乃嘗百草而制九針,以拯妖枉焉”。伏羲嘗百藥創建了中國最早的中藥學,天水自然地理濕潤,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是野生藥材生長得天獨厚的天然藥苑,天水山川有約600餘種中草藥,市場流通的常用的約400餘種。我國學者張光華指出,遠古時代生産力低下,人們采摘野果、根莖、花、葉為主要的食物,居住條件十分簡陋,感風寒,中酷暑,食毒物,各種疾病随時發生。以伏羲為代表的中國先民,經過無數次的嘗試,初步總結認識了生長在陰濕和陽坡地帶,各種常見植物的藥用價值,形成了中國最早的中藥學。在治療手段上,伏羲氏把目光投向砭石,用石頭磨制成各種形狀的石針,用以刺激人體陰經和陽經某些部位達到治療的目的。但九針在此時尚無明确的名稱,其名稱的确定是《靈樞》作者的成就。但伏羲既以制出石針,最初的經絡、穴位等在當時也應初現端倪,隻是尚不如《靈樞》系統完整罷了。因此,數千年來伏羲被我國醫藥學界奉為醫藥學、針灸學的始祖。
2.五行學說對中醫學的影響
五行學說在現實生活中應用極為普遍。五行(金、木、水、火、土)與陰陽一樣,最初是獨立的學說,随着伏羲陰陽、五行、八卦學說的廣泛應用,其巫術、占蔔、風水等的興起,五行與陰陽被當時的不同學術流派綜合推崇為陰陽五行學說,與遠古及後世樸素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有着密切的聯系。五行是構成物質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質。五行之中,東方通于木,西方屬金,南方為火,北方為水,中間為土,這五種物質之間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約的運動變化構成了自然界物質的不同屬性。五行學說運用于中醫學,主要是利用五種元素的特性來形容各髒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以及闡明相互之間的關系、生理現象及病理變化。中醫五髒學說脫胎于伏羲陰陽、五行、八卦學說。五行配五髒的規律是:火屬心,水屬腎,金屬肺,土屬脾,木屬肝,為陰五行;五行配六腑,火屬小腸,水屬膀胱,木屬膽,金屬大腸,土屬胃,為陽五行。外五行為:土主肌肉,口與四肢,木主筋骨,金主皮毛,火主血脈等。以心、肝、脾、肺、腎五髒為中心,建立起内合髒腑,外絡軀體孔竅的協調網絡,構成人體的五大系統,闡明了伏羲古中醫的理法、方、藥、證、治理論的體系及功能。五行學說是人與自然的整體學說,它涵蓋着自然界的各方面,它不僅應用于中醫學的髒腑學說而且還将人體的組織、情志、藥物的性味、自然界的變化,風、暑、濕、燥、寒、生、長、化、收、藏,相生、相克、乘侮也緊密聯系在一起,用于指導人體生理、病理及疾病的防治。《金匮要略·髒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篇》雲:“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肝屬木,脾屬土,木能克土,所以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脾。說明疾病的傳變,應提前預防。《内經·四氣調神大論》曰:“聖人不治己病治未病”,是對伏羲古中醫重視治未病思想的充分肯定。
3.陰陽、五行、八卦是伏羲古中醫學的基礎理論骨架
伏羲通過陰陽的變化,演繹組合出了四象和八卦(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卦是由陰爻與陽爻組成,“但通過排列組合便形成一種借以通曉萬物變化的體系,并成為後代中醫的理論基礎。中醫經典《黃帝内經》、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均以八卦作為闡述生理、病理、醫理的理論骨架。”伏羲八卦将人體分成外五行、内五行。外五行以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内五行即八卦配五髒:乾為肺,離為心,巽為膽,震為肝,艮為脾,坤為胃,坎為腎。由此而知,五髒的病理分為自身的陰陽失衡,及五行生克制化的失衡。伏羲古中醫生命哲學思想的始終是在一個宏觀的、整體的、自然的時空條件下,來認識人體所發生的一切病理變化。這是伏羲古中醫能夠得以延續傳承發展的獨有特色。
後世醫家用八卦将耳、手、足、眼劃分成八個部分,借以解釋疾病的生成與治療。中醫臨床辨治疾病組方時,首先要看其病在何髒何腑。如失眠的病人多為肝腎陰虛或心腎不交,組方應取坎位,離位或震位,以滋補肝腎,溫通心腎;如肺虛咳嗽的病人,多為脾肺兩虛,組方應取坤位,兌位以培土生金,以達脾肺之功。在歸經上同樣辨識病在哪條經絡。如脊背兩側膀胱經痛的病人,可取坎位,因坎卦屬水對應任脈、耳、腎與膀胱;如病痛在脊椎者,取其乾位,乾卦屬金,對應脊椎、督脈。”《黃帝内經·素問·金匮真言論》卷一雲:“言人身髒腑中陰陽,則髒者為陰,腑者為陽。肝、心、脾、肺、腎五髒為陰。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描述了人體髒腑陰陽之分;《黃帝内經·素問·生氣通天論》卷一雲:凡陰陽之要……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指出了人體内的“氣”也有陰陽之區分。
伏羲古中醫藥學雖沒有典籍秘藏,但其所創立的陰陽、五行、八卦學說,貫穿于中醫的生理、病理、辨證、藥性、治療等各方面。陰陽是萬物的兩種屬性,如動與靜、生與降、外與内、熱與寒,前者屬陽,後者為陰等等,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萬物負陰而抱陽”,均包含着事物的兩個方面。中醫學認為,人體生命的健康,隻有陰陽平衡協調,氣血才得以維系正常的生命活動,反之則出現疾病,甚則加重疾病或導緻病情惡化死亡。中醫針灸、推拿、按摩、康複治療均有以八卦辨治的理論體系,如鄭魁山著《子午流注與靈龜八法》,就是應用伏羲八卦來開穴治疾的中醫典籍。
伏羲古中醫藥學是中醫藥學的總源頭
伏羲是古醫藥學、針灸學的始祖。他源于生活實踐,造書契、畫八卦、嘗百草、制九針、療疾傷、棄生食、啟熟食,從采野果、菜蔬中總結出療疾的經驗而嘗百草、辨藥食性味,從先民軀體染疾求生存的自然救治中,受到砭石的敲打及刺療中受到啟示,創制九針,應用砭石九針刺激人體疼痛部位而辨經穴,用八卦辨識開穴針刺,并用艾灸治療疾病。陰陽、五行、八卦及嘗百草、制九針開創了古中醫藥應用之先河,所以說伏羲古中醫藥學的祖國中醫藥學的總源頭。因此,中醫藥學的發展是與社會環境、文化傳統、政治、經濟等發展緊密相連的。祖國中醫藥學理論的形成是在伏羲古中醫的基礎上,曆代醫家在長期診治疾病的臨床實踐中不斷總結補充完善形成的。
1.伏羲古中醫藥學生命哲學思想體系的形成
伏羲古中醫藥學以陰陽、五行學說分析人體的五髒六腑的生理病理來進行辨證論治,用六氣、四時、水火升降之變化來指導審因用藥。春秋戰國時期陰陽家鄒衍在總結伏羲陰陽學說、五行學說的基礎上,将陰陽學說與五行學說有機整合在一起,形成了新的“陰陽五行理論”學術流派,為中醫學理論的系統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伏羲陰陽辯證法思想在學術界的高度重視、廣泛推行要歸功于經典《易經》、《道德經》、《黃帝内經》。醫易相通,醫源于易,中醫學的理論體系是通過近取諸身、遠察諸物、取類比象的方法來診察疾病的。這正是伏羲“仰觀俯察”所創立的,也是《易經》的主要思想。因此,醫學界素有“不知從易者,不可為太醫”的訓誡。宋徽宗時期編撰的《聖濟總錄》,将《周易》和醫學著作《神農本草經》、《黃帝内經》一同歸入他們理解的三皇之書《三墳》。按這一理論推論,則醫學是易學派生的,易的基礎是陰陽八卦,八卦是伏羲首創,伏羲對中醫學的貢獻還有嘗百藥,創制九針,發明針灸術。
2.伏羲古中醫藥學的發展
伏羲的畫卦取象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被稱為中醫學的鼻祖之一。伏羲創立的太極、陰陽、五行、八卦伴随着遠古社會生産力的發展,傳承到皇帝社會時期,已成為中國古代易學、中醫藥學文化的主要理論。《黃帝内經》的編撰者承上啟下,在伏羲古樸中醫陰陽、五行、八卦學說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将陰陽、五行學說系統地引用到中醫藥學的各個方面。使廣泛流傳的易學、易醫、占蔔、祝由等與中醫藥學相融通,用系統、古樸的易理辨證思維方法豐富促進了中醫藥學的發展。藥王孫思邈指出:“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醫。”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中闡述了:“知時知氣,斯易之為道,可判然胸中矣”。這充分說明了易學文化與中醫藥學的密切關系。中醫學運用陰陽、五行、八卦學說闡釋了人體與自然界、人體五髒六腑間的相互聯系以及疾病發展的機理,并用以指導臨床對疾病的治療。伏羲古中醫藥學的生命哲學思想為現代中醫藥學的發展奠定了主要骨架及發展的内涵與外延,形成了中醫“天人合一”整體觀對生命與疾病的認知,是中醫藥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後世曆代中醫、中藥、養生、診法、療法、藥劑、針灸等都發揮着引領和推動作用,是祖國中醫藥學燦爛的瑰寶。
伏羲古中醫藥學内容豐富,博大精深,從伏羲創太極、陰陽、五行、八卦到《易經》的形成,從嘗百草而制九針到著成《皇帝針灸》,是古代三世醫學的重要内容。從伏羲九針演進的砭石療法是古代中國最原始的醫療保健技術之一,是中醫傳統的外治療法,這都充分說明了伏羲古中醫藥學對祖國中醫藥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中醫藥學的形成發展是伏羲氏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和框架。所以,伏羲是中醫藥學當之無愧的始祖。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