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漳縣鹽井鄉人民政府)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春燈節,時間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說文解字》解釋道:“元,始也。”元,象征萬事萬物開始的狀态。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元宵節的形成有一個較長的過程,根源于民間開燈祈福古俗。據一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從唐代起元宵張燈即成為法定之事。
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晚上,中國人素有賞花燈、吃元宵、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
01 元宵節的由來
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幾天大雪 ,東方朔就到禦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裡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
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街上擺了一個占蔔攤。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蔔求卦。不料,每個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簽語。一時之間,長安裡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
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到皇宮去禀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隻見上面寫着:“長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
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長安城裡張燈結彩,滿城紅火,非常熱鬧!
元宵的雙親帶着妹妹也跟着進城觀燈。他們看到寫着“元宵”的大宮燈時,便大聲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尋聲而望~終于和家人團聚了!
因為熱鬧了一夜,長安城平安無事,百姓其樂融融。漢武帝大喜并下令:每年的正月十五都做湯圓團子供俸火神,并全城挂燈籠放煙火。
因為宮女元宵做的湯圓最好吃,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把正月十五這天叫元宵節。
02 元宵習俗
一、花燈寄寓
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合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
每年元宵節前,各行各業人士便紛紛忙碌起來,那些彩紙顔料,鐵絲竹篾,紗線布帛,經過剪、剔、繪、染、紮、纏、繃,在一雙雙巧手的運作下變成了活靈活現的各式花燈,有各種動物、花卉、瓜果、神話人物等。
元宵之夜,“火樹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春風”,燈海錦簇,令人目不暇接,興趣盎然,也将節日氣氛烘托到了頂點。
二、元宵燈詩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曆代文人墨客贊美元宵花燈的詩句數不勝數,如今讀來仍趣味無窮。
唐代時,元宵放燈已發展成為盛況空前的燈市。唐代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詩雲牶“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随馬去,明月逐人來。”描繪了燈月交輝,遊人如織,熱鬧非凡的場景。
宋代的元宵夜更是盛況空前,燈市更為壯觀。白居易有詩雲牶“燈火家家有,笙歌處處樓。”大詞人辛棄疾曾有一阙千古傳誦的頌元宵盛況之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三、吃元宵
元宵古稱“浮元子”, 元宵與湯圓不同的是,元宵是先拌餡料,用分好的餡在米粉裡像滾雪球一樣滾動成元宵,此法在北方較為盛行。南方多為湯圓,是先用糯米粉做皮,再調餡包入糯米皮,邊轉邊收口做成湯圓,直至表面光滑發亮。
元宵以芝麻、豆沙、玫瑰、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吃下一口象征團圓美滿的元宵,讓家的味道充滿彼此的心間。一碗碗的元宵,既是家人團圓的象征,也是生活甜蜜的祝願。
來源:網絡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