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 砂半理中湯
【來源】宋孝志,《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清半夏、制香附、高良姜、炒枳殼(或炒枳實)、砂仁(打碎)各9克。
【用法】每日1劑,用砂鍋加水至浸沒藥材、水面超出藥材5分(1厘米=3市分)。砂仁打碎後下,每劑煎2次,分2次溫服。
【功用】理氣散寒,和胃止痛。
【方解】方中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和中健脾,可作為肺胃痛之主藥。該藥外用能愈合創口,不留瘢痕,有促進潰瘍愈合之效用。砂仁健胃理氣止痛,化食積,并可入腎,因此可作為腎胃痛之主藥。枳殼或枳實能消心中痞塞之痰,洩腹中滞塞之氣,推胃中隔宿之食,消腹内連年之積,故作為脾胃痛之主藥。香附舒肝理氣,對肝胃不和之肝胃痛有較好的療效。服本方痛止後,可用5~10劑共研極細末,溫開水調服,每服6克,日服1~2次,以鞏固療效。
【主治】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證屬寒凝氣滞者。臨床以胃脘近心窩處疼痛,泛酸嗳氣,或吐涎沫,脘腹脹滿,痛引脅背或胸中,舌質淡紅,苔薄白或白膩,脈沉遲或弦緊為特點。
【加減】本方為治療胃痛的基本方劑,臨床可根據病情酌加藥物。如:
(1)肝胃痛證:見胃痛連脅,攻撐作痛,嘔逆嗳氣,苔多薄白,脈弦緊。治療将香附加至12克為主藥,餘四味藥仍為9克。若口苦吐酸,為膽火較盛,加生栀子6~9克;脅痛較重者,可加川楝子9克。
(2)心胃痛證:見痛引胸中,心悸氣短,舌紅苔薄白、脈寸尺俱微,動見于關。治療将高良姜加至12克為主藥。餘四味仍用9克。若大便色黑即與小腸火有關,可加焦栀仁3克。
(3)脾胃痛證:見胃脘疼痛,脘腹脹滿,神疲乏力,食少納呆,舌苔白膩,脈緩或大,治療将炒枳殼(或炒枳實)加至12克為主藥,餘四味仍用9克。
(4)肺胃痛證:見胃脘疼痛、肩背拘急、痰多咳嗽、動則氣少,舌苔白膩、脈寸微關緊尺沉,治療将清半夏加至12克為主藥,餘四味仍用9克,若見大便幹燥或不通,為大腸有熱可加大黃2~3克。
(5)腎胃痛證:見脘痛及腰痛、腰酸,少腹脹痛,行則佝偻,舌苔薄白,脈沉遲或伏,治療将砂仁加至12克為主藥,餘四味藥仍用9克。若腰酸小腹脹甚,可加沉香末2克(分沖);同時有小便不利者,可加肉桂末2克(分沖)。
(6)若中焦痞滿,上下不通,此乃兼有三焦症狀,可加黃連2~3克,肉桂末2克(分沖)。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顯著。
56.2 健運麥谷茅湯
【來源】趙棻,《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麥芽、谷芽各30克,雞内金、淮山藥各15克,黨參10克,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劑,上藥加清水超過藥面一寸(指一般藥罐)浸泡1小時,然後置火煎熬,沸後繼沸5分鐘即可,不宜久煎。水煎兩次,日分早、晚各服1次。
【功用】健脾和胃,複元益氣。
【方解】方中山藥性平味甘,補脾氣而益胃陰,合黨參又能補氣。内金甘平、運脾健胃,有以髒補髒之妙,非他藥所能及。甘草引藥入脾,再加麥谷二芽,共奏複元益氣之妙。考麥谷二芽,多認為屬于消積破滞之品,而卻用于内傷虛證,于是,二藥因此而用亦寡。大好良藥,宏效莫展,豈不可惜。實則二芽“開發胃氣,宣五谷味”(《本草述》),其功用不在破,而在于開胃健脾,脾開胃健,則能運載藥力,以達病所,而使藥效發揮,功收倍蓰。至于“化滞破積”,乃脾胃功能得到開運的必然結果,亦二味功能之餘緒而已。再考二芽之豐功,古人亦早有谠論,茲略舉一二,以資借鑒。如缪仲淳謂:“此藥具生化之性,故為脾胃要藥”;王海藏謂:“胃所虛人,宜服麥芽、神曲”,是皆不破積而輕視二芽。二芽性味平和,禀天地生發之氣,開發脾胃而無升騰傷陰之弊。麥芽補脾谷芽入胃;麥芽主升,谷芽主降,能使脾胃和合,升降有序。而用量特大者,欲使氣機更加活潑。現代研究發現,二芽含有益人體的酶與微量元素,可促進人體新陳代謝。此亦類似元氣在體内推動,激發功能的表現。
【主治】慢性胃炎。臨床凡見内傷或外感而緻脾胃健運不及,髒腑功能低下者,均可配伍對症藥應用,單用能增進食欲。此外大病久病之治、胃氣受傷、食納不香者也可靈活随證應用。
【加減】如傷風感冒加香蘇飲合用;傷風咳嗽加三拗湯合用;脘腹脹滿,大便溏薄,加平胃散合用,如此類推,但無論成人、兒童,麥谷芽用量不宜減少。
【療效】屢用屢驗,療效卓著。
【附記】驗之臨床,本方不僅對胃炎療效卓著,而且對其他疾病導緻脾胃失運、納谷不香者也有良效。
56.3 加味香蘇飲
【來源】董建華,《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蘇梗6克,香附10克,陳皮、畢澄茄各6克,枳殼、大腹皮、香橼皮各10克,佛手片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理氣、和胃、通降。
【方解】胃病為古今臨床之常見病,多發病。其中尤以氣滞者為多,表現以胃脘作脹為主,治當理氣和胃通降。本方以蘇梗、香附、陳皮為主藥,蘇梗入胃,順氣開郁和胃;香附入肝,解郁理氣止痛;陳皮行氣、和胃、化濕,為脾胃宣通疏利要藥,具有能散、能燥、能瀉、能補、能和之功,它與蘇梗、香附為伍既能和胃理氣,又可舒肝止痛。方中畢澄茄味辛性微溫,具有溫中散寒、理氣通降作用,專治胃脘脹痛,兼以降逆而止嗳氣,配枳殼可消脹除滿,佐大腹皮下氣行水,調和脾胃;香橼皮、佛手二藥具有寬胸、除脹、止痛之功。諸藥合用,共奏理氣止痛,和胃通降之功。
【主治】胃脹,胃痛。
【加減】肝郁脅脹加柴胡、青皮、郁金;食滞加雞内金、焦三仙;兼痛甚者加金鈴子、元胡;吞酸者加左金丸、烏賊骨、瓦楞子。
56.4 百合荔楝烏藥湯
【來源】程銘恩,《百病中醫集驗高效良方》
【組成】生百合40克,川楝子20克,荔枝核、烏藥各15克。
【用法】每日1劑。上藥用清水浸泡30分鐘,再煎煮30分鐘,每劑煎3次混合,分2次——早飯前半小時和睡前各服1次。
【功用】滋陰養胃,行氣止痛。
【方解】清·葉天士謂:“陽明陽土,得陰自安”,故方用百合潤肺養陰,能治“邪氣腹脹心痛”(《本經》)俾肺氣降則諸氣皆降;川楝子疏肝行氣,烏藥理氣止痛,荔枝核除寒散滞、行氣止痛。衆藥合用,既可滋陰養胃,又能行氣止痛,用治陰虛氣滞所緻胃脘痛、腹脹、惡心、吞酸、食少納呆等症切中病機,故用之療效頗著。
【主治】胃脘痛(陰虛氣滞型)。
【加減】臨床使用本方還應注意随症加減變化,如腹脹,加枳實、麥芽、香橼皮;脅脹加郁金、木香,青皮;嗳氣加木香、萊菔子;痛甚,加白芍,甘草;刺痛加蒲黃、五靈脂;吐酸加川黃連,吳茱萸;惡心,加藿香,陳皮;口渴飲冷加石膏;口幹不欲飲,加麥冬、生地、玉竹、元參;食少加山楂、神曲、麥芽;氣短乏力,加黨參、桂枝;腹瀉,加白術、茯苓;大便秘,加火麻仁。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頗著。
【附記】服藥期間:忌腥冷辛辣及油膩食物,避免過勞及情志所傷。驗之臨床,确有良效。
56.5 沙參養胃湯
【來源】李振華,《名醫治驗良方》
【組成】遼沙參20克,麥冬、石斛各15克,白芍20克,山楂15克,知母12克,雞内金10克,天花粉12克,丹皮10克,烏梅肉、陳皮各10克,生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小火煎),日服2次。
【功用】養陰和胃,理氣清熱。
【方解】脾胃陰虛證,其病機變化側重在胃,胃主受納水谷,其性以通降下行為順,喜潤惡燥,燥則胃氣熱,失于通降,當治以甘涼清補酸甘養陰,理氣和胃。李氏集數十年臨床經驗,自拟沙參養胃湯。方中遼沙參、麥冬、石斛、花粉甘涼濡潤,滋胃養陰;白芍、生甘草、烏梅肉酸甘化陰;知母清胃中燥熱;山楂、雞内金、陳皮理氣和胃,以防甘涼滋膩礙脾;丹皮清血熱并行血中之氣。全方甘淡味薄,清虛靈達,滋而不膩,清而不洩,恰針對脾虛病機本質,順其升降之性,重在健運脾胃,選藥精當,配方嚴謹,故療效顯著。本方養陰而不膩膈,消導而不傷中,故為治療胃病之良方。
【主治】各種慢性胃炎病。症見胃脘隐痛、脘腹脹滿,或牽及兩脅、嗳氣、納呆食少、少食即飽,胃中灼熱嘈雜、口幹咽燥、便幹、身倦乏力、面色萎黃、形體消瘦,舌體瘦小,舌質紅而缺津,少苔或花剝,脈細弱或細數等,中醫辨證屬于脾胃陰虛者。
【加減】兼氣滞者加枳殼10克,川楝子12克,郁金10克;兼血瘀者,加丹參15克,桃仁、元胡各10克;陰虛内熱、胃逆嗳氣者,加竹茹10克,柿蒂15克;心煩易怒、失眠多夢,加焦栀子10克,夜交藤30克;大便幹結者,加火麻仁15克;兼脾胃氣虛者,加黨參12克;若大便出血,加白芨10克,黑地榆15克。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顯著。
56.6 胃痛散
【來源】程爵棠,《浙江中醫學院學報》(4)1987年
【組成】煅牡蛎60克,制香附30克,炒元胡、炒九香蟲各15克。
【用法】上藥共研極細末,貯瓶備用,勿洩氣。每日服3次,每次服1.5~3克,溫開水送服。
【功用】舒肝和胃,制酸止痛。
【方解】明代張景嶽雲:“胃脘痛證,多有因寒、因食、因氣不順者,然因食、因寒亦無不關于氣。蓋食滞則氣滞,寒留則氣凝。”氣郁者,肝郁也。蓋肝郁為百病之源,故臨床所見胃脘痛證,因肝氣犯胃所緻者頗多。肝氣久郁,變證峰起,與痰郁、血郁、濕郁和食郁等多有夾雜。氣機阻滞,胃失和降。治宜舒肝和胃,制酸止痛。方中重用煅牡蛎制酸止痛,兼消諸因之積聚,且能舒展氣機,故以為君;臣以元胡、制香附、九香蟲舒肝和胃、順氣止痛。藥僅四味,力專效宏,合用則舒肝和胃、制酸止痛之功頗著。
【主治】胃脘痛。症見胃脘痛,時痛時止,嗳氣吞酸,或胸腹脹滿等。
【加減】食滞加神曲、雞内金各15克;寒凝加高良姜30克;胃酸過多加烏賊骨、瓦楞子各9克。
【療效】總結用本方治療胃脘痛450例資料。其中:用藥1~3次後均止痛。長年未複發者261例,1年内複發者189例。總有效率達100%。
【附記】據臨床觀察,本方用于治療胃脘痛,尤其是肝氣犯胃型胃痛(俗名胃氣痛),療效滿意。三十五年來,本人治驗頗多,對于肝氣犯胃所緻之胃脘痛,若痛時服之,每有“立刻止痛”之效。藥後痛止,至有3個月的近期療效。若複發,用本方治之,同樣取效。而且複發3次、3次痛止者,多獲痊愈或延長複發時間。用于其他類型胃脘痛,亦有較好的止痛效果。
服藥期間,忌食生冷及辛辣之物,應保持心情舒暢。
56.7 加味良附散
【來源】程爵棠,《四川中醫》(6)1983年
【組成】制香附、高良姜、烏賊骨各30克,姜半夏9克,元胡15克。
【用法】上藥共研極細末,貯瓶備用,勿洩氣。每日服3次,每次空腹服3~5克,用溫開水送服。
【功用】疏肝解郁,溫中散寒,制酸止痛。
【方解】胃脘痛(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屬祖國醫學胃脘痛範疇。凡證屬脾胃虛寒或肝氣犯胃型者,治宜疏肝理氣、溫中散寒、制酸止痛。本方系根據民間治胃痛秘方——良附散加元胡、烏賊骨、姜半夏而成。方中是以制香附疏肝解郁、理氣止痛;臣以高良姜溫中散寒止痛;佐以元胡助君藥增強理氣止痛之效;姜半夏化痰降逆,合高良姜則溫中止痛之功尤著,使以烏賊骨制酸止痛。諸藥配伍為用,共奏疏肝解郁、溫中散寒、制酸止痛之功。
【主治】胃脘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症見胃脘疼痛,或隐痛、脹痛、嗳氣吞酸、喜按、喜溫,或遇饑餓、情緒變化,或寒冷,或食生冷之物則痛加劇,舌苔薄白,脈沉遲或遲弦。
【療效】總結用本方治療胃脘痛175例資料,其中:胃脘痛(慢性胃炎)78例中,痊愈65例,顯效13例;胃及十二指腸潰瘍97例中,痊愈70例,顯效14例,有效13例。總有效率達100%。
【附記】據臨床觀察,本方用于治療虛寒性或肝氣犯胃型之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均有較好的止痛、制酸效果,而且反跳現象少。通過臨床反複實踐比較,本方療效較原方為優。
56.8 安中湯
【來源】張鏡人,《中國中醫藥報》
【組成】柴胡6克,炒黃芩、炒白術、香扁豆、炒白芍各9克,水炙甘草3克,蘇梗6克,制香附,炙延胡索各9克,八月紮15克,炒六曲6克,香谷芽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溫服。
【功用】調肝和胃,健脾安中。
【方解】胃居中焦,與脾以膜相連。胃屬腑而主表,脾屬髒而主裡。脾氣宜升,胃氣宜降,脾性喜燥,胃性喜潤。二者相反相成,猶如稱物之“衡”。平則不病,病則不平。其不平的病機,主要是升降的失調,燥潤的不适。然需指出,脾胃升降的生理活動,全賴肝膽的疏洩功能。肝膽的疏洩功能減退,則脾胃升降的秩序乘常。于是木郁化熱、土壅釀濕。中焦濕熱幹擾,則脾胃的潤燥違和。故表現為脘部脹滿、疼痛,甚或嗳氣泛酸,納谷不馨。其證在胃,其因在肝。但從病機分析,顯示肝失條達,少陽津氣不展,郁熱犯胃侵脾,氣機阻滞所緻。治療當遵吳鞠通“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法論,疏肝膽以調升降,适燥潤以和脾胃,糾其偏而達其平。嘗自訂安中應用于臨床,頗獲成功。方中柴胡疏洩肝膽,升清解郁;黃芩苦寒沉降,洩熱除濕;白術、扁豆健脾助運;白芍、甘草緩急安中;蘇梗、制香附理氣快膈,溫而不燥;元胡、八月紮調營止痛,散而能潤;炒六曲消脹化滞,香谷芽和胃進食。諸藥合用,共奏調肝和胃,健脾安中之功,故用之效佳。
【主治】脘部脹滿、疼痛口苦、食欲減退、或伴嗳氣泛酸,脈弦、細弦或濡細,舌苔薄黃膩或薄白膩,舌質偏紅。
【加減】疼痛較甚,加九香蟲6克;脹滿不已,加炒枳殼9克;胃脘灼熱,加連翹9克或炒知母9克;嗳氣,加旋覆花9克(包)、代赭石15克;泛酸,加煅瓦楞、海螵蛸各15克;嘈雜,加炒山藥9克;苔膩較厚,加陳佩蘭梗9克;舌紅苔剝,去蘇梗,加川石斛9克;便溏,加焦楂炭9克;伴腹痛,再加炮姜炭5克,煨木香9克;便結,加全瓜蒌15克,望江南9克;腹脹,加大腹皮9克;X線顯示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加鳳凰衣6克,芙蓉葉9克;胃黏膜活檢病理示腸腺化生,加白花蛇舌草30克;腺體萎縮,加丹參。
【療效】臨床屢用,療效頗著。
56.9 養陰建中湯
【來源】姚奇蔚,《中國中醫藥報》
【組成】北沙參30克,桑寄生、玉竹各20克,青黛10克,懷山藥30克,白芍10克,石斛、焦山楂各30克,浙貝母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養陰建中。
【方解】本方雖脫胎于葉天士的益胃湯,但去麥冬之膩,冰糖之甘,更增白芍、桑寄生柔肝平肝;懷山藥、焦山楂一補一消、益陰健脾;浙貝母、青黛舒肺達肝、解郁清熱。全方甘淡味薄、清虛靈達、滋而不膩、清而不洩,清滋之中寓流動活躍之性。用其養胃,又能清肺;用其益氣,又能達肝。喻氏治燥傷肺,善清胃熱以肅治節,餘治“萎胃”,用益胃以舒肝肺,用藥不同,治法無異。
【主治】胃痛、胃脹、嘈雜、灼熱、口幹苦,舌質淡紅,無苔或少苔,脈細軟,表現為肺虛肝熱、胃陰受傷、胃陰不足型之患者。
【療效】屢用效佳。
【附記】筆者用本方,或随證略作加減,治療萎縮性胃炎30例,平均服藥35劑,均獲痊愈或顯效。
56.10 益氣建中湯
【來源】姚奇蔚,《中國中醫藥報》
【組成】桂枝、白芍各10克,甘草3克,大棗3枚、黃芪50克,太子參30克,懷山藥30克,黃精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功用】益氣建中。
【方解】本方源于《金匮要略》黃芪建中湯,但去饴糖大甘,更加太子參、懷山藥、黃精益氣養液,重用黃芪補肺制肝,舒達肝氣,于溫建中寓展運之用。方中黃芪甘溫味淡,輕虛不壅,于補氣之中含上升外達之性,對氣虛不足、肝氣升達無力者,确為首選良藥。陳修園主張重用黃芪助少陽生發之氣,逆轉其不利之樞機。餘用黃芪助肝氣升達之力,舒展其不達之郁滞,義正相同。此方雖經加減,但達到了溫不燥液、補不壅氣,寓舒肺達肝于建中益氣之中,以建中益氣之劑,收達肝和胃之用。
【主治】胃痛、胃脹、喜暖喜按、遇寒加重、口淡不幹、四肢欠溫,舌質淡,苔薄白,脈遲或緩,表現為中陽不振、肝升無力、胃陽不足型之患者。
【加減】當患者出現食欲不振、大便稀薄、四肢無力等,可選加黨參、白術。
【療效】屢用效佳。
【附記】本方适用于虛寒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驗之臨床,确有良效。
56.11 疏肝和胃湯
【來源】裘吉生,《新編經驗方》
【組成】甘松5克,制香附9克,煅瓦楞12克,九香蟲3克,刺猬皮(焙)、沉香曲(包煎)各9克,降香片5克,延胡索9克,左金丸3克(吞)、甘蔗汁1杯、生姜汁半茶匙。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調氣止痛。
【方解】本方以甘松、香附、沉香理氣、止痛;元胡,九香蟲理氣止痛,化滞,合之止痛之力尤著;瓦楞子消癥制酸;刺猬皮涼血止痛,止嘔;生姜汁溫胃,甘蔗汁和胃;左金丸(黃連、吳茱萸)瀉肝止嘔。諸藥合用,其理氣止痛,和胃止嘔之功頗著。本方是浙江紹興裘吉生治肝胃不和、當心而痛的臨床驗方,确有顯效。
【主治】肝氣犯胃之胃脘痛。
【療效】屢用效佳。
56.12 三合湯
【來源】焦樹德,《中醫雜志》(5)1989年
【組成】高良姜、制香附各6~10克,百合30克,烏藥9~12克,丹參30克,檀香6克(後下)、砂仁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功用】溫胃散寒、活血通經、理氣止痛。
【方解】本方是以良附丸、百合湯、丹參飲三個藥方組合而成,故名“三合湯”。其中良附丸(高良姜、香附)溫胃散寒、理氣行滞、利三焦、解六郁、善治寒凝氣滞之胃痛;百合湯(百合、烏藥)清洩肺胃郁氣、疏散滞氣,主治諸氣郁之胃脘痛;丹參飲(丹參、檀香、砂仁)活血祛瘀、通經止痛、和胃醒脾,主治日久難愈、氣滞血瘀、正氣漸虛之胃脘痛,其中良附丸善治寒凝氣滞胃痛。寒凝重者,重用高良姜;因氣滞而重者,重用香附。百合湯既能清洩肺胃郁氣,又能防止百合平涼之性,有礙中運。丹參飲,3藥合用,以丹參入血分,又配以檀香、砂仁,既能活瘀滞,又能理胃氣,不但能活血定痛,又能養血,益腎,醒脾,調胃。三方組合,既主氣,又主血;既主寒,又主滞,治療心腹諸痛,既能治病,又能益人,功效比較全面,适應證廣。焦氏臨床使用40餘年,常常收到令人難以思議的良好效果。
【主治】長期難愈的胃脘痛。症見舌苔白或薄白,脈弦或沉細弦,或細滑略弦,胃脘喜暖、痛處喜按,但又不耐重按,大便或幹或溏、虛實寒熱症狀夾雜并見者。可用于各種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黏膜脫垂、胃神經官能症、胃癌等所緻的胃痛。
【加減】若遇寒病重,得暖則舒,苔白脈緩或沉弦,證屬胃寒盛者,可減丹參為20克,加砂仁為6克,高良姜用10克,再加吳茱萸5克,幹姜3克;兼有胸脘發悶、泛惡吐水,喜幹食,不欲飲水,可加陳皮10克,半夏9~12克,茯苓10~15克,木香6~9克,煅瓦楞子10克;兼有右脅或兩脅脹痛或隐痛、情緒不佳則胃痛加重,喜長籲、嗳氣,大便時幹時軟,脈沉弦或弦細,證屬肝郁犯胃者,可輕用高良姜,重用香附,再加柴胡9克,厚樸、炒川楝子各10克,綠萼梅5克,白芍10克,把檀香改為9克;兼有口苦,舌苔微黃,雖思冷飲食,但食涼物病又加重,胃中似有灼熱感、脈略有數象,證屬标熱本寒者,減高良姜為5克,加炒黃連6克,炒黃芩9克,千年健12克,去砂仁;兼舌紅無苔、口幹不欲飲水、飯後遲消,大便少而澀,或幹燥,證屬中焦氣化不利,津不上輸者,可加知母9克,焦三仙各9克,香稻芽10克,葛根9克;大便色黑,潛血陽性者,加白芨9克,生藕節15~20克,茜草炭12克,減良姜為5克;舌紅無苔,口幹、喜稀食、夜間口渴、胃中有灼熱感,食欲不振,大便幹澀不爽,脈象沉細數,或弦細略數,證屬胃陰不足者,可減高良姜為3克,去砂仁,加沙參9克,麥冬6克,知母9克,白梅花3克。
若兼胃脘刺痛、痛處固定,唇舌色暗,或有瘀斑,或夜間痛重,脈沉而帶澀,證屬中焦瘀血阻滞者,本方加失笑散(蒲黃6~9克,五靈脂9~12克)、名四合湯,其增活血化瘀止痛之功。對中焦有瘀血阻絡而發生的心腹疼痛有較好的療效。如兼有嘔血、便血者,須改用蒲黃炭、五靈脂炭,再加白芨10克,生藕節20克,或藕節炭30克,三七粉2克(分沖)、伏龍肝60~100克(煎湯代水),香附也要炒黑,可去砂仁。如無嘔血、便血,但大便色黑、潛血陽性者,也可用蒲黃炭、靈脂炭,或再加白芨、烏賊骨等。
【療效】臨床使用40餘年,治驗甚多,療效顯著。
【附記】“三合湯”與“四合湯”為焦氏祖傳秘方。三合湯善治虛實夾雜,氣滞血瘀,寒凝所緻之頑固性胃脘痛,每多效驗。用四合湯以治血瘀胃脘痛,更為貼切,效果頗佳。
56.13 平肝鎮逆和胃通陽方
【來源】王香岩,《新編經驗方》
【組成】代赭石20克,旋覆花、清半夏各9克,橘紅6克,白茯苓12克,炒竹茹6克,栝蒌、薤白各9克,生姜3片、左金丸3克,金鈴子、金石斛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用】平肝鎮逆、和胃止嘔。
【方解】方用旋覆花,代赭石鎮肝下氣;左金丸挾金鈴子抑肝瀉火;二陳丸合竹茹、生姜調中止嘔;石斛清虛熱、平胃氣;栝蒌、薤白除胸脅疼痛。全方以平肝鎮逆為主、和胃止嘔為輔,藥性偏于苦降辛通,善治胃脘痛吐酸之症,有複杯而已之效。
【主治】肝氣犯胃,胃脘痛吐酸之症。
【療效】臨床屢用,其效卓著。
56.14 沉桂止痛散
【來源】葉橘泉,《新編經驗方》
【組成】沉香、肉桂各9克,白蔻仁、黃連各6克。
【用法】上藥共研極細末,和勻備用。每次服3克,1日服4次,溫水送服。
【功用】補氣止痛。
【方解】方用肉桂溫通血脈;沉香溫中補氣;蔻仁除寒燥濕、化食消脹;黃連燥濕瀉火。肉桂配沉香期能急速止痛;蔻仁配黃連意在止嘔瀉痞、寒熱并用,收效甚捷。
【主治】心腹疼痛。
【療效】臨床屢用、效捷效佳。
56.15 益中活血湯
【來源】孫鹹茂,《名醫特色經驗精華》
【組成】黃芪30克,肉桂8克,吳茱萸10克,丹參15克,乳香、沒藥各8克,生蒲黃15克,三棱、莪術各10克,川芎12克,烏藥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功用】益中散寒、理氣活血、消腫生肌。
【方解】方中黃芪補氣和中;肉桂、吳茱萸溫胃祛寒;丹參、川芎養血活血;三棱、莪術破瘀行氣、消積止痛;乳香、沒藥散血消腫、生肌定痛;生蒲黃活血祛瘀;烏藥順氣止痛、散寒溫中。諸藥合用攻補兼施,理氣與活血并用、溫散寒邪而不傷正、活血化瘀而痛自甯,用以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療效甚佳。
【主治】慢性萎縮性胃炎(胃脘疼痛),因中氣虛、中焦寒、血瘀引起者均宜。
【加減】氣虛者,重用黃芪,加黨參;胃陽虛者,加寸冬、石斛;納呆者,加山楂;腸液返流者,加川樸、姜半夏、柿蒂、柴胡、白芍;血瘀明顯者,加水蛭、幹漆粉(沖)。
【療效】臨床治療觀察300餘例,治愈率在75%,總有效率95%左右。本方對輕度者療效好、治療後病理檢查:腺體增多、黏膜增厚、黏膜肌層變薄、血管增多、擴張腸上皮化生消失、鏡檢黏膜上顆粒結節消失、色澤變紅或部分呈充血狀。
56.16 健脾和胃湯
【來源】王祖雄,《中國中醫藥報》
【組成】太子參10克,蒼術、白術各9克,茯苓15克,炙甘草3克,法半夏、陳皮各9克,木香、砂仁、蔻仁、厚樸各6克,佛手片、香橼皮各9克,川芎6克,丹參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健脾和胃、兼理氣除濕化瘀。
【方解】現代醫學所稱的淺表性胃炎,屬中醫胃脘痛範疇。本方系從香砂六君子湯、平胃散化裁而成。方中香砂六君子湯健運脾土;平胃散加蔻仁和胃降逆除濕;佛手片,香橼皮理氣寬胸;川芎、丹參活血化瘀。諸藥合用,共奏健脾和胃、理氣除濕化瘀之功。
【主治】淺表性胃炎,症見食納減少、食後胸脘脹悶或疼痛、或呃逆。脈緩弱、舌淡苔白膩等。
【加減】如舌紅、口幹、便結者,去蒼術,加玉竹、石斛、生白芍、火麻仁;若苔厚膩、口黏、便溏者,加藿香、佩蘭、苡仁、煅诃子;兼食滞嗳氣、腹脹者,加神曲、山楂、麥芽、大腹皮。
【療效】屢用皆效。
56.17 柴桂湯
【來源】陳庚吉,《中國中醫藥報》
【組成】柴胡8~12克,桂枝6~9克,半夏9~12克,白芍15~60克,甘草3克,生姜3片為引。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功用】舒肝、和胃、鎮痛。
【方解】胃脘痛包括現代醫學所說的胃的各類炎症和潰瘍病。每因飲食失節、情志刺激、感受寒涼之邪而誘發,在治療時多以調氣健胃之品、所謂“治肝可以安胃、凡醒胃必先制肝”。故方用柴胡疏肝通辛、配半夏一升一降、調理氣機、和胃降逆;桂枝辛散溫通、健胃止痛;白芍酸斂柔肝兼通脾絡、為治療諸痛良藥,合甘草緩急止痛。諸藥合用共奏疏肝和胃、升清降濁、通絡止痛之功。因此,應本着疏理不可太過、太過則傷氣;補脾不可太壅,太壅則腹脹增重;祛濕不可太燥,太燥則易傷陰;清熱不可太涼,寒涼則凝滞、疼痛不解;祛瘀不可太破,太破正氣愈虛,病體不易恢複;養陰不可太膩,膩則滞邪、氣機不利、纏綿難解。必須照顧到邪正雙方,時刻注意保護和恢複脾胃的運化功能。因此治療本病的原則是疏理氣機、健脾和胃。
【主治】胃脘痛。
【加減】(1)胃脘隐痛、喜熱喜按、嘔吐清水、大便稀薄等脾胃虛寒症狀明顯者,加良姜、香附、熟附子、雲茯苓、煨姜以溫中散寒;如兼嘔吐劇烈不能進食者,加吳茱萸、生姜汁、竈心土泡水煎藥、少量頻飲;痛連少腹;喜溫喜按者,加小茴香、沉香、連須蔥白3寸為引。
(2)全身乏力、胃脘隐痛、精神倦怠、少氣懶言、脈緩弱等氣虛者,加黃芪、黨參、白術、雲苓、陳皮、砂仁、大棗;伴有胃下垂者,重用黃芪、黨參、白術、澤蘭葉、枳殼。
(3)肝郁氣滞、胃脘脹痛牽引兩脅、嗳氣則舒、脈弦者,加佛手、青皮、槟榔等;胸痛者加全瓜蒌、薤白;胃脘刺痛、固定不移,或見嘔血便黑、舌質紫暗者,加香附、靈脂、黃連、蒲黃炭;便血重者,合黃土湯加漢三七。
(4)胃脘痛甚不止,重用白芍至60克,加白芷、木香;兼有嘈雜泛酸,口苦苔黃者、另加左金丸、烏賊骨;食滞嗳腐、胃脘脹滿者,加萊菔子、炒麥芽、枳殼。
(5)溫熱郁滞、脘腹脹滿、胃中灼痛、口幹不欲飲、舌苔黃膩者,加蒼術、川樸、藿香、龍膽草;苔白如積粉者,此為濕濁内蘊,加草果、蔻仁、川樸、佩蘭等藥物,取行氣化濕的作用。
(6)胃脘疼痛、口幹唇燥、舌紅苔少、納食不香,采用标本兼顧之法,本方去桂枝、加沙參、石斛、玉竹、雞内金、大豆黃卷等,俟痛止後再以治本為主。
【療效】臨床屢用,均收到良好效果。
【附記】①藥引要随證選用,如生姜可溫化痰飲、降逆止嘔;連須蔥白可引氣通中;伏龍肝泡水煎藥可補土安胃止嘔;大棗甘補脾胃、引導諸藥直達病所。②本方還可用于其他部位的疼痛,如慢性腹瀉的腹痛、婦女痛經、肝膽疾病、疝痛及不明原因的腹痛等,可在原方的基礎上加減治療,亦收良效。
56.18 通降湯
【來源】王季儒,《肘後積餘集》
【組成】萊菔子、焦曲各10克,枳實6克,大黃、厚樸、元胡各10克,川楝子6克,旋覆花、代赭石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宣導中焦、和胃降逆。
【方解】胃宜降則和、以通為補、故方名通降。方用萊菔子、枳實、厚樸、焦曲消食破結而去脹滿;大黃蕩滌腸胃、推陳緻新;元胡、川楝子、旋覆花、赭石消痞止痛,合之治胃脘痛之屬實者。
【主治】胃脘痛,症見胃痛拒按、按之痞硬、嗳氣倒飽、惡食吞酸,大便燥結、舌苔厚糙、脈弦滑、證屬食滞中焦、胃失和降。
【療效】臨床屢用、奏效頗捷。
56.19 肝胃百合湯
【來源】夏度衡,《新中醫》(12)1990年
【組成】百合15克,柴胡、萸苓、郁金、烏藥、丹參、川楝子各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健脾和胃、疏肝理氣、通絡止痛。
【方解】脾與胃一陰一陽、一升一降、一潤一燥、一運一納、共同完成消化、轉輸和化生氣血的功能。因此治療胃脘痛,不能一邊倒而顧此失彼。其原則是不燥胃、不濕脾、标本兼顧、調暢氣機、平衡陰陽。故方用百合,甘平,《神農本草經》雲:“主邪氣腹脹心痛。”與甘草相伍、潤胃而不濕脾、健脾而不燥胃、調中利氣、扶土抑木;柴胡微辛苦而平,疏肝解郁、調暢氣機,《本草便讀》謂能“疏土暢肝散結氣”。郁金辛苦微涼,屬血中氣藥,能降胃氣、解肝郁;烏藥辛溫不燥,《本草述鈎元》謂:“疏胸腹邪逆之氣,一切病之屬氣者皆可治。”黃芩、川楝子苦寒,與辛溫之烏藥相伍,能避寒涼之性,而取苦降之用。氣既久阻、血亦應病、故用丹參活血通絡、活血調氣。全方不潤不燥、陰陽平調,從調暢肝胃氣機着手,複脾胃升降之氣,以達到治肝安胃之目的。
【主治】胃脘痛(肝胃氣滞型)。
【加減】臨床運用,若表現其他證型,可随不同兼證加減,如肝胃郁熱者,加蒲公英15克以清肝胃之熱;寒熱相兼者,加蒲公英15克,高良姜3克,寒溫并用;脾胃虛寒者,去黃芩,加黃芪、明黨參各10克以益氣健脾,升麻10克以升舉清陽。若見其他兼證,又當随不同兼證加減用藥,如吞酸嘈雜、得堿痛減者,加生牡蛎或瓦楞子和胃抑酸;兼陰傷胃燥者,加沙參滋胃潤燥;刺痛不移與黑便者,加生蒲黃化瘀止血;胸背脹痛,加少量九香蟲,辛溫理氣止痛;胃脘攣急而痛,加白芍與甘草為伍,以緩急止痛;脘腹脹痛,嘔吐頻繁,加枳實、白術以行氣消痞、健脾利水;大便秘結,加火麻仁潤腸通便。
【療效】多年使用,療效十分滿意。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