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薏仁油

形态特征

長圓形,長5-8毫米,寬4-6毫米,厚3-4毫米,腹面具寬溝,基部有棕色種臍,質地粉性堅實,白色或黃白色。[3]

薏仁性狀

分布範圍

我國東南部常見栽培或逸生,産于遼甯、河北、河南、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四川、雲南等省區;生于溫暖潮濕的十邊地和山谷溪溝,海拔2000米以下較普遍。分布于亞洲熱帶、亞熱帶,印度、錫金、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爪哇、菲律賓。[3]

薏苡

主要産地為貴州、福建等地,其中,興仁有“薏米之鄉”之稱。[4]

類别

因為炮制方法不同而又分為生薏仁、炒薏仁和麸炒薏仁,功效各有所側重。[5]

生薏仁

生薏仁就是沒有經過炮制的薏仁,歸脾、胃、肺經,具有健脾滲濕、清熱利水的功效。中藥學中有句話叫“生瀉熟補”,所以生薏仁長于利水滲濕、除痹止痛,當出現小便不利、腳氣、風濕痹痛的時候可以用到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生薏仁的藥性偏涼,不宜長期使用。[5]

共16張

實拍 薏仁

炒薏仁

将薏仁放在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熱後炒至表面微黃色然後晾幹後即是炒薏仁。經過炒制後的薏仁藥性就偏于平和了,它的健脾作用和利濕作用都比較好。人活動少、吃得多、愛熬夜、過食肥甘厚膩,而且生活壓力大,容易脾虛濕盛,出現頭昏身重、四肢酸懶、舌苔厚膩等症狀,這時候可以選擇食用炒薏仁來健脾利濕。[5]

麸炒薏仁

麸炒薏仁就是把薏仁和麥麸混合在一起進行炒制,這一方面使藥性變得平和,另一方面還增強了健脾的作用。麸炒薏仁的健脾作用要勝于炒薏仁。所以,如果有脾虛、經常拉肚子、吃飯少、肚子脹,那可以選用麸炒薏仁,效果會更好。[5]

主要成分

薏仁含有人體所必需的8種氨基酸,并且比例非常接近人體的需要。經測定,每100g薏苡仁中約含有蛋白質9.4g、脂肪 2.7g、碳水化合物66.5g、VB10.33g、VB20.13g、煙酸 7.9mg、維生素E 0.22mg,膳食纖維 4.9g。薏仁還含有磷、鐵、鈣、鋅、鉀等礦質元素。[2]

薏苡仁中含油脂類物質7.2%,其主要組成成分是薏苡仁酯、薏苡内酯、甾體化合物、豆甾醇、谷甾醇硬脂酸等,其中多種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為85%,油酸、亞油酸含量分别占脂肪酸總量的51.6%和32.2%。[2]

薏仁油

研究指出,薏仁油中的主要成分有薏苡仁酯,甘油三酯類(包括甘油三油酸酯,甘油三亞油酸酯,1,2-油酸-3-亞油酸-甘油三酯,1,2亞油酸-3-油酸-甘油三酯等)、薏苡内酯(又稱薏苡素)、棕榈酸、硬脂酸、十八碳一烯酸、十八碳二烯酸、長鍊脂肪酸(十七碳酸、二十碳酸、二十二碳酸、二十二碳油酸、二十三碳油酸、二十四碳酸)、肉豆蔻酸及軟脂酸酯、硬脂酸酯、棕榈酸酯、甾醇(菜油甾醇、麥角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α-谷甾醇、膽甾醇等)及角鲨烯、維生素E等。[1]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