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 骨 觸 診
骶骨
01
骶骨後外側外觀
如圖所示,骶骨(1)浮雕般地顯示在脊柱腰段(2)的下方。
02
第1骶椎後外側部
被檢查者取側卧位,檢查者站在被檢查者髋部的一側。檢查者把兩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被檢查者脊柱腰段的兩側,沿着脊柱用力下滑行,直至手指接觸第5腰椎及其兩側的突起。檢查者食指下的骨性突起(如圖所示)即為第1骶椎。
注:第5腰椎處的中指位于骶骨的上方,因為骶骨的後外側面朝向後上方。
03
第1骶椎棘突
定位了第5腰椎棘突後,隻要朝尾側用力,沿骶正中嵴就能觸及骶正中線上的第一個結節,此結節即是要尋找的第1骶椎棘突。
04
第2骶椎棘突
第一步
如圖所示,被檢查者取坐位,頭部前屈。被檢查者拇指、食指之間是兩側髋骨(髂骨)上的髂後上棘。
05
第2骶椎棘突
第一步(另一種觸診方法)
如圖所示,檢查者食指所指示的小窩位于骶髂關節淺面,它的明顯程度因人而異。此皮膚标志所顯示的點與髂後上棘非常接近。
06
第2骶椎棘突
第二步
定位了髂後上棘後,沿着兩側髂後上棘之間的水平線找到此線的中點即是骶正中嵴的第二個結節,此結節即是我們所要尋找的第2骶椎棘突。
07
骶正中嵴
如圖所示,檢查者的數個手指壓在骶骨背面的中線上,即骶正中嵴,其是腰椎棘突的延續處。用上圖描述的方法橫向移動,能更好地觸及這個解剖結構。
注:骶正中嵴一般由五個骶椎棘突融合而成。骶椎棘突之間由輕微的凹陷而分隔。
08
骶角
骶管裂孔所形成的凹陷在臀裂上方,我們能很清楚地觸及它由兩個小的骨柱組成,微微向兩側移動,能與骶正中嵴相區别,此小骨柱即是所要尋找的骶角。
注:從第3和第4骶後孔的高度起,骶正中嵴的尾側端一分為二,形成兩個小骨柱,即骶角。
09
骶管裂孔
如圖所示,在臀裂的正上方,沿着骶正中嵴有一個凹陷,此凹陷是由兩側的骶角從内上方向外下方分開而形成的。骶管裂孔與骶管相延續。
09
骶骨外側緣後外側面觀
如圖所示,檢查者的食指位于骶骨的外側緣,此緣在手指下的感覺是厚而鈍的。
注:骶骨外側緣由下面的三個骶椎組成。
11
骶骨外側緣後面觀
從後面能觀察到,骶骨外側緣位于髂後上棘和骶角之間。骶骨外側緣并不是一個解剖學術語。
12
骶骨底
被檢查者俯卧,檢查者用兩手拇指從兩側髂嵴後部向下滑行至較硬處,即骶骨底。
注:稱其為骶骨底其實名不符實,應該是骶骨底的後部,由第1骶椎組成。
13
骶骨溝
骶骨溝是位于骶骨後部和骶骨底左右之間可觸及的凹陷。囑被檢查者俯卧,檢查者置其雙手于髂嵴的後部和骶骨之間。用多指觸診手法,當骶骨向左右側旋轉時,可以觀察到左右側骶骨溝不對稱,若隐若現。
注:當向右側旋轉時,左側骶骨溝消失。
14
骶正中嵴
被檢查者俯卧。檢查者手指沿着骶椎棘突觸摸,骶正中嵴(位于骶骨正中)向下至骶管裂孔(位于兩側骶角之間)。
15
骶中間嵴
被檢查者俯卧。檢查者兩手拇指置于其骶骨外側緣:骶中間嵴在臀區深層,檢查者可以體會到手指下緻密骨性感(較硬感)。
16
骶外側嵴
被檢查者俯卧。檢查者手指置于骶骨外側緣,可以體會到手指下緻密骨性感(較硬感)。
17
對側骶骨
被檢查者俯卧,檢查者右手四指彎曲靠近其對側的骶骨(緻密骨性的較硬感出現在手指下),左手支持在右手腕部上方,以穩定右手。
18
骶骨角
被檢查者俯卧,檢查者以拇指食指置于兩側微小突起的臀間裂上方,此突起的寬窄、顯隐和是否對稱,個體差異較大。此骶骨角限定了骶管裂孔,骶管裂孔中有(脊髓)終絲的止點。
19
骶骨下外側角
被檢查者俯卧,檢查者以拇指置于骶骨角,由此向兩側外移一橫指可以觸及此結構。
20
其他方法觸診骶骨下外側角
被檢查者側卧,檢查者站在其側面置兩手拇指于骶骨下外側角水平,遠近移動可以感受手指下的較硬處。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