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從土泥巴到水泥路

  □劉春紅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讓我記憶最深刻的莫過于路了。人,從開始學會走路,就要每天走路。我腳下的路随着改革開放,生活的提高,也是今非昔比。   我小時候上學時,每天都要走路去學校。這是一條五裡長的土泥巴路,隻有一米左右寬,兩邊都是長着莊稼的田地,路上還長着草,隻有中間長時間走的地方是光溜溜的。晴天的時候我們可以飛跑着去學校,一路上塵土飛揚,到學校後身上頭發上都附着灰塵。下雨時就沒那麼快了,路上的泥土被雨水泡爛,我們穿着膠鞋,深一腳,淺一腳,鞋底沾滿了厚厚的泥巴,一層一層越來越重。走不動了,我們就停下來用帶的小竹棍把泥巴捅掉,然後再繼續前進,平時隻用40分鐘就能走到學校,下雨天就要用多一倍的時間才能走到。走得腳上起泡,身上的衣服也會因走得吃力全汗濕了,到了學校靜下來,背心涼嗖嗖的。母親怕我衣服汗濕後咳嗽,每次下雨時,都要在我書包裡放一條毛巾,交待我到學校後隔在後背。   這條路我一走就是六年,每天往返,可謂是記憶深刻。直到我小學讀完升了初中,這條路都還是土泥巴路。到了九十年代初期,生活水平漸漸提高,路上也鋪上了小石子,我們叫石子路。下雨天沒了泥巴,走起路來快多了,出行也有了自行車。我記得有一年,下大雨,我披上雨衣,騎着自行車隻為到學校拿期末考試卷,拿暑假作業。如果是土泥巴路估計我就要走得腳起泡了。石子路讓家與學校的距離似乎短了許多。   後來拖拉機多了起來,這石子路不經走,特别是雨天,被拖拉機一碾,石子都被擠跑了,久而久之就出現了大坑小窪,非常難走。有時坑填上了,沒幾天又出現了坑,鄉親們是苦不堪言,湊錢修路也是補了大坑又來小坑,沒完沒了,路不好走,産的糧食也不好賣。   随着改革開放的深入,特别是振興鄉村戰略,精準扶貧,讓鄉村的路全部規劃修成了水泥路。“要緻富,先修路”現在我們村的路四通八達,村與村,組與組都是路到家門口,小汽車也走進了千家萬戶。腳下的路平坦寬闊,幹淨美麗,鄉裡人也開始在晚飯後散步,一路上歡聲笑語,這路啊俨然已是帶領鄉親們奔小康的康莊大道。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