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林孝鼎 照脈用藥抄本(五)

辨藥性味

辨藥性味,寒熱、溫涼、四氣生于天。酸、苦、辛、鹹、甘、淡,六味成于地。有形為味,無形為氣。氣為陽,味為陰,陽氣出上竅,陰味出下竅,氣化則精生,味化則形長,故地産養形,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天産養精,精不足者,補之以味。辛甘發散為陽,酸甘湧洩為陰,鹹味湧洩為陰,淡味滲洩為陽。味厚者為陰,味薄者為陰中之陽,故味厚則下洩,味薄則通氣,氣厚者為陽,氣薄者為陽中之陰,故氣厚則發熱、氣薄則發汗。夫藥中有溫涼寒熱之氣,辛甘淡酸苦鹹之味,或氣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氣異。氣象天,溫熱者天之陽,寒涼者天之陰;味象地,辛甘淡者,地之陽;酸苦鹹者,地之陰。氣味薄者,輕輕成象,本乎天親上也;氣味厚者,重濁成形,本乎地親下也。

味薄者上升甘平、辛平、辛微、苦平之藥是也,氣薄者下降甘寒、甘涼、甘淡之藥是也,氣厚者浮甘熱、辛熱之藥是也,味厚者沉苦寒、鹹寒之藥是也。

氣味平者,并四味四氣,甘平、甘溫、甘辛平、甘微苦之苦藥是也,酸鹹無升,甘辛無降,寒無浮,熱無沉。

辛主散,其性也橫,故能解表;甘主緩,其行也上,故可補中;苦主洩,其性也下,故可去實;酸主收,其性也斂,故可治洩;鹹主軟,其性也沉,故能軟堅,亦可導滞。淡主滲,其性也利,故可分清。凡淡味者,上下俱行。

芤、實、洪,屬火,心脈也。浮、澀、弱,屬金,肺脈也。微、緩、遲,屬土,脾脈也。弦、緊、伏,屬木,肝脈也。沉、滑、濡,屬水,腎脈也。

陽明所以灌溉百骸,厥陰所以升降上下,治病者必兩處和諧,疾方可已。厥陰為陰之盡、必賴少陽以為發生之機,陽明為陽之和,必賴太陽以至建運之功。

诃子提聲音,要受暑失音者,可用;如因寒失音,遂收入下部,寒不能出,聲音亦然。

心主脈,脈盛心實也;肺主皮毛,皮毛熱,肺實也;腹脹,脾實也;腎主二便,前後不通,腎實也;肝主筋絡,貫膈肋,上連目系,而開竅焉。悶瞀肝實也,脈細心虛,皮寒肺虛,氣少肝虛,前後洩利

腎虛,飲食不入脾虛,自汗則表濕出,表濕出則脈和而皮熱解,裹濕出而腹脹消、二便利而悶督己也,五實悉罷,甯有不活者乎。

眼内外障證,若六脈濛混,浮候模糊不清一片之象,此眼不治。論眼病用藥,涼藥切忌,大熱藥亦須參脈參症,合宜而用。若脈上不宜,用之不效,反能增病。總之宜輕清和平之品,随脈用藥,可也。

血絲從烏珠發源者病在肝,從黑珠發者病在肺。三代烏紅色是寒,淡紅色是微熱,绛紅色是真熱

目為肝之竅,口為脾之竅,目為腎之竅,鼻為肺之竅,舌為心之苗竅,

發禀心火而為上生,胡禀腎水而下生,眉禀肺金而橫生。

大抵實能受寒,虛能受熱。此以補必益溫,洩必并涼,蓋涼為秋氣,萬物逢之便無生長。欲補元氣,故非所宜,涼且不利于補,寒者亦可知矣。即有火盛氣虛,宜補以涼,此亦不過因火暫用,火出即止,終非治虛之法也,故王應震曰:一點真陽寄坎宮,固根須用味甘溫,甘溫有益寒無補,堪笑庸醫錯用功。此一言以蔽之也,不可不察。

治先後天論。蓋先天之氣,由神以化氣化精,後天之氣由精以化氣化神,是二者之生化,互為其根,本同一氣,故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氣,善治氣者,能使氣中生精。

(注:此二節出自《景嶽全書·傳忠錄》)

陰陽呼吸,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呼吸之間,脾受谷味也,其脈在中,浮者陽也,沉者陰也。

心肺俱浮,肝腎俱沉,何以别之?然:如浮大而散者,心也。浮短而澀者,肺也。

然:牢而長者,肝也。按之濡舉指來實者,腎也。脾者中州,故其脈和緩居中,是陰陽之之界也。

(注:此三節出自《難經》)

凡診脈先要識時脈,胃脈,與髒腑平脈。然後及于病脈,時脈謂春三月六脈俱帶弦,夏三月六脈俱帶洪,秋三月六脈俱帶浮,冬三月六脈俱帶沉。胃脈謂中侯按之,脈見和緩,凡人髒腑胃脈既平,又應時脈,方為無病,反此者病。

(注:此節出自《診家樞要》)

六郁脈證

六郁脈證,胸脅疼痛,脈沉而澀。寒郁者,周身走痛,或關節疼痛,遇陰則發,脈沉而細,熱郁者,瞀悶煩心,尿赤,脈沉而數。痰郁者,動則喘息,脈沉而滑。凡診有痰之證,以脈滑不勻為異。血郁者,四肢無力,能食,便血,脈沉而芤。食郁者,嗳酸腹飽,不喜飲食。或七情之邪郁,或寒熱之交侵,或九氣之拂郁,或而濕之浸淩,或酒漿之積聚,故為留飲濕郁之病。又為熱郁而成痰,痰郁而成癖,血郁而成瘕,食郁而成痞滿,必然之理也。

(注:此節出自《景嶽全書·雜證谟》,略有出入)

滑澀

滑澀而論,肝藏血,肺藏氣,故肝脈滑,而肺脈澀。肺性主攻斂故澀,肝性主生發故滑。金自上斂,木自下發,是以肺脈浮澀而肝脈沉滑。斂則氣聚,發則氣散,所以肺脈浮澀而短,肝脈沉滑而長。肺之澀者,尺之始基;肝之滑者,寸之初氣。尺應澀而變滑,則精遺而不藏;寸應滑而變澀,則氣痞不通。寸過于滑則肺金不斂而痰嗽生,尺過于澀則肝木不生而淋利作,是以滑澀之脈均為病氣也。

(注:此節出自《四聖心源》,略有删節)

浮沉大小

五髒之脈,心肺俱浮,肝腎俱沉,脾胃居于浮沉之中,陽浮而陰沉,其性然也。

若使寸脈但浮而不沉,則陽氣上逆而不交于陰,尺脈但沉而不浮,則陰氣下陷而不交于陽,則水火分離,上靈下寒,諸病生矣。

升降陰陽之權,全在乎中。中者,土也,故肺主收斂,肝主疏洩,主升而不至流溢者,賴肺氣之收斂也。氣降而不至于固結,賴肝血之疏洩也。肝木下陷則血氣脫于下。肺金失斂則血上溢,金逆則氣郁于上,肝木不生,則氣下結。倘脾不能升,胃不能降,必兩關之脈大,左關之大者,肝脾之郁而不升也;右關之大者,膽胃之應而不降也。膽木化氣于相火,膽木右降則相火下蟄而不上炎。膽木逆升,相火上炎而刑肺金。金被刑克,清氣郁薰而生升上熱。于是右寸之脈亦大,肝木主升,肝木不升,生意抑遏而生下熱,于是左尺尺脈亦大。右寸之大者,肺金之上逆也;左尺之大者,肝木之下陷也。推之,凡驚悸、吐衄,皆金氣不能收斂,癃淋瀉利,嗳腐吞酸等病,盜汗遺精等病,皆木氣不能生發。金逆而莫收斂,則君火失根而左寸亦大;木陷而不能疏洩,則相火下拔,而右寸亦大,大者有餘之象也。經所謂大則病進者,别有玄機。非後世醫書陽盛陰虛之說也。

(注:此節出自《四聖心源》,略有删節)

論脈,按弦,肺心之氣足;按不弦,肺心之氣不足。本外入,主六淫,舉弦,肝腎之氣足;舉不弦,肝腎之氣不足。本内出,主七情。以上二脈,清濁别虛實,餘脈仿此。

初搭指數而有力,久侯則不數而無力,為真火損不足之謂也,病見七情。

久病洪弦兼燥,以滋陰藥治之而脈倍加洪燥者,不治。凡七情俱動火而傷陰。

診脈,無論遲、緩、微、細、弱、澀。忽來二三指有力,是有邪。

凡脈之充實,與脈之充滿各殊,充滿則洪大力薄,按之不堅;充實則洪大有力,按之則堅。

真陽真陰始于腎,發于肝。如弦有力,清爽即是腎水,不足宜滋陰。

疳病脈,在肝部上看,細數而燥,枯窘至極。

三陰三陽俱從少陽始,少陽屬木,屬東方,故日月生于東也,所以陰陽從此始

澀脈,滞澀無流利滋潤之象。為少血。凡診脈寒濕病,用升溫藥投之,其症必痛甚,大燒,斯為應藥,将醒之兆,再服即愈。不必換單以蹍症(注:即重複用藥試症)也。

凡診濁脈以智愚論,品行端方,無病之象。無分随部随候,脈體皆清爽,即有六淫外感而脈濁,投藥病愈,而脈仍清爽如是。若愚者與富家子弟而分濁脈,愚者不燎亮,其脈固濁,固本性拙鈍耳,富家子弟,而品行不立,其脈亦濁。因所為不正耳,二者當有病之時,其脈固濁,即無病之候。而病脈亦不能清。然風寒之濁,當與其本性之濁而分。風寒則裡指有力,本性濁脈則裡指無力。故此當辨也。

(抄本缺字)候俱一樣大應指,主大貴,肝脈三候均一樣大應指而清,主大富。

夫陽藥主動,動即散也,但補氣而不搭酸收之品,縱有寒而不滞也,陰藥主靜,靜即斂也,但滋陰而不搭苦寒之劑,縱有熱而亦除也。

診脈如陽明脈長,即胃氣脈至,若長而兼弦,即病氣脈至。

凡診脈洪大堅硬有力,即是脈無胃氣。又脈至細微軟弱無力,亦是脈無胃氣。

脾不足宜補心火,胃不足宜補命門相火。

上氣不足忌辛散,中氣不足忌消耗,下氣不足忌辛香。

黑舌症

傷寒黑舌一症,有陰有陽,陽黑者系真陰虛損而黑,舌必幹燥滿生芒刺,甚則破裂。治宜陰八味加磁石,取其重墜而生水(總宜補水為主以制陽光)。又能引肺金下降。

陰黑此系真陽虧損(治宜益火之源以消陰翳),舌必滋潤,而胎滑如油,甚則舌冷如冰,治宜陽八味。

又陰在下,陽在上,甚則黑舌者,治宜引火歸元,納氣歸腎,又傷寒脈細而澀,亦主黑舌不治。

用山茱萸,必肝脈弱極而清,脾脈充實而足,否則恐助木而克土也,用宜去核,因核能滑精。

諸瘡有頭者為陽,無頭者陰,治法宜升散風寒濕邪,盡而用以補氣血治之,舍升散非治。

陰氣寒症,以手探腹,而腹脹硬如石闆者不治。此症十個有九個因吃酒起。

陽症見陰脈,外症頭身大熱,舌無津液,六脈見微弱體,宜甘溫藥以補之,若轉弦大則生,轉細弱則死。

真寒之脈,必微弱無神;

真熱之脈,必滑實有力。

七情内傷脈,喜則傷心而脈緩,怒則傷肝而脈急,恐則傷腎而脈沉,悲則傷氣而脈短,驚則氣亂而脈動。

診假寒之脈,外症身厥冷,其脈滑數,按之鼓擊于指下者,此陽極似陰,即非寒也。

診假熱之脈,外症身熱,脈數,按之不鼓指者,此皆陰盛格陽,即非熱也。

太陽浮,少陽弦,陽明長,三陰沉。

脈法,辨以洪滑者為陽、為實,微弱者為虛、為陰,無待言也,仲景曰:若脈浮大者,氣實血虛也。陶節庵曰:不論脈之浮沉大小,指下無力,重按全無,便是陰症。内經以脈大四倍以上為關格,皆屬真虛,此滑大之未必為陰也,至于形色之辨,以紅黃者為實熱,青黑者為陰寒。仲景曰:面赤熱戴紅者,

足此紅赤之未必為實,總之求脈之道,當以有力無力分陰陽,有神無神察虛實,和緩者乃元氣之來,強峻氣之至。

凡人性剛者,不可用參芪術即不可以陽助陽之故。

凡診虛損脈,見不足不調體象,便是澀脈。

虛損大便下血,髒頭脫出,此症多由真元不足,而風寒滞澀下焦,沖脈之氣不升,膻中之氣不降,故翻于上焦而中氣不能達于上下,用苦寒清肺降氣藥。迫氣下行而逼于魄門,故髒頭脫出,然苦寒則傷肺衛,于先天必賴從後天為資養,土既弱矣,則先天焉能有所資賴乎?凡治此,法宜固腎脾保肺甯心為是。

太師單:洋參二錢、芡實炒乙兩、鹿膠三錢、箭芪三錢、枝元二十枚,間用上桂一二三次磨服,此症與痔瘡大小便血,俱由酒色。

脈動數微弱,不可發汗。

伏脈屬木,伏見于寸為木反淩金,肺虛不能制木,故肺氣阻于上焦,不能下降,故作嘔吐,伏見于關,為木侮脾,脾土弱,即失其運化之耳,土敗而胃陽不足,故胃中無火,所以上則吞酸,下則洩利,伏見于尺亦因土受木克,土既敗而尺之水不能為土攝矣,故耳大利,凡治病用藥,不可使生物。

腎脈弱澀,為不月,如右尺脈微細,左尺脈滑澀,亦主帶症,五髒為積,

六腑為聚,則堅硬而成包塊,按之不軟不移,聚則時見時隐,聚散無常耳。

痢症,即服補藥,不可服油,以免滑腸剝削之故。

診脈,宜于久候,譬如陰脈,或十至、廿至、卅至、幾至,有力,斯為陰中有陽,用藥須觀合陰中之陽。設或陽脈,倘十至、廿至、卅至、幾至,柔軟無力,此為陽中伏陰,用藥須觀合陽中之陰。

春溫症,病有春溫非外來,不惡風寒渴滿懷,但與辛涼疏肺胃,須防過汗少陰災。

六郁病,半虛半實。六淫病全是實。七情病全是虛。凡治郁症用陽藥,因陽主動,動即散也,不可用辛燥藥,辛能耗氣,燥能傷陰。

胃氣脈,主和緩勻稱,主病愈。

七情脈多中候不足,沉候更不足,初搭指勻勻稱稱,久候遂脫系,系全無神。繼則應指,又能勻稱,久候遂又無神。

用清利藥,脈必中沉洪大可利。

尺沉空,而寸關不沉空,用藥固尺,仍從升,不從降;

寸脈弱,而關尺沉空,用藥固寸,仍從降不從升;

寸沉空,而關尺沉空,直降之可也;

尺脈不空,而寸關沉空,直升之可也。

燥者脈洪數,人煩躁以柔治之,或清火滋陰,風邪鼓燥,驅風而人自安。

柔者脈沉弱,人皆昏迷以剛治之或火熱大補,寒邪蔽結,當大表而人自安健矣。

緩者常久萎瘦,似乎無力以急治之宜大補元氣,倘延綿日久,必生風痰外,不可大意忽之。

急者勢至臨危,幾不能活以緩治之在風寒暑濕上除之,自有尋隙下藥處,□無起死回生方。

中者當心慌心痛,腹脹脅疼以上下分消之用大熱大表理氣化痰,清火利水,或納氣歸腎,授之自愈。

下者,腹瀉便結,足痛陰疼以藥升之,用黃芪、升麻、桂尖、上桂,使氣上升,或用熱藥以溫之可也。

脈沉細數者,不可發汗。尺脈遲者,不可發汗。脈沉遲,不可發汗。尺脈弱而無力,切不可發汗。脈弱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發汗,更吐,更下也。陽盛陰虛,不可發汗。

陰症無脈,用藥溫之,而脈微續者生,暴出者死。

寸脈微,即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汗惡寒也。陽微惡寒。

尺脈微,即陰不足,陽氣下陷如陰中,則發熱也。陰微發熱。

凡診脈有表實裡實者,亦有裡實表虛者。如表虛裡實者,脈必浮細無力。沉緊有力,此陽虛陰實,寒甚然也,用北芪以固表,北辛以解裡,固氣足而寒易出也。

尺脈澀弱無力者,不可下,若裡虛表實,脈必沉候空豁,浮候洪而裹指。此陰虛陽實,水虧然也,用熟地以填裡,麻黃以散表,故陰足而邪自出也,此從表及裡之法也。

陰氣寒症,十個有九個因吃酒起。

脈有神,光澤滑潤,主病治,亦防痰蓄。

診緊數脈洪有力,邪在陽分,即陽症也,緊數浮洪無力,邪在陰分,即陰症也,以緊數之脈而并見表症者。為外感無疑,治當解散,然内傷之脈亦有緊數,而内之之緊,其來也漸,外感之緊發于陡然,以此辨之。

脈遲者,不可下。脈虛細者,不可下。脈細數者,非實邪也,不可下。脈久數者,非外邪也,不可下。結胸症,其脈浮大者,邪未入腑也,不可下。

脈有力,久按根底不絕,主病無害,亦防氣逆。

春夏弦洪吉,弱忌,秋冬沉緩細弱吉,弦大忌,四時順逆,切莫違,順者病重可愈,逆者病輕難愈,即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大燒大熱症,肝脈洪實,沉候闆滞,命脈中沉浮大,按之力能鼓指。

太師單:粉丹、澤瀉、柴首、白芍、升麻單内用升麻、白芍、柴首、以疏瀉肝木,粉丹、澤瀉以清利相火,此為降并用法。

聲明:(1)本公衆号分享的文章僅供學習交流及參考 (2)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與我們聯系。 (3)個人節選時錯字遺漏等難免會有,讀者欲引用者,敬請參考原書。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