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娛樂 > 正文

金馬獎顆粒無收 “奇女子”張艾嘉無需獎項證明

今年是張艾嘉出任金馬獎主席的最後一年,41屆金馬23項提名,兩屆影後一屆最佳女配,她還是沒能拿到她最想要的創作類獎項。 頒獎禮後,很多網友替她惋惜和不值,尤其是被《相愛相親》細膩的人文情懷打動的觀衆,不懂她輸在了哪裡。

但也有人說,張艾嘉這樣的人物,難道還需要金馬獎來證明自己嗎?張艾嘉是什麼樣的人物? 翻開她的履曆,随便拎幾個,都足以配得上傳奇二字。

她是華語世界最出色的女演員之一,從影45年一直有作品,兩屆金馬影後,兩屆金像影後。至今仍然是金馬影後提名最多的記錄保持者。她是導演,是編劇,是制片,還是第一位出任三大電影節的華人女評委。侯孝賢、楊德昌、許鞍華這些華語頂級導演是她提攜的,劉若英,李心潔是她挖掘的。

▲第21屆金像獎,周星馳張艾嘉斬獲影帝影後。很想知道當時張艾嘉在笑什麼?

▲1983年楊德昌首部劇情長片《海灘的一天》,張艾嘉既是主演又是監制。從表演到制作,參與了每個環節。

▲拍《少女小漁》時,張艾嘉堅信劉若英就是最恰當的演員人選。劉若英當年斬獲了第40屆亞太影展影後。之後成為了和恩師一樣的全能型藝人。

張艾嘉還是歌手,雖然歌喉不算出衆,但羅大佑《光陰的故事》和《童年》,原唱其實是張艾嘉,李宗盛《愛的代價》,是為她一個人作的。

經曆兩次婚姻,未婚生子,和每個時代最牛的文藝青年談戀愛,蔣家二公子的名字都在她的绯聞名單上。

還有一個比較冷門的,台灣史上最出名的公益歌曲《明天會更好》,是在她的召集和策劃下完成的,因為當時在台灣,隻有張艾嘉有這個号召力。

張艾嘉歌曲_張艾嘉_張艾嘉董子健

有人把張艾嘉比喻成美國傳奇天後芭芭拉·史翠珊,集美貌與智慧于一身,會演戲、會拍電影、會編劇、還會唱歌,橫跨五個界别,是時代少有的全能型女藝人。 也有人說,如果電影圈是江湖,那張艾嘉就是黃蓉吧。整個華語電影圈見她都要喊一聲“張姐”,呼風喚雨,雷厲風行,同時她還是很多女生夢想成為的完美女人。

說她是女強人,似乎有些過。 即使是年輕時驕傲而倔強的張艾嘉,微笑中也總是帶着一股溫柔的力量,和融化人心的美麗,她強,又不像大多數女強人那麼硬。

說她歲月靜好,淡定從容,又太俗了。 張艾嘉今年64歲,但淺淺梨渦間仍有少女天真氣,眼睛裡充滿迷人的光,動作又飒又精神,實在和那些不老女神的狀态不一樣。評論張艾嘉?太難了,别評價了,欣賞吧。

仿佛是因為名字裡帶有一個“艾”字吧,關于愛,張艾嘉有太多故事說了。從戀愛到拍電影,這是貫穿她一生的主題,和她身上最獨特的氣質。

年輕時敢愛敢恨,為愛癡狂。13歲去美國留學,因為交男朋友太多,被母親喊回台灣。16歲出道一年,和公司當紅小生金川談戀愛,卷入四角戀。公司怎麼勸都不聽,隻好一拍兩散,和嘉禾解約。

25歲又不顧家人反對,非要嫁給大她16歲的美聯社香港分社社長劉幼林,3年後倉促離婚。張艾嘉坦言因為父親過世早,影響她有點戀父情結。

張艾嘉愛才子,衆人皆知。和羅大佑談戀愛,談到了幾乎談婚論嫁的地步。那首《小妹》是羅大佑送給張艾嘉的,分手後,“小妹”這個昵稱也隻屬于她一人。再之後,绯聞名單又多了楊德昌、李宗盛的名字。 後來張艾嘉漸漸意識到,有才華的人并不适合做愛人,“他們都是很自我的,需要女人放棄很多自我。還是做朋友和知己比較合适。”

人到中年,也曾為愛犯錯。37歲突然未婚生子,一年後,張艾嘉頂着小三的罵名對外宣布,孩子的爸爸是有婦之夫王靖雄。1991年,王靖雄離婚,娶了她。張艾嘉從不避諱,如今還時常自我調侃,“我老公就是我追回來的。在愛情裡,我是主動的,從不玩愛情遊戲。”

然而,2000年,兒子奧斯卡在9歲時的綁架案,又一次改變了她對愛的理解。這件事之後,張艾嘉逐漸從幕前退到幕後,更多為家庭付出。愛依然是她的信仰,隻是不再僅僅局限于年輕時不留餘力、不顧代價的轟轟烈烈的愛情,更多意味着家,意味着相處、關愛。

心境變了,連聽《愛的代價》的感受也跟着變了。張艾嘉說,李宗盛當年寫給她這首歌時,她覺得好土,現在聽,每句歌詞都是畫面,都是故事。再到拍電影,“愛”是張艾嘉30年導演生涯、11部電影作品裡永恒不變的主題。

用張艾嘉的話說,“我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大道理要講,隻想把我跌跌撞撞後悟到的,用電影語言去和觀衆對話而已。每一部電影,我都再問自己,愛是什麼?”

從80年代《最愛》,到90年《心動》《少女小漁》,再到00年代《20 30 40》,10年代的《念念》《相愛相親》,從這些電影,能看到張艾嘉在不同年紀、不同狀态下,對愛的不同感悟。

《最愛》《心動》她拍第三者。林奕華說,對于曾陷入第三者風波的張艾嘉,這兩部作品有點救贖的意味。 張艾嘉想問觀衆的是,在三個人的愛情中,一個人的決定有可能傷害别人,那麼是自己的幸福重要,還是别人的快樂重要?

《20 30 40》張艾嘉将三個不同年齡階段的女性面對愛情的困惑,一并呈現出來。 已經50歲的張艾嘉在電影飾演40+的女性代表,她特意為角色安排了與小男友的床戲,無疑是她自己想“抓住時間的尾巴”。

再到《相愛相親》,這次她更為幹脆,直接将英文名譯成《Love 》(愛的教育)。 張艾嘉說,“過去我認為愛是擁有,而現在慢慢年紀大了,我想講的是和平相處、相互尊重。與自己和解,與他人相處。”

用前半生的時間感悟人生,再用電影的形式将自己對愛和生活的感悟傳遞出來,能做這件事的人,一定是畢生都在相信愛的。

許鞍華也拍女性,與張艾嘉對比,一個冷靜批判,一個浪漫婉約。難怪兩個人的氣質,也是一個像早熟的女漢子,一個永遠像不斷成長的少女。 難怪這樣的女人,看起來永遠都是不老。

感性、傳統、感悟愛的能力,是張艾嘉身上的特質。這些特質雖然很女性化,但她又沒有将自己框定在女性的範疇内。抛開女性的身份,張艾嘉一樣是出色的演員、導演、導師…

張艾嘉_張艾嘉董子健_張艾嘉歌曲

從職業角度看,張艾嘉身上有老一代台灣電影人的敬業和執着。 入行時因為不夠漂亮,張艾嘉幾次被林青霞搶角。

她知道美貌不是永恒,開始刻苦磨練演技,拍《最佳拍檔》裡的一個鏡頭,扇耳光被扇了五十幾遍,沒有任何怨言。

拿了幾個影後之後慢慢做導演。張艾嘉從不空談第幾代導演的責任,但在做電影方面嚴格,甚至苛刻。

女演員轉型做導演不止她一個,但通常都是選一個IP,再請一個一流編劇。而張艾嘉拍了11部電影,其中10部的劇本都是她自己創作的。

作家林燕妮曾用這樣一句話形容張艾嘉:“這女子啊,沒有一天是服氣的。”

從獨立女性的角度看,她也是特别的。一提到這個詞,人們總是聯想到經濟獨立、精神獨立兩個維度。這兩方面的獨立,張艾嘉自然不用說。80年代,她曾經是香港新藝城在台灣分公司最高的主管,絕對的呼風喚雨的位置。 後來張艾嘉自動請辭了,她說原因很簡單,就是不快樂。工作可以辛苦,但必須要享受和快樂。

和她做不了戀人的,都能和她做知己、做朋友。2006年李宗盛演唱會,張艾嘉作為嘉賓登台,直接開玩笑問李宗盛,“你真的有沒有愛過我?”搞得李宗盛答不上來,眼泛淚光地唱完了《愛的代價》。

一年之後,李宗盛又開演唱會,請羅大佑當表演嘉賓,羅大佑上台後請上了台下的前任張艾嘉,張艾嘉大方上台,三個人世紀同台合唱《愛的箴言》。

令她不爽的事,即使是大腕兒,也照怼不誤。 張艾嘉和成龍曾有過一段十年恩怨,隻因為有一次成龍請人吃飯,張艾嘉也在席上,還沒等她開始吃,成龍就吃完買單走了,讓張艾嘉覺得他非常沒禮貌。不管後來成龍有多紅,張艾嘉隻有一提到他,就開始批評。硬是逼着成龍學會了“心中要有他人”,十年後,張艾嘉終于答應再次和成龍吃飯,才化解了矛盾。

回顧張艾嘉,很少有女子可以像她那樣,嘗盡了驚世駭俗的事,如今卻也能安安穩穩的過日子。經得起黃金時代的轟轟烈烈,也過得起平靜歲月的雲淡風輕。這大概就是她今年64歲,卻依舊如46歲般優雅迷人,充滿活力的奧秘吧。 就像她說的:“人的味道是要被品嘗的,我相信味道來自于人生态度,你怎麼看待自己,那你就散發出什麼味道。”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