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 “青榄家長地帶”
→點擊右上角“...”→點選“設置為星标”
最近,衡水街頭出現令人憤怒的一幕。
一位身穿校服的男孩在街頭與母親争執,随後竟然動手毆打自己的母親。
男孩不停地把拳頭揮向母親,多次将她打倒在地,惹得母親不停地向後躲閃。
母親好不容易掙脫男孩的“毒手”,卻仍然被他滿大街追着打,樣子特别狼狽。
路人都看不過去了,上前阻止反遭他的辱罵。
一位被他辱罵的男士一把拽過他的頭發,逼他跪下向母親道歉,并怒斥道:
“你知道你媽養你這麼大容易嗎?”
“知道你媽疼你,你敢打你媽,你簡直是混蛋!”
剛開始男孩還很不服氣,想要借機逃跑,但迫于壓力,他不得不向母親道了歉。
如此“可恨”的孩子,早就應該狠狠的教育一頓。
令人可悲的是,被毆打的母親至始至終都沒有還手。
一位網友的評論特别紮心:母親太嬌生慣養了,孩子才會變得如此“渣”,所以母親看着可憐,其實她才是這個悲劇的罪魁禍首。
母親固然可憐。
但面對兒子的毆打,卻始終顯得特别卑微,看得出來平時特别溺愛孩子,才能讓孩子“淩駕”于她之上。
被愛過了頭的孩子,終究是一場悲劇。
1.父母愛“太滿”容易将孩子養“渣”
前不久,有一個這樣的新聞。
一個男孩和同學在家玩到深夜,父親就去勸他們早點休息,卻遭到男孩的瘋狂毆打。
男孩一把掐住父親的脖子,将他撂倒在地,朝着他大吼大叫。
父親隻是回了一嘴,他立馬一腳踢在父親的身上。
盡管這樣,父親依然說:“我不跟你打。”
這句話卻激怒了男孩,他的拳頭狠狠地伸向父親,随後還用胳膊狠狠鎖住父親的喉嚨。
屋内的爺爺聽到動靜出來勸阻,一腳被踢回了房間。
母親在一旁勸阻,父親卻說:“讓他打”。
因為怕惹怒兒子,母親顯得束手無策。
最後男孩猛地踹了父親好一陣,然後将一瓶飲料澆在父親頭上才停止了這場暴力。
男孩的“逆子”形象因為父親的“不忍心打回去”而展現得淋漓盡緻。
養廢一個孩子的最大可能性,就是縱容和溺愛。
父母的愛給得“太滿”,會變成“扼殺”孩子的利器,不僅會讓他變成“白眼狼”,甚至可能讓他變成喪失理性的“惡魔”。
之前有一名男子向母親伸手要錢遭到拒絕後,竟然當街抱起母親在空中狂摔。
瘦弱的母親毫無反擊之力,被兒子甩得站都站不穩,硬生生地被兒子用掃帚打在地上爬不起來。
事後母親這樣說:“自己隻是受到驚吓,不追究兒子的責任。”
每個“白眼狼”的孩子背後,父母都是“根源”。
因為父母的愛,總是夾着縱容、溺愛和妥協,這樣的愛多了以後,就變成了孩子的不斷索取。
久而久之,父母的付出在孩子眼裡成了常态,它一旦被打破,孩子就會抱怨你做得不好,甚至心生怨恨。
“渣”孩子的背後,都有父母做推手。
2.愛如果不是“雙向付出”孩子不會心疼父母
心理學中有種效應叫“貝勃定律”:
在感情當中,當一個人長期的對别人付出後,别人就會把你的好當作理所當然。
“傾其所有”是愛的誤區,它隻會提醒父母付出的越多,孩子越不會感激。
微電影《孟婆湯》中的女孩叫張小雯。
因為媽媽太唠叨讓她心生怨念,因此她對媽媽很冷漠。
下大雨時,媽媽早早地到學校來接她,她卻視而不見。
和同學看電影晚歸,媽媽一邊指責一邊關心:“怎麼這麼晚才回來,吃飯了嗎?”,她卻很不耐煩。
媽媽給她發的關心短信,她從來不會看。
直到有一天,媽媽發生了嚴重的車禍,她才終于醒悟過來。
她一邊哭一邊回憶媽媽:
親手給她溫牛奶;下雨時給她送傘;經常唠叨她的學習……
媽媽終于醒來了,卻不認得她,隻是嘴裡一直念叨:
小雯不好好學習;小雯衣服穿少了……
媽媽不記得她了,卻依然惦記着她。
她聽完後崩潰大哭,拉着媽媽的手顫抖地說:“媽媽,您罵我吧,您罵了我,我就開心了。”
電影中的母女,像極了現實中的我們。
父母一邊嘴上唠叨孩子為何不心疼自己,一邊又事無巨細的默默付出;孩子一邊向父母依賴和索取,一邊又嫌棄父母。
梁曉聲說:
無微不至的關愛,會讓孩子責備和挑剔;單方面的付出,讓孩子失去愛人的能力,最後連父母也不會心疼。
很多父母就像“聖人”一樣照顧着孩子,硬生生“掐斷”孩子愛人的能力。
愛如果不是“雙向付出”,父母就不要抱怨孩子不愛你,因為你沒有教會孩子如何來“回饋”你的愛。
3.父母把愛“藏一半”才會讓孩子懂得付出
遼甯省教育局局長魏書生在一次演講中,分享教了自己的育秘訣:自己能做的事,必須自己做。
在兒子三四歲時,他就威逼利誘讓兒子幫他洗腳,兒子不願意:“爸爸,你自己不會洗嗎?”
他便哄騙兒子:“爸爸哪有你洗得好,你那小手揉揉的,可真有一套。”
後來兒子總會搶着幹活。
有一次,他和兒子出門拎着三個沉重的包,兒子二話不說立馬搶過來說:“爸,您歇着。”
魏書生說:“我就在後面空着手,欣賞他的成熟,也品嘗自己的教育成果。”
我們給孩子的愛從來不會少,但是要将它藏在心裡,用另外一種形式表現出來,無形中教會孩子付出。
弗洛伊德說:
這個分離的過程,包含分離父母對孩子的愛,目的是讓他學會取舍與付出。
愛要懂得“收藏”,才能讓孩子擁有愛這個世界的能力。
懂得示弱,讓孩子學會愛父母
生物學上有一條規律,當某種物質過于濃烈時,感覺會迅速遲鈍和麻痹。
從親子關系上來說,父母的單方面付出,會讓孩子覺得麻木,而無視父母的愛。
适當的示弱,是在向孩子“索要”關愛,從而讓孩子學會如何愛别人。
示弱的本質是以柔克剛。
金星曾經在節目中說過一件事。
有一次,她因為工作太累而導緻精神狀态不好。
金星想強撐着身體起來給孩子做早餐,送他上學,但因為太虛弱沒能起來。
于是她幹脆裝病,來看看孩子的反應。
那天,女兒不僅關心她的病,還主動做了早餐,出門之前還不忘囑咐她“飯菜都好了,别忘記吃”。
父母學會向孩子“索取”,愛才有流動的可能性。
日常生活中的示弱,它會讓父母對孩子擁有依賴感和需求感,是增加親子情感互動的最佳手段。
懂得拒絕,讓孩子學會付出
在《童言有計》節目中,應采兒提到兒子曾經想要一架鋼琴,當時她這樣告訴兒子:
“太貴了,家裡沒辦法買,如果你真的想要的話,就要好好學習,等你生日的時候再送給你。”
兒子一聽就勤學苦練,終于在生日這一天得到了向往已久的鋼琴。
孩子的所有欲望和要求,不能馬上答應,一旦輕易地妥協,就會喂大孩子的“胃口”。
拒絕,是一種無聲的教育。
在無形中告訴孩子,“你想要的東西,要先學會付出”,這樣的孩子能在付出中學會珍惜。
有原則的拒絕是讓他知道“什麼事情該做,哪些事又是不能做的。”
帶着愛的拒絕,才是對孩子未來的“深謀遠慮”。
懂得讓孩子“吃苦”,讓他學會責任感
很多父母舍不得孩子逃出“舒适區”,認為“生活隻需要有我就夠了”。
但是沒體驗過生活、沒感受過困難,才讓孩子對父母諸多“怨言”。
真正的教育是“苦難教育”,讓孩子去體驗和感受,才能讓他有責任感。
讓孩子早一點吃苦,父母就得早一點放手。
作家畢淑敏說:
所有的愛,都需要情感的流動,才能達到雙向付出。
我們在愛着孩子時,不忘教會他如何去愛别人。
愛與被愛,都要讓孩子嘗盡,才能感受世界的溫暖。
*作者:暖心,左手執筆,書寫人生,願用我的溫暖照亮你的心。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