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欣下班回家後,發現女兒在書桌上認真地寫紙條,走到後面看,卻被女兒一手遮住了,她說:“媽媽,你不能看,看了我的願望就不靈了,我正在和聖誕老人商量我的禮物呢!。”心欣聽完後哭笑不得,但也沒有選擇“戳破”,隻是點了點頭默默走開,心裡琢磨着怎麼看紙條的内容,這樣她才方便假扮聖誕老人,送女兒禮物。
記得小的時候,我們都聽說過很多的童話故事和傳說,聖誕老人、牙齒仙子、魔法小精靈等等。在當時,我們都無比堅信,這些虛拟人物是真實存在的,然而長大之後才發現,都是騙人的!我們枕頭底下的禮物,其實都是父母假扮聖誕老人塞給我們的。那為什麼我們會在小的時候相信這些,長大了卻不信了呢?
孩子的奇幻思維特點
孩子在4歲以前,還分不清現實和虛拟的關系,心理學家皮亞傑,把這種認知局限命名為“奇幻思維”。所以這對于每位孩子來說,都是正常的心理曆程。
童年時光裡,總是充滿着夢幻的色彩,邁克幼時癡迷于《哈利波特》,把電影反反複複觀看了好幾遍,他相信世界上存在魔法學院,也相信自己以後會擁有魔法的。
在《哈利·波特》的影片中,存在着這樣一段情節:哈利波特拿到車票後,準備去站台坐車,車票上寫着九又四分之三站台,他便來到9号站台和10号站台的中間,從中間的牆壁中穿了過去。
邁克看完之後,印象深刻,吵着鬧着要父母帶他去火車站,他也要去魔法學院看看,于是他就跑去試,看看能否穿牆,幾番嘗試後,邁克放棄了,他才明白魔法都是騙人的。我也買過一整套《哈利·波特》給大寶看,大寶也特别愛看哦。
為什麼長大之後我們不再相信魔法?
長大之後,我們往往都變得更加“現實”,不再相信魔法,即便是聽到很真實的傳說,也不再相信,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有心理研究表明,在孩子4-8歲時,已經能夠區分虛拟和現實,這是他們認識發展的一個裡程碑。
之前曾在網上看到過一句話:“甯願相信自己是麻瓜,也不願相信這世界沒有魔法”(麻瓜指的是不會魔法的人)。
盡管我們的大腦已經知道,什麼是虛拟,什麼是現實的,但是我們的内心仍然相信美好的事物,所以才會甯願相信自己是不會魔法的,但也不願意相信世界上沒有魔法。
Ps:一個人長大之後,如若還能保留這份純真和天真,那真的是非常的難得。
如何正面運用奇幻思維?
面對3-4歲的小朋友,父母可以利用奇幻思維進行鼓勵。那麼,具體應該怎麼用呢?我們通過一則小故事來看看。
筱雨因為嘴巴裡長了顆蛀牙,不得不去看牙醫,膽小的筱雨聽說拔牙很疼,便不肯去醫院。媽媽就想了個辦法,她說:“如果你乖乖去看牙醫的話,小精靈會在拔牙的時候,悄悄地幫你消除疼痛哦!
筱雨聽完之後,就開始動搖了,半信半疑地問:“真的嗎?”,媽媽說:“當然是真的,你可以向小精靈祈禱,讓她減輕你的疼痛。”
後來母女兩來到了牙醫診所,在打麻醉的時候,媽媽就說,這是小精靈的藥水,打了就不疼了。拔牙結束,筱雨說:“媽媽,剛剛拔牙的時候真的不疼,但是現在可能藥水失效了,開始疼了。”媽媽摸了摸她的頭說:“是啊,小精靈藥水失效了,她也累了,我們下次再麻煩她吧!。”
有的父母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溝通,其實隻是因為我們沒有找到共同的語言,所以才會不知道如何走進他們的内心。當家長願意以孩子的語言溝通時,他們會積極地給予回應。比起強硬的态度,更希望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時候,能夠柔軟一些。
枕邊育兒寄語:
想要奇幻思維發揮作用,父母必須找對時間點,若是孩子已經長大了,這個方法可就不管用了。任何的“手段”都應該在恰當的時候使用,用錯了地方、用錯了方式都達不到效果,這也是我們父母在教育路上,需要摸索和學習的地方。你們的孩子現在還相信聖誕老人和魔法嗎?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