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臨王羲之《奉告帖》

編者按---多遍臨寫的意義

明代的趙宧光在其《寒山帚談》中論述:

“仿帖不得不記前人筆畫,

又不得全泯前人筆畫,

比量彼之異,生發我之作用,

變化随宜,始稱善學”。

那麼也就是說

在臨帖學書的過程中得其形似不如得其筆法,

得其筆法不如得其意。

但是呢,法由形得,意由法生。

所以,

我們在臨摹學習中,

當先求形似,形似既得,

又不可全泥于前人結構點畫,

要知改造之法,反複再三,

功夫既久,自然神采現出。

臨王羲之《奉告帖》


第一遍臨寫


臨帖時速度要慢,但即便慢也要有節奏感。

一味的慢,沒有節奏,就顯得“肉”。

譬如寫弧線,如果太慢了就“肉”,

所以要相對快一點。

快和慢的把握需要多摸索、多練習。


第二遍臨寫


握筆不要太緊,

太緊了寫字的時候不自如。

要借助于身體,用筆要穩,

一招一式,要有來曆。



第三遍臨寫


寫“王字”要體會搖槳的感覺。

這樣書寫的字才寫得安逸、沉着、從容。

線條凝練,書寫的動作也比較舒展。

其實臨帖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認識,

這樣就可以從臨到創,

漸漸過渡并進入到創作。


臨 帖 對 比

告慰






可耳

惟垂心

白以具

臨習作品全貌圖

關 于 臨 本

《宣和書譜》王羲之行書目中着有此帖。此帖第一行“羲之”的“之”字似多一筆,極不自然,第三行“耳”字末筆長豎亦不自然。這是《閣帖》摹勒過程中訛誤失真的明顯證據。又,第二行“伯熊過見之,悲酸”一句,按文義是說伯熊其人過世,令人悲酸。句中有一“見”字,則于文理不通。北宋劉次莊《法帖釋文》、明顧從義《法帖釋文考異》提出這一問題。清王澍認爲“過見之”的“見”釋為“兄”也通,其實依然不通。伯熊,《右軍書記》中《伯熊帖》雲:“伯熊上下安和……可令熊知消息。”《澄清堂帖》收刻此帖。

王羲之書,搨本。四行,三十六字,行書。

釋文:

羲之白:奉告慰反側,伏想比安和。伯熊過見之,悲酸。大都可耳,惟垂心。羲之平平,一日白以具。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