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大爆炸過後50萬年,熾熱的輻射漸漸平息下來,溫度慢慢下降,這時宇宙中物質開始占主導地位,中性原子不能被電離,引力開始發揮作用。
從這時開始,到第一顆恒星的形成,宇宙花費了大約5000萬到1億年的時間。
不同的區域開始冷熱不均
中性原子最初形成時,标志着光子停止從自由電子中散射出來,因為自由電子隻有在原子以等離子體的形式電離時才會出現;由于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散射,這時,空間中的光輻射以光速運動。
這些光輻射來自各個方向,幾乎是完全均勻的,基本都是2970.8 K,但是有些地方略高一點,達到約2971.0K,而有些地方略低一點,約為2970.6K。這些細微的差别,是導緻恒星的産生和演化的重要因素。
宇宙中的第一顆恒星可能要在大爆炸後5000萬到1億年之後才會形成。
實際上,這些光一開始都是均勻的(都是完全相同的溫度),但是受到所處位置的影響,它們才略有不同。
有些區域的密度與整個宇宙的平均密度完全相同,但有的區域的密度略高或略低于平均密度。密度稍微低的區域,因為其中的物質較少,引力也較小。當一個光子離開該區域時,它要對抗的引力勢較小,失去的能量也較少,這個區域的光子會變得比平均溫度高;而密度稍微高的區域,其中的物質也較多,因此有更多的引力來對抗,随着光子爬升,它損失的能量超過平均水平,因此整體上變得更冷,或者說能量更少。
接下來,這些密度稍微高的區域會在引力的作用下,吸引越來越多的物質,直到形成恒星。
引力開始聚集
在宇宙中,所有物體都在相互吸引,哪個物體的質量最大,它就會優先吸引周圍的所有其他物體。在不斷擴展的宇宙中,密度較高的區域會吸引附近密度較低的區域中的任何物質。
從這個意義上說,引力是一種失控的力量,吸引的物質越多,引力就越強,就越能成功地将更多的物質帶入其中。
随着宇宙的冷卻,引力開始将物質聚集成團,并最終聚集在一起,随着越來越多的物質被吸引在一起,其生長速度越來越快。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時宇宙中并非隻有物質和引力,還有輻射(以光子的形式存在)。原子物質和暗物質在引力下吸引大質量粒子的同時,也将輻射吸引到了密度較高的區域。
然而,輻射與物質不同,它具有壓力。正因為有了輻射壓力,這些氣體雲(聚集到一起的團塊)才不會發生引力坍塌。
這種壓力也會控制物質的生長速度,即使在一個以物質為主導的宇宙中,隻要輻射仍然存在,物質的密度就隻能緩慢增加——幾百萬年間,一直如此。
引力坍塌與核聚變
宇宙誕生300萬年後,溫度從3000K降到800K,輻射最終冷卻到人眼看不見的程度。随着輻射壓力的下降,物質團塊增長速度逐漸增加,密度變得越來越大。
所有的物質團塊都遵循這麼一個簡單規律:當宇宙溫度下降到原來的一半時,它就會快速增長,并且密度變大;當宇宙溫度下降達到某個臨界阈值(100K左右)時,它的增長速度會迅猛增加,一旦成長到其密度比平均密度大68%時,就開始發生坍塌。
宇宙在均勻膨脹的同時,局部總有微小的密度起伏,這使得宇宙能夠随着時間的推移形成恒星、星系和星系團。在均勻背景之上添加局部密度的不均勻,是理解當今宇宙是什麼樣子的起點。
大爆炸後5000萬年時,較為緻密的團塊都已過渡到迅猛增長的階段,開始以極快的速度收縮。最終,到達了可以坍塌的地步,形成了熾熱而龐大的物體,并點燃其核心的核聚變。
這些龐大的物體幾乎完全由氫和氦組成。除了少量的锂(大約占宇宙中所有元素十億分之一),根本沒有更重的元素。當引力坍塌發生時,能量被困在這些物體中,從而導緻這些物體變熱。當溫度超過約400萬K的臨界阈值時,核聚變開始了。
第一批恒星點亮宇宙
這種核聚變發生在所有密度較高的區域中,并且都是首次。
當核聚變開始時,繼續增加這些物體質量的引力,突然被内部輻射壓力抵消了。在亞原子水平上,質子在連鎖反應中發生聚變,形成氘,然後是氚或氦-3,然後是氦-4,每一過程都釋放能量。
随着核心溫度的升高,釋放的能量也在增加,如此一來,會不斷抵消引力持續增加的質量。
當最初的這些氫-氦鍊反應開始發生時,一顆恒星就此誕生。
宇宙最初形成的這批恒星,就像現代恒星一樣,由于引力作用而迅速生長。但是,與現代恒星不同,它們中沒有重元素,沒有重元素就很難輻射能量,所以不能迅速冷卻。因為需要冷卻才能坍塌,所以這意味着隻有更大,更重的團塊,才能形成恒星。
因此,我們在宇宙早期形成的第一批恒星平均質量是太陽的10倍,最大的恒星達到太陽質量的數千倍(相比之下,今天恒星的平均質量僅為太陽的40%)。
第一批恒星發出的輻射的峰值與太陽的不同。太陽主要發出可見光,而這些恒星主要發出紫外光。紫外線光子是一種擁有更高能量的光子,不僅可以曬傷人體,還會使物質發生電離——它們有足夠的能量将電子從遇到的原子中撞出來。
再電離與行星盤
由于宇宙大部分的物質是由中性原子組成的,當第一批恒星從這些塊狀氣體雲中出現時,光(紫外光)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撞向它們周圍的中性原子,并将這些原子電離:分裂為原子核和自由電子。
這個過程被稱為“再電離”,因為這是宇宙曆史上原子第二次被電離(第一次是在中性原子初次形成前)。
但是,由于大多數恒星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形成,所以還沒有足夠的紫外線光子來電離宇宙中大部分的物質。
宇宙最初形成的這批恒星中沒有重元素,沒有重元素就很難輻射能量,所以不能迅速冷卻。
在數億年的時間裡,中性原子牢牢控制住再電離的原子。最初的恒星發出的光走不了多遠,就會被遍布整個宇宙空間的中性原子吸收,這些原子吸收後被電離,這些電離的物質中的一些會再次變為中性原子,并發出光。
第一批恒星的電離作用和強烈的輻射壓力,迫使其它恒星的形成在剛開始後不久就停止;大多數形成恒星的氣體雲被吹散,并被這種輻射蒸發掉(被電離了)。這些氣體雲中剩下的的物質塌陷到原行星盤中,但是沒有任何重元素,隻能形成彌散的巨型行星——像今天我們看到的那樣。第一批形成的恒星也不可能有行星依附其上,因為輻射壓力會将行星摧毀。
持續形成的恒星
大爆炸後5000萬至1億年,宇宙已經完全打破了均勻,在宇宙引力作用下形成巨大的宇宙網。
最初密度較大的區域不斷擴大,随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區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物質。與此同時,那些密度低于平均密度的區域開始無法留住位于其中的物質,從而将它們給了密度更高的區域。
結果是,密度較大的區域最先形成恒星,中等密度的區域可能需要五億年,密度稍低的區域可能需要十幾億年,而密度最低的區域最終也會形成恒星,不過那是在幾十億年之後了。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