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育 > 正文

這三個心理學概念,帶給我極緻的快樂

最近常常感慨「身心腦一緻」帶來的平靜,讓我體會到了極緻的快樂。

這份快樂被本能的求知欲牽引,被從未了解過的信息和從未思考過的角度沖刷着。這份快樂讓我回歸自我,越發知道自己是誰,當下在哪裡,有過哪些錯誤,該往哪裡改進。這份快樂使我充盈通透,甚至無需尋求理解共鳴和慰藉,獨與天地相往來,也能感受到聯結。

那麼這份快樂是怎麼來的呢?

它來源于我對心理學中三個概念的學習、反思和應用,讓我更加确信身心腦一緻起到的作用。這三個概念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模型」、認知行為療法的「情緒ABC理論」以及健康心理學中的「全人健康」。

一、人格結構模型

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結構模型,大家都耳熟能詳了。他把人格分成三個部分:

●本我id,即人的自私部分,享樂的欲望,隻關心如何立即滿足個人需要,遵循快樂原則。

●自我ego,即有意識、理性的部分,滿足本我沖動,但須考慮行為後果,遵循現實原則。

●超我superego,即社會、父母要求的價值觀的部分,對能做和不能做的事有更多的限制,遵循道德準則。

舉個例子:你在朋友家的桌上看到一張100元錢,本我沖動想據為己有,自我意識到這樣做可能導緻的問題,于是試圖尋找拿走錢但不為人知的辦法。但即便有辦法拿走且不被發現,超我也會禁止這一行為。因為就算沒有被發現,偷錢也違反了道德準則,你的良心不允許你這麼做。

本我、自我、超我這三種力量永不停歇的鬥争着,使得我們每個人的心理狀态都在「自我放縱」「考慮現實性」和「嚴格執行道德準則」這三者間尋求着平衡。

就好比馬、馬車夫和後座老爹的關系。馬車夫(自我)為了駕馭饑餓、貪婪又不聽話的馬兒(本我),要經過一場激烈奮戰。同時,後座老爹(超我)還在喋喋不休地對馬車夫說教。

弗洛伊德認為,一個健康的人,其強大的自我不允許本我或超我過分地掌控人格。我們需要不斷強化自我,讓自我更好地控制本我,并擺脫超我的束縛。

拿我自己舉例,以前的我道德觀念比較強,超我占據上風,對于自我難以實現的标準常感羞愧和内疚。

我曾一度對于小時候偷家裡錢的行為感到可恥,直到某次參加心理學課程,老師說道小時候有過偷錢行為的人請舉下手,緊張羞愧的我看到三百餘人的會場居然有三分之二的人都舉起了手,才意識到這是多麼普遍的一件事,我的擔憂是多麼可笑啊。而此時我身旁同學卻因沒有舉手而顯得很不好意思了呢,啊這魔幻的世界!

所以,面對之後的很多事情,我學習着專注自我的狀态,在本我和超我的張力中,去感受當下的狀态來源于哪一部分的用力,并提醒自己主動權始終在自我身上。

自我可以通過傾向本我或超我來采取不同的行為,但絕不被其掌控。這種奪回主動權的舉措,也讓我的緊張羞愧和「道德焦慮」得到了緩解,讓我的内心更趨平和。

因我明白,盡管禦馬前行的道路艱難險阻,我得照看馬兒,也要安撫後座老爹,但我始終是馬車夫。

二、情緒ABC理論

這一理論的要點是:情緒不是由某一誘發性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經曆這一事件的個體對該事件的解釋和評價所引起。

ABC理論模型表示:

●A(Activating events):誘發性事件

●B(Beliefs):個體在遇到誘發性事件後産生的信念

●C(Consequences):特定情境下,個體的情緒和行為的結果

通常,我們以為,人的情緒及行為反應是由誘發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但ABC理論指出,誘發性事件本身并不引起情緒及行為反應,而是人們對誘發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釋直接影響了人的情緒及行為,即B引起C。

舉個例子:你和朋友一起走在路上,迎面碰到一個你們共同的朋友,但對方沒打招呼徑自走了。你朋友不以為意,繼續自己的事,但你可能怒氣沖沖無法平靜。

為什麼同樣一件事,你和朋友的情緒和行為會截然不同呢?原因在于,你朋友可能這樣想:他在想事情沒注意到我們,就算看到沒理也有特殊原因;但你可能會想:他是故意裝作沒看見的吧!是我做了什麼得罪他了嗎?還是就是看不起我,不想跟我打招呼呢?他憑什麼這麼對待我!

可見,事件本身并無好壞,是人們對事物的看法、想法、評價的不同導緻各種情緒和行為的産生。正如莎士比亞所言:

事情沒有好壞,是人的思想在作祟。

這個例子代表的是極為平常的一件小事,但正是這些生活中不足為奇的小事,構成了我們看待事物的信念。比如,你和朋友的想法背後,可能持有這樣不同的信念,一個認為待人要寬容,而另一人認為别人絕不能不公正地對待我。

不同的信念使得我們每個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我們通過「心理濾除」(mental filter)來看世界。

心理濾除是指,關于自身、他人和世界的信念可以使我們對自身經曆的感知出現偏差。這意味着,我們永遠看不見世界的真貌,我們隻看見我們想看的世界;我們永遠無法給出生活是什麼的标準答案,你認為生活是什麼,它就是什麼。

Life itself is but what you deem it.

因此,發生在這個世上的形形色色的事,即所謂的「實相」,是影響不了我們的。隻有我們對這些事作出的「诠釋」才能影響我們的情緒和行為。既然如此,隻要控制好對事件的诠釋,冠以合理的信念,我們就能在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中尋得一緻。

然而,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秉持着某些不合理的信念,其中最常見的是「絕對化要求」(demandingness)的不合理信念,即人們以主觀意願為出發點,對某一事物持必定發生或不會發生的信念。

比如,上述例子中的“别人必須公正地/很好地對待我”就是絕對化要求的不合理信念。諸如此類,還有“我必須獲得成功”“生活應該是很容易的”等等。

當人懷有這些不合理信念時,就很容易陷入情緒困擾中。這是因為,事物的發展有其自身規律,無法按照個人的意願而轉移。一旦事物的發展與個體主觀意願的絕對化要求相悖,個體就會感到難以接受、難以适應并陷入情緒困擾。

拿我自己舉例,我喜歡制定計劃,但對于計劃執行中的失敗常常自責和焦慮。認為一件計劃中的事沒有完成,後面就全部崩盤。

而這其中的不合理信念就是:事物是可預測的,是按既定軌迹發展的,要完成B就必須經過A,當A完成不了,也意味着B不會發生。現在我已明白,這就是絕對化要求的不合理信念,使我情緒波動、行動力受阻。

當我打破這一不合理信念後,不僅對于計劃這件事,對于生活中很多的「意料之外」,我也能坦然接受,把它看成「情理之中」。因為一切皆有可能,唯一不變的隻有變化本身。

可見情緒ABC理論是一個很好的工具,能幫助我們去看到不合理信念的存在,代之以合理的思維方式,更加平和地對待自己、他人和周遭事物。

利用這個工具,我也培養了一個新習慣——睡前寫「情緒日記」。尤其是焦慮煩躁的時候,通過記錄ABC來找出其中隐含的不合理信念,用辯論的方式認清其不合理之處,改變認知,放棄虛妄。同時,通過對不同情緒的命名,也讓我對複雜的情緒有了更明晰的感知。那些含糊不清的情緒通過日記的表達,使我能更加輕松平靜地進入睡眠,可謂助眠神器。

三、全人健康

「全人健康」是指人有意識地選擇,能夠影響自身健康和幸福的生活方式。它包含六個維度:情緒健康、心智健康、軀體健康、精神健康、職業健康、社會健康。

我們都知道,人是由大腦皮層統一指揮、各生理系統協調活動的有機體,生理活動與心理活動是緊密聯系、互相影響的。一方面,情緒、精神對軀體健康有着深遠的影響,另一方面,軀體健康與否也會反過來影響情緒和精神健康。

比如在壓力和負性情緒下,人體免疫系統的活力也會随之降低,使人更容易感染疾病。古人雲:喜傷心,悲傷肝,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就是在強調強烈的情緒體驗對身體健康的影響。而軀體上的疾病也容易使人陷入悲觀憂慮的情緒中,郁郁寡歡,身心疲憊。

而身和心之間的相互作用,猶如多米諾骨牌那般使我們對人際關系、工作、身處的環境、與世界的互動等等産生一系列連鎖反應。也因此,一個真正健康的人,需要達到一種積極的全人健康狀态。不但身體健康,而且心理健康,愉快、樂觀、充滿自信,并且在面對逆境時能夠在情緒上很快複原。

我很早就了解了身和心的相互作用和轉化關系,因此在面對壓力和焦慮時,會快速采用恢複作息、調整飲食和規律運動來開啟新的行動。它們是混沌中隐含着的秩序,是我抵抗不确定性最有力的工具。

正如喬丹·彼得森在《人生十二法則》開篇提到的:

人的身體各個部分都需要像精心排練的交響樂團一樣協作配合,每個系統各司其職,否則雜音和混亂就會接踵而至。因此,規律很重要。當人們每天重複的日常行為被自動化,成為穩定可靠的習慣時,生活的複雜性就能降低,可預測性就能提高。

當我開始重複日常中的程序性行為,早睡早起、合理飲食、規律運動、正念冥想,我又一次感受到軀體行動是如何影響着情緒和态度。

行動一旦開始,我們就會有慣性。慣性一旦成為習慣,習慣就會造就我們。

We first make our habit and then our habits make us.

當軀體行動逐步推進,我感受到身體、情緒和認知态度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整體呈現出越發平靜笃定的狀态。我尋思着「身心腦」的關系,就好比一份「輕食沙拉」。

●身—身體,沙拉中的混合蔬果,覆蓋面廣,品種多樣。看起來沒那麼重要,但又萬萬缺少不得,缺少了蔬菜的沙拉也不能叫做沙拉。就好像我們對于身體的管理,飲食/運動/作息缺一不可,盡管很難持之以恒,但它确實非常重要,也是達到全人健康狀态的基石和保證。

●心—情緒,代表碳水化合物。碳水依據不同的GI值(血糖生成指數)分為快碳和慢碳。人在進食精細加工的快碳後血糖快速升高,而粗糧這類慢碳對血糖水平影響較小。如同我們的情緒,不同的情緒像GI一樣影響着人後續的行為和狀态。因此,避免攝入過多「大喜大悲的高GI碳水」,盡量選擇「平和的低GI碳水」也至關重要。

●腦—認知,優質蛋白質,增加飽腹感,提高基礎代謝。我們選擇一份沙拉,主要看想吃什麼肉,是雞肉還是牛肉,蛋白質選擇不同,沙拉的命名也不同。就像我們的認知,認知的框架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不同,持有的信念不同,都将直接導緻一份沙拉(你自己)的命名。

這三者之間不同的結構分布和占比,使我們每個人呈現出不同的狀态。而我們最常感知的狀态是:情緒時常相伴,認知改變緩慢,身體懶得動彈,然後惡性循環。這意味着我們的身心腦并沒有達成一緻。

那麼這個時候,面對這份輕食沙拉(你自己),我們能做什麼呢?

如果你對營養健康有所關注,你一定知道,最佳的進食順序是:先蔬菜,後肉蛋,最後吃碳水。而我們的身心腦也是在相互作用和轉化的。所以:

第一步,調理身體健康。從飲食/作息/運動處着手養成習慣,當認知和情緒沒那麼快改善的時候,調節身體,行動起來就是最快速起效的步驟。

第二步,改變認知,扭轉不合理信念。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打破原有的認知框架,重塑和升級。

第三步,管理情緒。像選擇低GI碳水一般,穩定血糖,減少情緒波動。理解情緒,管理情緒,提升情緒智力。

幸運的是,我們最急于改變又很難把控的第三步—情緒,往往在前兩步的作用下,就能慢慢調整過來。就好比蔬菜肉蛋吃夠了,主食就吃不下了呢。

所以,當混沌感襲來,去重拾秩序,主動将混亂的可能性轉化成宜居的現實秩序。去改變不合理的信念,認清生活的真相,理解存在的局限性。去昂首挺胸地站立,用物理層面的挺立帶動精神層面的挺拔。去主動扛起标記着自我與存在的人生十字架,創造有價值、有意義的現實。

這個過程,如廖一梅堅信的,人應該有力量,揪着自己的頭發把自己從泥地裡拔起來。

而我也始終堅信,無論如何膽怯,都要靠自己的雙腳站立,這是我們擁有的共性。

這就是「人格結構模型」「情緒ABC理論」「全人健康」這三個心理學概念帶給我的反思和啟發,它讓我體會到「身心腦一緻」的平靜和快樂,如果也能帶給你觸動,也請給我支持和回應吧!

歡迎關注微信公衆号:Ting_view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