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皮膚病偏方大全

皮膚病偏方(一)大全
1、皮膚瘙癢:鮮韭菜與淘米水,按一比10重量配好,先泡兩小時再一起燒開,去韭菜用水洗癢處或洗澡,一次見效,洗後勿用清水過身,一日一次,連洗3天可愈。

2、牛皮癬、頭癬、頑癬:豬膽一個,刺破,将膽汁放在小碗内,加入明礬(如黃豆大),待溶化後用膽汁搽患處,每日2次,連用7天。此方治療多年皮癬、頑癬效果神

3、各種皮炎:生雞蛋一隻,将整蛋放陳醋内泡7天。再取出蛋打破用蛋清塗患處,每日2--3次,7天可愈。忌酒、辣物。

4、疥瘡、惡瘡、無名瘡:白雞毛一把燒成灰,用芝麻油調成糊狀,每日塗患外2--3次,連用5--7天,效果極佳。

5、濕疹:樟腦丸一個,放半斤陳醋内浸3天後,用醋搽患處,一日3次,至治愈。特效。

6、蛇膽瘡:用旱煙油一小團(或抽過的香煙過濾嘴3個),用适量水調勻,塗患處,每日3次,連用3~5天痊愈。

7、汗斑癬:獨頭蒜(或小蒜頭)搗爛,用紗布包好,蘸陳醋擦患處(擦至局部發熱伴輕微刺痛),一日三次,用5~7天。

8、扁平疣:每次用馬齒苋*20克(鮮品40克),闆藍根*15克,煎湯一碗内服,并留少量外塗,一日二次,連用10天。可除疣。

9、白癜風:取露水(最好用韭菜葉上露水)一斤,加入蛇殼*5克,裝入瓶内,埋地下過半月後取出,用水塗患處,一日三次,連用1--2月。同時可用馬齒苋*30--60克,煎湯一碗内服,一日二次。

10、風疹塊、痱子:鮮韭菜汁加适量明礬,每天塗患處,并擦至皮膚發紅、發熱,一日三次,2--3天即愈。

11、腳氣、手氣:陳醋一斤,加入去皮大蒜頭一兩,明礬1錢,泡3天後用醋浸手、腳,一次5分鐘,浸後可以洗去,一日一次,連用10天,不會再發。

12、手、足多汗:明礬*5錢,熱水2斤,一起溶化浸手腳,一次10分鐘,浸後站其自然晾幹,一日一次,5天後手腳汗正常。

13、手足開裂(皲裂、粗糙):生羊油或豬油一兩,加蜂蜜或白糖3錢,搗勻搽手腳,一日2--3次,一般7天可愈。再搽幾天以後不複發。

14、凍瘡未破:尖頭辣椒10個,生姜半兩,白酒半斤,一起放入瓶内浸3天後,在凍瘡初起,皮膚紅腫發癢時搽患處,一日5次,有特效。連用十天至半月痊愈除根,不再複發。

15、凍瘡已破:陳舊棉花(越陳舊越好),燒成灰,用麻油調勻搽患處,一日三次,搽好為止,不發。

16、鵝掌風、灰指甲:陳醋1斤,加入去皮大蒜頭一兩,香煙絲(十支),泡二日後用醋浸手,一次10分鐘,一日二次,浸後可用清水洗淨,連用10日有特效。(此方最好在大伏天使用)

17、疔、疖、癰(無名腫痛、搭背):生土豆搗爛,塗患處,用布包好,日換一次,一般5天内可愈。

18、雞眼、瘊子:先用快刀将患處外部老皮削去。再塗上清涼油,用香煙火熏烤,至疼時稍堅持後拿掉煙火,一日二次,連用10天,半月後可脫落不發。

19、燙傷:活蚯蚓适量,加白糖少許化成水,塗傷處,一日三次,連用數日有清涼止痛,生肌功能,并不會留下疤痕,特效。

20、流火、丹毒(多患于下肢、皮膚紅、腫、熱、痛并伴有寒戰、高熱、頭痛):鮮冬瓜皮一次一兩,燒一碗湯内服并外搽,一日兩次,連用5天可消腫止痛、清熱解毒。

21、蚊蟲咬傷(紅腫、癢):可選用大蒜頭、生姜擦,或用醋、牙膏、鹽水、香煙灰加入人的口水調勻塗,均可立即見效止癢,解毒消腫。

來源:網絡

皮膚病偏方(二)大全

01、生豬油治開花瘊

用生豬油每天擦,一周後瘊自然消失。

02、膚疾甯治開花瘊

把膚疾甯貼在開花瘊子上,大約五六次瘊子就可以除掉。

03、生薏米粉去扁平疣

生薏米粉(細如面)500克與白糖250克拌勻,每早、中、晚各空腹食用一匙(40克),半月疣疹即脫落。末痊愈者,可再食用周餘。

04、治扁平疣偏方

新鮮的香附草(也叫莎草)和鎖眉草(注:取其對片貼在眼眉上,就會被粘住而掉不下來,也稱節節草,故名)各七八棵,洗幹淨放容器裡加水煮開,然後使長疣的部位迅速靠近容器,讓旺盛的熱氣熏一熏。用脫脂棉蘸着熱水針對中性上反複洗一洗,直到水涼才停手。如此一日一次,連續三次。病程稍長的,可在換藥後按上述方法再做三次。

05、扁平疣食療法

大棗6枚、薏仁米30克、山藥30克,每天劑煮粥喝,連續吃兩個多月,扁平疣會逐漸脫落。

06、香蕉皮治牛皮癬

每天用香蕉皮擦患部幾次,要連續使用。

07、雙氧水治牛皮癬

雙氧水是強氧化劑有殺菌作用,往雙氧水中兌一半水(實際為50%雙氧水),塗在牛皮癬上。效果顯著。

08、治牛皮癬簡方

采幾條鮮榆樹枝,擠壓出汁液抹在患處(汁液隻能用一次),每天一次,連抹10天。

09、濃複方苯甲酸軟膏(原名“魏氏膏”北京宣武醫院配制)治牛皮癬效果顯著。

10、醋熬花椒治癬

買一瓶醋,放一把花椒,熬半小時,放涼後将熬的花椒水塗于患處,每天堅持早、午、晚刷塗患處,無論何種頑癬,均可根治。

11、中藥湯治桃花癬和錢癬

9克白菊花、6克白附子、7克白芷,放在砂鍋内煎20分鐘後晾涼,然後将少許藥湯倒在小碗内,用藥棉蘸着藥湯擦洗患處。每天至少2——3次,洗的次數越多越好。第二天再把藥鍋内的藥湯燒開可繼續使用。

12、酒泡生姜治花斑癬

生姜250克洗淨切片在日光下曬幹,然後放入灑瓶内用白灑塗抹患處,一日3次勿間斷,三五天就好。

13、北芪菇可治牛皮癬

北芪菇多許,每天服用。一個月後見效。

14、花椒可治癬

一小把花椒粒,放無油鐵鍋用文火炒,成深赤色時取出擀成粉末,趁熱加上香油攔稀即可。在日照下,邊曬邊抹花椒油,連續3天(每日一次,每次20多分鐘)。

15、青核桃皮可治圈癬

青核桃是圈癬的“克星”,不論圈癬長在手上、臉上或身體其他部位上,隻要用小刀切下一塊青核桃(不要切核桃心),立即在患部來回塗擦,一日擦4——5次(每次切一小塊),用上2——3個青核桃即可治好。注意:青核漿水不可入眼!

16、土豆可治濕疹

把土豆切成薄片敷在濕疹上,每天敷擦幾次。

17、核桃皮汁可治濕疹

核桃皮能殺菌,用一個大口罐頭瓶裝核桃皮(老一點的好)7——8個,泡60度白酒,酒以沒過核皮為限,泡一個星期即可。取一支新毛筆,塗患處,每天兩三次,堅持兩個月便治愈,

18、炸蠍子可治濕疹

用香油每天炸六七個蠍子,堅持吃一個月,效果顯著。(蠍毒對呼吸中樞有麻痹)作用,患有哮喘、氣管火,常氣短、氣憋者應慎用。)

19、杏治夏季濕疹

夏季是濕疹高發的季節,可以每天吃杏肉,并用杏肉塗抹患處。會有想不到的效果。

20、外用阿司匹林治濕疹

将阿司匹林磨成粉,調成糊狀塗抹于患處,每日兩次,幾天後濕疹可好轉。此法對減輕因濕疹引起的皮膚病癢有很好的作用。

21、六神丸治夏令濕疹

把六神丸放在小碗中加适量水,研調成糊狀塗抹在濕疹上,頓感清涼舒适,如此一日兩次,三四天就會好。

22、馬齒苋治濕疹

把采來的馬齒苋洗淨,放在開水裡煮15分鐘,待涼後再洗患處,每天洗兩三次即可,也可把馬齒苋砸爛用湯擦患處,兩種方法并用效果更好。

23、樟腦酒治局部濕疹

用250克白酒加12粒樟腦球(衛生球),放入耐高溫的容器内,用火加溫,至樟腦球溶化,涼後倒入另一幹淨容器内備用,用衛生棉苯着搽患處,一般三至五次即愈。

24、鮮絲瓜葉可治荨麻疹

絲瓜葉洗耳恭聽淨備用,發作時用鮮絲瓜葉搓擦,連續搓擦10多次就會好轉。

25、肚臍拔火罐治荨麻疹

将拔火罐扣在肚臍上,停留10——15分鐘取下,每天一次,幾次就會見效。

韭菜汁可治荨麻疹

用鮮韭菜切碎壓出汁外塗,(汁多可用容器存放在冰箱内使用數日)每天兩次,連續使用周許。

26、白菜能治荨麻疹

小白菜500克許,洗淨泥沙,甩幹水分,每次抓3——5棵在患處搓揉,每天早晚各一次。

27、醋加白酒治荨麻疹

兩份食醋一份白酒混合成藥液,用此藥塗搽患處,幾分鐘後即可見效。

28、牛肝粥治蝴蝶斑

牛肝500克、白菊花9克、白僵蠶9克、白芍9克,白茯苓12克,茵陳12克、生甘草3克,絲瓜30克(後六味放入紗布包内)、大米100克,加水2000毫升煮成稠粥,煎後撈出藥包,500毫升湯分兩日服用。吃肝喝粥,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個療程10天(兩天熬一次,不要一次熬出來),中間隔一周,連服三個療程,不産生任何副作用。

29、治臉上褐色斑和雀斑一法

每晚睡前洗淨臉部,将一粒維生素E膠丸刺破,塗抹患處稍加按摩,輕者1——2月,重者3——6月即見效。

30、硫磺、鮮姜治汗斑

硫磺50克搗碎成粉末,再以鮮姜切片蘸硫磺擦患處,每日二至三次,可在較短時間内根治汗斑。(花斑癬)

31、喝醋加蜂蜜水治老年斑

每天早晨空腹喝一杯(一湯勺醋加一湯勺蜂蜜,先用涼白開水攪勻再加些熱水,最少喝一小飯碗,多了不限,貴在堅持。注意:胃酸多人不宜!)

32、維生素B6注射液擦塗治痤瘡

33、無花果葉泡酒治白癜風

取長得不老不嫩的無花果葉五六片,洗幹淨,切成碎末放容器裡,倒150克左右的50度以上的二鍋頭酒,然後加蓋,浸泡一周後可使用。用脫脂棉蘸酒輕輕擦試患處,要一點一點地向前趕着擦,務必使患病的地方都能擦到,一天擦幾次,連續每天擦,酒用完再重新泡酒。大約泡三四次就好(注意:葉子隻能使用一次,重冷氣泡酒時要更換。在接擦過程中沒有忌口)。

34、木蝴蝶泡酒治白癜風

50克木蝴蝶(也叫破故紙)泡500克白酒的比例,把木蝴碟浸泡兩三天,酒變色後開始擦患處,堅持每天早晚各擦一次,大約三個月後,患處就恢複正常顔色了。

35治白癜風三方

(1)硫磺、輕粉、杏仁等分碾成細末,生姜汁和勻塗患處,可愈。

(2)用白鳝油搽之,或将白鳝曬幹煎枯時取油擦之,

(3)豬肝一副(不用春季的),白煮不用鹽,一頓食盡,忌房事一個月。可漸愈。注:白鳝與黃鳝不同。

36、碘酒可治白癜風

用大頭針(經過消毒)把挑破然後塗上碘酒,會出現黑斑,黑斑會由小變大逐漸覆蓋全部病區,慢慢恢複正常。(因人而宜)

37、花椒治斑秃

花椒50克、當歸10克、生姜20克,加白酒30毫升,泡七天以後,用酒塗患處,一日數次。

38、鮮姜熱擦和側柏葉泡水喝治斑秃

鮮姜烤熱擦患處,同時配合用側柏葉洗淨,每泡一次抓一把,喝兩三天,隔幾天再泡,要喝一個多月,側柏葉不能泡黃,如果長出的頭發發黃,可用開水沖何首烏喝。

39、薄公英治“對口瘡”

“對口瘡”生于脖子後,因和嘴相對而得名。用鮮薄公英搗成泥,合雞蛋清敷之。

40、雞子油治好黃水瘡

将2——3個雞蛋煮熟,取出蛋黃搗碎,用鐵勺在火爐上慢火熬煉,并不斷用竹筷攪拌,最後蛋黃完全化成油即可,晾涼後用雞毛蘸油塗擦黃水瘡及紅腫的地方,每天早晚一次,半個多月即好。

41、治黃水瘡二法

将鐵鏽與苦杏仁研成細末,用鍋炒熱高濕消毒,待其冷卻後,用香油調和塗在患處,24小時換藥一次,用藥2——3次即愈。

43、外敷嚼生黃豆糊治黃水瘡

用生黃适量嚼成糊狀,外敷患處。每日一次,邊境中敷二至三日,滲液止,創而幹,漸愈。

44、生雞蛋内膜治褥瘡兩法

把生雞蛋打一小洞,倒出蛋液,取蛋殼内膜貼在患處,每天換一至二次。

雙料喉風散塗于患處,連續塗抹一周

45、糊鹽水止癢除頑疾

把食用鹽用旺火炒成黑色,保存待用,每天取出少許溶于溫水,用衛生棉球或消毒紗布蘸取該液擦拭患處,糊鹽用量及擦式次數可視患者病情而定一般每日3——5次為宜。

46、香蕉治糖尿病皮癢癬症

用熟透的香蕉攪成泥糊在患處,蓋上香蕉皮,用紗布包紮,停留半個小時,每天兩次。

47、花椒、艾葉治愈神經性皮炎

花椒、艾葉各一把,用酸泔水煮幾分鐘,每天早晚各洗一次。

48、蒺藜秧熬湯治皮膚瘙癢,莴筍葉治皮膚癢

每次1——2兩莴筍葉,放在鍋裡用水煎,開鍋約3分鐘左右即可停火,待所煎的水降至适當溫度,用來擦洗患處,每天洗一兩次後,症狀很快消失了。霍

49、淘米水治皮膚瘙癢

淘米水(大、小米均可),約泡5分鐘後1000毫升放食鹽100克,置于伯鍋内煮沸5——10分鐘,然後倒入臉盆中,溫熱适宜時,用消毒毛巾蘸洗患部,早晚各一次,每次搽洗1——3分鐘。

50、西紅柿治日光性皮炎

51、吃鲶魚治老年瘙癢

鲶魚是淡水魚,将鲶魚少洗淨去鱗去内髒,切成方寸段,放在加入适量清水的鋁鍋裡,不加鹽慢煎,煎熱後,吃鲶魚喝湯,經常吃可治愈老年瘙癢。

52、明礬可除狐臭

明礬(又名白礬)若幹(多少随意),裝入一幹淨空罐盒内隔火熔成一塊枯礬,再碾成細面。夏日浴後和晨起,用手指捏少許擦于雙腋(冬日浴後即可)擦上便無臭味,隻要保持身體和内衣清潔,洗擦掌握的好,至親之人也聞不到你的狐臭。50克礬夠用半年,裝瓶也不會變質。

53、治狐臭特效方

碘酒300毫升,尖紅幹辣椒50克,剪成碎片或研末,泡在碘酒内15天後,每天擦腋窩一次,連擦42天即根除。

54、首烏煮雞蛋白發變黑發

首烏100克,鮮雞蛋2個,加水适量,蛋熟後去皮再煮半個小時,加紅糖少許再煮片刻,吃蛋喝湯,每三天一次,2——3月可見效。

55、醋水豆漿水洗頭治頭發愛出油

洗頭時,除用适量洗發液外,水中加一湯勺豆漿,清頭時水裡加适量米醋(使水略顯顔色)每兩天洗一次。

56、何首烏加生地可治青少年花白頭及黃發

何首烏12克、生地25克,先用白酒涮一下,将兩種藥放入茶杯内,用開水沖泡,每天當茶飲,連續服用,水沒色了換新藥。

57、紅棗可治掉頭發

每晚睡前吃一兩紅棗(10個左右)洗淨泡水,泡脹了再煮熟,每晚睡前吃下。

58、縮小眼袋一法

如果你眼下有眼袋(即下眼泡),可以在大約一升熱水中放一茶匙的鹽,攪勻後用藥棉吸鹽水敷在眼袋上,待冷了再換熱的,反複多次,數天後眼袋可以縮回。

59、蛋清黃瓜片去皺紋

做飯時打過的雞蛋不要扔,可用黃瓜片蘸蛋清貼在臉上,有去皺紋的效果。

60、桃花白芷酒治臉上色斑

清明節前後采集東南方向枝條上花苞初放及開放不久的桃花300克,與白芷40克同放瓶中,加上等白酒1000毫升,密封一個月後開封取用。每日早晚各飲桃花白芷酒一盅,飯用時倒少許藥酒于手掌之中,雙手對搓,待手心發熱後來回搓擦面部。本方能去臉部焦黑斑,治療面色晦暗。

61、治療痤瘡一法

把撲爾敏10片、維生素C5片、滅滴靈10片、地塞米松10片研成粉末,攪勻後再加入四環素或紅黴素軟膏2——3支,兌入少許涼白開攪成膏狀。每天早晚清水洗淨面部後搽塗,治療時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62、豬苦膽治療瘡

疔毒又稱疔瘡,是一種毒瘡,多長在人的指甲下,疼痛難忍,将豬苦膽拉個口子把長疔瘡的手指放進去,第二天就會不見了,還有一個方法是用幹的蔥白點着了燒烤手指長疔瘡的部位,效果也很好。

63、醋溶蚯蚓液治帶狀疱疹“蛇盤瘡”

将新抓來的幾條蚯蚓洗淨放在小蝶内,倒入适量的食醋,一會兒蚯蚓就被醋溶解,用小棉球苯溶解液塗在患處,1——2天就好。

63、白糖泡蚯蚓治燙傷

挖一條活蚯蚓,洗淨裝入瓶中,放入白糖,糖要沒過蚯蚓,将瓶蓋蓋好。數天後,化成水,蚯蚓隻剩一條皮,将皮挑出。用該水塗抹燙傷處很快止痛、皮膚複原。

皮膚病偏方(三)大全
1. 1. 1一掃光
配方:苦參 黃柏各500g 煙膠500g 枯礬木鼈肉 大楓子肉 蛇床子 點紅椒 潮腦 硫磺 明礬 水銀 輕粉各90g 白砒15g{制法}共研細未,熟豬油1120克化開,入藥後攪拌均勻,做丸如龍眼大小,資瓶收貯,備用。{主治}疥瘡,頭癬,脂性皮炎等。用法:外搽皮損處,每日1—2次。(《外科正宗》)
1.1.2 一筆鈎
配方:毛慈菇90g 蝸牛105g 蟾酥(酒制)105g 白芷30g 煅甘石 川芎 官粉各15g 生半夏60g 冰片 麝香各0.6g 制法:除蟾酥、冰片、麝香外,共研細粉,麝香另研兌入,蟾酥化開,冰片水溶,混勻做錠,每錠3克。主治:疖癰初起。用法:醋磨濃汁,外塗患處,每天1—2次。(《萬病回春》)
1.1.3 七層丹
配方:銀珠60g 章丹125g 銅綠30g 松香250g 制法:以上各藥依次入乳缽内,研成極細粉。主治:小腿潰瘍,瘡面腐肉不清。用法:用芝麻油調膏,攤敷瘡面,有新鮮肉芽腫時,改為生肌散換藥。(《朱仁康臨臨床經驗集》)
1.1.4 七厘散
配方:血竭30g 兒茶6g朱砂3.6g 紅花 乳香 沒藥各3 麝香 冰片各0.36g 制法:共研極細粉,混勻備用。
主治:有活血化瘀作用,多用于創傷出血等。用法:白酒調成糊狀,外敷,每天1—2次。(《良方集腋》)
1.1.5 八寶丹
配方:珍珠3g 牛黃1.5g 象皮 琥珀 龍骨 輕粉各4.5g 冰片0.9g 爐甘石9g 制法:共研細未,混勻備用.主治:生肌收口,多用于皮膚潰瘍等. 用法:撒于患處,每天2—3次。(《瘍醫大全》)
1.1.6 九一丹
配方;熟石膏900g 升丹100g 制法:共研細未,混勻備用。主治:提膿祛腐,多用于潰瘍、瘘管等。用法:撒于瘡面,或制成藥線插入瘡口或瘘管。(《醫宗金鑒》)
1.1.7 二白散
配方:鉛粉15g 輕粉6g 制治:以上先研成細粉備用。再用麻油炸槐枝梢枯,去渣取油,調入已備藥粉備用。主治:膿疱瘡等。用法:外用瘡面,每天1—2次。(《外科大成》)
1.1. 8 二味拔毒散
配方:明雄 白礬各100g制法:共研細未、混勻備用。主治:拔毒消腫,清熱止痛,多用于癰瘍等。用法:濃茶水或熟蔥泥調和,圍敷患處。(《醫宗金鑒》)
1.1.9 丁桂散
配方:公丁香100g 肉桂100g 制法:研成細未,混勻備用。主治:活血化瘀,消散腫瘍,常用于疖腫等。用法:摻于膏藥上,貼患處,1—2天一換。(《臨診一得錄》)
1.1.10 九華粉洗劑
配方:朱砂18g 川貝母18g 龍骨120g月石90g滑石620g冰片18g 制法:将各藥研成細未,研和備用。或分裝成30克一包,加麻油30ML,蒸餾水1000ML,搖勻即得。主治:收濕止癢,多用于脂溢性皮炎,過敏性皮炎等。用法:用毛筆刷塗于患處,每天多次。(《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1.1.11 大黃湯
配方:大黃15g 桂枝20g 桃仁30g 制法:共研細未,紗布包煎。主治:潤燥養膚,常用于魚鱗病。用法:加水1000ML,煎成500ML,溫洗患處,每天1—2次。(《聖濟總錄》)
1.1.12 三妙散
配方:槟榔100g 蒼術100g 黃柏100g 制法:共研細粉,混勻備用。主治:滲濕止癢,主用濕疹皮炎。用法:少量滲出時外摻,脫屑結痂時麻油調敷。(《醫宗金鑒》)
1.1.13 三品一條槍
配方:白砒45g 明礬60g 明雄7.2g 乳香3.6g 制法:将砒礬二藥研面細粉,入小罐内,煅至青煙盡白煙起,片刻後,約上下通紅,住火,放置一宿,取出研粉,約可得淨粉30克左右。再加雄黃、乳香二藥,共研細末。厚糊調稠,搓條如線,陰幹備用。主治:有腐蝕瘡面作用,多用于瘰疬,疖腫,瘘管等。用法:将藥條插入患處,每天1—2次。(《外科正宗》)
1.1.14 萬寶代針膏
配方:硼砂 血竭 輕粉各4.5g 全頭蜈蚣1條 蟾酥1.5g 雄黃3g 片腦許 麝香1.5g 槟榔0.3g 制法:共研細粉,蜜調為膏。 主治:有解毒散結、消腫止痛作用,故常用于毛襄炎、疖腫、癰腫等。用法:瘡頂用小針挑破,貼敷患處。(《證治準繩》)
1.1.15 馬齒苋膏
配方:馬齒苋幹粉50g 蜂蠟10g 熟豬油40g制法:先将油蠟共熔,兌入馬齒苋幹粉,調勻成膏。主治:殺蟲滅菌,可用于深部真菌病,疣類等。用法:換藥用,每天1—2次,或外搽。(《證治準繩》)
1.1.16 五香散
配方:沉香100g 檀香100g 木香100g 零陵香100g 麝香100g 制法:各研極細粉,和勻備用。主治:花斑癬等。用法:水調為糊,外搽患處,每天1—2次。(外科正宗〉〉)
1.1.17 五倍子湯
配方:五倍子 樸硝 桑寄生 蓬房 荊芥各30g 制法:水煎成藥水。 主治:消腫止痛、收斂止血,多用于肛周濕疹、外痔等。 用法:熏洗患處,每天1—2次。(〈〈瘍科選粹〉〉)
1.1.18 化毒散
配方:川連面 乳香 沒藥 貝母各60g 無花粉 大黃 赤芍各120g 雄黃60g 甘草45g 冰片15g 牛黃12g 制法:除雄黃、冰片、牛黃另研細外,餘藥共研細粉,與前三味藥混勻即成。主治:清熱解毒,殺蟲止癢,可用于濕疹、皮炎膿疱瘡等。用法:可用10%--20%的藥粉配成粉劑或軟膏劑外搽。(〈〈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1.1.19 化腐生肌散
配方:水銀30g 火硝30g 白礬30g 青鹽12g 青礬12g 白砒9g 硇砂1.5g 制法:上藥先用瓦罐微火熔化凝定(即坐胎),然後以竹筒裝水,捆于闆凳上,将瓦罐倒封竹筒口。後用瓦盆裝杠炭2.5公斤,安瓦罐上,文武火煉之,則藥遂逼入水中,将水傾去,澄取丹藥,幹燥後,加入朱砂、麝香、冰片,共研極細粉即得。主治:提膿拔毒,化腐生肌,多用于疖腫癰疽、久潰難愈者。用法:撒布、或藥條、藥線換藥。(〈〈外科十三方考〉〉)
1.1.20 化瘡根洗熨法
配方:莽草 露蜂巢 白芷 桑根白皮 甘草 防風 細辛各15g 垂柳枝 蔥白各1握 制法:共切碎,水煎煮。主治:有溫通腠理,祛風解毒、消腫止痛作用,多用于瘡疖之類。用法:消毒紗布浸藥水中,取出熱熨患處,以水冷為止。每天2—3次。(《太平聖惠方》)
1.1.21 月白珍珠散
配方:青缸花1.5g 輕粉30g 珍珠粉3g 制法:各研細粉,共和一處,拌勻備用。主治:祛腐生肌,可用于女陰潰瘍,硬下疳、濕疹等。用法:外摻皮疹處,每天2—3次。(《醫宗金鑒》)
1.1.22 丹參膏
配方:丹參 芍藥各60g 白芷30g 制法:以上以酒浸一夜,再用熟豬油180g,微火熬前煎,去渣成膏,備用。主治:乳癰早期,結節性紅斑等。 用法:敷貼患處。(《劉涓子鬼遺方》)
1.1.23 玉肌散
配方:綠豆250 滑石 白芷 白附子各6g 制法:共研極細粉,調勻備用。主治:榮肌潤膚,故多用雀斑、黃褐斑、皲裂症、濕疹等。 用法:每天用10克左右,早晚溫水調,擦洗患處,後搽潤肌膏即可。(《外科正宗》)
1.1.24 玉容肥皂
配方:白芷 白附子 杏仁 綠豆粉各30g 兒茶10g 密陀僧 樟腦各15g 白薇 三棱 豬牙皂12 g 輕粉10g制法:先将牙皂,去裡皮外筋,棄子取淨肉一茶盅,搗爛,入以雞子清和,曬去氣息,将各藥末同肥皂、雞子清和丸。主治:黃褐斑,黑變病等。用法:外擦患處,每天2—3次。(《瘍醫大全》)
1.1.25玉容膏
配方:芙蓉葉100g 凡士林400g 制法:研成細粉,凡士林加熱熔化将粉兌入調勻,并且加入石炭酸液8滴,,以作防腐之用。 主治:涼血清熱,常用于瘡疖、丹毒、膿疱瘡等。用法:将軟膏敷于患處。
1.1.26 滅疥油
配方:硫磺60g 白礬灰120g 制法:各研細末,和勻。主治:殺蟲止癢,主治疥瘡。用法:麻油調粉成糊狀,外搽全身,每日2次,共用3—5天。(《普濟方》)
1.1.27 四黃散
配方:荊芥 栀子 牛蒡子 黃連 黃芩 連翹 薄荷 木通 蒲黃各3g 燈心1撮 甘草1.2g 制法:共研細末。主治:清熱祛風,主治口舌生瘡。用法:搽患處,每日2—3次。(《外科證治全生集》)
1.1.28 生肌玉紅膏
配方:當歸 白蠟各60g 甘草36g 白芷15g 輕粉 血竭各12g 紫草6g 麻油500ML 制法:先将當歸、白芷、紫草、甘草四藥,入麻油内浸漬3天,慢火熬煎去渣,細絹濾清,複入鍋内熬滾,入血竭化盡,次入白蠟,微火化開,用茶盅四個,預炖水中,将膏分成四處,傾入盅内,候片時,下研細輕粉,每盅3克,攪勻,備用。主治:活血祛腐,潤膚生肌,主治潰瘍腐肉已盡,肉芽生長緩慢者。用法:将藥膏平攤沙布上,敷貼中性上,每日1—2次。(《外科正宗》)
1.1.29 生肌橡皮膏
配方:真象皮15g 真輕粉12g 鋅氧粉 白占各30g 血竭18g 降香 密陀僧各30g 生龍骨24g 梅片9g 麻油500ML 制法:麻油煎沸,入密陀僧粉,再煮沸後,入二蠟熔化、離火、入各藥調勻。刷綿紙上,陰幹候用。主治:生肌收口,可用于瘡疖癰腫之不收口者。用法:用時以沸水壺烘烊貼患處。(《瘍科綱要》)
1.1. 30 冬蟲夏草酒
配方:冬蟲夏草60g 白酒240g 制法:藥入酒中,浸泡七天,濾渣存酒,備用。主治:補氣血助生發,烏須黑發,可用于斑秃、白發等。用法:外搽患處,每天2—3次。(《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1.1.31 皮癬水
配方:土槿皮620 g 千金子50粒 苦參310g 苦楝根皮150g 生地榆150g 紫荊皮310g 斑蝥100隻(布包)蜈蚣30條 樟腦310g 制法:上藥入75%酒精5000ML中,密封浸泡2周後濾渣存酒,再入樟腦溶化,備用。主治:殺蟲止癢,主治銀屑病、神經性皮炎、體癬等。用法:用毛筆刷塗皮損上,每日2—3次。(《朱仁康臨床經驗集》)斑蝥本書中為100克,《中國藥酒配方大全》為100隻。按100克給于配方用一例患者,藥後皮膚出現水疱較甚,考慮為此藥劑量大的問題。
1.1.32 百部酊
配方:百部20g 高梁酒80ML 制法百部粗粉入酒,浸泡1個月,濾渣存酒,待用。主治:殺蟲解毒,疏風止癢,常用于虱病、疥瘡、結節性癢疹、荨麻疹、社經性皮炎等。用法:外搽,每日2—3次。(《醫宗金鑒》)
1.1.33 西瓜霜
配方:西瓜1個 皮硝适量 制法:将西瓜裝入黃泥缽中,瓜内裝滿皮硝,封缽,數日後缽體外析出白霜,收集裝瓶備用。主治:收斂生肌,可用于口腔潰瘍等。 用法:吹撒患處,每日3—4次。(《瘍醫大全》)。
1.1.34 雞蘇散
配方:滑石300g 甘草50g 薄荷50g制法:共研細粉。主治:痱子。用法:外搽患處,每日多次。(《河間六書》)
1.1.35 青蛤散
配方:蛤粉30g 煅石膏30g 輕粉6g 黃柏15g 青黛10g 制法:共研細粉。主治:清熱解毒,燥濕殺蟲,主治膿疱瘡、濕疹等。用法:用冷水或麻油調擦,每日2—3次。(《外科大成》)。
1.1.36 金黃散
配方:大黃 姜黃、黃柏、白芷各2500g 南星、陳皮、蒼術、厚相、甘草各1000g、天花粉5000g制法:共研細粉,混勻備用。主治:清熱除濕,消腫止痛。主治陽證瘡瘍。用法:可用酒、蜜、蔥汁、麻油等調敷患處,每日1—2次。(《外科正宗》)。
1.1.37 黃連膏
配方:黃連9g、當歸15g、黃柏9g、生地30g、姜黃9g、麻油360ML、白蠟120克制法:上藥除白蠟外,入油内浸泡2天後,煎熬至藥枯,濾渣存油,入蠟文火收膏。主治:清熱解毒、潤燥止痛。主治水火燙傷、膿皮病、手足癬感染等。用法:外搽或外敷衍患處,每日1—2次。(《醫宗金鑒》)。
1.1.38 濕疹膏
配方:青黛60g 黃柏粉60g 氧化鋅600g 煅石膏粉620g麻油620ML 凡士林930g制法:各藥共研細粉,調入麻油及凡士林中,攪拌均勻即成。主治:濕疹、皮炎。用法:外搽患處,每日2—3次。(《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1.1.39 水晶膏
配方:石灰水、糯米各适量 制法:将糯米泡于石灰水中24小時,取米搗爛成膏。主治:腐蝕疣贅,常用于色素痣、疣、雞眼等。用法:點塗患處。(《醫宗金鑒》)
1.1.40潤肌膏
配方:當歸15g 紫草3g 麻油120ml 黃蠟15g 制法:前二味與麻油同煎,藥枯濾去,将油再熬,入黃蠟化盡,傾入碗中,待冷後備用。主治:潤膚止癢,主治皲裂症、錢鱗病、脂溢性皮炎等。用法:外搽,每日2—3次,(《外科正宗》)
1.1.41 臘脂膏
配方:大楓子仁9g 木鼈子肉6g水銀9g 枯礬粉1.5g潮腦6g制法:各研細末,和勻,用植物油或熟豬油調成糊狀,待用。主治:解毒收澀,治療酒鼻。用法:紗布攤藥或布包藥膏,外用,每天1---2次。(《外科啟玄》)
1.1.42 皮濕一膏
配方:地榆末620g 煅石膏620g 枯礬30g制法:上藥研和,加凡士林調成50%--60%軟膏,可随天氣冷熱面不同。主治:收濕止癢,主治急性、亞急性濕疹。用法:外搽患處。(《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1.1.43 皮濕二膏
配方:密陀僧末930g 地榆末460g 凡士林2800g 制法:密陀僧末及地榆末研和,再加凡士林調和成膏。主治:收濕止癢,主治亞急性、慢性濕疹。用法:外搽患處。(《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1.1. 44 紅靈酒(《實用中醫皮膚病學》)
配方:生當歸60g(切片)杜紅花30g 花椒30g 肉桂60g(薄片) 樟腦15g(研細)細辛15g(研細)幹姜30g(切碎片)95%1000ML制法:浸泡7天後,濾渣存酒,備用。主治:活血止痛,主治凍瘡、脫疽等。用法:外搽患處,每日2次。
1.1.45 皮枯膏(《實用中醫皮膚病學》)
配方:青黛11g 黃柏11g 煅石膏11g 煙膏11g 枯礬20g凡士林100g 制法:共研細末,和勻,加入凡士林,調勻成膏。主治:清熱殺蟲,收濕止癢,主治局限性慢性濕疹、皮炎及瘙癢症等。用法:外搽患處。
1.1.46 紫白鋅氧油(《中醫皮膚科臨床手冊》)
配方:白芷粉10g 紫草粉10g 氧化鋅粉40g 芝麻油100ML 制法:攪勻即成。主治:吸濕止癢,主治亞急濕疹、皮炎等。用法:外搽患處。
1.1.47 鵝掌風浸泡液(《中醫皮膚科臨床手冊》)
配方:大楓子肉9g 煙膏9g 花椒9g 五加皮9g 皂莢1條 地骨皮9g 米醋500ML制法:浸泡7天後,濾渣存汁,待用。主治手足癬、體股癬、甲癬等。用法:手足癬可作浸泡用,體癬可作外搽。
1、1、48 黃柏霜(《皮膚性病中醫治療全書》)
配方:硬脂酸200g 單硬脂酸甘油脂72g 石蠟油160g 凡士林40g 尼泊金1g 苯甲酸鈉4g 吐溫-80 10g 三乙醇胺50g 二甲基亞砜20g 黃柏液(1:4)500g 制法:取硬脂酸、單硬脂酸甘油脂、石蠟油、凡士林、苯甲酸鈉及尼泊金置容器内加熱60度使溶化(油相),再取黃柏液,吐溫-80、三乙醇胺加入水溶液中,并加熱至60度(水相)。将水相一次加入油相中,并用力攪拌至乳狀,繼續攪拌至冷即成。主治:燥濕止癢,用于濕疹、膿疱瘡、藥疹、蟲咬皮炎等。用法:外搽患處。
1.1.49 黃柏擦劑(《皮膚性病中醫治療全書》)
配方:黃柏溶液(1:1)625ml 麻油1250ml 單硬脂酸甘油脂30g 十二烷磺酸鈉15g 吐溫-80 50克 泥泊金50g 純水加至2000ML 制法:單硬脂酸甘油脂、尼泊金放入麻油中;十二烷磺酸鈉、吐溫-80放入黃柏溶液中,兩者分别置水浴上加熱溶化,并控制溫度,油相至60度,水相至55度,然後将水相一次加入油相中,迅速猛烈振搖直至冷卻,添加适量水使至全量即成。 主治:清熱解毒,潤膚止癢,用于濕疹、接觸性皮炎、熱痱、膿疱瘡等。用法:外搽患處。
1.1.50 癬藥膏1号(《中醫外科學》)
配方:大黃18g 枯礬18g 黃柏180g 蛇床子180g 東丹45g 銅綠45g 密陀僧180g 升麻15g 制法:取上藥各研細末,芝麻油适量,調膏備用。主治淺部真菌病。 用法:外搽患處。
1.1.51 癬藥膏2号(《中醫外科學》)
配方:土槿皮10g 雄黃5 g氧化鋅10g 青黛1g 凡士林100g制法:各研細粉,凡士林調勻即成。主治:淺部真菌病。用法:外搽患處。
第二節 獨特外用制劑
1.2.1 精制黑豆餾油(《皮膚病方藥手冊》)
配方:黑豆10000克 制法:可采用“土瓷罐”、“小型幹餾鍋”或用“大型幹餾鍋”。将洗淨的黑豆放入罐内,罐外加黃泥一層,再加熱(先武火後文火),再經20—30分鐘後,溫度高達200—240度,最後在導管中流出油液,冷卻後成為粗制品,使油水分層,棄去水分,将油加熱去水,制成精制黑豆餾油。
主治:慢性濕疹、慢性炎、銀屑病、神經性皮炎等。 用法:配成20%黑豆餾油軟膏,可直接外塗,每日3次;或用純黑豆餾油外搽皮疹上,外加膠布疊瓦狀貼敷,每2—3天1次。
1、2、2 黑色拔膏棍(《簡明中醫皮膚病學》)
配方:群藥類:鮮羊蹄梗葉(土大黃)大楓子 百部 、皂刺各60g 鮮鳳仙花、 羊踯躅花、透骨草、馬前子、苦杏仁、銀杏、蜂房、苦參子各30g 山甲、 川草烏、血竭、斑蝥和15g金頭蜈蚣15條;藥面類:白芨面30g藤黃面、輕粉面各15g 硇砂面9g 制法:香油3840毫升、生桐油960毫升,放入鐵鍋内,浸泡群藥後,文火炸成深黃色,離火後過濾,再将藥油置武火煎至滴水成珠(溫度約為240度左右)然後下丹,每480ML藥油加樟丹300克,藥面90克,檀香60克攪勻至冷即成。主治:帶狀疱疹後遺神經痛、神經性皮炎、毛囊炎、結節性癢疹、尋常疣,胼胝、雞眼、甲癬、疤痕疙瘩及肥厚性角化性皮膚病。 用法:加溫外貼切患處,3—5天更換1次,清拭時需要用植物油或揮發性油才能擦淨。
1.2.3 拔甲膏(《中醫皮膚科臨床手冊》)
配方:蓖麻子45g 蛇蛻45g 天南星45g 川椒30g 大楓子30g 生川烏18g 烏梅31g 皂角45g 地膚子45g 杏仁31g 威靈仙31g 鳳仙花子120g 千金子45g 五加皮45g僵蠶30g 生草烏18g 鳳仙花60g 地骨皮45g 香油1500ML制法:上藥加熱熬黑,去渣,再熬煉至滴水成珠,放入樟丹适量成膏,候溫,入硇砂60克,拌勻即成。 主治:甲癬、甲病、甲真菌病等。用法:将拔甲膏放酒精燈火焰上加熱至軟化,置病甲上,用手壓平,外用膠布包裹固定。每4—5天換藥1次,3—5次病甲即可刮修脫落,殘甲可用手術刀修平。病甲除去後,可外搽癬藥水至新甲長全為止。
1.2.4 瘋油膏(《中醫皮膚科臨床手冊》)
配方:掃盆25g 東丹5g 乙辰砂20g 麻油300ML黃蠟30g 制法:各藥共研細粉。先将麻油煎沸,入黃蠟,取起離火,再入藥粉,拌勻即成。 主治:神經性皮炎、慢性濕疹、扁平苔藓、皮膚澱粉樣變、斑秃等。用法:外搽患處,電吹風機噴射熱流,每日1次,每次20分鐘。
1.2.5 熏條劑(《中醫皮膚科臨床手冊》)
配方:蒼術15g 大楓子30g苦參1g5防風15g 白鮮皮30g五倍子35g 松香20g 鶴虱草20g 黃柏15g艾葉15g制法:上藥研碎成粉,加少許面粉及水,調成稠糊狀,做成圓條形,約手指粗細,每根長10CM左右,陰幹待用。主治:神經性皮炎、局限性瘙癢症,皮膚澱粉樣變,扁平苔藓、慢性疹等。用法:熏條點燃冒煙,火頭與皮損距離以病員自覺溫熱為度,每次30分鐘,每日1—2次。同時去熏煙後,皮損上可貼膠布、膚疾甯貼膏、慢性皮炎硬膏或傷濕止痛膏,可任選一種。
1.2.6 複方紫草油膏(《精選皮膚外用制劑手冊》)
紫草65g 金銀花65g 白芷65g 冰片10g 蜂蠟30g 植物油1000ML 制法:藥物入油,煎煮至藥枯、去存油,再加入蜂蠟攪拌烊化,至冷攪勻即成。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用于濕疹,皮炎、藥疹、燙傷、潰瘍等。用法:外搽,外包,油紗布條換藥多種用法。
1.2.7 黑布藥膏(《簡明中醫皮膚病學》)
配方:五倍子840g 全頭蜈蚣10條研面 冰片3g 蜂蜜180g 老黑醋2500ml 制法:将黑醋入于砂鍋内煎開30分鐘,再加蜂蜜煎沸,然後用鐵篩将五倍子粉慢慢均勻篩入,邊撒邊向同一方向攪拌,撒完後改用文煎成膏離火,最後兌入蜈蚣面和冰片粉攪拌均勻即成。儲存在搪瓷罐或玻璃罐中備用(勿金屬器皿儲存)。主治:瘢痕疙瘩,乳頭狀皮炎、疖、癰、毛囊炎、以及其他增生性皮膚病等。用法:厚塗患處,上覆黑布包貼,2-3天換藥1次。換藥前用茶水清潔皮膚。
1.2.8 蛇床子熏洗劑(《常見皮膚病簡編》)
配方:蛇床子、威靈仙、當歸、苦參各15g 雄黃、縮砂殼、土大黃各9g制法:上藥碾研裝紗布袋放入鍋内加水煎煮,備用。主治:陰囊濕疹,陰囊瘙癢症,肛門瘙癢症、女陰潰瘍等。用法:趁熱熏蒸後熱溻,或浸泡坐浴。
1.2.9 鋅氧油劑(《常見皮膚病簡編》)
配方:氧化鋅粉400g 爐甘石粉30g 青黛10g 黃柏粉10g 芝麻油550ml制法:藥粉入油,調即成。主治:濕疹皮炎的亞急性期,尿布皮炎等。用法:外搽,每日2-3次。每次搽藥時先用芝麻油将皮損上藥油抹去,再搽。
新 研 外 用 制 劑
第一節 散劑
2.1.1 五白散
配方:白薇、白及、白蔹、白芷、白鮮皮、青黛、蒼術、黃柏、大黃、紫草、生地榆各30g 煅龍骨、煅牡蛎、煅石膏、煅白礬、煅蛤殼各60g冰片15g制法:除冰片外,共研細粉,加入冰片,過羅,混勻,備用。主治:燥濕收斂、消炎止癢,主治濕與皮炎的糜爛滲出期。用法:撒布患處,每日多次。
2.1.2 防護散
配方:黃柏、煅爐甘石、五倍子、滑石粉各1000g 制法:各别研成細粉,過篩,混勻,備用。主治:幹燥收斂,消炎止癢,用于浸漬糜爛型皮炎,稻田皮炎的預防等。用法:清水洗淨皮損後,撒布患處。
2.1.3 冰花散
配方:冰片15g 花椒60g 細辛3g 制法:取細辛、花椒、冰片依次放入碗内,上蓋玻璃闆,下用火加熱,則見冰花散逐漸凝集在玻璃闆下,然後刮取,混勻瓶裝,待用。主治:消炎止癢,可用于神經性皮炎、瘙癢症、口腔糜爛等。用法:粘膜處用散撒布,皮損上可撒布,也可用95%酒精制成0.5%冰花散外塗,每日2-3次。
2.1.4 石黛散
配方:煅石膏、金銀花、青黛、枯礬、五倍子各1000克 制法:各研細末,過篩、混勻,備用。主治:膿疱瘡。用法:芝麻油煎沸後,入藥粉調成糊狀(含散量為35%左右)冷卻後敷塗患處,每日2-3次。
2.1.5 鐘乳散
配方:鐘乳石66g 寒水石60g 黃連6g 三梅片3g制法:上藥共研成粉末,連篩,混勻,裝瓶密閉備用。主治尿布皮炎。用法:溫開水将患兒臀部洗淨,擦幹,将此散撒敷患處,每日3次;如有糜爛滲出時,先塗芝麻油少許,再用藥散撒布。
2.1.6 褥瘡生肌散
配方:黃連3g、冰片2g、人工牛黃3g、血竭10g、元明粉6g、兒茶10g、白牙10g、黃芪15g、蚤休10g制法:各研細末,過120目篩,各粉混勻,裝瓶備用。主治:褥瘡(II度或III度)。用法:首先要妥當處理創面,除創面上有小水疱可直接塗上藥散外,若有大水疱需抽出疱内滲液,如表面滲出物過多時,再以生理鹽水沖洗,然後用10%黃柏水濕敷,直瘡面幹淨為止,再外撒藥散,每日換藥1-2次,直至收口為止。
2.1.7 青甘散
配方:青黛粉9g 爐甘石粉90g 制法:過篩後混勻,裝瓶備用。主治肛周濕疹。用法:用二層紗布包裹藥散。治療前先将肛門洗淨,擦幹,然後外仆患處,每日3-5次。
2.1.8 蛇磺散
配方:蛇床子12g 密陀僧12g 雄黃10g 石硫磺6g 苦參5g 土茯苓8g 輕粉6g 制法:各藥分别研成細粉,過篩後混勻,再用黃醋高調成糊狀,置瓶内密封5天後,才能開始啟用。主治:白癜風。用法:取出少許藥糊,外塗患處,每日1-3次。用藥時應注意,此藥糊切勿入口入眼。用藥後除皮膚微癢外,未見其他不良反應。
2.1.9 消炎散
配方:大黃20g 甘草20g 青黛10g 氧化鋅10g 冰片2g 煅龍骨20g 爐甘石10g 制法:大黃、甘草置鍋中,焙黃後研成細末,餘藥各研細粉,過80目篩,充分混和,經高壓消毒滅菌後,貯瓶密封備用。主治:膿疱瘡。用法:5%黃柏水洗淨瘡面後,取散加2%龍膽紫溶液調成糊狀外用患處,每日3次。
2.1.10 複方硫磺散
配方:硫磺25g 雞蛋1隻、明礬8g 冰片0.5g制法:鮮雞蛋1個,蛋頂打洞,去除蛋黃,存留蛋清在蛋殼内,裝入硫磺粉,以滿為止。然後用濕面(面粉加水)包住雞蛋,放在火口旁烤,面烤焦黃為度,棄去包面層,将烘烤的硫磺粉放在乳缽中研為細末;另取明礬放在鐵勺中加熱去水,冷卻後研成細末,再加冰片細末,與烘烤硫磺細末混勻,瓶裝備用。主治膿疱瘡、毛囊炎。用法:先用5%黃柏水或生理鹽水洗去瘡面痂皮與膿液,塗撒本散,每日1次。多數3-5次可愈。
2、1、11 硝柏散I、II号
配方:I号:芒硝200g、黃柏200g; II号:芒硝100g、黃柏200g 制法:分别研粉,混勻,制成I、II号散。主治:凍瘡。用法:先将黃柏10克水煎溶化芒硝5克,外洗敷患處。若為未破凍瘡外用I号散,已破凍瘡外用II号散。方法為水調散為糊,外包,每日1次。一般未破者用5—6次,已破者用10-15次可愈,用藥時未見副作用。
2.1.12 新青蛤散
配方:青黛10g、煅蛤粉30g、煅石膏30g、爐甘石15g、黃柏10g 紫草5g 制法:以上諸藥研成細粉,過篩混勻,裝瓶外用。主治:混疹(其中以水疱型及滲出型尤佳),膿疱瘡,足癬感染。用法:取散少許,用花椒油或植物油兌入調糊,塗抹患處。注意此散需瓶裝密封。
2.1.13 複黃散
配方:生石膏、滑石粉各350g、升華硫80g、黃柏60g、五倍子100g制法:各藥分别研末,調勻成散,再用樟腦酒(樟腦25兌入白酒200ML中溶化即成)适量,酒與散和勻成糊,待用。主治膿疱瘡。用法:外搽患處,每日2—3次,至愈。
2.1.14 細辛五倍散
配方:細辛100g、五倍子200g、冰片2.5g 制法:共研極細末,混勻貯瓶備用。主治:膿疱瘡。用法:先用苦參10克煎水熬汁待涼,洗淨患處,再用藥散敷滿瘡面,不用蓋敷,每日1—2次。
2.1.15 青石散
配方:青黛、黃柏各60g、石膏、滑石各120g制法:各研磨成細粉,過100目篩,混合摻勻,裝瓶,備用。主治:濕疹樣皮炎。用法:急性期,将藥散用芝麻油調成糊狀,塗擦患處,或用藥散薄薄幹撒。每日2—3次;亞急性期或慢性期,将藥散加凡士林調成30%的糊劑或10%軟膏劑,塗擦患處,每日1-2次。用藥時注意:藥物不宜塗的太厚,不可用手或鑷子強制揭痂撕皮。
2.1.16 雙黃散
配方:黃丹、黃柏各50g 制法:研細,混勻,裝瓶,備用。主治:濕疹。用法:先用5%黃柏水棉球清洗瘡面及四肢,滲透出液較多者,将藥散撒于瘡面上;若滲出液較少者,則用芝麻油調成糊狀,敷于瘡面上,每日2-3次。治療期間禁食魚腥、辛辣之食物。
2.1.17 濕疹散
配方:黃柏30g、大黃30g、黃連15g、雄黃20g、青黛20g、五倍子15g、爐甘石15g、煅白礬15g、輕粉10g、冰片3g 制法:将黃柏、大黃、黃連焙黃研粉末,再将雄黃、五倍子、爐甘石、白礬、冰片分别研成極細末,然後把各藥粉充分混勻過篩,裝瓶高壓消毒後,備用。主治:陰囊濕疹。用法:患部先以5%黃柏水外洗後,以藥散少許加蓖麻油适量調勻成糊狀,塗抹患處,每日3次。
2.1.18 臁瘡散
配方:牛膽(或豬膽)1個、青黛30g、陳石灰30g、黃丹10g、輕粉10g、冰片5g、黃柏30g密陀僧30g、五倍子20g、枯礬10g制法:将青黛、石灰、黃丹、輕粉、冰片研成粗末後納入牛膽中(保留膽汁),陰幹後研為細末;黃柏烘幹後研成細末;密陀僧、五倍子、枯礬亦研成細末;各藥充分混勻,過100目篩,高壓滅菌,儲瓶備用。主治:下肢慢性潰瘍。用法:患部用5%黃柏水清洗,除掉壞死組織,瘡緣用酒精消毒,取上散少許加2%龍膽紫适量調成糊狀,塗搽在瘡面上。每日換藥3次,至愈。
2.1.19 皮癌散I、II号
配方:I号散:紅礬3g、指甲15g、頭發15g、紅棗10g、面粉30g II号散:貓頭1隻 制法:I号散将前三味藥弄碎放入去核紅棗内,外包堿發面粉團,制成發龍眼大小,放在木炭上文火烘烤,烤至冒白煙為度,後去面粉殼,共研成細末,裝瓶備用。II号散:貓頭1隻,用面粉團包裹好,放在烘箱内烘幹。後去外層面粉團,将烘幹貓頭研成細末,裝瓶備用。主治:鱗狀細胞癌,基底細胞癌等皮膚癌。用法:先用I号散少許加芝麻油調糊,外敷患處,每日1次,2-3天後,患處已感覺疼痛時,改用II号散芝麻油調糊外敷,每日1次,4-5天後,改用I号散糊與II号散糊交替換藥,每日1-2次,至新生肉芽組織形成,表面僅留表淺疤痕為止。換藥時注意:外敷面積包括腫瘤病竈及周圍皮膚0.5CM為止。
2.1.20 五虎丹
配方:水銀60g 火硝、皂礬、白礬各180g 食鹽90g 制法:上藥共研細末入罐,置炭火上溶化複胎,待冷後将罐口倒置一瓷盤内,用紙條密封盤罐口,外用煅石膏粉水調糊狀封嚴,不讓洩氣。将盤罐置裝滿黃沙土三大缸缽,留罐底于砂外約2CM處,先置1-2塊炭于罐底上,火燒一小時半,再上足炭于罐底上燒一小時,滅火,取盤罐,見盤内霧花樣針似白霜,即為五虎丹,裝瓶備用。或将五虎丹與熟面少許調和成泥,制成縫針長的引條,陰幹備用。主治:疖腫疔瘡等。用法:皮損處常規消毒,刺破疔瘡或疖腫中央,排膿後納入五虎丹粉散或引條,外蓋紗布,包紮,每日一換。若膿盡時,改用生肌散換藥使其早愈。嚴重者,可煎服五味消毒飲。
2.1.21 蚣倍散
配方:蜈蚣 五倍子各200g 制法:分别研細粉,混勻貯于瓶内備用。主治:皮膚感染性潰瘍。用法:先将潰瘍面用生理鹽水洗淨,潰瘍面周圍用1/1000新潔爾滅溶液消毒,然後将本散撒布潰瘍面上,紗布覆蓋,隔日換藥一次,至愈。
2.1.22 加味青黛散
配方:青黛30g 煅石膏50g 水飛滑石50g 黃柏10g 密陀僧20g 枯礬20g 輕粉10g 冰片5g 制法:上藥共研細粉,過100目篩後混勻,瓶裝高壓消毒後,備用。主治:陰囊濕疹。用法:先以5%黃柏水清洗患處,再用蓖麻油将藥散調成糊狀,塗敷皮損上,每日2-3次。
2.1.3 消炎生膚散
配方:黃柏、黃芩各12g 紫草、密陀僧、赤石脂、五味子各30g 龍骨20g 蒼術6g 冰片0.5g 制法:共研細粉,過100目篩,混勻,裝瓶,備用。主治:下肢潰瘍。用法:臨用時取蜂蜜适量調敷患處,用繃帶從患肢小腿由下而上,複由上而下,反複包紮,5-7天更換一次,至愈。
2.1.24 陰囊散
配方:青黛、密陀僧、硫磺、滑石粉各20g 制法:共研細末,過篩,混勻即得。 主治:陰囊濕疹,陰囊黴菌感染等。用法:芝麻油調成油膏,外搽患處,每日2-3次。
2.1.25 椒黃散
配方:川椒、硫磺各100g 制法:川椒焙幹,與硫磺共研細粉,過120目篩,裝入瓶中備用。主治:體癬、股癬等。用法:用時取生姜1塊,斜行切斷,以斷面蘸藥散搓擦患處,每次擦3-5分鐘,每天早中各1次,晚上洗澡後再擦1次。
2.1.26 五妙散
配方:天花粉30g、滑石粉20g、蒼術20g 黃柏10g 青黛粉3g 制法:共研細末,過120目篩後,混勻,瓶裝,待用。主治:濕疹。 用法:撒布患處後包紮,每日1次。慢性者,可用芝麻油調糊外敷。
2.1.27 化腐生肌定痛散
配方:生硼砂30g 秣砂3g 飛滑石55g 琥珀6g 冰片4g 甘草20g 制法:各研極細末,地120目篩,和勻,裝瓶,備用。主治:複發性口瘡。 用法:用時将藥散塗撒在潰瘍面上,每日3-5次。
2.1.28 白癜風外用散
配方:雄黃3.5g 密陀僧10g 白芷6g 白附子6g 制法:研細,篩去粗粉再過120目篩,令成細末,裝瓶備用。主治:白癜風。用法:黃瓜洗淨,去籽切斜面,切面蘸藥散用力擦患處,每日2-3次。
2.1.29 苦參散
配方:苦參、蛇床子、黃連、黃柏各30g川椒、枯礬各10g冰片3g 制法:共研細末,過篩後和勻,裝瓶消毒後備用。主治:黴菌性陰道炎。用法:每次用藥前,先用3%小蘇打水或1:1000新潔爾滅溶液洗淨外陰及陰道部,上藥後換幹淨内褲,每日1-2次,5次為一療程。
2.1.30 消瘡散
配方:山豆根、大黃各30g 黃連15g 人中白20g 青黛20g 沒藥、兒茶、枯礬各15g朱砂10g冰片5g制法:先将山豆根、大黃、黃連焙黃研為極細末;餘藥再研成極細末,上藥混合後,過120目篩,混勻裝瓶,高壓消毒滅菌,儲瓶備用。主治:口瘡。用法:使用前先以3%硼酸溶液清洗口腔,然後取消瘡散少許加入2%龍膽紫溶液适量調成糊狀,塗擦患處,每日3-5次,直至痊愈。
2.1.31 血脈散I、II号
配方:I号散:黃柏、煅石膏各50g II号散:芒硝、蒲公英各50g黃柏30g制法:I号與II号散分别研細粉,過120目篩,混勻裝瓶。主治:胸腹壁血栓性靜脈炎。用法:急性期有紅熱痛時,用I号散涼開水調敷局部;慢性期呈條索狀硬腫時,用II号散開水沖後熱濕敷。每日2-3次,每次約半小時左右。
2.1.32 黃連兒茶散
配方:川連、黃柏、兒茶、青黛、蛤粉、枯礬、煅石膏各3g 雄黃、輕粉、血竭各2g 冰片1.5g 麝香0.3g 臘梅花20朵(焙幹) 制法:上藥研成極細末,過120目篩後和勻,貯瓶密封,備用。主治:酒齄鼻。用法:取藥散少許加适量涼開水調成糊狀,外塗鼻部,每日2次。嚴重時,可同時煎服“七葉飲”:枇杷葉10g側柏葉12g 桑葉6g 人參葉6g 荷葉6g 竹葉6g 大青葉15g。每日一劑。
2.1.33 信棗散
配方:信石0.2g 紅棗10枚 制法:先将紅棗去核,将信石置大棗内,于恒溫箱内烤幹,研細混勻(内含信石0.2克為宜,劑量不宜過大),密封于瓶中備用。主治:顔面皮膚癌(無轉移者)。用法:麻油與藥散共調糊狀外敷,敷藥範圍應達癌緣外健康組織0.5CM。敷藥後一般藥散與癌腫組織合成幹燥的藥物痂塊,腫瘤逐漸壞死與正常組織分離,創緣光滑整齊,如刀割切緣,同時上皮組織向創面中央生長。若敷藥後出現疼痛、充血、水腫、滲出、并伴有惡心乏力者,一般3-5天即消失;若癌腫面積過大者,須輔以手術切除以縮短療程;若癌腫基底部用四周有大的血管與神經者,不宜應用,以免損傷血管或神經。
2.1.34 雙白散
配方:白蔹、白及各30g 大黃50g 制法:上藥焙黃,共研細末,過100目篩,混勻備用。主治:皲裂症。用法:患部洗淨拭幹,取藥散少許,加适量蜂蜜調成糊狀,每日3-6次塗抹患處,必要時可包紮。
2.1.35 潰瘍散
配方:大黃、白及各50g 密陀僧、兒茶、沒藥各30g 青黛20g 輕粉10g 冰片5g 制法:先将大黃、白及焙黃研粉,全藥均研成極細末,各藥混和,過120目篩,貯瓶,經高壓消毒備用。主治:下肢潰瘍。用法:常規消毒患處,清除壞死組織後,取藥散少許加2%龍膽紫溶液适量,調成稠糊,外包患處,并用紗布包紮繃帶固定。早晚各換藥一次,10天為一療程。
2.1.36 雄黃散
配方:雄黃、枯礬、血餘炭各33g 冰片4g 制法:共研細末,過篩後混勻,待用。主治:帶狀疱疹。用法:用時将患處用生理鹽水清洗,将藥散用芝麻油調成糊狀塗敷患處後再蓋上油光紙,用5-6層紗布覆蓋,繃帶包紮固定。每日換藥2次,結痂後為止。
2.1.37 蜈蚣散
配方:蜈蚣10條 土鼈蟲、 地龍各6g 制法:烤幹後研極細粉,過篩和勻,芝麻油适量,調成糊狀,裝瓶備用。主治:陰囊濕疹。用法:用藥前先用“陰濕湯”熏洗:苦參30g、 蛇床子20g、白鮮皮1g蒼術10g。然後再外搽本糊,每日2-3次。
2.1.38 青冰散
配方:青黛 冰片各100g 制法:研極細末,過80篩,裝瓶待用。主治:口腔潰瘍。用法:将适量藥散撒于潰瘍面上,閉口10分鐘,每日4-5次。也可用棉球蘸藥散壓于潰瘍上,10分鐘後去除。
2.1.39 黃褐斑散
配方:鮮杏花90g 鮮桃花90g 鮮梨花90g 鮮柿葉90g 補骨脂30g 制法:将杏花、桃花、梨花和柿葉曬幹後,與補骨脂共研細末,裝入瓶中備用。主治:黃褐斑。用法:每晚臨睡前取藥散适量,加芝麻油調稀糊狀塗于面部,次日早晨洗去,每晚1次,3周為一療程,可連用2個療程。必須晚上用藥,如白天用反會引起色素沉着。
2.1.40 濕疹常用散
配方:吳茱萸、蛇床子、白芷、黃柏、大黃、蒼術、川椒各12g、龍骨、牡蛎、石膏、白礬各15g、海螵蛸30g、呋喃西林粉3g、青黛20g、冰片0.5g 制法:取吳茱萸、蛇床子、白芷、黃柏、大黃、蒼術、川椒,去盡泥土雜質,烤幹研成細粉,過120目篩;把龍骨、牡蛎、石膏、白礬直接用火煅透後加入海螵蛸,共碾成細粉,過120目篩;再把呋喃西林粉、青黛粉及冰片用乳缽研細,以上三種藥粉混勻,裝瓶蠟封保存。主治:濕疹。用法:用時把藥散與芝麻油調合成糊狀,抹患處不包紮,每2天換藥一次,10天為1療程。
2.1.41 洗頭散
配方:大黃、硫磺、皂角各100g 制法:共碾細粉,混勻分裝,每袋20克。主治:頭皮部脂溢生皮炎。用法:先用溫水洗濕頭發,然後把藥散搓到頭皮上,2-3分鐘後用溫水洗去藥粉,頭發沖洗幹淨即可。每隔3-5天沖洗1次。
2.1.42 及莪散
配方:白及50g、莪術30g、黃藥子20g、山慈菇10g 、重樓5g、紫硇砂2g、血竭3g 制法:上藥共研極細粉,過120目篩,合勻備用。主治:血管瘤。用法:沸水适量,加入白酒10ML,食醋5ML,再合本藥散調為糊狀,調敷患處。每日換藥1次,7天為1療程。血管瘤過大,或基底部有重要血管神經者,禁用。
2.1.43 茯苓拔毒散
配方:茯苓、雄黃、礬石各100g制法:共研極細粉,過篩後和勻,裝瓶備用。主治黑色素瘤(潰瘍型)。用法:患部常規消毒後外敷,每日換藥1-2次。出血較多時,可撒少許三七粉;若有幹痛時,可用熟麻油調敷。同時配合中藥煎服:連翹、銀花各50g,濃煎代茶飲,每日1劑。
2.1.44 柏葉散
配方:側柏葉、地龍各20g、黃連、大黃各25g 雄黃15g、輕粉10g、松香6g 制法:共研細末,過篩混勻,瓶裝備用。主治:帶狀疱疹、膿疱瘡。用法:局部用鹽水洗淨,取藥散适量,麻油調糊,外敷紗布包蓋,膠固定,每日換藥1次。
2.1.45 愈乳散
配方:制乳香、青黛各20g 冰片5g 煅石膏、煅龍骨、血竭各15g、黃連10g 制法:除冰片外,各藥分别研成極細粉,混合後入冰片,研勻後再過120目篩,貯瓶備用。主治:乳頭皲裂。用法:治療時,瘡面糜爛者用棉球将藥粉撲撒患處;瘡面幹燥者用麻油調糊外敷患處包紮。每日換藥2次,效果良好。
2.1.46 四石散
配方:爐甘石、滑石各30g寒水石、海浮石各20g、冰片3g制法:共研極細粉,過120目篩,混勻後備用。主治:濕疹,膿疱瘡,滲透出性皮炎,糜爛型足癬,稻田皮炎等。用法:外撒藥散,布包,每日1-2次。
2.1.47 胼胝散
配方:生大黃、山甲、三棱、莪術、乳香、沒藥各30g 鼈甲、土鼈蟲各15g制法:以上各藥研為細末,過篩和勻,裝瓶備用。主治:胼胝。用法:藥散以白酒調和,包敷患處,隔日1次,每次換藥時用刀片稍加修除厚皮。
2.1.48 三合一洗頭粉
配方:硫磺粉、硼砂粉、碳酸氫鈉粉各1000g克制法:共研細粉,混勻分裝,每袋75克。主治:皮脂溢出症。用法:1袋,沖入開水2000-2500ML,攪拌待水溫下降不燙時,反複洗頭,後用清水沖洗幹淨。每日1次,一般2-3次即見效。
2.1.49 脂疹散
配方:爐甘石、雄黃、樟腦、青黛、松香、珍珠各30g 枯礬20g 輕粉15g 冰片9g 制法:共為細粉,過篩和勻,裝瓶備用。主治:脂溢性濕疹。用法:以麻油調成糊狀,外搽皮損處,每日3次。
2.1.50 複方口腔散
配方:乳香10g 沒藥10g 煅石膏30g 冰片1g 兒茶10g 黃柏15g 細辛6g 五倍子15g 氫化考的松0.5g、硫酸鋅10g。制法:以上各藥研成細粉。過120目篩,混勻裝瓶。主治:口腔潰瘍。用法:以噴霧器噴撒,或以無菌棉簽蘸藥散少許,輕輕撒于患處,稍待片刻再閉嘴。每日3次,至愈。
2.1.51 止濕散
配方:黃連、黃芩、黃柏各4g 青黛75g 紫金錠1.8g 無名異、東丹、銅綠、煙膠各6g 寒水石、密陀僧、爐甘石、千年灰、枯礬各9g冰片0.6g 煅石膏15g 制法:先将三黃、無名異、寒水石、密陀僧、銅綠各研細末混勻,然後再加入餘藥再混合,過120目篩,裝瓶備用。 主治:混疹。用法:無明顯紅腫而糜爛滲液較少者,可将藥粉直接撒布局部。微紅而熱糜爛滲液較多者,可用鮮絲瓜葉,野菊花葉、馬齒苋等搗汁調成糊劑塗敷,同時煎服中藥:赤小豆30、當歸3 每日1劑;無明顯紅腫而糜爛滲液者,可用菜油适量調成糊狀塗敷;苔藓化的疹面伴有瘙癢者,可加凡士林配成10%止濕軟膏,外塗患處,每日2-3次。
2.1.52 口瘡散
配方:生石膏、青黛各5g燈草灰、朱砂各6g 煅人中白7.5g 粉甘草1.5g冰片1g制法:各研細末,過篩混勻即得。主治:口腔粘膜潰瘍。用法:棉簽蘸藥散,外塗患處,每日3-4次。
2.1.53 枯炭散
配方:枯礬30 活性炭30 珍珠粉6 制法:各研細粉,混合杵搗調勻,裝瓶蓋封,備用。主治:皮膚慢性潰瘍。用法:首先處理潰瘍面,創面邊緣凸凹不平之增生性疤痕,或肉芽組織老化,可剪除;感染分泌物較多時,可用紫草油紗布條外敷,待水腫減退或分泌物清除後,再用本散厚敷創面上,用紗布塊覆蓋,加壓包紮。一般2-3天換藥1次,10天為1療程。
2.1.54 三黃二香散
配方:生大黃、黃柏、黃連各30g 制乳香、制沒藥各15g冰片50g 制法:共研細末,混勻備用。主治:帶狀疱疹。用法:取藥散少許,加濃茶葉汁配成糊狀,外敷患處,一般1-2日後結痂,疼痛消失。
2.1.55 扁疣敷揉散I、II号
配方:I号散:冰片、玄明粉各50g;II号散 闆、大青葉、魚腥草各30g 桃仁、紅花各10g 制法:I号:共研細末,混勻備用;II号煎成濃汁,裝瓶備用。 主治:扁平疣。用法:用毛巾或棉球蘸濃汁擦患處15-20分鐘後,再用I号散水調糊狀,反複擦塗患處15-20分鐘,用力以能耐受為度。5日為1療程。治療中避免燙傷及擦傷。
2.1.56 金素丹
配方:雄黃10g枯白礬30g生明礬30g制法:共研極細末,過篩混勻,瓶裝待用。主治:小兒膿疱瘡。用法:用時将藥散幹搓皮損處約1mm厚,略加按壓,以不掉為度,不必包紮。如滲流黃水或藥痂漂起,應随時用無菌棉球拭去,重複撒藥。每日多次,至愈。
2.1.57 膿窩瘡散
配方:黃連10g黃柏30g青黛30g枯礬10g苦參30g大黃30g制法:除青黛,将其餘藥物碾碎過篩,再将所有藥物和勻備用。主治:小兒膿疱瘡。用法:将藥散用香油或食用油拌成糊狀,塗在瘡面上,每天1-2次。嚴重者,患兒可煎服中藥:黃芩6g 黃連3g 金銀花10g 連翹6g 白鮮皮9g 牡丹皮3g 白茅根12g 苡米30g 生地9g 土茯苓9g 甘草3g ,每日1劑。
2.1.58 三黃珠石散
配方:硫磺10g黃柏10g黃丹4g朱砂3g爐甘石30g煅石膏200g制法:将上藥碾極細末,過120目篩後,加冰片20g和勻,瓷瓶收貯。主治:肛門濕疹。用法:臨用時先用清水将肛門洗淨,用棉簽蘸藥粉塗搽患處,每日2-3次,至愈。
2.1.59 口粉
配方:爐甘石9g慈姑9g青黛1g冰片4.5g朱砂4.5g生石膏4.5g龍骨9g煅珍珠0.1g元寸0.9g制法:将上藥共研極細粉,過120目篩後,和勻裝瓶。主治:疱疹性口腔炎。用法:溫水漱口後,将口粉撒布口内患處,每日3-5次,無任何副作用。
2.1.60 青春洗頭粉
配方:硫磺、生大黃、苦參各1000g制法:共研極細末,過120目篩,混勻分裝,每袋10克裝。主治:頭部脂溢性皮炎。用法:先用溫水洗頭,再用此粉1袋,用水調成稀糊狀洗頭,待5-10分鐘後,再用香皂或硫磺皂将頭發洗幹淨。隔日1次,可用7-14次。
2.1.61 三日愈瘡散I、II号
配方:I号:馬齒苋50g五倍子25g枯礬25g 水1000ml II号:密陀僧7g蚤休5g大黃3g青黛3g煅石膏3g法:I号:煎煮30分鐘,棄藥渣取藥液,放至37度備用。II号:研細粉過120目篩,拌勻備用。主治:膿疱瘡。用法:用煮沸過的軟布蘸藥水塗擦皮膚,每次30分鐘,每日2-3次。每次洗敷後再用II号粉以麻油或杏仁油調糊狀,外塗患處,每日也是2-3次。
2.1.62 足癬散
配方:葛根、白礬、千裡光各100g制法:烘幹研末,密封包裝,每袋40克,備用。主治:足癬。用法:患者每晚取藥袋1隻,傾入盆中,加溫水3000ml溶勻,将患足置于藥水中浸泡,一般每次20-30分鐘,7天為一療程。治療期間停用其他治療藥物。
2.1.63 擦調散I、II号
配方:I号:苦參、黑豆各300g白鮮皮、大楓子各250g木槿皮、地膚子、蒼術各150g 生蔥20根、五倍子100g樟腦20g冰片20g II号:硼砂、氧化鋅各500g氯化铵150g滑石粉1000g 制法:I号:加水煎兩次合并成800ml,再用95%酒精200ml溶解樟腦、冰片後,緩緩加入溶液中,過濾分裝,即成擦劑。II号:共研細末,過120目篩,混勻即成散劑。主治:濕疹。用法:用I号擦劑後若流水甚多,将II号散劑撒布揉搓;流水不多時,用II号散劑加凡士林配成15%軟膏,擦拭患處,每日3次,7天為療程。最多不過3個療程,一般均可愈。
2.1.64 腋香粉
配方:公丁香18g紅升丹27g石膏45g 制法:将公丁香與石膏(石膏應洗淨,将所夾石或砂質去除)粉碎研細,紅升丹研成細末,分别過120目篩,然後将三種藥物混研,再過篩一次,裝入茶色瓶内,密封保存。主治:腋臭。用法:用棉花團蘸着腋香粉,擦塗腋窩部5遍,如此為外用1次,每日1次,連用5天(次)為1療程。
2.1.65 倍雄散
配方:五倍子50g烏梅10g枯礬10g雄黃20g大黃10g 制法:共研細粉,過80目篩後,混勻備用。主治:傳染性軟疣。用法:采用香醋調膏,點塗法,藥厚2—3mm,外加膠布貼敷。多者采用輔面法,油紙或塑料紙遮隔。
2.1.66 加味二妙散
配方:生蒼術、生黃柏、雄黃各100g 制法:共研極細末,取藥散少許,用生蛋清或芝麻油加入,調成糊狀待用。主治:小兒濕疹。用法:塗敷患處,一般塗1-2次即愈。
2.1.67 疣平散
配方:炒甲珠、木鼈子(去外殼) 天葵子、硇砂、明礬各100g 制法:共研細粉,過80目篩,貯瓶備用。主治:尋常疣。用法:臨用時取藥散少許,滴加芝麻油調成糊狀,敷于最大尋常疣上,用紗布包紮,每1—2天換藥1次,1周為一療程。
2.1.68 癰瘡散
配方:黃丹10g 血竭10g明雄20g冰片40g 制法:混合後研成細末,過篩裝瓶,消毒後備用。主治:癰、瘡、疖等。用法:清創後将藥粉撒在創面上,亦可直接撒在膿液上,每日換藥1-2次,10-20次為一療程。
2.1.69 腳癬散
配方:藜蘆10g 蜀椒10g 蛇麻子10g 白附子10g 煅明礬10g 制法:共研細粉,過篩混勻,裝瓶備用。主治:足癬(擦爛型、水疱型)。用法:将藥散撒布于患處(水疱必須挑破),用手指擦搓,可次擦搓,不可洗滌患處,每日1-2次,至痂脫癢止後停用。
2.1.70 濕疹平散I、II号
配方:I号:硫磺60g 枯礬50g煅石膏150g青黛30g冰片1.5 II号:青黛、薄荷各150g 黃柏120g 黃連45g 人中白90g 硼砂60g 冰片6g 制法:I号、II号各研細粉,混勻裝瓶,備用。主治:芝麻油調糊,外搽患處,每日2-3次。
2.1.71 腋臭粉
配方:輕粉、密陀僧各30g枯礬20g煅龍骨15g 寒水石5g煅明礬2g公丁香10g 制法:分别研細過篩(120目),貯瓶備用。主治:腋臭症。用法:臨用時取棉花團或海綿一塊,蘸藥粉塗擦患處,擦時用力揉搓,每天晚上洗澡後擦揉2遍。
2.1.72 赤白散
配方:赤石脂、白芷、爐甘石、枯礬、松香、冰片各9g、黃丹3g 制法:白芷低溫烘幹,松香文火焙黃,與各藥共碾細粉,過100目篩後,混勻即成。主治:膿疱瘡。用法:将藥散用芝麻油調成糊狀,外用患處,每日2-3次。如膿汁多,可用1%黃連水沖洗幹淨後,再上藥。
2.1.73 烏發固齒靈
配方:何首烏、生地、熟地、青黛、苦參、升麻、冰片各100g 食鹽10g 制法:各研極細末,過120目篩,混勻裝瓶。主治:少年白發。用法:取0.5克,加入普通牙膏少許,調放在牙刷上刷牙兩遍,每次5分鐘左右,再用溫水漱口。早晚各1次,一般可連用2個月左右。
2.1.74 去癢散
配方:當歸、黃精、地膚子、透骨草各30g 苦參、蛇床子、白鮮皮各20g 花椒15g 薄荷20g 冰片10g 達克羅甯粉10g 制法:前八味中藥加水浸泡,濾液濃縮成浸膏,加入後三味,烘幹制成顆粒狀,裝入塑料袋内,每裝100克 主治:老年性瘙癢症。用法:臨用時将藥物放入浴盆内,加入3000ML開水溶化後,趁熱外洗患處,每次30分鐘,每日2次,每次1袋。
2.1.75 肛濕散
配方:黃丹3g氯黴素粉12.5g灰黃黴素粉12g爐甘石30g 制法:各研細粉,過篩後混勻,裝瓶備用。主治:肛門濕疹。用法:外撲患處,每日2-3次。
2.1.76 膚瘍散
配方:乳香、沒藥、血竭、爐甘石各100g 雷凡諾爾粉8g冰片1g 制法:前四味中藥各研極細夥,拌勻過120目篩,再加後兩味藥,和勻裝瓶,高壓消毒後備用。主治:下膚潰瘍。用法:潰瘍面充分清洗,5%黃柏水濕敷創面30分鐘後撒藥,藥厚約2MM左右,紗布包紮,每日1-2次。
2.1.77 肛門濕疹散
配方:煅石膏200g、爐甘石30g、朱砂3g、硫磺20g、黃丹4g 制法:上藥共碾極細末,過篩後加冰片10拌勻備用。主治:肛門濕疹。用法:先用溫水将肛周洗淨後,用棉球蘸藥粉塗擦患處,每日2-3次,一般5-7天即愈。
2.1.78 穿粉散
配方:輕粉、炙山甲、鉛粉、黃丹各100g 制法:将輕粉置于硬紙上,加熱焙至微黃後研極細末;将山甲碾碎過細篩(120目),然後與以上諸藥混合研勻。主治:耳部濕疹。用法:糜爛者幹撒,痂皮者油調,外用,每天3-4次。
2.1.79 硬皮病外敷散
配方:當歸、川芎、赤芍、紅花、透骨草各30g 川烏、草烏、乳香、沒藥各15g 肉桂12g、丁香18g 制法:共研極細粉,過120目篩後混勻,裝瓶備用。主治:嬰兒硬皮病。用法:取散少許,加凡士林适量,調成20%軟膏,外敷患處,每日1次,連用5-10天為一療程。
2.1.80 複方蒼柏散
配方:蒼術30g、青黛20g、黃柏10g、銀花炭10g、冰片0.5、制法:研極細末,過120目篩,混勻備用。主治:嬰兒尿布皮炎。用法:用棉球蘸粉直接外撲于皮損區,每日3-4次,10天為一療程。
2.1.81 茵陳蒿散
配方:茵陳120g、青黛15g、冰片5g 制法:将茵陳蒿焙焦後制成細粉,與青黛、冰片混和,過篩後裝瓶内封口,高壓滅菌後備用。主治:難治性嬰兒濕疹。用法:選用蒼黃癢水(蒼術20g、黃柏15g、苦參20g、水煎成500ml)清洗患處,如患處有滲液,随即撒布幹藥粉;無滲液者以麻油調成糊,外用患處,每日1-2次,10天為一療程。
2.1.82 濕疹收斂散
配方:生黃連粉、爐甘石粉各15g、苦參粉、煅牡蛎粉各20g、蛇床子粉、冰片粉各10g 制法:研成細末,加生菜油适量,攪拌成膏狀備用。主治:濕疹。用法:先用四黃液(黃連、黃柏、黃芩、生大黃各20、煎水500ML)清洗患處,擦幹後,敷上藥膏,每日換藥一次。
2.1.83 青枯散
配方:青黛30g枯礬30g、花椒20g、雄黃6g、輕粉10g、硫磺20g、黃連10g、黃柏18g 制法:上藥同研成細粉,過100目篩,和勻備用。主治:濕疹。用法:植物油調散成糊,外敷包紮;若患處有滲液,先用黃連、黃柏各10g 煎水200ml作開放性冷濕敷,幹後再塗。
2.1.84 濕疹康散
配方:炙松香、枯礬、官粉、青黛各12g 炒樟丹60g 血餘炭15g 冰片30g 制法:上藥共研細末,過100目篩,裝瓶備用。主治:濕疹。用法:急性期可用黃柏、蒲公英各60g、白礬30g先煎水外洗外敷,然後在皮損上撒藥散,并配合龍膽瀉肝丸内服;亞急性期或慢性期,将藥散以麻油調成膏狀,敷于患處,并配合當歸片内服。
2.1.85 一效散
配方:黃柏粉250g、冰片50g、爐甘石250g、朱砂25g、五倍子100g、枯礬100g、雄黃25g、澱粉150g、滑石粉550g制法:上藥共研細末,過100目篩後混勻,裝瓶備用。主治:濕疹。用法:對急性期可直接幹粉外撒,或1%醋酸(食用米醋最佳)調成糊狀外敷患處,每日2次;結痂或苔藓化後可用芝麻油調成糊狀,外敷患處,每日3次。
2.1.86 冰黃散
配方:黃柏粉700g、冰片200g、青黛200g、煅石膏粉400g 制法:共研細粉,過100目篩,和勻貯瓶。主治:濕疹。用法:對急性局限性濕疹滲液多時,用本散撲于患處;對急性泛發性濕疹滲液多時,用米醋調散成糊,敷于患處;滲出較少或慢性濕疹者,用芝麻油調敷患處。每日2-3次。
2.1.87 蓖麻散
配方:蓖麻子、吳茱萸各30g、大黃、制南星各6g 制法:共研細粉,過篩後待用。主治:嬰幼兒鵝口瘡。用法:将藥散少許用雞蛋清高成糊狀,每晚臨睡前貼于湧泉穴外,再用膠布固定,每二天早晨拿掉。上藥1料分5次貼完,每5次為一療程。
2.1.88 疱淨靈藥粉
配方:黃柏20g、雄黃15g、蜈蚣(瓦焙)6條、冰片、苯唑卡因各1g 制法:各研細末,混和過篩,備用。主治:帶狀疱疹。用法:芝麻油調散為糊,塗擦患處,以不露疱疹為度,每日3次,至愈。
2.1.89 生肌止癢散
配方:枯礬、赤石脂、滑石、制沒藥各6g 制法:共研細粉,過100目篩,混和備用。主治:藥物性唇周炎。用法:先用生理鹽水清洗患處,再外敷藥散,必要時可加覆敷料。早晚各換藥1次,至愈。
2.1.90 陰疣散
配方:黃連、黃柏各50g、紫草100g、珍珠10g 制法:各研細末,過120目篩後再和勻,藥面裝瓶備用。主治女性陰道尖銳濕疣。用法:采用帶線的棉球蘸藥面,塞入陰道内,早晨納入,晚上取藥,每日1次,直至疣體完全脫落為止。
2.1.91 疣康散
配方:狼毒、透骨草、黃柏各15g 硫磺、水楊酸各10g 雄黃5g、大楓子30g 生大黃24g 制法:上藥共研成粗末,裝入塑料袋内封存。主治:手足部多發性尋常疣。用法:取上藥粉,加米醋1000ml中,變成醋。臨用時把手足浸入藥液中,每次1-2小時,每日1-2次,7天為一療程。浸泡前,如疣表面增厚的角質層太厚,可先用手術刀修除;在浸泡後可外塗5%氟脲嘧啶軟膏,以加速贅疣的消除。
2.1.92 疣敵粉
配方:生石灰50g 血竭3g 鴉膽子6g 制法:共為細粉,過100目篩,瓶裝備用。主治:尖銳濕疣。用法:皮膚常規消毒,用小刮匙刮去疣體,再用幹棉球壓迫3分鐘止血,用竹簽蘸疣敵粉于創面上,包紮,2日1次。疣體完全脫落後,為預防複發,可用“疣敵液”煎洗:香附、木賊、紅花、大青葉、蘇葉、闆藍根,黃柏、敗醬草、三棱、莪術各20g 。
2.1.93 潰瘍散
配方:麝香1g 天龍骨(城牆上老石灰) 龍骨 水龍骨(船上敷多年的桐油石灰)各15g 乳香 沒藥各12g 氯黴素粉3g 制法将上藥共研極細粉,過120目篩和勻後裝瓶密封,高壓消毒後待用。主治:皮膚慢性潰瘍。用法:潰瘍面用雙氧水和生理鹽水洗淨,再摻入本散,無菌紗布覆蓋包紮,每日1次,直至痊愈。
2.1.94 蜈黃散
配方:蜈蚣(瓦焙)8條、大黃1.5g 黃連15g 黃柏20g乳香10g沒藥10g 制法:共研細粉,過100目篩,和勻備用。主治:帶狀疱疹。用法:濃茶葉水調散成糊,塗患處,以不露疱疹為度,每日3次。
2.1.95 丹毒粉
配方:青黛15g 石膏30g 梅片、雄黃、血竭各6g 制法:共研細末,過篩混勻,置瓶中備用。主治:丹毒。用法:消毒局部,用梅花針叩擊紅腫疼痛處,至微出血,再取丹毒粉少許,加凡士林與米醋适量調成稀糊狀外敷,2天1次,5次為一療程。
2.1.96 黃石散
配方:黃柏50g 煅石膏40g 皂角30g 漏蘆30g 連翹20g 制法:共研細末,過100目篩後混勻,備用。主治:皮膚潰瘍。用法:早期用藥散外敷,後期配30%糊劑外用,每日3次。
2.1.97 褥瘡速愈散
配方:麝香1g 孩兒茶、玳瑁、乳香、赤石脂各30g 冰片20g 青黛50g 制法:共研極細末,過120目篩,和勻裝瓶。主治:褥瘡。用法:潰瘍面先用新潔爾滅溶液消毒,再将藥散撒勻在潰瘍面上,外用紗布塊覆蓋包紮。每日換經1-2次,至愈。
2.1.98 止血散
配方:三七、仙鶴草、補骨脂、白及、黃柏、大黃各50g 制法:各研細末,過100目篩後,裝瓶高壓消毒。主治:皮膚外傷性出血。用法:外敷患處,一般一次即可。
2.1.99 祛斑散
配方:白及9g 白芷3g 白附子1.5g 茯苓15g 白僵蠶9g 白蒺藜9g 皂角3g 制法:共研細末,過100目篩,備用。主治:黃褐斑。用法:每晚溫水洗臉後,将藥散調成糊狀,敷于患處1-2小時後再揭去。同時煎服祛斑湯:柴胡10g、赤芍15g、桃仁12g 紅花10g 澤蘭12g 益母草3g 大黃(後下)9g、茯苓12g、,每日1劑。2周後療效不顯,可用王不留行籽一粒置麝香止痛膏(1cmX1cm大小)貼耳穴(皮質下或内分泌穴)。以上15天為1療程,可行2-4個療程。
2.1.100 三黃粉刺淨藥粉
配方:黃柏40g 大黃60g 硫磺90g 制法:共研細粉,過100目篩,備用。 主治:痤瘡。用法:涼水調藥粉呈稀糊狀,薄塗患處,每晚1次,次晨洗去。
2.1.101 濕疣散
配方:蒼術12g 黃柏12g 土槿皮10g 百部10g 白鮮皮10g 紫草10g 鴉膽子5g 生馬前子5g 雄黃10g 狼毒10g 制法:共研細粉,過100目篩、和勻備用。 主治:尖銳濕疣。 用法:取藥散加少許凡士林調成糊狀,局部塗敷,每日1次,連用七天。
2.1.102 潰瘍藥散
配方:黃柏、黃連、黃芩、虎杖、沒藥、象皮、爐甘石、血竭各50g 制法:各研細粉,過100目篩後混勻,備用。主治:小腿慢性潰瘍。用法:以生理鹽水洗淨瘡面,将藥粉撒在潰瘍面上,紗布覆蓋,繃帶包緊,每日換藥1次,若分泌物多時,每日換藥2次。
2.1.103 愈潰散
配方:青黛200g 紫草、當歸、血竭各100g 黃柏50g 田三七20g 制法:共為細末,過篩混勻,裝瓶備用。主治:下肢慢性潰瘍。用法:常規清洗患處,以芝麻油調散成糊,外敷患處,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2次,15天為一療程。
2.1.104 愈潰靈散
配方:紫草10g 五倍子4g 煅石膏5g 冰片2g細辛1.5g 黃連6g 黃芪8g 核黃素0.5g 強的松0.2g 地卡因粉0.05g 制法:各研極細粉,過120目篩,混勻成散,備用。主治:疱疹性口炎。用法:外塗患處,或吹噴,每日3次。
2.1.105 硫磺洗頭粉
配方:硫磺粉100g 冰片10g 硼砂250g 碳酸氫鈉500g 皂角粉10g 制法:先将冰片與硼砂置乳缽中,研細後加入餘下三粉中混勻即得。每包為40克。 主治:頭皮脂溢性皮炎(痂皮型、鱗屑型)。用法:先用溫水浸洗頭部,後取本粉1袋(40克)撒在頭部,搓勻靜停3—5分鐘後,用清水沖洗頭發數即可。每晚洗用1次,治愈後每隔15天鞏固沖洗1次,一般5—6次即可痊愈。
2.1.106 複方雄黃散
配方:雄黃、馬前子各5g 大黃、五倍子各10g 制法:共研細末,過120目篩,混勻備用。主治:帶狀疱疹。用法:米醋調散成糊,塗于皮損處用疼痛處,輕者日塗2-4次,重者3-5次,有大疱者,抽吸液體後再外敷。
2.1.107 滅癬靈特效散
配方:土槿皮10g 川椒6g 防風10g 蛇床子10g 赤芍10g 生石膏15g 苦參20g 地膚子10g 白鮮皮10g 大楓子仁10g 蜈蚣1.5g 斑蝥0.3g 明礬30g 白芷10g 紫草6g 蟬蛻6g 白及10g 當歸10g 透骨草10g 制法:上藥共研粗末,可分為3包裝。主治:手足癬。用法:取藥散1包,加米醋1500ML,浸漬2小時後再用。監用時将手足浸泡于藥液中,每日浸泡1-2次,每次1-2小時,線包可連用3天。
2.1.108 疱疹靈粉
配方:青黛20g 大黃12g 煅龍牡各30g 黃連20g 爐甘石30g 松香6g 秦艽20g 棗炭10g 白鮮皮20g 硇砂10g 制法:先研細粉,過200目篩,混勻備用。 主治:帶狀疱疹。用法:以麻油調粉成糊,塗于患處,蓋上玻璃紙,每日換藥1次。同時煎服疱疹速愈湯:龍膽草12g 百部15g 苦參20g 蚤休15g 生大黃10g 栀子10g 黃柏10g車前草10g 生地10g 每日1劑,與外用粉同步進行,至愈才停。
2.1.109 膚愈散
配方:青黛、大黃、黃柏、兒茶各10g 枯礬15g 密陀僧 輕粉各6g 冰片3g 爐甘石20g 制法:将上藥共研細末,過180目篩,裝瓶密封備用。主治:下肢潰瘍。用法:先用3%雙氧水洗淨創口後,外敷本散,覆蓋無菌紗布,繃帶加壓固定,每7天換藥1次。治療期間禁忌一切生冷油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
2.1.110 瘰疬散
配方:紅升丹35g 乳香、沒藥各20g 血竭10g 夏枯草10g 冰片5g 制法:将各味藥研成細末,過100目篩,混合均勻,裝入有色瓶中,密封高壓消毒,備用。主治:皮膚結核性潰瘍。用法:将藥撚或引流藥條蘸藥散送入窦道内,或外撒潰瘍面上,外加玉紅膏覆蓋,再行包紮,每日1-2次,至愈。
2.1.111 喉風散
配方:人工牛黃5g 珍珠5g 梅片25g 黃連30g 甘草15g 青黛5g 山豆根15g 制法:各研極細末,混勻備用。主治:皮膚粘膜潰瘍。用法:先用5%黃柏水清洗患處,再直接噴敷藥散,每日多次。
2.1.112 青蛤粉
配方:青黛120g 煅蛤粉、煅石膏各300g 黃柏末、輕粉各150g 制法:将上述藥物共研細末,過100目篩後和勻,備用。主治:銀屑病。用法:用麻油、茶水各半,将其散調成糊狀,均勻敷于皮損上,早晚各敷1次。
2.1.113 六合粉
配方:硼酸6.6g 雷凡諾爾0.13g 青黛0.66g 氧化鋅13g 薄荷10g 滑石粉加至100g 制法:各研極細粉,過180目篩,混勻,備用。主治:新生兒皮膚保護專用。用法:外撲,每日1-2次。
2.1.114 口瘍散
配方:大黃、黃連、黃柏各30g 雞内金60g 冰片g、枯礬粉各5g 硼砂60g 制法:口腔潰瘍。用法:臨用時取少許藥散吹敷患處,以覆蓋潰瘍面為度,每日3-6次。
2.1.115 二味拔毒散
配方:雄黃、明礬各100g 制法:共研粗末,和勻備用。主治:丘疹性荨麻疹。用法:藥粉用開水調成稀糊,外搽,每日3次。同時煎服疏風祛濕湯:防風、荊芥、桑葉、野菊花、羌活、獨活、徐長卿、蛇床子各10g帶皮茯苓20g 生白術15g 每日一劑,随證加減。
2.1.116 五蚣散
配方:五倍子粉48g蜈蚣9.4g 血餘炭42g 地卡因粉0.6g 地塞米松粉15mg 制法:各研細末,過篩和勻,瓶裝備用。主治:口腔潰瘍。用法:取藥散撒敷潰瘍面上,每日3-4次,10天為一療程。
2.1.117 二黃散
配方:蒲黃100g 硫磺25g 制法:共研細末,過篩後備用。主治:肛門濕疹,肛門瘙癢症。用法:先用清水洗淨患處,用幹棉球蘸藥散撒于患處,再用紗布壓揉1-2分鐘後固定,每日2-3次。
2.1.11 8三味解毒散
配方:雄黃、白礬各100g 蜈蚣10條 制法:以上共研細粉,過篩和勻,裝瓶備用。主治:帶狀疱疹。用法:以芝麻油或其他植物油調散成稀糊狀,以消毒棉簽蘸取藥糊後外搽患處,每日5-6次。
2.1.119 九味消毒散
配方:蟾酥0.3g 馬蜂2個 全蟲、冰片各3g 黃芩 蚤休、白附子各10g 當歸、三七粉各6g 制法:先用少量75%酒精浸泡前三味中藥24小時後,用此藥液,将後六味藥物細粉調成糊狀。主治:毛囊炎,疖腫。用法:外塗患處,每日2-3次,2周為1療程。
2.1.120 狼毒散
配方:狼毒、雄黃、大楓子、木鼈子各10g 荊芥、防風、苦參、羌活、地膚子、紫草各15g 當歸、川芎、白鮮皮各30g 制法:以上共研粗粉,一劑分為3包。主治:銀屑病。用法:取散1包,加水200ML煎煮,趁熱洗擦患處,1包可洗3天,以水涼為止。1個月為1療程,根據病情可酌用3-4個療程。
2.1.121 黃連散
配方:連翹、黃芩各55g 紫草45g 玄胡索40g 冰片30g 制法:各研細末,過120目篩,混勻裝罐,密封備用。主治:小兒口腔潰瘍。用法:先用濃茶水拭去潰瘍面上假膜,然後把藥散吹在潰瘍面上,每次0.3克.每日3-4次,5天為1療程。
2.1.122 細辛敷臍散
配方:細辛500g 制法:打碎成極細粉,過120目篩後,裝瓶備用。主治:口腔潰瘍。用法:取藥散10g ,加蜂蜜調成糊狀待用。臍部先用溫水清洗,取藥糊10克,塗在5cmX5cm的消毒紗布上,敷貼臍部,外用膠布固定,每日1次,3-5次為1療程。
2.1.123 愈合散
配方:地榆 白及、血竭各100g 五倍子50g 制法:烘幹研細粉,過篩後備用。主治:皮膚潰瘍。用法:用生理鹽水清洗瘡面,外敷藥散,包紮,每日1-2次。
2.1.124 嬰兒濕疹散
配方:青黛、川柏各60g 枯礬15g、冰片5g 滑石、煅石膏各120g 爐甘石90g 制法:各研細粉,放入200目篩中過篩,裝瓶備用。主治:嬰幼兒濕疹。用法:滲液時,藥散直接外撒,幹燥時加凡士林配成20%軟膏外塗,每日3次。
1.1.125 濕疹粉
配方:枯礬10g 雄黃7.5g 滑石25g 煅石膏45g 甘草5g 冰片1.5g 青黛6g 制法:共研細粉,過120目篩後,混勻備用。主治:各期濕疹。用法:滲液者幹撒,無滲液者用芝麻油調搽,過敏性體質者慎用。同時配合中藥煎服:急性或亞急性期用濕疹散I号(滑石粉30g、甘草5g 茯苓皮g、白蒺藜各50g 炒蒼耳子75g、苦參、野菊花各20g、連翹、黃芩、漏蘆、丹皮、丹參各15g 金銀花40g、大黃、浮萍、芥穗各10g 地膚子、桑皮各25g 共研細粉,每包5克)每日2次,每次1包;慢性濕疹用濕疹散II号(滑石、土茯苓、首烏、金銀花各30g 當歸、丹皮、桃仁、紅花、連翹,皂刺、蟬衣各15g、生地、蛇床子、白蒺藜各20g、甘草5g 共研細粉,每包5克)每日2次,每次1包。
2.1.126 複方三黃散
配方:生黃芪、黃柏各30g 黃連、滑石、松香各13g 冰片5g 乳香、沒藥、血竭各10g 制法:共研細粉,過120目篩,瓶裝備用。主治:小腿慢性潰瘍。用法:潰瘍面先用生理鹽水棉球清洗揩幹,再将藥散均勻地撒在創面上,以不露出肉芽為宜,覆蓋無菌紗布,彈力繃帶或用彈力襪縛緊整條患肢小腿。根據創面情況,每日或隔日換藥1次至愈。
2.1.127 複方苦參粉
配方:苦參30g 黃柏30g 五倍子20g 滅滴靈10g 制法:共研細粉,過100目篩,裝瓶備用。主治:滴蟲性陰道炎。用法:以窺器撐開陰道暴露宮頸,用1:1000新潔爾滅溶液沖洗陰道,再用消毒幹棉球拭淨擦幹,用鈍頭宮頸刮闆取藥粉1克左右,撒入陰道各部,每日1次,15天為1療程。
2.1.128 消瘤散
配方:大戟、甘遂、芫花、紅花、甘草、冰片各10g 制法:共研極細末,過120目篩,備用。主治:血管瘤。用法:取适量藥散,以冷開水、米醋各半調散成糊,現調現用,外敷患處,每2日1次,15天為1療程。連用2個療程無效者再停用。
2.1.129 小兒鵝口散
配方:冰片20g、麝香0.1g、硼砂50g 石膏30g 制法:共研細末,過120目篩,裝瓶備用。主治:小兒口腔念珠菌病。用法:選用生理鹽水棉球擦洗患處,再外用本散與制黴菌素粉(50萬單位1片,10片研粉),交替使用,每日2-4次,可咽下,無毒副作用。
2.1.130 青梅散
配方:青黛、生石膏各30g 梅片、黃連各15g 龍膽草10g 龍骨20g 細辛5g 牛黃2g 制法:以上藥物分别研細粉,過120目篩後混勻,瓶裝待用。主治:會陰部潰瘍。用法:潰瘍面有滲出時,外撒散劑,每日多次;潰瘍面新鮮時,麻油調散外搽及電燈熱烤,每日3次;潰瘍面腐肉多時,先用少量麝香藥粉撒上,再塗藥糊,每日2-3次。
2.1.132 消疣粉
配方:闆藍根、馬齒苋、土茯苓、銀花、黃柏、蒼術、夏枯草各50g 桃仁、紅花、香附、蜂房、百部、木賊草各30g、甘草20g 制法:烘幹後研細末,過120目篩後混勻,備用。主治:尖銳濕疣。用法:用蜜水各半調散成糊,敷包患處,每日2次,7天為1療程。
第二節 水 劑
2.2.1蛇盤濕敷液
配方:荊芥、防風、川椒、艾葉各10g 靈仙12g 黃柏15g 蛇床子 苦參、馬齒苋、透骨草各20g 制法:煎煮至沸後10分鐘,濾渣存液約1000ml左右。主治:帶狀疱疹。取藥液作開放性間歇性冷濕敷。
2.2.2皮炎濕敷水
配方:蒼術、黃柏、明礬、白鮮皮、川楝皮、苦參片各9g、螞蟻草15g、律草15g 制法:煎水2次,濾液混合,冷涼後待用。主治:急性濕疹,急性皮炎,手足癬感染。用法:作開放性冷濕敷,每次15-20分鐘,每日3-5次;而手足癬感染者,方中加百部、土槿皮各9克為宜。
2.2.3皲裂洗液
配方:當歸、黃精、希莶草、臭梧桐、白鮮皮、苦參片、黃柏各9g、律草15g 制法:水煎成500ML藥液,待溫使用。主治:手足皲裂症。用法:每次應用時藥液加溫,手足浸泡,每次30分鐘左右,每天2-3次。
2.2.4滌毒祛濕湯
配方:槍耳棵30g(亦可用蒼耳子15克代替)蛇床子、白鮮皮、蒼術、苦參、生地、黃柏、地膚子各15g 制法:水煎2次後,濾液混合,待溫涼後使用。主治:嬰兒濕疹。用法:洗敷患處,每天早、中、晚各洗敷1次。2-3歲者用此量,若1歲以下者可減量1/3。
2.2.5自敏液
配方:黃芩、甘草、明礬各20g 制法:煎水,或用開水沖泡30分鐘後,均取濾液待冷,備用。主治:自體敏感性皮炎。用法:作冷濕敷,每次15分鐘,每日2-3次。嚴重者,可内服煎劑:當歸、黃芩、丹皮、升麻各10g 生地30g 苦參20g 白鮮皮20g ,每日1劑。
2.2.6腳汗泡腳水
配方:白礬(或枯礬)25g 幹葛25g 制法:兩藥打碎,水煎2次,混合兩次煎液,共約1500ML。主治:腳汗症。用法:每天泡足3次,每次不得少于30分鐘,泡前加溫,以藥液不燙皮膚為度。藥液不得用鐵器盛裝。每劑藥可洗泡2天,6天為1療程。用藥時禁食生蔥,生蒜,生姜等辛辣食品。
2.2.7鼠疣洗液
配方:鮮馬齒苋62g 枯參31g 陳皮31g 蛇床子24g 蒼術 蜂房18g 白芷18g 制法:将上八味中藥濃煎成300ML水劑。主治:扁平疣,傳染性軟疣。用法:藥水加溫,乘熱用紗布或棉球蘸藥水反複擦洗患處,以不擦破皮膚為度,每日3次,每劑可用1周。
2.2.8複方菖蒲敷洗液液
配方:朱菖蒲、知母、鹽射幹、薄荷葉、黃精各30g、白礬40g 制法:将六味中藥用冷水浸泡2小時,再煮沸15-30分鐘後,煎成300ML藥汁。主治:神經性皮炎。用法:加熱藥水趁熱用紗布塊(4-6層)蘸藥水外敷患處,皮厚者可浴擦多次,每次30分鐘,每日3次,每劑用1日,連用20劑。
2.2.9複方蛇黃浸泡液
配方:土槿皮、蛇床子各30g 黃柏、沒食子各15g 加水2000ML制法:上藥加熱煮沸20分鐘,過濾後加入枯礬15克,溶化即可。主治:手足感染。用法:将患足浸泡于微溫的藥液中,每閃15-30分鐘,每天2-3次,治療後暴露患處,保持清潔幹燥,無需包敷。每劑可連用2天。
2.2.10腳癬感染浸泡液
配方:苦參15g 蒲公英15g 明礬10g 丁香6g 百部12g 黃柏12g 黃芩12g 敗醬草15g 地膚子10g 川椒10g防風10g 制法:加水2000ML,煎沸2次,再将2次濾液混合,備用。主治:足癬感染。用法:患處浸泡,每次10-15分鐘,每日1劑。
2.2.11止癢洗藥
配方:苦參60g 地膚子30g 白鮮皮40g 蛇床子40g 鶴虱30g 生杏仁15g 枯礬15g 黃柏15g 制法:上藥加水1000-2000ML,煎煮30分鐘後過濾後待用。主治:皮膚瘙癢症。用法:趁熱外洗患處,每日1次,每次1小時。每劑可用3-4次。
2.2.12抗癬方
配方:黃柏、黃連、苦參、烏梅、花椒、蟬蛻、白芷、蛇床子、地膚子各15g、當歸12g水5000ML 制法:前十一味中藥加水煎成3500ML,另将冰片、白礬投入藥液中溶化,涼後備用。主治:皮膚淺部真菌病,如手足癬、體股癬等。用法:手足癬可用浸泡法,每日3次,每次30分鐘;體股癬可用外擦法,每日4-5次,1劑可連用7天。
2.2.13三葉煎劑
配方:桉樹葉、麻柳樹葉、艾葉各100g 水500ML 制法:上三藥洗淨,投入砂罐内放水,煮沸20分鐘後,濾液備用。主治:陰囊急性濕疹。用法:先以幹淨紗布蘸藥水清洗患處,再用四層紗布蘸藥水作冷濕敷,每次30分鐘,每天3-4次。每劑可連用2天。經多次濕敷皮損無滲液後,可改為外搽,每日3次,至愈。
2.2.14複方蒼術浸液
配方:蒼術30g 甘草30g 百部30g 75%酒精410ML蓖麻油400ML 制法:将三藥加入酒精内,浸泡1周後濾渣存液,再加入蓖麻油拌勻,備用。主治:剝脫性角質松解症。用法:每天外搽患處2-3次,至愈。
2.2.15鵝灰浸泡劑
配方:花椒、大楓子、明礬、雄黃各10g 皂莢15g 土槿皮30g 信石1.5g 鮮鳳仙花一撮 食用醋1000ML 制法:将上藥與米醋放在砂鍋内浸泡一夜,次日煮沸後将藥汁倒入瓷盆内待用。主治:手癬、甲癬。用法:加熱微溫後再将手浸入藥液内,每天2次,7天為一療程。用藥期内不用堿水、洗潔淨等洗手。浸泡後灼熱作脹,不影響治療。
2.2.16癬濕藥水
配方:土槿皮250g、大楓子仁、百部、透骨草、花椒各100g 防風、吳萸各50g 當歸、側柏葉各100g蟬蛻75g 斑蝥3g 制法:前十味中藥共研粗末,斑蝥粉研成細末,共同混勻。采用滲漉法,用乙醇與冰醋酸依3:1比例的混合液作溶劑,浸漬48小時,緩慢滲漉,收集滲漉液2000ML,靜置,取上清液,加入香精少許,攪勻即成。每瓶分裝成50ML,備用。主治:手足癬、體股癬、花斑癬、疊瓦癬,甲癬等。用法:溫水洗淨患處,每天擦3-4次。甲癬須去除空松部分,使藥液容易滲入。本品嚴忌入口或觸及眼鼻口腔粘膜處。
2.2.17桂附煎液
配方:桂枝50g 紅花20g 附子20g 荊芥20g 紫蘇葉20g 加水3000ML 制法:浸泡1天後,煎煮至沸30分鐘後,過濾存汁,待用。 主治:未破凍瘡。用法:稍冷後即将患部浸泡在藥液中,每日浸泡3次,每次20-30分鐘,邊浸邊揉患部;若在面耳等部位,可用毛巾蘸藥液作熱敷,每日熱敷3次,每次10-15分鐘。
2.2.18濕疹外洗液
配方:生山楂、生大黃、苦參各60g 蛇蛻30g 芒硝60g水2000ML制法:煎煮,沸後10-15分鐘,入芒硝,再煎一二沸,離火濾液待冷備用。主治:各期濕疹。用法:急性者作泠濕敷;亞急性與慢性者用藥棉蘸洗患處,每天洗搽5-6次。
2.2.19蛇床子洗搽方
配方:蛇床子、地膚子各12g 蒲公英、苦參、生大黃、川黃柏各9g 威靈仙、白鮮皮、枯礬各6g 薄荷3g 制法:共研粗末,裝入布袋内,水煎2次後混合使用。主治:女陰瘙癢症。用法:臨用時加溫,毛巾蘸水洗敷患處,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鐘。
2.2.20陰囊濕疹敷搽劑
配方:蛇床子、地膚子、苦參、黃柏、明礬、川椒各20-30g 水2500ML 制法:煎沸30分鐘後,去渣取汁。主治:陰囊濕疹。用法:急性期,外用冷濕敷,一日多次,皮疹收水即停;慢性期,外搽患處,每日3-4次,皮疹消退為止。
2.2.21柳花散含漱液
配方:青黛10g 冰片9g 黃柏15g 甘草15g 制法:煎汁1000ml ,待涼後備用。主治:口瘡。用法:含漱用,每日3-4次,連用1周。禁食辛辣食品。
2.2.22偏沮洗液
配方:麻黃6g 桂枝10g 羌活10g 蘇葉10g 細辛10g 路路通10g 生姜5片 蔥白3莖 水1000 制法:藥物共煎煮2次,頭煎及二煎藥液混合後備用。主治:汗閉症(局限型)。用法:先熏後洗,每天3次,每次10-20分鐘,一劑可用3天,10天為1療程。好轉後,亦可用此藥液外搽,以防複發。
2.2.23膿瘡洗液
配方:黃柏、生大黃、苦參各30g 蒲公英、百部、銀花各20g 制法:加水500ML,煎煮成150ML藥汁備用。主治:膿疱瘡。用法:有粘稠滲出液或結痂時,先用淡鹽水清洗患處;有膿疱者,先用剪刀刺破放膿,淡鹽水清洗患處。以上瘡面處理好,再外搽此液,每天3-4次,至愈。
2.2.24疣滌淨
配方:蒼術9g 細辛6g 陳皮12g 白芷12g 闆藍根30g 貫衆30g 制法:加水300ML,煎煮2次,頭煎與二煎合并,存汁約150ML,主治:扁平疣。用法:趁熱外洗患處,每日3次,每次洗擦至皮損發紅或局灼痛為度。每劑可用3天,15天為1療程。
2.2.25複方醋液
配方:木賊、香附各50g食醋200ML 水500ML 制法:将食醋加熱濃縮至半(100ML);再将木賊與香附加水250ML浸泡30分鐘,然後加熱煮沸1小時,傾出濾液,藥渣再加水250同法煎濾,合并2次濾液,加熱濃縮成100ML。最後将濃縮醋與香木液混合,再加熱濃縮為100ML,即可。主治:扁平疣。用法:外搽患處,每日2-3次,健康皮膚請勿搽藥。
2.2.26複方狐臭液
配方:丁香、黃連各5g 醋酸洗必泰40g 花露水10ML 75%酒精加至1000ML 制法:先将丁香、黃連用500ML酒精浸泡3天後,濾渣存汁,再将餘藥混合、攪溶,即得。主治:腋臭。用法:患處溫水洗淨,外搽本品,第周2次,15次為1療程。
2.2.27喜樹鹼溶液
配方:喜樹鹼注射液20毫升(每安瓿2ml,含喜樹鹼5mg)二甲基亞砜70ml 蒸餾水30ml 制法:混勻,配成0.04%溶液,避光保存待用。主治:傳染性軟疣,扁平疣,尋黨疣,尖銳濕疣等。用法:臨用時以棉球棒蘸藥液少許,直接塗于皮損表面,每日2次。根據病情,可用15-30天。本品有一定刺激性,應避免入眼口等處。
2.2.28外洗靈藥水
配方:地膚子、蛇床子、大黃、苦參各30g 、川椒10g、 冰片8g 制法:前五味藥先後煎煮2次,合并濾液,再放入冰片溶化。主治:皮膚瘙癢症,藥物性皮炎,濕疹,荨麻疹等。用法:急性者,可作冷濕敷;慢性者,可洗搽,每日1劑,每天外用3-5次,第次30分鐘左右。
2.2.29木香煎劑
配方:木賊、香附、大青葉、闆藍根各30g 水加至500ml 制法:煎沸10-15分鐘後待用。 主治:扁平疣。 用法:紗布蘸藥水溫搽患處,每次30分鐘,每日2次。每劑可用3天,9天為一療程。
2.2.30白銀煎劑
配方:白芷10g 、銀花30g、香附30g、桔梗30g、紅花10g、甘草10g、木賊30g 制法:加水500ml ,煎煮2次,2次濾液混合即成。 主治:扁平疣。 用法:趁熱熏洗,外擦,每次20分鐘,每日3次,至愈。
2.2.31椒礬洗劑
配方:川椒10g 、白礬30g、苦參30g、 蛇床子30g 制法:煎煮2次,加水1000ml,2次混合液再濃煎成500m; 存用。 主治:急性、慢性濕疹。 用法:急性者作冷濕敷,慢性者外搽,一日多次,至愈。
2.2.32蛇黃水劑
配方:蛇床子30g、黃柏15g、沒食子15g、枯礬10g 制法:将前三味藥加水2000ML煎至1000ML,過濾後加枯礬而成。主治:陰癢。用法:用紗布浸液後外洗外敷,每次15-20分鐘,每日2-3次,10天為1療程。
2.2.33雙甘搽劑
配方:寮刁竹、毛麝香、甘草各500g 甘油100ML、梅片0.5g、香精10滴 制法:前三味藥,用50%酒精5000ML浸泡15天,去渣過濾待配。取上藥液300ML,甘油100ML,冷開水100ML,梅片(先用95%酒精少許溶解),溶入香精即可,分裝成50ML1瓶,備用。主治:掌跖角質松解症,冬季皮膚瘙癢症。用法:外搽患處,每日3-4次,每晚睡前塗搽1次尤為重要。注解:毛麝香又名麝香草、涼草、藍花草等。
2.2.34扁疣靈搽劑
配方:當歸、闆藍闆、紫草、木賊、生米仁各60g、紅花、牡蛎各30g、二甲基亞砜40ML 制法:前七味中藥加水煎熬30分鐘後過濾,反複2次,然後收集此濾液溫火煎成約200ML溶液,待涼後加入二甲基亞砜溶液,搖勻即成。主治:扁平疣。用法:用紗布或棉球浸沾藥液,适當用力揉擦患處30分鐘,使局部有灼熱感,每日2-3次。每劑藥液可用3-4天。一般應用3-4劑後疣體縮小,5-10劑疣體多數消而愈。
2.2.35脂溢水
配方:地榆20g、連翹20g、甘草20g、艾葉20g、丹皮20g、黃芩20g 制法:加水1000ML,煎2次後,濾液混合。主治:脂溢性皮炎。用法:油性者,多作冷濕敷,日用3-5次,每次30分鐘;幹性者,外搽患處,每日搽3-5次。嚴重者,可同時煎服中藥:黃連5g、黃芩20g、連翹15g、公英15g、知母15g、當歸10g、升麻10g、白芷15g、石膏30g、甘草2g 每日1劑。
2.2.36香仁去疣液
配方:香附150g、生米仁g、木賊各100g、水1500ml 制法:上藥加水1000ml浸泡30分鐘,然後加熱煮沸1小時,傾出濾液,再将藥渣加水500ML,用同法煎液,兩次濾液混合後待用。主治:扁平疣。用法:臨用時先将局部用熱水洗淨,将藥液加熱30度左右,外洗患處并用力摩擦,直至患處發紅、疣破為度。再用鴉膽子五粒去殼搗爛,用一層紗布包如球狀,用力磨擦,每次10分鐘,早晚各1次,1周為1療程。外洗藥每3天1劑;鴉膽子仁每天更換1次。
2.2.37足癬浸液
配方:白皮40g、苦參30g、防風20g、荊芥穗20g、黃柏30g、蒼術30g、蛇床子50g、地膚子50g、白礬10g、黃精50g、藿香50g、蔥白4枚(鮮品洗淨)制法:上藥加水3000ml,煮沸20分鐘後,濾液存汁,待用。主治:手足癬。用法:手或足部浸泡藥水中,每次10-15分鐘,每日2次。一般用5-10劑即可痊愈,每劑可用2-3天。
2.2.38脂秃洗發劑
配方:蛇床子、苦參、白鮮皮、荊芥、硼砂、硫磺各10g、蒲荷葉、川椒、明礬、防風、蟬衣、皂角各3g、制法:加水煎成500ml ,臨用時再加溫水1000ML。主治:脂溢性脫發。用法:每日洗頭2次,每次15分鐘。如病期長,脫發廣者,可配合脂秃煎劑:當歸、生地、首烏、枸杞、菟絲子,山楂,白鮮皮、白蒺藜、白芍各10g、夜交藤20g、甘草3g、30天為一療程。
2.2.39苦參洗泡劑
配方:蛇床子、生百部、土槿皮、白鮮皮各25g、明礬30g、黃柏15g、苦參30g、制法:上藥加水3000-5000ML,浸泡1小時左右,文火煮沸15-30分鐘。主治:足癬或足癬感染。用法:将藥液倒入腳盆中,浸泡患足,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鐘,藥液第二天可加溫再用。一般浸泡5-7天後,局部癢痛即可消失,滲出物吸收而愈。
2.2.40菊薇嗽口水
配方:野菊花、野薔薇各120g 制法:上藥加水1000ML,煎煮30分鐘,後存濾液,入瓶備用。主治:口瘡防治。用法:每日早晚用100ML含漱,不能自理者,用棉簽蘸藥水擦洗口腔及塗擦患部,7天為1療程。
2.2.41包皮炎冷敷液
配方:生地榆30g、黃柏30g、白及6g、白鮮皮10g、地膚子10g、水1000ML 制法:水煎2次,混合後成500ML左右。主治:陰莖龜頭包皮炎。用法:冷濕敷用。
2.2.42愈癬浸劑
配方:土槿皮30g、蛇床子30g、透骨草30g、徐長卿30g、黃芩30g、土茯苓25g、苦參25g、枯礬20g 制法:煎煮後取濾液,待用。主治:手足癬,體股癬。用法:手足癬者,藥水溫熱浸泡,每次半小時,每日2次;體股癬者,藥水外搽患處,每日3-4次。
2.2.43苦參濕敷劑
配方:苦參、忍冬藤各15g 薄荷葉、赤芍、芒硝各10g 制法:加水1000ML,煎煮2次,混合後待用。主治:隐翅蟲皮炎。用法:用藥前先以75%酒精消毒皮損四周健康皮膚,皮損處作冷濕敷,2-3小時1次,每次10-15分鐘,每日1劑。若嚴重者,可輔以耳穴壓治:将膚疾甯貼膏剪成0.4CMX0.4CM的小方塊,中央放王不留行籽一粒,貼于耳穴上(皮質下、内分泌,腎上腺、相應穴)每次貼左右耳一個穴位,連貼切2天換1次。病人用手拇食指揉壓穴位3次(早、中、晚)每次持續15分鐘。
2.2.44去疣搽劑
配方:闆藍根、馬齒苋、紫草、木賊草各60g 苦參、地膚子、蛇床子、蒼術、薏仁、蜂房各15g、白芷、北細辛各10g 制法:諸藥用紗布包好,加水2500-3000ML,水煎至300-400ML。主治:扁平疣。用法:用時加溫,用藥棉或紗布在患處用力塗搽約20-31分鐘,局部灼熱微痛為度,每日2-3次。
2.2.45紅黃液
配方:紅花、大黃、黃柏、牡丹皮各100g 制法:加水1000ML,浸泡1小時,煎沸10分鐘,然後用文火煎至250ML過濾;二煎加水煎煮同上,也煎成250ML過濾。兩液混合即得。主治:丹毒,接觸性皮炎。用法:作冷濕敷用。
2.2.46金蓮液
配方:金錢草15g 穿心蓮15g 土茯苓10g 貫衆10g 制法:加水500ML,煎煮成200ML左右即成。主治:類丹毒。用法:先冷敷,每次30分鐘,每天3次,紅腫消退後,外搽,每日多次。
2.2.47四黃搽劑
配方:大黃、黃芩、黃柏各50g 硫磺15g 蒸餾水500ML 制法:上藥各研粗末,過80目篩,硫磺先用75%酒精少許溶解,然後投入蒸餾水搖勻,密封1周後備用。主治:痤瘡。用法:用棉簽蘸藥水外搽,每日3-4次。
2.2.48複方大黃痱子水
配方:制大黃100g 黃柏20g 冰片3g 薄荷腦3g 75%酒精400ML 蒸餾水加至1000ML 制法:大黃與黃柏研成粗粗,加酒精浸泡5天,濾取有色浸液,再加入冰片和薄荷腦。另将藥渣用300ML蒸餾水浸漬3天,其反複3次,除去藥渣。将三次濾液與酒精浸液混合,加蒸餾水至1000ML而至全量。分裝成50ML一瓶,備用。主治:痱子。用法:外搽患處,每天3次,6天為1療程。
2.2.49艾蒿水劑
配方:艾葉、黃花蒿、紫蘇各100g 冰片10g 制法:先以前三味藥加水适量,煎取藥液約1000ML,濾渣存液,再投入冰片粉溶勻後即成。主治:陰囊濕疹。用法:取紗布或藥棉蘸取藥水濕敷患處,每次半小時,每日3-4次。治療期間,忌飲酒及忌食辛辣魚腥食品。
2.2.50酒渣濕敷劑
配方:百部、苦參、蛇床子、土槿皮、黃柏、烏梅、野菊花、土茯苓各15g 制法:加水1000ML,煎水2次,混合後待用。主治:酒渣樣痤瘡。用法:作冷濕敷,每次5-20分鐘,每日2次,1劑用1天。
2.2.51消疣靈方
配方:紫草15g、苦參9g 土茯苓15g 闆藍根15g 大青葉15g 丹參12g 赤芍9g 紅花9g 紅花9g 桃仁9g 幹蟾皮9g 生甘草9g制法:上方加水1000ML、煎成500ML左右,另加明礬、食鹽各9克,溶化後備用。主治:尖銳濕疣。用法:先洗後敷,每次15分鐘,每日3-4次。
2.2.52藥疹濕敷水
配方:蛇床子20g、黃柏15g 苦參30g 荊芥12g 生蒼術12g 蒲公英30g 地丁15g 枯礬6g 川椒12g 制法:上藥加水500ML,煎煮10分鐘後,濾渣存汁,備用。主治:固定性藥疹糜爛處(龜頭包皮炎,口腔糜爛等)。用法:龜頭處先洗後敷,每日多次,口腔内外搽,唇圍冷敷,至糜爛滲液停止,創面平複為止。
2.2.53沒銀煎液
配方:沒藥50g 金銀花50 g 制法:急性濕疹,慢性濕疹急性發作,接觸性皮炎,腳癬感染等。用法:本品可作冷濕敷用或外搽患處。濕觸每日多次,外搽每日3-4次。
2.2.54紅花丁香液I、II号
配方:I号:艾葉15g 老松皮30g 威靈仙15g 紅花10g II号:艾葉30g 丁香50g 紅花20g 冰片6g 制法:I号:上藥加水浸泡1小時,1劑煎煮2次,合并兩次濾液約3000ML。II号:先将艾葉與丁香加水1000ML,采用蒸餾法提取揮發油300ML;紅花用75%酒精浸泡滲濾,在醇中加冰片溶化。以上兩液混勻即得II号。主治:燒傷後疤痕增生。用法:采取幹淨毛巾或4層紗布浸透I号藥液,外敷患處,每日2次,每次30-40分鐘;不敷時外搽II号藥液,每日3-4次。
2.2.55複方烏梅浸泡液
配方:蛇床子100g 烏梅肉 苦參、苦楝皮各30g 蒼術、黃柏、川椒各20g、白及粉、枯礬粉各15g 制法:加水3000ML,文火煎煮15分鐘後待用。主治:足癬。用法:先用淡鹽水清洗患處15分鐘,将藥液傾入盆中,待溫度适當時,患足浸入其中,早晚各浸泡1次,3劑為1療程。
2.2.56疣靈塗劑
配方:闆藍根、苦參、生香附、木賊草、露蜂房各250g 制法:共置容器内加水5000ML,煎煮1小時,去渣得澄清液約2000ML,再兌入陳醋500ML。分裝成50ML1瓶,備用。主治:尖銳濕疣。用法:以棉簽蘸藥塗點于病變表面,每日3-5次,2周為一療程。
2.2.57複方黃柏浸泡劑
配方:土槿皮、黃柏、苦參、蛇床子、百部、花椒、明礬各100g 制法:粉碎成粗末,混合均勻,用塑料袋分裝,每袋150克。主治:疥瘡。用法:取1袋藥粉用紗布包紮,開水3000ML浸泡30分鐘,放入盆内浴洗浸泡患處,第晚1次,每次20-30分鐘,小兒用半袋,7天為1療程。治療期間,每日洗泡後需換衣服。1療程後仍癢,可行第二療程。
2.2.58參柏浸泡液
配方:苦參、黃柏、蛇床子、野菊花各30g 制法:上藥放入剛燒開的水3000ML中,盆上加蓋悶泡30分鐘,放涼後待用。主治:足癬合并感染。用法:患足放入藥水中浸泡,每次半小時。癢重者加地膚子30g,感染嚴重者加馬齒苋30g 。10天為1療程。
2.2.59足癬洗方I、II号
配方:I号:黃柏、土茯苓、苦參各50g 大黃、公英、白鮮皮各30g 兒茶、黃連、滑石各20g II号:黃連、當歸各20g 首烏、生地、公英、闆藍根各30g 黃柏、土茯苓各50g 元參25g 制法:以上兩方每劑各加冷水3000ML,浸泡1小時,煮沸30分鐘,分别存放待用。主治:足癬糜爛型。用法:滲液多者用I号,滲液少者用II号。臨用時将患足浸入溫熱藥液中,每次1-1.5小時,每日2-3次,10次為1療程。
2.2.60粉刺靈搽劑
配方:茵陳揮發油1g、吐溫80g、外用香精0.01g、尼泊金乙脂0.0g、蒸餾水加至100ML 制法:上藥均投入水中攪勻而成。以上為1瓶劑量,配制時可增大劑量成批調制。主治:尋常痤瘡。用法:外塗,每日3—4次,同時内服甘草鋅0.25G,甲硝唑0.2G,每日3次。4周後無效,改服消痤美容湯:石膏、銀花、白茅根各30g、知母、白芷、丹皮、紅花、甘草各10g、枇杷葉、菊花、大青葉各15g、黃芩12g、每日1劑。
2.2.61蛇傷潰瘍洗敷液I、II号
配方:I号:山葡萄根、杠闆歸、虎杖、半枝蓮、(song的3聲,左邊是“木”右邊是“蔥”去掉艹)木根皮、木芙蓉葉、千裡光各50g II号:紅花、赤芍、苦參、蛇床子、白鮮皮、荊芥、防風、羌活各10g 制法:各方分别加水2000ML,各煎沸1小時,存汁分别為500ML左右即可。主治:蛇傷後潰瘍。用法:早期潰瘍用I号方,晚期潰瘍用II号。先用藥水清洗潰瘍,再用4層紗布浸透藥水作濕敷,并包紮,每日3—5次。同時煎服黃連湯:半枝蓮、半邊蓮、八角蓮、墨旱蓮、黃藥子、黃連、黃柏、黃芩、生大黃、青木香、花粉、甲珠、白芷、麥冬各10g、每日1劑。
2.2.62凍傷外敷液
配方:肉桂40g、附子、幹姜各30g、紅花20g、當歸40g、細辛、桂枝、赤芍各15g、川椒40g、兒茶30g、海螵蛸20g、甘草10g 制法:上藥加水6000ML,濃煎成2000ML藥汁,待用。主治:凍傷。用法:藥水在水溫38—45度時,用紗布蘸藥水外敷傷處,每次20—30分鐘,每晚睡前1次。每劑可用2天,10天為1療程,若有破潰時,可作濕敷換藥,每日多次。
2.2.63火炭母沖洗劑
配方:火炭母150g、蛇床子30g、冰片6g 制法:前二味中藥先煎成600ML,再加冰片溶化而成。主治:黴菌性陰道炎。用法:用消毒膠管插入陰道内3—4CM處,以注射器吸取藥液60—100ML,緩慢注入沖洗陰道,每日2次。并采用餘藥坐浴熏洗外陰,每日早晚各1次,5天為1療程。
2.2.64皮炎塗劑
配方:水蛭12g、白礬30g、硫磺30g、菖蒲20g、斑蝥6g、56度白酒2500ML 制法:浸泡15天後,濾渣存汁封存備用。主治:神經性皮炎。 用法:先用溫水洗淨皮損,幹後用棉簽蘸藥液後複塗擦,直至微熱為止。用後勿洗,每天1—4次,愈後再用4—5天。
2.2.65脫疣液
配方:木賊草30g、香附20g、川芎20g、丹參30g、薏苡仁30g、紅花12g、紫草15g、闆藍根30g 制法:加水3000ML,煎煮2000ML即得。主治:掌跖疣。用法:用藥液熱浸手足,每日3次,每次30分鐘,20次為1療程。
2.2.66三黃浸泡液
配方:生大黃30g、黃連15g、黃柏20g、苦參40g 制法:加水500ML,煎煮30分鐘,濾液待用。主治:足腳繼發感染。用法:藥液候至膚溫時,患足浸泡藥液中30分鐘,同時清除糜爛面及膿液。每日3次,每劑可浸泡3次。複用藥水應加溫,每日1劑。若感染感染嚴重時,可選用蒲公英50g、萹蓄30g、煎湯代茶,10天為1療程。
2.2.67潰瘍濕敷劑
配劑:莪術10g、硼酸25g、陳石灰64g 制法:先将莪術研粉後,加水600ML煎煮去渣,濾汁460ML左右,然後取硼酸,石灰分别加開水500ML溶化,各取澄清液200ML,與莪術煎汁混合,同時加入食鹽少許,高壓消毒後備用。主治:下肢慢性潰瘍。用法:用無菌紗布蘸藥液貼敷瘡面,稍幹後即用繃帶包紮,每日1換,30天為一療程。
2.2.68抗松濕敷劑
配方:黃芩30g、連翹20g、茯苓、防風各30g、黃柏20g、菊花、公英各30g 制法:加水1500ML,煎沸後再煮20分鐘,濾渣存汁。主治:面部膚輕松霜性皮炎。用法:藥汁放至10℃左右,用紗布5—6層,在藥汁中浸透,然後取出稍加擰擠至不滴水為度,覆蓋于患處,大小與病損相當大,持續30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至愈。
2.2.69痤瘡熱敷液
配方:丹參、地丁草、當歸、白芷、半夏各30g 制法:上藥加水2000ML,煎開15—20分鐘後去渣留液待用。主治:痤瘡。用法:臉部先用1%溫鹽水洗淨,黑白粉刺膿疱用針挑擠幹淨,用雙手搓臉部有灼熱感,以藥水熱氣熏臉,後将2塊新的毛巾浸入藥液中,溫度以皮溫為度,撈出一條毛巾擰半幹敷臉部30分鐘,每日2—3次。剩下藥液置陰涼通風處,下次煎開再用(夏季用2-3天,冬季用4—5天),每劑可用2—5天,15天為1療程,多可獲良效。
2.2.70臁瘡濕敷劑
配方:黃連20g、黃柏40g、苦參30g、蟬蛻20g、滑石20g、兒茶20g、土茯苓30g、蛇床子25g、地膚子25g、公英25g、地丁25g 制法:加水200ML,武火煮沸,文火慢煎30分鐘,待藥液微溫後再用。主治:下肢慢性潰瘍(臁瘡)。用法:濕敷患處,每次1—2小時,每日3次,每日1劑。同時配合中藥煎服:急性期:蒼術10g、黃柏10g、川牛膝15g、雙花20g、連翹15g、栀子15g、丹皮15g、澤蘭15g、防己20g、苡米20g、茯苓20g、丹參15g、地龍10g、甘草15g;慢性期:當歸20g、熟地20g、白芍20g、生芪25g、劉寄奴15g、川牛膝20g。每日1劑。
2.2.71黃丁浸泡劑
配方:黃精40g、丁香15g、藿香、大黃、萹蓄、五倍子、明礬、黃柏各30g、 制法:加水2500—3000ML,煮沸20分鐘,過濾存汁後,加入食醋20ML即成。主治:足癬感染。用法:待水溫在15℃時浸泡患足,每次20—30分鐘,每天2次,每日1劑,10天為1療程。
2.2.72荊紅浸泡劑
配方:荊芥、紅花、防風、五加皮、地骨皮、大楓子、白礬各12g、皂角15g、制法:加米醋1000ML,浸泡24小時後待用。主治:足癬。用法:用藥水浸泡患足,每次30分鐘,每日1-2次,一劑可連用5天。浸泡前後均用清水洗淨患足。加減法:水疱型加大黃,藿香各10g;糜爛型用烏賊骨粉外撲後再浸泡。
2.2.73濕疹康外用液
配方:大黃、黃芩、苦參、土茯苓、白鮮皮、川椒、枯礬各20g 制法:加水500ML、煎煮30分鐘後,過濾存液,備用。主治:濕疹。用法:滲液者作冷濕敷;幹痂者作外搽之用。
2.2.74花椒三黃洗泡液
配方:花椒15-30g、黃連、黃柏、生大黃各10g、桂枝、蒼耳子、枯礬各10—15g、苦參、何首烏、當歸、烏梢蛇各30g 制法:共為粗末,放在砂罐内,加水6000ML,浸泡1小時,煮沸30-40分鐘,待用。主治:濕疹,銀屑病,手足癬,膿疱瘡,魚鱗病,藥疹,接觸性皮炎等。用法:測藥水水溫為38℃左右時應用,用幹淨毛巾浸透藥液,濕敷患處,30分鐘;手足部可浸泡在藥水中,每次1—2小時,可反複加熱,早晚各1次。1劑可敷泡5天,15天為1療程。
2.2.75參耳浸劑
配方:苦參20g、蒼耳子(全草)60g、黃柏15g、土槿皮15g、枯礬15g 制治:加2500ML,文火煮沸30分鐘,去渣,取液加枯礬溶化而成。主治:足癬。用法:藥水溫熱時将患足浸入,約泡40分鐘左右,然後把患足擦幹,患處外敷丁香粉,每日2次,10天為1療程。
2.2.76複方蛇床子浸泡液
配方:蛇床子30g、苦參30g、百部30g、花椒15g、明礬20g、黃柏30g、防風20g、土茯苓30g 制法:上藥加水500ML,煎沸15分鐘,待溫即用。主治:足癬感染。用法:将患足放在藥水中浸泡20分鐘,每日2次,每日1劑。洗泡後注意清潔,注意勤換鞋襪。
2.2.77脂溢洗方
配方:蒼耳子30g、王不留行30g、苦參20g、明礬10g、冰片10g、制法:加水2500ML,煎沸20分鐘,濾存液,待用。主治:頭皮脂溢性皮炎。用法:洗發,每日洗2次,每次15分鐘,1劑可連用3天。
2.2.78除疣煎液
配方:紫草、夏枯草、生薏仁、敗醬草、桃仁、紅花、生地、木賊、香附、闆藍根、大青葉各20g 制法:加水500ML,煎成藥水200ML,待用。主治:尖銳濕疣。用法:外洗,邊洗邊擦皮損10分鐘,後用藥水包敷30分鐘,每天3次,每劑用3天。停敷時外敷氟脲嘧啶軟膏。
2.2.79膿疥洗擦劑
配方:羊蹄根、苦楝皮各50g、銀花、艾葉各20g 制法:加水3000ML,連煎2次,藥液混合待用。主治:疥瘡或伴發膿疱瘡、濕疹等。用法:溫液洗擦浸敷,每次20分鐘,每日2次,每日1劑,3天為1療程。加減法:伴膿疱瘡、濕疹者,加徐長卿、野菊花各20g ,伴疥瘡結節者,加蜂房、皂角刺各20g。
2.2.80包皮炎浸泡劑
配方:大黃30g、白蒺藜24g、赤芍10g、苦參、地膚子、薏苡仁各20g、荊芥、防風各10g、黃柏、蚤休各15g制法:上藥加水500ML,煎成300ML,待用。主治:龜頭包皮炎。用法:将包皮上翻,暴露龜頭,置藥液中浸泡,每次30分鐘,每日2—3次,浸泡後毋需擦拭,自然涼幹為宜。妻子患陰道炎者必須同時治療,治療期間忌房事。
2.2.81如意浸洗液
配方:如意草、苦參各30g、荊芥穗15g、明礬30g 制法:加水300ML,煎前三味藥,濃縮成150ML,加入明礬溶解。主治:足癬。用法:趁熱浸泡患足,每次10分鐘。以後外擦足癬酊(水楊酸15 安息香酸15、95%酒精300ML稀釋後,加入飽和石灰水20ML,搖勻)每日2次,7天為1療程。
2.2.82毛囊蟲冷敷液
配方:百部30g、苦參、蛇床子、生地榆、黃柏各15g、槟榔、大楓子各10g 制法:煎水1000ML,涼後待用。主治:毛囊蟲病。用法:作面部冷濕敷,每次20分鐘,每日2次,15天為1療程。同時服用祛蟲煎:生地12g、百部15g、赤芍、當歸、枇杷葉、桑白皮、黃芩、白花蛇舌草、夏枯草、牛膝各10g、川芎、生甘草各6g、每日1劑。
2.2.83染發皮炎濕敷劑
配方:黃連30g、蒼術3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馬齒苋30g、金銀花30g、連翹15g、地膚子15g、蛇床子15g、白芷15g、菊花15g、生地榆15g、制法:上藥加水3000-4000ML,煎沸後20-30分鐘,濾液待用。主治:染發皮炎。用法:取藥液作冷濕敷,每日多次,每次10-20分鐘,7天為1療程。
2.2.84冰雄散浸泡液
配方:雄黃6g、防風、荊芥、土茯苓、苦參、地膚子各30g、川連10g、冰片30g、制法:除冰片外,上藥加水500ML,水煎20分鐘,停沸後入冰片,去渣即成。主治:手足癬。用法:藥汁溫和後,患處浸泡,每次10分鐘,每日4次,15天為1療程。
2.2.85解毒止痛液
配方:黃柏20g、青黛20g、明礬25g、冰片25g、馬齒苋30g、2%利多卡因2MLX5支 慶大黴素針劑16萬單位;制法:明礬與冰片投入250ML水中,再将黃柏與青黛研成極細末加入,充分攪勻;把馬齒苋切碎搗爛成泥倒入上藥液中混勻,最後加入利多卡因及慶大黴素即可。主治:帶狀疱疹。用法:作濕敷用。每次先噴灑,後冷敷,每天換藥1-3次。
2.2.86硬皮病外洗方
配方:伸筋草、絡石藤、海桐皮、千年健、追地風、紅花、獨活、當歸、蘇木各30g、雞血藤、桑枝、槐枝、柳枝各50g 制法:上藥加水2000ML,煎煮沸後半小時,待用。主治:局限性硬皮病。用法:外用洗敷,每次30分鐘,每日2-3次。同時内服硬皮病煎劑:羌活、獨活、秦艽、防風、當歸各10、白芍、桂枝、紅花各9g、細辛3g、川芎6g茯苓12g、熟地、桑枝、木瓜、黃芪各15g、甘草5g、。以上3個月為1療程。
2.2.87扁疣擦劑
配方:蛇蛻10g、紫草、木賊、紅花各15g、闆藍根20g、制法:加水500ML,煎至300ML即成。主治:扁平疣。用法:将紗布用藥水浸透,稍用力擦洗皮疹處,每次15-20分鐘,每日4-6次,7天為1療程。
2.2.88足癬淨浸泡液
配方:苦參30g、狼毒、茵陳、黃柏、海桐皮、黃芩、黃連各15g、川椒、枯礬、獨活、甘草各10g、陳醋1000ML、水1000ML 制法:上藥浸泡24小時,先武火後文火煎成1000ML左右,備用。主治:足癬。用法:患足浸入藥水中,每次1小時,每天3次,連用7天後棄去。14天為1療程,可連用2個療程。
2.2.89肛濕洗液
配方:花椒、蒼術各15g、千裡光、黃柏、大菖蒲、馬齒苋、蛇床子各20g、艾葉15g、苦參、川楝子各30g、芒硝20g、制法:将前十味中藥加水2500ML煎沸後20分鐘,去渣存汁,加入芒硝,共同傾入一瓷盆中。主治:肛門濕疹。用法:待溫熱洗敷,每次持續10-15分鐘,早晚各1次,10天為1療程,每劑使用5天。
2.2.90金黃液
配方:金銀花、黃柏、紫花地丁、連翹各500g、生甘草200g、牛蒡子60g 制法:上藥加水8000ML,煎煮成3000ML左右,去渣存汁待用。主治:固定性藥疹。用法:将無菌幹紗布條浸漬本藥液後,敷蓋皮表面。對皮損面積過大者或有小水疱者,應先将小水疱剪破放出液體,然後用噴壺将藥液噴灑在皮損面上,每隔5-10分鐘噴灑1次。
2.2.91尖疣沖洗液
配方:馬齒苋60g、靈磁石、白蔹各20g、木賊草、生牡蛎、苦參、白花蛇舌草各30g、紅花10g 制法:煎水2500ML,去渣存液。主治:女陰尖銳濕疣。用法:用陰道沖洗器将藥汁擠入陰道内,平卧15-20分鐘,每日1-2次,20天為1療程。
2.2.92尖疣外洗液
配方:百部、苦參、蛇床子、地膚子各30g 制法:加水500ML煎煮,濃煎成200ML待用。主治:尖銳濕疣。用法:外搽患處,每日3次。同時口服除疣湯:野菊花、土茯苓各30g、金銀花、甘草、闆藍根,山豆根、射幹、連翹、黃芩、栀子、黃柏、蒼術各10g、山慈姑5g,每日1劑。
2.2.93去膿淋洗劑
配方:銀花、露蜂房各30g、黃連10g 制法:加150ML,煎沸15分鐘後,過濾去渣。主治:膿皮病,暑疖,毛囊炎,外傷後感染,藥疹繼發感染等。用法:藥水裝入小噴壺内,不斷淋洗患處,後用鑷子持棉球蘸藥水清洗患處,然後作濕敷或外搽。
2.2.94頭癬洗液
配方:苦參100g、茵陳60g、黃連15g、百部、硫磺粉、甘草各30g 制法:加水2000ML,煎沸30分鐘後,去渣存液待用。主治:頭癬(白癬、黃癬、黑癬)。用法:乘熱洗頭、熱敷10分鐘,後用塑料帽罩頭,每晚1次,第二天用清水洗去藥垢,再洗敷。1付藥洗用2天,10天為1療程。
2.2.95三白洗液
配方:白芷10g、白鮮皮30g、白花蛇舌草30g、百部50g、闆藍根30g、蒼術10g黃柏10g、銀花10g、土茯苓30g、艾葉15g 制法:加水1000ML,濃煎成500ML煎液,去渣後待用。主治:尖銳濕疣。用法:趁熱熏洗局部,待溫度适中時,再蘸藥水洗敷患處,每次半小時,每日2次,7天為1療程。
2.2.96五花液
配方:五倍子30g、花椒12g、苦參、地膚子、蛇床子各30g 制法:加1500ML,煎成1000ML即可。主治:慢性濕疹。用法:先洗後敷患處,每次20分鐘,每天3次,連用14天為1療程。
2.2.97奧新去疣淨溶液
配方:土貝母、闆藍根、北豆根各100g、馬前子60g、露蜂房30g、鴉膽子仁100g 制法:前四味中藥,加水1000ML,文火煎3小時,倒出濾液至陶瓷杯中,并用紗布過濾去渣;另将露蜂房加水200ML煎煮30分鐘,濾出藥液,與上液混合,加入已搗爛的鴉膽子仁,文火濃縮至100ML左右,稍冷後倒入備用瓶内,按3%的比例加入安息香酸,待冷後按10%的比例加入冰醋酸,按0.1%的比例加入柔紅黴素。放入冰箱内保存。主治:尖銳濕疣。用法:皮損處先用生理鹽水清洗,75%酒精消毒,幹燥後取小棉簽蘸取藥液輕輕塗于皮損表面,周圍用凡士林薄塗一遍,不需包紮,不宜強行剝離,待其自然幹枯脫落。
2.2.98花疣洗噴靈
配方:白礬、莪術、黃柏、苦參、川椒各20g、香附30g、麝香1、冰片10g、制法:加水600ML,久煎濃縮至300ML。主治:尖銳濕疣。用法:外洗外敷疣處,每次15-20分鐘,每天3次。女性延及陰道内有疣者,可加用噴霧器内噴藥水。10天為1療程。
2.2.99克癬液
配方:土槿皮、筋骨草、血風藤各15g、大楓子20g、美登木、苦參各30g、五加皮18g、石花、蛇皮、月黃、海桐皮、蛇床子各12g、酸醋1000ML 水1000ML 制法:上藥放砂鍋内,加水醋浸泡3小時,煮沸後待用。主治:手足癬。用法:患處浸泡藥液中,每次40分鐘,每日2次。1劑連用3天,一般1—2劑可愈。
2.2.100三黃浸泡劑
配方:黃柏、皂角、明礬各15g、黃芩、黃連各10g、陳醋500ML制法:浸泡2小時,煎沸15分鐘,濾過備用。主治:足癬。用法:藥水加溫,浸泡20分鐘,令其自然幹燥,每日2-3次,藥物可重用,連用10天為1療程。
2.2.101苦參浸泡劑
配方:苦參、白鮮皮、銀花各30g、蛇床子、土槿皮、黃柏各20g、黃連15g、食醋1000ML;制法:上藥共入瓶中,浸泡2小時後,倒入鍋内,加水2000ML,煎沸20分鐘後待用。主治:足癬。用法:浸泡足部,每次30分鐘,每天1-2次,7天為1療程。
2.2.102鵝掌風浸泡劑
配方:土槿皮、海桐皮、大黃、皂礬、明礬、蛇床子、苦參、皂角、白芷各120g、水楊酸60g 制法:上藥烘幹碾粉(明礬與皂礬另研)混勻後,将粗末以塑料袋分裝,每袋為100克。主治:手足癬。用法:臨用時将1袋藥粉倒入盆中,加米醋1000ML,将患處浸泡藥液中,每次1小時,連續用20天,總時數不得少于40-50個小時。浸泡後用清水沖洗手足部,忌用石堿及肥皂,藥物耗損後,可适當增加藥粉及米醋,不更換新藥。
2.2.103嬰幼兒濕疹外洗液
配方:苦參、蛇床子、芥穗、白芷、連翹、蒼術、威靈仙、土茯苓各9—12g、大楓子、五倍子、白鮮皮、黃柏、大黃、各6—9g 制法:加水2000—4000ML,煎煮成1000—2000ML。主治:嬰兒濕疹。用法:外洗患處,再作冷敷,每次20—30分鐘,每天2次,每天用1劑藥。
2.2.104蛇床子湯液
配方:蛇床子、百部各30g、硼砂、苦參、苦楝根皮、白鮮皮各15g、龍膽草10g、土槿皮20g 制法:加水3000ML,煎成500ML即成。主治:念珠菌性甲病。用法:浸泡患甲,每次30分鐘,每日2次,4周為1療程。
2.2.105祛疣洗液
配方:敗醬草、苦參各60g 魚腥草、蜂房、白礬、蛇床子、蒼耳子、白鮮皮、毛刺、赤芍、三棱、莪術各30g 制法:加水3000ML,煎煮成1000—2000ML左右,待用。主治:扁平疣。用法:用紗布蘸藥水趁熱反複搓洗疣體,皮膚潮紅,或有灼熱感為度,切勿擦得大重,以免損傷皮膚,影響治療。手背處疣可将患手浸泡于藥液中20—30分鐘後,再反複搓洗疣體,每天2次,3天用1劑,至愈。
2.2.106消疣擦洗液
配方:苦參、蛇床子、百部、木賊、闆藍根、土茯苓、川黃柏、桃仁各50g、紅花、明礬各30g、川椒1.5g 制法:加水1500ML,水煎沸30分鐘,過濾取汁,共煎2次,煎液混合濃縮為1000ML左右。主治:尖銳濕疣。用法:趁熱先熏後洗,溫度适宜時浸泡患處,每次30分鐘,再用紗布蘸藥液用力擦洗患處,每日1劑,早晚各1次,6天為1療程,可連用1—2個療程。
2.2.107清熱燥濕劑
配方:黃柏、苦參、馬齒苋、白鮮皮各30g 制法:加水2000ML,煎煮2次,2次煎液混合後約為1000ML左右。主治:掌跖部皮膚病,如掌跖膿疱瘡,濕疹及手足癬等。用法:浸洗外敷患處,每次15—30分鐘,每日2次。若感染較甚,加銀花、野菊花;滲液較多,加龍膽草、青黛;治療後期皮損表現為皲裂為主者,加當歸、雞血藤等。
2.2.108五色洗方
配方:黃花地丁、銀花、紅藤、紫草、四季青各20g 碘伏20ML 制法:前五味中藥加水1000ML,煎成500ML,濾汁内加碘伏,混勻後待用。 主治:療腫、毛囊炎、丹毒等。用法:外洗外敷患處,每次30分鐘,每日3次。
2.2.109濕疹收水液
配方:黃柏、黃連、苦參、白鮮皮、甘草各20g 制法:加水3000ML,煎煮成2000ML,備用。主治:急性濕疹。用法:清洗濕敷患處,每次15分鐘一換,一日多次。同時口服濕疹靈煎劑:龍膽草、黃芩、土茯苓、生甘草、車前子10g、栀子澤瀉、木通、柴胡、生地黃、萆解各15g。加減法:紅腫加黃連、丹皮、蒲公英、金銀花、;汁多加倍應用澤瀉、車前子、萆解;癢劇加苦參、白鮮皮;脾虛加黨參、白術,每日1劑。
2.2.10馬齒苋外洗液
配方:馬齒苋30g (鮮者效更佳) 闆藍根25g、蒼術、陳皮各12g 蜂房、蛇床子、連翹各15g、苦參20g 制法:加水1000ML,濃煎2次煎液混合成200ML,瓶半裝。主治:扁平疣。用法:外擦局部皮損處,以輕輕擦破疣面表皮為度,每日3次,7天為1療程。
2.2.111扁疣平擦洗劑
配方:百部、蒼術、蛇床子各10g、細辛5g、苦參、闆藍根各20g、二甲基亞砜10ML 制法:中藥加水100L,浸泡7天後過濾,濾汁中加入二甲基亞砜,備用。主治:扁平疣。用法:臨用時取藥水5ML,加水2ML,混合後外擦患處,至皮損發紅或有灼熱感為度。每日3次。2周後不愈,可加服去疣方:虎杖、大青葉各15g、紫草、莪術、丹皮各9g、生甘草5g、當歸10g、珍珠母、靈磁石各3g,每日1劑。
2.2.12滅虱洗液
配方:生百部、蛇床子各30g、雄黃20g、冰片3g、制法:前三味中藥加水1000ML,煎沸30分鐘,濾出藥渣,加水再煎1次,收兩次藥液混合,冰片趁熱放入,待用。主治:陰虱病。用法:每日1劑,藥液可分2—3次外洗外敷陰部及肛門處,洗時要用力摩擦,每次反複洗10—15分鐘,連洗5天,可愈。
2.2.113濕疹洗敷液
配方:苦參60g、大黃、胡麻仁各50g、地膚子40g、蛇蛻、生地、當歸、丹參、川芎、茯苓、防風各30g、菖蒲、通草各20g 制法:上藥2日1劑。水煎2次,濾過後總量約為1000ML藥液即可。主治:濕疹。用法:用藥水洗浴患處,每日1—2次。每次30分鐘。嚴重者加服中藥濕毒煎:防風、川芎、通草、蟬蛻各12g、當歸、生地各9g、大黃、苦參各30g、甘草6g,每日1劑,水煎2次,總量為500ML混合液,早晚各服1次,每次250ML。
2.2.114女陰洗敷劑
配方:苦參60g、蛇床子、龍膽草各50g、防風40g、黃柏、百部、白鮮皮、蒼術、荊芥各30g 制法:加水3000ML,煎煮2次,濾渣存液,待用。主治:女陰瘙癢症。用法:取藥液待溫(約40℃左右)即可先坐浴熏洗,後用紗布沾藥水外洗外敷,每次30分鐘,每日2次,有宮頸炎者加蒲公英60g 。如為滴蟲性或老年性陰道炎所緻者,可加大黃40g。
2.2.115止癢洗液
配方:青蒿、萹蓄各50g 丹皮、紫草、地膚子、防風各20g 芒硝30g 制法:前六味中藥加水5000ML,煎煮2次,2次煎液混合後倒入浴盆内,加入芒硝,再加入适量熱水。主治:老年性瘙癢症。用法:邊熏邊洗,每次15-20分鐘,每天1—2次。同時行耳埋丸療法:取耳穴神門、内分泌,腎上腺、心、肺、脾、肝、腎、用探針點壓穴位後,小方塊膠布粘王不留行籽,貼穴固定,隔日1次。洗敷與耳穴均用7天為1療程。
2.2.116連梅清洗液
配方:黃連25g、烏梅30g、紅花15g、生大黃50g 制法:上藥加水1000ML,煎成500ML,藥液,置于幹淨瓶中冷藏。主治:臁瘡(下肢慢性潰瘍)。用法:每次用6層紗布浸透藥液後,濕敷于潰瘍面上,每次15~30分鐘,每日2~3次。加減法:瘡面膿腐多者,加敷衍拔毒生肌散;瘡面無膿苔者,加摻珍珠粉。
2.2.117秃瘡洗滌劑
配方:苦參、百部、明礬各45g、雄黃10g、艾葉、川椒、黃芩、黃柏、黃連各15g 制法:每劑加水2000ML,浸泡15分鐘,再煎煮5-10分鐘,待溫再用。主治:小兒頭癬,如頭白癬、頭黃癬等。用法:取溫藥水洗頭、浸敷,每次30分鐘,每日2-3次,每天1劑。同時要注意:剃光頭發;枕巾、手帕、帽子等用具要定期消毒;洗敷後外塗15%硫磺軟膏。10天為1療程。臨床症狀及真菌檢查均達治愈标準後,才能停用。
2.2.118疥癢靈洗劑
配方:刺蒺藜、地膚子、苦參各100g、花椒80g 制法:上藥加冷水5000ML,煮沸30分鐘後,用紗布過濾。主治:疥瘡。用法:取藥液洗擦患處,一般宜在睡前使用,每日1次,1劑可連用3-4次,7天為1療程,1-2個療程可愈。
2.2.119藥疹含噙液
配方:金銀花12g、連翹15g、魚腥草、蒲公英各20g、制法:加冷水1000ML,煎煮成500ML濾液,待涼備用。主治:藥物過敏性口腔潰瘍。用法:将藥液分次噙入口中,10分鐘後再吐出,反複3-4次。再用生蜂蜜适量調錫類散塗敷潰瘍,塗後不要急于吐唾液,保留20分鐘。每日6-8次,不用其他任何藥物,一般5-7天可愈合。
2.2.120腳癬淨浸泡液
配方:土槿皮20g、蛇床子、白鮮皮、苦參、黃柏、百部、明礬各10g、水楊酸、苯甲酸各5g 制法:上藥加入冷水2000ML,煮沸10分鐘,待溫備用。主治:腳癬。用法:待溫後浸泡患足30分鐘,再用清水沖洗擦幹患足後,塗土槿皮酊或華佗膏,每天2—3次,2周為1療程。
2.2.121陰癢外洗液
配方:苦參、生百部、蛇床子、土茯苓、鶴虱、白鮮皮各30g、龍膽草、川花椒、川黃柏、地膚子各15g 制法:加水2000—3000ML,煮沸20分鐘後,取汁待用。主治:婦女外陰瘙癢症。用法:每日1劑,早晚各熏1次,每次約20—30分鐘。如陰道内亦瘙癢者,可熏洗陰道,并用帶線棉球蘸藥液塞入陰道内,第2天取出,10天為1療程。
2.2.122消痤外洗液
配方:野菊花、薄荷、馬齒苋、金銀花各20g、浙貝、公英、赤芍各15g、大皂角(打碎)1個 制法:加水6000ML,煎成4000ML,待溫備用。主治:痤瘡。用法:藥水水溫50℃左右時,用幹淨大紗布塊或幹淨毛巾浸透藥液後,洗敷面部,每次15—20分鐘,每日2次,每劑連用2天,10天為1療程,可連用1-2療程。
2.2.123花斑液
配方:黃連、龍膽草、土槿皮各30g、白鮮皮、地膚子各15g 制法:加水500ML,煎成300ML藥汁即可。主治:花斑癬。用法:熏洗外搽患處,每次30分鐘,每日2次,連續治療2周為1療程。
2.2.124口腔霧化劑
配方:丹參30g、蒲黃10g、紅花10g、甘草5g 制法:加水300ML,濃煎成100ML,過濾存汁備用。主治:口腔扁平苔藓。用法:藥水裝滿霧化吸入器内,病人口含噴嘴進行霧化,每次10分鐘,每日3次。
2.2.125雙花沖洗液
配方:黃柏、黃芩各15g、紅花、菊花、苦參、蛇床子、川芎、昆布、海藻各12g 制法:加水500ML,水煎濃縮成200ML左右即成。主治:陰癢症。用法:加熱水500ML,先坐浴熏洗,外敷20分鐘後,再用陰道沖洗器反複沖洗陰道,每次10分鐘。上法每日2次,10次為1療程,可連用2—3個療程。
2.2.126去疣包敷液
配方:木賊、香附、闆藍根、大青葉、黃柏、蒼術、生米仁、牡蛎各30g、馬齒苋45g、川芎15g、莪術20g 制法:水煎3次後合并,濃縮成100ML,備用。主治:尖銳濕疣。用法:先用消疣液(黃柏、大黃、銀花、闆藍根、紅花、丹參、白蒺藜、苦參各30g、 蒼術20g、蛇床子、白礬各15g、川椒9g、加水3000ML,煮沸45分鐘後去渣存汁)熏洗患處,待溫後坐浴30-40分鐘,早晚各沖洗1次,每次沖洗後,用去疣包敷液紗布條6層緊貼疣處,表面用塑料薄膜固定,次晨去掉,2周為1療程。
2.2.127滅疣靈洗液
配方:土茯苓、闆藍根、金銀花各50g、苦參、蛇床子、馬鞭草各30g、枯礬15g(後下)川椒、丹皮各10g(局部潰爛者去川椒)制法:加水1500ML,水煎30分鐘,過濾取汁,煎煮2次,2次藥液濃縮成100ML。主治:尖銳濕疣。用法:先用滅疣洗液熏洗患處,每次洗敷20分鐘,每日2次,外塗氟脲嘧啶針水。如為女性,可同時服止帶丸(豬苓、茯苓各30g、車前子、澤瀉各15g、茵陳、赤芍各12g、黃柏、栀子、丹皮各10g牛膝6g、以上藥物粉碎過篩,混勻,每100克藥粉加煉蜜100克,制成蜜丸即成)5克,每日3次,治愈後停服。
第三節 熏 洗 劑
2.3.1疥瘡結節坐浴劑
配方:苦參10g、黃柏30g、花椒20g、百部40g、明礬15g、烏梅20g、制法:取以上諸藥加涼水2000ML,煮沸15分鐘去渣,待藥液溫度降至40℃左右即可應用。主治:疥瘡結節。用法:病員取坐位,将結節全部浸入藥液中,用手輕捏結節,每日1-2次,每次洗浴15分鐘。每劑藥物可連用3天。每次用前均需加溫,夏天因氣候炎熱,藥質易變,宜每日1劑。10天為1療程。治療時需注意,病人全身疥瘡應同時治療,常用20%硫磺軟膏,每日2次,全身搽擦,3日内不洗澡不換衣,第4日再洗澡、更換衣被。
2.3.2坐浴熏洗劑
配方:大楓子50g、苦參50g、蒼耳子30g、蛇床子15g、浮萍15g、希莶草15g、制法:上藥加水2000—3000ML,煮沸30分鐘後,去渣将藥液倒入盆内,待用。主治:肛門濕疹。用法:患部對準盆中熱氣熏蒸待溫時,用10—15層紗布與患部大小等大,放在藥液中浸透,取出擰擠,幹濕合宜,濕敷患處稍用力,3—5分鐘取下,反複操作20—30分鐘,待冷卻後,再将患部浸入盆中坐浴,每天3次。
2.3.3千艾熏洗劑
配方:千裡光、艾葉各30g 制法:加水3000ML,加水煎煮後存汁。主治:陰囊瘙癢症。用法:先熏,後溫洗患處,每次10—15分鐘,每日1—2次,10次為1療程。治療期間局部避免搔抓、不用肥皂與熱水擦洗。
2.3.4女陰坐浴方
配方:蛇床子、白鮮皮、地膚子各15g、黃柏10g、秦皮6g、川椒6g、薄荷3g、枯礬12g 制法:放冷水4000ML浸泡1小時後,濃煎去渣留液,待用。主治:外陰瘙癢症。用法:坐浴,每日1—2次,每次15—25分鐘,10天為1療程。加減法:慢性者加蒼耳子15g、;滴蟲者加鐵苋菜30g、百部15g、;宮頸糜爛者加千裡光,艾葉各30g
2.3.5複方當歸熏洗劑
配方:當歸20g、桂枝15g、芍藥20g、細辛5g、炙甘草5g、木通10g、生姜10g、大棗5枚 制法:兒童手足凍瘡(I—II°)用法:先用蒸氣熏凍瘡部位,稍溫後将凍瘡部位置入帶有藥渣的藥液内浸泡15—20分鐘,每日2次。1劑藥可連續用4次。
2.3.6二甘煎液
配方:甘遂、甘草各9g、 制法:取上藥加水1500—2000ML,共煮沸10分鐘後,待用。主治:寒冷性多形紅斑。用法:先熏後洗患處,各10—15分鐘,每日1次,連續2周為1療程。
2.3.7止癢熏洗劑
配方:川椒15—30g、細辛4—10g、 川槿皮、苦參各20—30g、 射幹、黃柏、連翹、五倍子、蒼術、白鮮皮各15g、百部、蛇床子、地膚子、闆藍根、大青葉、蒲公英、蒼耳子、艾葉、白礬、菊花、馬齒苋各30g、 銀花50g、 兒茶、白及各12g、 白芷10g、 海藻、大黃各20g、 石菖蒲9g、 蚤休15g 制法:将上藥放入鍋内,加水1000ML,煎45分鐘後去渣,置一容器内。再将藥渣同前法重煎2次。把3次的煎出液混合後,待用。主治:瘙癢性皮膚病,如瘙癢症、濕疹、皮炎等。用法:急性糜爛滲液者,可作冷濕敷用;慢性肥厚幹癢者,可作外搽用;肛門、陰囊或女陰部可作熏洗用。
2.3.8除疣熏洗劑
配方:香附50g、木賊50g、闆藍根20g、紅花3g、 制法:加水2000ML,煮開後再煎20分鐘即可。主治:尋常疣。用法:趁熱先熏蒸患處,水溫下降後将患處浸入盆中,不斷淋洗,并用手輕輕揉擦患處。每次熏洗30分鐘,每日2次,15天為1療程。
2.3.9疥瘡淨I、II号
配方:I号;苦參100g、 蛇床子100g、 花椒15g、 白鮮皮100g、菖蒲30g、水500ML、II号:百部20g、槟榔8g、苦參16g、蛇床子16g、苦楝皮8g、青蒿8g、大黃8g、白酒500ML。 制法:I号:煎成250ML藥水;II号:浸泡3天濾渣存酒。主治:疥瘡。用法:先将疥瘡淨I号250ML,用溫水一提桶(約10000ML)稀釋後,全身藥浴30分鐘,浴後外搽II号,每日2次,4天為1療程。
2.3.10牛皮癬熏洗劑
配方:公英、 苦參、黃柏、連翹、木鼈子12.5g、雙花、白芷、當歸、丹皮、生甘草各9g 制法:加水煎煮半小時後,濾渣存液,放入木盆中。主治:銀屑病。用法:兌溫水半盆,先熏後洗。如病久疹厚,可同時用牛皮癬軟膏(硫磺粉4克、水楊酸粉4克,安息香酸粉2克,凡士林50克,調勻即成)外搽,每日3次。
2.3.11活血止痛散熏洗液
配方:透骨草15g 丹參15g 川芎8g、白芷5g、花椒3g、海桐皮7g、海風藤7g、土茯苓8g、五加皮7g、制法:加水5000ML,煎成3000—4000ML。主治:老年性瘙癢症。用法:趁熱先熏後洗患處5—10分鐘,待溫度适中後,用紗布輕輕擦洗患處20分鐘,每日2—3次。每劑可用2天、10天為1療程。
2.3.12慢性皮癢熏洗劑
配方:蛇床子、地膚子、白礬各30g、苦參15g、花椒10g、制法:取諸藥加水5000ML,水煎去渣待用。主治:慢性瘙癢性皮膚病,如慢性濕疹,局限性神經性皮炎,外陰瘙癢症等。用法:趁熱熏洗,浸泡,約20—30分鐘,每日熏洗2次(1劑用1天),連用10天為1療程。頑固者加透骨草60g、;陰癢者加土茯苓30g、;肛癢者加百部20g、。
2.3.13荨麻疹外洗液
配方:蛇床子2g、明礬12g、花椒6g、土茯苓30g、白鮮皮15g、苦參30g 荊芥12g、食鹽20g、制法:取上諸藥加水2000ML,煎成1000ML去渣存液。主治:嬰幼兒荨麻疹。用法:将藥液傾入盆内加适量溫水,再将小兒抱入盆内浸浴,用毛巾邊擦邊洗,至藥水漸涼為止。每日1次,每劑可煎用2—3次。
2.3.14加味苦參熏洗劑
配方:苦參、土茯苓、生百部各30g、龍膽草、紫荊皮、黃柏、川椒、蒼術各15g、地膚子24g、制法:加水2000—3000ML,煮沸10—15分鐘後,去渣取汁,待用。主治:婦女外陰瘙癢症。用法:取汁熱熏,待藥汁溫和坐浴,并洗滌外陰部,每日1劑,早晚各洗1次,每次約半小時,10天為1療程。嚴重時可用3個療程。
2.3.15鵝掌風外洗液
配方:苦參、海桐皮各30g、狼毒、川椒、枯礬、獨活、甘草各15g、主治:手足癬。用法:将患病手足浸泡藥水中,每次30分鐘,每日2次,2日1劑。如用藥2周後不愈,可在熏洗浸泡後外搽雄黃油劑(百部、白鮮皮、鶴虱、川槿皮、大楓子,苦參、蛇床子各60g、生川烏、生草烏各30g、雄黃75g、白砒30g、黃蠟1000g、芝麻油2500ML),再用2周。
2.3.16參白蛇湯熏洗劑
配方:苦參、生百部、蛇床子、土茯苓、鶴虱、白鮮皮各10g、龍膽草、川花椒、川黃柏、地膚子各15g 制法:上藥加水2000ML,煮沸20分鐘後,去渣留汁,待用。主治:女陰瘙癢症,滴蟲性、念珠性、老年性陰道炎、急性宮頸炎,尿道炎,女陰濕疹等。用法:每日1劑,早晚各熏洗1次,每次20—30分鐘。如陰道内瘙癢者,可采用帶線藥水棉球塞入陰道内,次晨取出。10天為1療程,一般可用2療程。
2.3.17陰癢水I号
配方:苦參、大黃、白芷、青蒿、艾葉各20g、黃連10g、桉樹葉30g、制法:加水2000ML,煎水去渣待用。主治:陰部瘙癢症。用法:外用坐浴熏洗,每日早晚各1次。
2.3.18陰癢水II号
配方:苦參、白鮮皮、蛇床子各30g、防風15g、荊芥10g、花椒20g、透骨草35g、冰片3g、制法:上藥除冰片外,加水3000ML煎煮,去渣留液後,加入冰片溶化,待用。主治:陰部瘙癢症。用法:乘熱熏後,再濕敷,每次30分鐘,每日早晚各1次,每日1劑。加減法:外陰潰爛者加明礬30g;帶下多者加黃柏2g、烏賊骨30g;疼痛者加白芷15g。
2.3.19陰囊熏洗劑
配方:蛇床子50g、地膚子40g、蒼耳子50g、苦參60g、制法:加水3000ML,煎濃汁1000ML,過濾存液即可。主治:慢性陰囊濕疹。用法:先熏後洗,再塗枯冰散(枯礬10、 冰片0.5、 膚氫松軟膏30 ,調勻即得),每日3—4次,至愈。
2.3.20肛濕熏洗劑
配方:地膚子、五方草、生大黃各30g、硫磺10g、明礬15g、白鮮皮15g、制法:加水1500ML,煎煮成液。主治:趁熱坐浴熏洗,每次30分鐘,每日2次,10天為1療程,若有糜爛滲液者,可采用冷濕敷法。
2.3.21唇炎熏洗劑
配方:苦參、白鮮皮、土茯苓各15g、黃柏12g、明礬、甘草各6g、 制法:加水300ML,用搪瓷茶缸煎熬後待用。主治:唇炎。用法:先将口唇放茶缸上霧熏,待溫度适宜後,用紗布浸泡或濕敷,每次30—60分鐘,每天3次,1劑可應用5天,20天為1療程。
2.3.22苦參熏洗方
配方:苦參、白鮮皮、蛇床子各30g、防風15g、荊芥15g、花椒20g、冰片10g、黃柏10g、鶴虱10g、兒茶10g、蒺藜10g、五倍子10g、制法:加水5000ML,濃煎成2000ML,去渣存汁待用。主治:陰部瘙癢症。用法:先熏後洗,每次30分鐘,早晚各1次。已愈不癢時,再用其液外搽患處,每日3次,延用15天,可防複發。
2.3.23止癢熏洗方
配方:蒼耳子、艾葉各50g、蜂房、白鮮皮、苦參、地膚子、川槿皮各30g、川椒、白礬各20g 制法:加水4000ML,煎熬去渣留液待用。主治:皮膚瘙癢症。用法:趁熱用藥液熏洗,每次搓擦15—20分鐘,每日1-2次,7天為一療程。
2.3.24治癬熏泡劑
配方:地膚子、蛇床子、苦參、白鮮皮、黃柏各20g、枯礬25g 制法:上藥加水3000ML,煎液去渣即用。主治:手足癬。用法:取藥液趁熱熏泡患處,每次30分鐘,每天2次,2周為1療程。
2.3.25疥靈熏洗劑
配方:野菊花、苦參、生甘草各30g 蒼耳子、百部、蒼術各20g、大楓子、花椒、荊芥、地膚子各15g、鶴虱、黃柏各10g 制法:取以上諸藥加水5000ML,煮沸去渣。主治:疥瘡。用法:趁熱熏洗、浸泡、濕敷、洗擦。每日1劑,早晚各1次,一般用5—10劑,最多用至20劑,多愈。
2.3.26浴罩熏劑
配方:丹參20g、丹皮9g、公英15g、地丁10g、土茯苓15g、野菊花10g、柴胡9g、黃芩10g、僵蠶9g、薄荷7g、白芷9g、生甘草5g 制法:取上藥加水1000ML,武火煎沸15分鐘,濾過待用。主治:隐翅蟲皮炎。用法:使病竈直接對準藥鍋蒸氣,浴布蒙罩,熏蒸15分鐘,待藥液溫度下降後,用紗布沾藥水洗敷病竈處。同時濾出藥液可存留100ML,每次溫服10ML,每日2—3次。
2.3.27足癬熏洗劑
配方:萆解20g、百部15g、枯礬12g、黃芩15g、黃柏15g、白鮮皮15g、廣丹3g、防風15g、 制法:取以上諸藥加水1000ML,煎成500ML即可。主治:足癬感染。用法:患足放藥水盆上方先熏,溫熱後浸泡,敷洗,每次20分鐘,早晚各1次。
2.3.28洗疥方
配方:藜蘆、大楓子、蛇床子、硫磺各20g、川椒8g、 制法:取以上諸藥加水4000ML,共煎2次,合并為3000ML留用。主治:疥瘡。用法:先用清水肥皂洗澡,後用藥液稍用力擦洗患處,直至将皮疹擦破,每次熏洗20分鐘,每日1次,連用2—4日可見效。加減法:疥瘡伴有感染者去川椒,加魚腥草、蒲公英各20g ;有疥瘡結節者,加皂刺、刺蒺藜各20g
2.3.29香菊蘭去暑洗浴劑
配方:香薷14g、野菊花40g、 闆藍根50g、藿香30g、青蒿30g、薄荷10g、冰片1g 制法:①除闆藍根外,餘藥進行蒸汽蒸餾,收集藥量為1.5倍的油水混合液,加入冰片,分裝成兩瓶待用。②藥渣與闆藍根加水煎2次,藥液濃縮至1:1.5,放冷後加入一倍量95%酒精冷藏24小時以上。③冷藏後的醇處理液經過濾,減壓回收酒精,并适當濃縮後,以4cmX5cmX8cm的海綿2塊吸收單劑濃縮液,真空幹燥後封于塑料袋内,待用。主治:小兒暑熱,夏日痱子,疖腫,日光性皮炎、曬斑、蟲咬症等。用法:每次用油水液1瓶,海綿藥塊1個,加适量溫水洗浴。用時先用适量水浸泡含藥海綿15分鐘,不斷搓捏,以利藥液浸出,後加入油水液攪勻,用海綿擦洗。每天2次。
2.3.30鵝掌風外洗液Ⅰ、Ⅱ号
配方:I号:蛇床子30g、苦參30g、硫磺粉10g、白鮮皮30g、生百部20g、雄黃粉10g、 II号:蛇床子45g、苦參45g、生百部20g、黃柏20g、雄黃粉20g、硫磺粉12g、制法:各加水4000ML,煎煮成2000ML濾液即可。主治:手癬。用法:水疱型用I号,糜爛型用II号。雙手趁熱先熏,待水溫适宜時,患部浸入藥水中泡洗,每次30分鐘,每日2次,夏日使用療效更顯。
2.3.31菖蒲坐劑
配方:蛇床子30g、 石菖蒲15g、桑葉30g、紅花20g、紫草20g、制法:加水5000ML,煎沸30分鐘後待用。主治:女陰營養不良症(增生型、萎縮型、混合型)。用法:每日2次,每次15分鐘,坐浴15天為1療程。同時配合治療:外搽紫草油;電熱針針刺(會陰穴、曲骨穴、中極穴);增生型加服鹿角煎:山慈姑30g、山豆根30g、半枝蓮25g、鹿角霜15g、
外傷奇方
引用 崂山綠茶外傷奇方
主治各種外傷出血,皮肉破裂
雄土鼈12g 膽南星15g 血竭15g沒藥24g馬錢子九個微炒龍骨9g當歸9g南紅花15g
螃蟹骨9g川羌活9g淨乳香30g防風15g金絲毛24g三七3g白芷15g七葉一枝花15g菖蒲9g
川芎12g冰片3g升麻15g
制法:各味研極細沫,儲瓶備用
用法:各種外傷出血,腫脹,瘀斑,皮肉破裂,立即一老酒或溫開水調敷患處,血止後或腫紫者
以凡士林調成膏外用。休息三分鐘即可血止痛消。
獻上一方用了30年的膏藥
在此我先簡單的自我介紹一下,家父和我均是從事骨傷行業,此方來源是家父年輕時從一老拳師處得來的
此方的配方是:虎仗和凡士林按4:6的比例配制,先把凡士林裝在容器裡,放在煤火裡煮,待凡士林全部熔化後,再将虎杖粉一點一點放入。注意虎杖不能全部放入,須一點一點的放。否則會溢出,還有虎杖要磨成粉過80的篩目。待藥全部放入容器裡煮3-5分鐘就可拿出。待冷卻後就可使用了。
此方藥物組成雖簡單但其療效不錯,不管是跌打損傷或者風濕引起的關節紅腫熱痛,療效都令人滿意,而且在我們用了這麼多年裡很少出現過敏現象。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