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海錯圖筆記》:一場跨越時空的海洋博物之旅|新書架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實習生 劉珈汐

海錯的“錯”,是種類繁多、錯雜的意思。清代畫家兼生物愛好者聶璜繪制的《海錯圖》,是一部海洋生物圖譜,共描繪生物300多種,幾乎涵蓋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的大部分主要類群,還記載了很多濱海植物、奇聞異事和風土人情,是一本頗具現代博物學風格的奇書。

不過由于時代所限,《海錯圖》中記述時有誇張與錯漏,聶璜多次留下 “以俟後有博識者辨之” 的文字,希望後世能有人解答他弄不清楚的生物問題。

跨越百年時光,張辰亮接過了聶璜未竟的事業——從2014年開始,小亮決定:用現代生物學的角度,對《海錯圖》中的生物進行科學分析和考證,帶領讀者展開聯結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科普“對談”,也是一場跨越時空的海洋博物之旅。

張辰亮的網名叫“無窮小亮”。運營《博物雜志》官微多年,廣受網友喜愛。

《海錯圖筆記》:一場跨越時空的海洋博物之旅|新書架

被稱為“博物君”。他運營的科普短視頻既有硬核的生物知識,粉絲衆多。

雖然在短視頻上取得成功,但是張辰亮投入更多時間精力的,是寫作科普書。他認為,新媒體能最快地觸及最多的人群,做到了科普的“普”,但是真正想保存知識、在世界上留下點兒作品,還得寫書。他說:“我在書裡花的精力、投入的知識量,比視頻裡多了無數倍。好東西都在書裡。我用視頻把人聚過來,再請他們看我的書,現在就得這麼着才行。”

所以在制作科普視頻之外,張辰亮從2014年開始寫系列科普作品《海錯圖筆記》。近日,該系列收官之作——《海錯圖筆記》第四冊由中信出版集團推出。該書選取《海錯圖》中最有挑戰的96幅原圖,用20篇筆記向讀者展示了魚類、貝類、獸類及海洋植物的鑒别及物種介紹,以及作者收集到的珍稀海洋生物照片及古代圖譜。

海帶是葷的還是素的?昆布是哪種布?…… 這些奇奇怪怪又好玩的知識點,都能在《海錯圖筆記》中找到。在第四冊中,張辰亮不光解答了聶璜留給讀者的大部分問題,還挖掘到了聶璜隐藏在書中的細微情緒。正是這些文字,使《海錯圖》超越了一本畫譜的屬性,成了一位時代變革中的“活人”所寫的有溫度的書。此外,張辰亮還在書中解釋了為什麼聶璜會在當時“誤入歧途”,是跟聶璜的思維方式是“格物緻知”,缺乏足夠科學的思維模式有關。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