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力《周易密鑰》第1-17節:卦名與卦象的關系——以内卦艮為例(文:李守力)
2012年7月13日湖南益陽
2012年7月17日深圳12:12:11字數:2967
2013年6月3日21:30:19字數:3035
2014年5月22日16:17:14字數:3055
艮卦52——釋“艮”字:
高亨《周易古經今注》:“艮者顧也,從反見。顧為還視之義,引申為注視之義。艮亦為還視之義,引申為注視之義。”高亨訓讀有誤。甲骨文左右反書無别,如“司母戊”即“後母戊”,“司”與“後”反書為一字。“見”字亦然,甲骨文“見”字下人形左右側立皆有:
艮,《說文》“很也。從匕目。匕目,猶目相匕,不相下也。”
段玉裁注:“很者,不聽從也。一曰行難也,一曰止也,可兼三義。”
《釋名》曰:“艮,限也。”艮、限古通用。
限字金文:
艮字古文,上部是一隻誇張的大眼睛“目”,下部為側立人身,眼睛注視着後背。《說文》艮“從匕目”之“匕”是側立背向人形之訛。
“限”字會意:人遇阜(高大土丘)難行而止。
從“限”字古文看“艮”字本義:艮為背,艮為無見,艮為止,反觀其身。
從艮卦看“艮”字古文:艮卦三至上互大離為大目,下艮為背,大眼睛加後背,與艮字古文象形完全吻合。
王弼深得艮字本義,注艮卦卦辭曰:
艮其背,目無患也。……背者,無見之物也。無見則自然靜止,靜止而無見,則“不獲其身”矣。“相背”者,雖近而不相見,故“行其庭,不見其人”也。
15謙卦:
謙,楚簡《周易》作[廠/兼/土],[廠/兼]通廉。廠,《說文》“山石之厓岩,人可居。象形。”艮為山石。
31鹹卦:
鹹,《說文》“從口從戌。”戌,十二地支之一,戌屬相為狗,《說卦傳》“艮為狗”。鹹卦下艮為狗為戌,上兌為口,戌、口恰組成“鹹”字,而鹹本義為“感”,故傳本《周易》用“鹹”,于是鹹卦卦義在象數與義理上達到了完美的統一。(十二屬相在戰國時期已經被廣泛應用,春秋時期使用尚不普遍,商末周初已經形成。詳見《周易密鑰》“釋《周易》中的‘虎、豹’兼論十二屬相起源”)
33遯卦:
遯,《釋文》又作“遁”。二者皆從辵,辵,即從彳從止。從辵的甲骨文往往隻在字的底部加止字,從辵的金文的彳旁在字左側,止在字底部。遯卦上乾下艮,艮為止,故遯、遁古文下從止。豚,從豕,乾借象坎,坎為豕。
39蹇卦:
蹇,上寒下足。上部寒屬水,坎卦;下部足通止,為艮卦。上坎下艮,水山蹇卦。故“蹇”字符合蹇卦卦象。
(一)論坎為寒:
由于周室所藏《易象》秘笈不傳于諸侯,故傳本《說卦》的材料當來自《連山》《歸藏》。傳本《說卦傳》并非屬于《易象》。傳本《說卦傳》“乾為天,為圓,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赤,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為木果。”朱震《易叢說》、羅蘋《路史注》引《歸藏》“乾為天、為君、為父、為大赤、為辟、為卿、為馬、為禾、為血卦。”嚴可均曰:“此蓋《說卦》文,殷《易》先有,非始《十翼》。”
《周易》“尚中”,坎得乾之中,有“小乾卦”之象,乾為馬,坎也為馬,乾為首,則坎為“下首”,乾為“大赤”,則坎為“赤”。《歸藏》乾為“血卦”,故坎亦為“血卦”。
另外,帛書《周易》乾作“鍵”,坎作“贛”;乾,健也,坎,陷也,險也。乾(鍵)、健、坎(贛)、險、陷上古音相近,古人傳《易》主要依靠口耳相傳,加上坎得乾之中,有“小乾卦”之象,故乾、坎之間有相混的可能。
《易》發展到《周易》、《易象》則以坎“為血卦、為寒、為冰”,“血”、“寒”、“冰”出現于《周易》卦爻辭都與坎卦有關,而與乾卦無關。
(二)論艮為足(走):
帛書《周易》蹇字下從走,甲骨文、金文止字、足字、走字皆是腳的象形。
“止”的陶文:
“步”的金文:
(上邊兩個圖是足形,是止字和止的上下重疊步字,足見“足”通“止”)
《說文》“古文正從一足。足者亦止也。”
“此”字從止,是“跐”(cǐ)的本字。
“歨”字上止下止,古同“步”。
“歱”字古同“踵”。
“歧”字同“跂”。
“歫”字古同“距”。
“歵”字同“蹟”。
“企”字:《說文》“古文企從足。”
可見古文字“止”與“足”可互代。故艮為止為足。
然而《說卦傳》也有“震為足”,何也?這要看八卦的基本屬性,震為動,艮為止,“震為足”是取象行動時足先動,《說卦傳》震“其于馬也,為善鳴,為馵足,為作足”。
“艮為止”是取象人停止時足先停。震為動象,艮為靜象。《周易》爻辭有“趾”,皆取自初爻在下之象。而“止”為停止之象,是艮卦。
《周易·說卦傳》有先天卦、後天卦。艮卦,位東北,為足,先天震寄宿東北,故震代之以足,艮卦隻有另代之以“手”。實際艮原本為“足”。
詳見《周易密鑰》:
[“蹇”的字理結構符合蹇卦卦象——兼論《易》的先天法則與後天法則]
53漸卦:
漸,《說文》“水。出丹陽黟南蠻中,東入海。”段玉裁注:“蓋浙江者,崏江之委。漸江者,錢唐江源流之總稱。二水古于山陰相合。故可統名之曰浙江。……按走部有[辵斬]字,訓進也。今則皆用漸字而[辵斬]廢矣。”漸,即錢塘江,俗稱“之江”、“曲江”,“之”字金文、籀文從止,有曲折之象,故《彖》曰“漸,之進也”,之進,即曲折漸進也。
[辵斬],《說文·走部》jian4/zan4:“進也。從走斬聲。藏監切。”[辵斬]是漸的古字,二者皆訓“進”,[辵斬]、進,皆從辵,即從彳從止,彳在左側,止在底部,而漸卦下艮為止,可見卦名與卦象的關系。
56旅卦:
旅,《說文》:“旅,軍之五百人為旅。從[方人],從從。從,俱也。”旅字甲骨文象衆人站在旗下,本義為軍旅。《爾雅·釋诂》:“旅,衆也。”軍旅衆出則居無定所,故引申為行旅。《廣雅·釋诂四》:“旅,客也。”《爾雅·釋宮》:“旅,途也。”
旅卦上離下艮,下卦主内,艮為止,為居家之象,如漸卦下艮乃夫家之象也;上卦主外,離為火,火炎上故上行,故旅卦有離家出行之象。李士鉁曰:“艮之止似館舍,火之動似人行,逆旅有定,過客無定。”
又,離為日,艮為躔(從足,止為足,艮為止),躔為日之居所,日躔過宮十二次,每月一移居所,于象為“旅”。
又,孔穎達曰:“火在山上,逐草而行,勢不久留,故為旅象。”
段玉裁《說文》注:“凡言羁旅。義取乎廬。廬,寄也。”旅字在上古時,還常被假借為“廬”。《詩經》中的“于時廬旅”,本當寫為“于時廬廬”。因為“廬”有“寄居”之義,遂使“旅”亦有“寄居”之義。
廬為古之居所,旅之得音因廬:旅、廬,皆侯部來紐。日躔為“陸”,陸(覺部來紐)亦因廬得音,“陸”有西陸、東陸,星宿也,漸卦“鴻漸于陸”于此取義也。
金文旅字除了沿襲甲骨文寫法外,還有一種寫法是“旅”字加“辵”字,見于曾伯簋、伯其父簠、陳公子甗等銘文,戰國包山竹簡004、047,戰國曾侯乙墓竹簡、戰國安昌玺存,特别是上博楚簡《周易》的旅卦也是“旅”字加“辵”字。從西周到戰國,“旅”字加“辵”字使用頻率越來越大,蓋是受了旅卦卦象的影響:旅卦上離為行、下艮為止,故旅字從辵[chuò],《說文》“辵,乍行乍止也,從彳從止。”上離為麗,引申為旌旗,故旅字從[方人];中爻互大坎為衆(坤為衆,後天借先天,故《左傳·宣十二年》《國語·晉語》筮例有“坎為衆”),旅字古文象衆人站在旗下,旅,衆也。
62小過卦:
小過卦上震下艮,過,從呙從辵。過字金文上呙下止。呙,金文作漩渦形,凡呙的孳乳字皆是漩渦引申義,如窩、鍋、蝸、渦、禍等。金文呙字形似雷字,兩字皆有旋轉之形。雷,《說文》“本作靁。隂陽薄動靁雨生物者也。從雨畾聲。象回轉形。”《論衡·雷虛篇》謂西漢時“圖畫之工,圖雷之狀,累累如連鼓之形”,此正是雷字金文。按震有盤旋之象,如屯卦初九為震主,其曰“磐桓”,即盤旋。小過卦下艮為止,故過字從止。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