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路漫漫,詩詞為伴,流年匆匆,且祝君安!你好,我是飛花君。
今天賞讀一首《調笑令》。
調笑令·邊草
戴叔倫〔唐代〕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裡萬裡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宋詞三百首
[詩歌賞析]
這是一首反映邊地戍卒思歸情緒的小令,這類題材在唐詩中多得不可勝計,但在詞中卻很少見。盛唐時代的詩人們都向往到邊塞建功立業,所以岑參等人筆下的邊塞風光無比壯麗,充滿樂觀的情調。但到了中唐時代,情況不同了,李益的邊塞詩就有一種凄涼的氣氛,不少詩篇描寫邊地戍卒的思鄉懷歸和哀怨情緒。戴叔倫此詞所寫,正是這種思歸情緒。
小令以“邊草”開頭,并接以“邊草”,使人聯想到一望無際的草原,顯示出邊塞天地的寥闊,同時渲染了荒涼的氣氛。“邊草盡來兵老”句,以“草盡”烘托“兵老”,表現出作者對戍卒遭遇的深切同情。“山南山北雪晴,千裡萬裡月明”兩句寫邊塞之景,對仗十分工整。人間本來就是一片銀色的世界,再加以分外皎潔的明月,就顯得愈加白淨耀目。“山南山北”點明白雪覆蓋面之廣闊,“晴”字點明飄雪已經停止,同時為下句的“月明”作鋪墊。“千裡萬裡”寫月照範圍之廣遠,與上句的“山南山北”照應,愈見邊地之寥廓明淨。這不是賞景的雅興,而是以樂景寫哀的表現手法,來襯托征人的無盡鄉思。明月千裡寄相思,此時此景,戍卒将士最容易升起的就是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了。然而,歸家無望,隻有通過這千裡萬裡的明月之光傳達對親人的思念了。“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突然一聲胡笳使戍卒從思鄉夢中驚醒過來,醒後面對的依舊是朗照的明月。
[飛花君說]
邊草之歌
在古老的唐詩中,我找到了邊草的影子。那是一首名為《調笑令·邊草》的詩,由唐代詩人戴叔倫所作。詩中描繪了邊疆的草原,那種遼闊與荒涼,猶如一片孤寂的海洋。
邊草,那是一片無盡的草海,從山南山北延伸到千裡之外,萬裡之外。它們在寒冷的冬季裡枯萎,但依然堅強地生存着,等待春天的到來。邊草盡來兵老,這不僅是對草原的描述,更是對那些年老戍卒的寫照。他們像邊草一樣,雖然飽經風霜,但仍然堅守在邊疆,守望着這片土地。
在邊草的世界裡,有雪也有月。山南山北的雪晴,千裡萬裡的月明。這是對邊疆夜晚和白天的描繪,也是對戍卒心境的刻畫。他們在寒冷的夜晚裡,隻有明亮的月光陪伴,那種孤獨與思鄉之情難以言表。
在明月的照耀下,胡笳的聲音響起,一聲愁絕。那是一種凄涼的樂聲,它喚醒了戍卒的思鄉夢。他們擡頭看着明亮的月光,心中充滿了愁緒。明月,你能否将他們的思念帶回家鄉?
邊草、雪山、明月、胡笳,這些都是邊疆的象征,也是戍卒的情感寄托。在這片荒涼的土地上,他們找到了自己的歸宿。他們的生命如同邊草一樣堅韌不拔,他們的情感如同明月一樣深沉而明亮。
邊草之歌,唱出了戍卒的辛酸與堅韌,也唱出了唐代的壯麗與悲涼。在這首歌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時代的影子,也看到了人性的光輝。邊草雖微不足道,但它的生命力卻讓人驚歎。它能在最艱苦的環境中生存下來,它的堅韌和頑強讓人深感敬佩。
同樣,那些年老的戍卒也讓我們感到敬佩。他們就像邊草一樣,無論環境多麼艱苦,都能堅守在那裡,保衛着家園。他們的忠誠和堅毅不僅赢得了我們的尊重,也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偉大。
在邊草的世界裡,我們看到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也看到了人性的美好。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主題。讓我們像邊草一樣堅韌不拔,像戍卒一樣忠誠堅毅,去面對生活的挑戰和困難。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