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八年級地理知識點彙總

八年級上冊

一、從世界看中國

(一)遼闊的疆域

1、我國的地理位置:位于東半球、北半球, 位于亞洲的東部, 太平洋的西岸。

2、國土遼闊:陸地領土面積96 0 萬平方千米, 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 居世界第三位。

① 、我國陸上國界線長達20 0 0 0 多千米, 鄰國14 個( 東朝鮮、北蒙古, 東北、西北俄羅斯, 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印尼、不丹,南部緬、老、越。)

② 、我國領土四至:最北是黑龍江與烏蘇裡江主航道中心線交彙處,最南是曾母暗沙( 南北緯度相差49 度, 距離相離55 0 0 千米, 因而産生了季節差異) ;最東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 最西是帕米爾高原( 東西經度相差60 度, 距離相距50 0 0 千米, 因而産生了晨昏差異) ;

③、 臨海( 從北到南)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領海及内水面積37 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30 0 萬平方千米;我國最大的鹽場是長蘆鹽場, 最大的漁場是舟山漁場。

④、 海岸線長18 0 0 0 多千米, 主要島嶼有台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和南海諸島, 有六個海上鄰國( 自南向北分别是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3、行政區劃行政區:我國的行政區域分為三級:省、縣、鄉, 我國共34 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 個省、5 個自治區、4 個直轄市、2個特别行政區。

我國的首都是北京。

本節重點:熟記34 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位置分布與大概輪廓( 即課本7 頁圖1. 7)

( 二) 衆多的人口

1、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20 0 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人口12 . 9 5 億,占世界人口1 以上,我國人口增長較快,我國人最多的省是河南省,人口最少的省是澳門, 面積最大的省是新疆, 面積最小是澳門。我國的人口政策是:計劃生育( 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

① 、我國人口的國情是:人口基數大, 增長速度快, 人口東多西少。決定了我國人口政策是計劃生育。

② 、會計算人口的密度( 人口密度=該地區的總人口數( 人) /該地區的總面積( 平方千米) )

2、人口東多西少:我國東部地區人口密度大( 50 0 - 6 0 0 人每平方千米) , 西部地區人口密度小( 10 人每平方千米) , 面積57 %, 人口僅占6%,東西人口分界線:從黑龍江省的黑河市至雲南省的騰沖縣。

( 三) 多民族的大家庭

1、民族構成:我國共有56 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占總人口數的92 %,其它55 個民族占總人口的8%,所以稱為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有15 0 0 多萬人,人口40 0 萬以上的民族有: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彜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等。

2、民族分布:特點( 大雜居, 小聚居) 漢族的分布遍及全國各地,以東部和中部為集中,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

3、民族政策:平等、團結、互助、民族區域自治。( 我國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 豐富多彩的文化和傳統的體育活動, 大多數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 很多民族還有自己的文字。

二、中國的自然環境特征

(一)地勢和地形

1、我國地勢的基本特征:地勢西高東低并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2、三級階梯界線的山脈:

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界線:昆侖山脈、祁連山脈和橫斷山脈;

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脈、巫山、雪峰山。

( P2 3 活動1— — 4)

3、構成各級階梯的主要地形:第一階梯主要有青藏高原;第二階梯包括: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内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等;第三階梯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等。掌握:課本P2 2 圖2— 2、24 頁圖2— 4

4、我國的主要山脈:

⑴ 、東北--西南走向, 最西列是大興安嶺- 太行山- - 巫山- 雪峰山;中間- 列是長白山- 武夷山;最東列是台灣山脈, 其主峰玉山是我國東南沿海最高的山峰。

⑵ 、東西走向, 最北列是天山- 陰山;中間- 列是昆侖山- 秦嶺;最南列是南嶺。

⑶ 、西北- 東南走向, 主要有阿爾泰山, 祁連山、巴顔喀拉山等。多在我國西部。

⑷、 喜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山脈, 主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 米為世界最高山峰, 位于中國與尼泊爾交界處。

⑸ 、南北走向, 主要有賀蘭山、橫斷山脈等。

5、我國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

我國的四大盆地:塔裡木盆地, 準噶爾盆地, 柴達木盆地, 四川盆地;

我國的三大平原:東北平原, 華北平原, 長江中下遊平原。

6、山區面積廣大

( 二) 氣候多樣季風顯著

1、我國氣溫的特點:冬季南北溫差很大( 約50℃ );夏季南北溫差不大, ( 僅12℃ ) 全國普遍高溫。

2、我國溫度帶的劃分( 北→ 南) 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和熱帶( 高原氣候區) 。

3、我國降水空間分布特點:東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間( 地區) 分布的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内陸遞減。

4、根據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 我國分為四大幹濕地區:幹旱區, 半幹旱區, 半濕潤區, 濕潤區。

5、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劃分是以夏季風能夠影響的地區為标準劃分的:其界線為:大興安嶺— — 陰山— — 賀蘭山— — 巴顔喀拉山—— 岡底斯山( P3 9 圖2— — 21)

6、我國季風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雨熱同期( 夏季高溫多雨)

7、氣候類型複雜多樣:

東部地區: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西北地區: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地區:高原山地氣候。

( 三) 河流與湖泊

1、知道内流區與外流區的概念及界線( 季風界線) 知道我國的主要河流。

外流區域:北段大緻沿着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祁連山( 東端)一線

分界線:南段沿巴顔喀拉山— 岡底斯山一線。( 與季風區非季風區的界線大體相近) 占全國總面積:2/ 3。

2、主要大河

流入太平洋: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海河、遼河、瀾滄江( 境外稱湄公河) 。

流入印度洋:雅魯藏布江( 在印度境内稱布拉馬普特拉河)、怒江。

流入北冰洋:額爾齊斯河。

3、黃河的治理

4、黃河概況:發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巴顔喀拉山,呈巨大“ 幾”字型,向東流經青、川、甘、甯、内蒙古、陝、晉、豫、魯九省區, 注入渤海;黃河上遊有豐富的水能資源( 龍羊峽),中遊則修渠灌溉( 塞上江南甯夏平原) , 由于黃河中遊流經黃土高原, 緻使下遊形成地上河。

5、長江概況:發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東雪山西南側( 正源沱沱河) , 流經青、藏、川、雲、渝、鄂、湘、贛、皖、蘇、滬11 個省區, 注入東海。( P5 3 圖2、36) 是我國的第一大河:長度最長, 流域面積最廣, 流量最大( 上遊:源頭— — 湖北宜昌;中遊到江西湖口;下遊至入海口)。

6、開發:

(1 )、水能寶庫:長江的水能資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上遊河段( 源頭— —宜賓段和三峽段),蘊藏量占全國的1/ 3,可利用量占全國的一半。

(2 )、黃金水道:① 幹流橫貫東西,宜賓以下四季通航;② 幹支流航程近8 萬千米,占全國的2/ 3 ,貨運量約占全國的60 %。

7、治理:

(1 )、長江洪澇發生原因:

① 、夏季降水集中, 汛期長、水量大;

② 、有三大洪水來源( 宜昌以上的長江上遊幹支流;中遊南面的洞庭湖、鄱陽湖兩大水系;北面漢江) ;

③ 、社會原因:圍湖造田、濫伐森林、陡坡開荒等)

(2 )、治理措施:

① 、加固江防大堤;

② 、興建一批分洪, 蓄洪工程;

③、 修建許多水庫;

④ 、重點治理一些河段( 如荊江, 川江等) ;

⑤ 、在長江上遊大力植樹造林, 保持水土, 禁止亂砍濫伐森林、濫墾草地、過度放牧、破壞生态環境;

⑥ 、禁止圍湖造田, 政府應實施平垸行洪政策, 落實移民建鎮計劃,幫助農民發展替代産來, 減少抗洪壓力;

⑦ 、教育人們退耕還林還草還湖;

⑧ 、建設一些大型的水利樞紐工程。

8、京杭運河:

(1 )、起、終點:北京到杭州地位:世界開鑿最早, 最長的人工運河長度:18 0 0 千米

(2 )、經過省、市:京、津、冀、魯、蘇、浙溝通水系: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3 )、航運量:浙江、江蘇境内的運河段,仍是重要的運輸線,年運輸量在内河航運中僅次于長江。

三、中國的自然資源

(一)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1、 定義: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礦産、森林、水能的都是自然資源。

2、分類:

(1 )、可以在較短時間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夠循環使用的自然資源屬可再生資源。( 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2 )、總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資源屬非可再生資源。( 石油、礦産資源等)

3、特點:資源豐富, 人均不足

( 二) 土地資源

1、利用類型: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設用地等。耕地、林地、草地為農業用地。建設用地為非農業用地。

2、利用特點:各類土地所占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 後備土地資源不足, 人與耕地的矛盾突出。

3、分布: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氣候濕潤的東部季風區。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 0 m m 的西部内陸地區。

4、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亂占耕地。

(2 )、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切實保護耕地。

(3 )、全國土地日:6 月22 日

( 三) 水資源

1、我們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最多的是冰川,人類可以利用的是江河湖泊水和淺層地下水。

2、受季風氣候的影響,我國水資源的季節分配和地區分配很不均勻。

(1 )、從時間分配看, 夏季我國降水集中, 冬春季則降水少

(2 )、從空間分配看,我國水資源南豐北缺。興建水庫可以有效調控徑流和水量的季節變化。跨流域調水是解決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勻的有效辦法

(3 )、南水北調的路線和意義

3、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解決我國缺水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

四、中國的經濟發展

(一)逐步完善的交通運輸網

1、交通運輸對地區的經濟發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交通運輸又比喻為經濟發展的“ 先行官”。四大米市:無錫、蕪湖、九江、長沙。以茶換馬:甘肅天水。

2、鐵路線、公路線、航線以及航空線是我國經濟發展的“ 生命線”。東部地區交通運輸網絡密度大, 西部地區交通運輸網絡密度較小。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

3、我國的鐵路幹線

(1 )、東西:京包-包蘭線;隴海-蘭新線;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

(2 )、南北:京哈線;京哈線;京廣線;京九線;焦柳線;寶成-成昆線

(3 )、青藏鐵路

4、交通樞紐:北京、鄭州、徐州、蘭州、株洲、成都等經過的鐵路線

5、交通方式的特點

6、交通運輸方式的選擇:貴重或者急需的貨物而又數量不大的用航空運輸;容易死亡或者變質的貨物, 多用公路;大宗笨重貨物遠距離運輸, 一般選擇鐵路或者水運。

( 二)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1、定義和分類:利用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長發育規律, 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産品的各部門, 統稱農業。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産業。分為種植業、林業、牧業和漁業。

2、農作物包括糧食作物( 水稻、小麥— — 南宜水稻北宜麥) 、油料作物( 長江油菜帶、黃淮花生區兩大生産區) 、糖料作物( 南種甘蔗北甜菜) 棉花( 新疆南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三大棉區) 。

3、農業分布

(1 )、種植業:東部半濕潤和濕潤和平原地區, 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為水田, 以北是旱地。

(2 )、牧業:西部的高原和山地,四大牧區:新疆牧區,西藏牧區,青海牧區, 内蒙古牧區

(3 )、林業:東北林區和西南林區, 東南部人工林區

(4 )、漁業:東部沿海地區和長江中下遊地區

4、因地制宜發展農業

( 三) 工業和分布與發展

1、定義和分類:工業生産主要是從自然界取得自然資源, 以及對原材料( 礦産品、農産品) 進行加工、再加工的過程。分為重工業和輕工業。

2、地位: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是國家财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國家經濟自主、政治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3、工業的分布

(1 )、沿鐵路線, 江河和沿海分布

(2 )、工業基地:滬甯杭( 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遼中南( 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 京津唐( 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 珠江三角洲( 以輕工業為主的工業基地)

4、高新技術産業是以電子和信息類産業為“ 龍頭” 的産業, 産品的科技含量很高。

(1 )特點:從業人員中科技人員所占比重大;銷售收入中,用于研究與開發的費用比例大;産品更新換代快。

(2 )分布:我國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多依附于大城市, 呈現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

八年級下冊

五、中國地理的差異

(一)、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

1、四大區域劃分:地理位置和自然人文地理特點。

2、界線:

(1 )、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

(2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秦嶺-淮河一線

(3 )、青藏地區: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

3、秦嶺— — 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① 、它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② 、大緻相當于我國冬季0℃ 等溫線;

③ 、是我國年降水量80 0 毫米等降水量線大緻通過的地主;

④、 是我國半濕潤地區和濕潤地區的分界線;

⑤ 、是我國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 二)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北方地區:

1、位置範圍:以東渤海、黃海,以南秦嶺、淮河,以西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北, 内蒙古高原以南。

2、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判别:濕潤、半濕潤。

3、農業

主要農産品糧食作物:小麥;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經濟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植被和果樹:東北天然森林、溫帶水果;礦産資源:鐵;主要能源:煤炭、石油;

主要水果:蘋果、葡萄、梨、桃、杏、柿;

4、風俗習慣

人民主食:面食( 東北,華北:盛産小麥,以面食為主;黃土高原:則以小米為主) ;傳統民居特點:注意防寒保溫( 東北,華北:土坯壘牆,磚瓦房( 火炕) ;黃土高原:窯洞) ;交通工具:傳統:騾馬作役蓄馬車;現代:鐵路、公路 運動項目:溜冰

5、生态環境及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6、主要城市:北京、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石家莊、太原、西安

南方地區:

1、位置範圍:以東東海,以南南海,以西青藏高原,以北秦嶺、淮河

2、氣候類型: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判别:最高氣溫28℃ ~ 30℃ ,最低0℃ 以上;夏季高溫多雨, 冬季溫暖濕潤;

3、農業發展及問題

主要農産品糧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經濟作物:棉花;植被和果樹:亞熱帶、熱帶經濟作物和林果主要水果:甘蔗;香蕉、荔枝、龍眼、菠蘿、柑橘、桂圓、椰子;礦産資源:有色金屬;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豐富;

4、風俗習慣

人民主食:大米

傳統民居特點:注意通風散熱, 以南北朝向為主, 瓦房屋面較陡

交通工具:傳統:船舶;現代:船舶

運動項目:遊泳、龍舟競賽

5、生态環境及治理:紅壤和水土流失。

6、主要城市:上海

( 三) 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西北地區:

1、位置範圍:大興安嶺以西, 長城和昆侖山— 阿爾金山以北:内蒙古自治區, 新疆, 甯夏, 甘肅北部;(1)地表景觀:高原, 盆地為主, 風蝕作用顯著, 多沙漠, 戈壁;(2) 由東向西,植被變化是: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

2、全國重要的畜牧業基地。

3、灌溉農業為主。

4、主要分布地區

①内蒙古河套平原

②甯夏平原

③河西走廊

④新疆綠洲

5、地下寶藏:煤, 石油, 稀土的儲量大。

6、西北地區人民的生活

(1 )食:牛羊肉和乳制品。

(2 )住:用羊毛氈搭成的易于拆卸的氈房

(3 )行:馬、駱駝、小毛驢。

(4 )體育項目:舞蹈、摔跤、馬術。

青藏地區:

1、位置範圍

橫斷山以西, 喜馬拉雅山以北, 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以南:西藏自治區, 青海省、四川省西部( 面積25 %, 人口不足1%藏族的主要居住區, 青海省東部漢族人數較多。

主要河湖有:長江、黃河、支流湟水、雅魯藏布江、青海湖( 多鹹水湖, 幹旱, 蒸發量大, 冰雪補給, 含鹽, 冰川縱橫, 猶如固體水庫)

2、自然環境特點:高寒

3、 高原農牧業:雅魯藏布江谷地, 湟水谷地。

主要農作物:青稞, 小麥, 豌豆。

主要牲畜:牦牛、藏綿羊、藏山羊

4、豐富的能源與礦産資源:太陽能, 地熱, 柴達木盆地礦産

5、青藏地區人民的生活

(1 )食:青稞面作的糌粑, 焦烤或煮熟的牛羊肉。

(2 )住:牧區一般居住在可以自由移動的、厚重的牦牛氈搭成的帳篷中;非牧區大多數在用石頭和土坯砌成的牆體厚實的房屋中。

(3 )行:牦牛

(4 )體育項目:舞蹈, 馬術

6.保護三江源:長江, 黃河, 瀾滄江。

六、認識省級區域

(一)北京:

1、地理位置:位于華北平原北部、東部距渤海15 0 K M, 東南臨天津市、其餘三面被河北省包圍。

2、北京的城市職能:北京是國我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的城市。

3、城市現代化

( 二) 台灣:

1.地理位置:位于我的的東南沿海, 北臨東海, 東臨太平洋, 南臨南海, 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多山的海島( 山地點2/ 3, 玉山為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台灣西部和沿海)

2.資源豐富的寶島

森林寶庫( 樟樹) ;甜島、糧倉( 甘蔗、蔗糖、水稻) ;水果之鄉( 香蕉、菠蘿);礦産豐富( 海鹽、天然硫磺、金、銅、煤、石油);水産王國( 魚類等) ;祖國東南海上明珠;祖國東南鹽倉。

3. 進口— 加工— 出口” 型經濟( 出口導向型經濟)

4.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

( 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1、地理位置:位于我國西北邊陲, 從東向西南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坦等8 個國家相鄰, 是國我鄰國最多的省級行政區。面積:16 0 多萬平方千米, 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

2、自然環境:

(1 )、地形:三山夾兩盆,阿爾金山、準噶爾盆地、天山、塔裡木盆地、昆侖山。

(2 )、氣候:深居内陸

(3 )、河流:内流河為主,我國最大的内流河— — 塔裡木河距海遙遠→ 幹旱→ 地形閉塞, 山地、高原屏障。

(4 )、植被:荒漠為主

(5 )、富有特色的綠洲農業:

① 、主要農作物:小麥、玉米、高粱;

② 、特色農産品:棉花、甜菜、瓜果等;

③ 、特點:産量豐富、品質優良。

七、認識省内的區域

( 一) 珠江三角洲

1、地理位置:位于廣東省的東南部, 珠江下遊, 毗鄰港澳, 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被稱為我國的“ 南大門” 。

2、有利條件:

①、 區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廣闊、氣候溫暖濕潤、水網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經濟發展;

② 、人文因素:具有對外開放的曆史傳統, 很多地方是著名的僑鄉;

③ 、政策因素:國家對珠江三角洲地區實行了“ 對外開放,優先發展”( 設特區, 全開放, 先富帶後富) 的政策。

3.經濟特點:

(1 )、外向型經濟

(2 )、發展的有利條件:

①、 地理位置優越:緊鄰港澳和東南亞地區;

②、 海陸交通運輸便利;

③、 很多地方是著名的“ 僑鄉” 。

(3 )、經濟模式:“ 前店後廠” ,“ 前店” 指港澳地區,“ 後廠” 指珠江三角洲地區。

4、城鎮的發展

(1 )、重要标志:土地利用方式顯著變化

(2 )、原因:

① 、外向型經濟日益繁榮;

②、 産業結構發生重在變化。

( 二) 西雙版納

1、地理位置:位于雲南省的南部, 北回歸線以南, 地處橫斷山脈最南端, 南部與老撾, 緬甸接壤, 還以瀾滄江— 湄公河與泰國、越南等水路相連。

2、蓬勃發展的旅遊業

(1 )、熱帶動植物王國;

(2 )、人文旅遊資源: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 個民族在這裡合睦相處,它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如傣族的潑水節等。

(3 )、國家政策的鼓勵、支持。

八、認識跨省區域

( 一) 黃土高原

1 、地理位置和範圍: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至秦嶺、北抵長城, 跨越了晉、陝、甘、甯四省區。

2、黃土高原的形成:風成說:認為黃土是由其它地方由風吹來形成的。其它學說:水成說, 風水雨相說。

3、嚴重的水土流失:

(1 )、水土流失産生的原因: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 地面物質組成) 、植被等;

① 、地形一般為山區, 并且坡度較大;

②、 降水主要集中在7、8 月份, 且多暴雨;

③、 黃土結構疏松, 許多物質易溶于水;

④ 、地表光秃裸露, 缺少植被的保護。

人為因素:① 、毀林、毀草、陡坡開荒破壞了地面植被;

②、 開礦、修路的基本建設不注重水土保持破壞了地面植被和穩定的地形, 同時将大量的廢土石随意向河溝傾倒, 造成新的沙土流失。

4、生态建設措施:

① 、采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

② 、合理安排生産活動, 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 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

5、解決黃土高原生态建設的措施:

①、 加強計劃生育, 嚴格控制人口增長, 提高人口素質;

②、 把生态環境脆弱區的人口遷移到其它地方去, 建立移民新村;

③、 政府部門要大力宣傳, 向農民提供糧食和補貼, 使他們響應退耕号召, 積極進行生态建設;

④ 黃土高原在進行生态建設過程中要因地制宜, 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 發展多種經營, 提高收入, 解決黃土高原人多地少的問題。

( 二) 長江沿岸地區

1、地理位置和範圍:長江沿江地帶東起上海, 西至四川攀枝花, 東西綿延30 0 0 多千米;

2、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①、 地勢低平, 以平原、丘陵為主;

②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水熱條件好;

③ 、河網密布, 湖泊衆多, 水資源豐富;

④ 、自然資源豐富。

3、沿江地帶的紐帶和輻射作用:

沿江地帶的城市: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四個特大城市, 以及以

它們為中心形成的四大城市密集區。

4、沿江地帶的工業:四大工業基地, 四大“ 工業走廊” 5.生态環

境及治理:

九、走向世界的中國

1、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2、在世界中發展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